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科学活动教案

2025/09/09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探索飞“飞盘”的不同方法,以及探索不同形状的飞盘与距离远近的关系。

2、培养幼儿勤于探索、乐于发现的科学精神,激发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在活动中,让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

活动重难点:

探索最佳飞飞盘的方法、不同形状的飞盘与距离远近的关系

活动准备:

三角形、圆形、长方形飞盘各8个、装饰好的飞盘3个、黑板、活动场地安排

活动过程:

一、玩飞盘

1、 出示3种形状的飞盘,鼓励孩子自由玩

2、 小结玩的多种方法,引出方法――飞飞盘

二、探索飞的方法

1、 同种形状两两结对飞飞盘,比一比谁飞的远

2、 小结飞飞盘的多种方法

三、探索谁飞的远

1、 3人一组(三角形、圆形、长方形)用科学的方法飞飞盘,比一比谁飞的最远

2、 集中交流:哪个飞盘飞的最远,为什么?

3、 小结:圆形飞盘在飞的时候转的很快,空气宝宝推它的力量就很小,飞的也就远了。长方形、三角形飞盘在飞的时候转的比较慢,空气宝宝推它的力量就比较大,所以就飞的近了

四、活动延伸

看老师的飞盘漂亮吗?请你们也给飞盘打扮一下,再来玩玩。

活动反思:

在活动中让幼儿自主自由玩飞盘,探索飞盘的玩法的多样性,然后进行交流,分享好的有趣的玩法,然后教师对幼儿的玩法进行梳理,并且提供场地让幼儿进一步探索玩法。活动中能抓住幼儿的兴趣点,从幼儿的兴趣出发,能做到有的放矢,让幼儿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老师作为引导者和倾听者的身份,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玩,会对教学效率的提高有和那帮助。教育不断在更新发展,也正是因为一次次的总结经验,我们才能在其中得到培养,慢慢成长。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对色彩变化产生兴趣,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2、通过实验,知道两种颜色混在一起会变化另一种颜色。

3、 能用简单的表格记录颜色的变化。

活动准备:

红、黄、蓝色卡,水粉颜料红黄蓝,绘画纸,记录纸,彩色笔。

活动过程:

一、猜猜会有什么变化。

1、出示三种色板。 教师:"你们认识它们吗?它们是漂亮的颜色宝宝。它们三个是好朋友,喜欢在一起做游戏。"

2、说一说它们是什么颜色。

3、猜一猜把其中两个颜色合在一起会有什么新变化?

二、操作活动:颜色对对碰。

1、幼儿第一次操作请幼儿将自己喜欢的两种颜色放在一起,看发现了什么?(提醒幼儿倒入的两种颜色一样多。)

2、教师出示滴管,介绍滴管的使用方法。

3、幼儿操作,请幼儿讲讲发现了什么。

4、小结:原来把两种颜色放在一起会变出另外一种不同颜色。

5、现在请小朋友用其他的颜色放在一起试一试,看看会发生什么变化,把变化记录在纸上。

6、出示记录纸,教师介绍记录方法。

反馈结果红色+黄色=橙色红色+蓝色=紫色蓝色+黄色=绿色原来我们用红色、黄色、蓝色其中的两种颜色放在一起会变成另外的颜色。所以,我们把红、黄、蓝这三种颜色叫"三原色"。

7、教师再次出示色卡,两种颜色的色卡合在一起时什么颜色。

三、幼儿第二次操作。

1、出示西瓜、葡萄、橘子等三个没有颜色的水果,出示红、黄、蓝三种颜色今天,颜料宝宝到我们班来做客了,你看来了谁呀?

听说颜料宝宝来了,西瓜、葡萄、橘子想来染一下颜色没,穿件漂亮的衣裳,你说西瓜应该穿什么颜色?葡萄呢,橘 子呢?

那他们想要的颜色有这里有吗?

没有该怎么办呢?(调颜色)

2、幼儿操作调色,涂色,教师指导。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观察燃烧现象,了解火的用途与危害,增进幼儿安全防火的意识。

2.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对科学活动感兴趣,能积极动手探索,寻找答案,感受探索的乐趣。

4.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5.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活动准备

蜡烛若干支,大、中、小玻璃杯,小烤炉等。

活动过程

1.燃烧蜡烛

点燃几支蜡烛,观察蜡烛燃烧的过程。注意火焰的颜色、形态,感知火发出的光和热。将一张纸用烛火点燃,观察纸燃烧的过程。让幼儿用手在蜡烛附近烤一烤,并说说有什么感觉。

教师提醒幼儿火能燃着许多东西,火会烫伤手指和皮肤。不能随便玩火。

2.玻璃杯“灭火器”

教师用一个杯子扣住正在燃烧的蜡烛,观察火焰熄灭的全过程。启发幼儿思考火被熄灭的原因(燃烧需要空气)。

用大、中、小三个玻璃杯盖住三支燃烧的蜡烛,观察三个杯子里哪支蜡烛先熄灭。想一想为什么三支蜡烛熄灭的时间不同(大小杯内空气的多少不同,影响燃烧的时间)。

3.讨论

火有哪些用途?(烧饭、取暖、照明等)。

火对人有什么危害?(如烫伤皮肤、烧毁房屋、森林)。

怎样防止火带来的灾害?教师在幼儿讨论的基础上,介绍一些安全防火措施。

如不要随意玩火,不在火炉附近玩易燃物,不放鞭炮等。

4.请幼儿参与做点心,然后用小烤炉烘烤点心。实际体验火给人带来的快乐。

活动建议

教师在引导幼儿认识火的同时,要特别强调安全防火要求。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了解汉字的起源,知道汉字是中国人发明的文字。

2、尝试根据图画、象形字认读相对应的汉字。

3、关注周围环境中的汉字,产生对汉字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挂图第6号。

2、幼儿活动材料第一册第18页。

3、了解本班幼儿对汉字的兴趣和识字的情况。

活动过程

一、找汉字。

出示挂图一。图片上有什么,这些文字一样吗,有谁知道是哪些国家的文字。

找出图片中的汉字,汉字是中国人发明和使用的文字。

二、看图猜字。

出示挂图二(遮住汉字部分)。以游戏方式启发幼儿辩识象形字。

引导幼儿观察汉字“火、口、山”的图画部分和象形字,猜一猜,认一认,并说说这些汉字是怎么认出来的。

帮助幼儿了解我国最早的文字叫“象形字”,它是从各种具体形象的图画中创造演变过来的。

三、交流关于汉字的经验。

你看见过这些字吗?你在什么地方见过?你们会认汉字吗?

教师记录幼儿所说的汉字。认读过程中,及时纠正幼儿不正确的发音。

四、尝试看图识字。

请幼儿翻开活动教材,自己尝试根据图画、象形字认读汉字。

鼓励幼儿和同伴互相讨论、交流。

鼓励幼儿在活动室、园内和各种场所寻找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