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小班主题轱辘辘教案

2025/09/10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小班主题轱辘辘教案(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小班主题轱辘辘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在“小司机”主题活动中,我和孩子们去马路边观察来来往往的车辆,一起分享玩车、坐车的经验,在区域活动中体验做一名小司机的快乐。在孩子们积累了有关的知识经验后,我设计了集体活动“怪车轱辘辘”,旨在让幼儿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欣赏、歌唱、游戏,创造性地运用语言和音乐来表达、表现。

活动目标:

1、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用短句说说、唱唱变出的《怪》。

2、知道的主要特征,体验音乐游戏的快乐。

3、通过学唱歌曲,体验歌曲的氛围。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1、根据故事内容制作的Flash动画“怪”,画板,蜡笔。

2、幼儿人手一套操作材料:塑封的蔬菜、水果、生活用品图片,塑封的各种大小不同的红色、黄色、黑色的圆形轮胎图片若干,双面胶。

3、歌曲《开来了》、《轱辘辘》。

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师幼边唱着歌曲《开来了》,边做律动进入活动室。

2、你开着什么车到森林里来玩?(我开着摩托车、、助动车,等等。)

3、美丽的森林到了,我们把车停好坐下来吧!

二、引入故事《怪》

(一)播放Flash动画《森林新发现》

1、今天森林里真热闹,小兔、小、小蚂蚁也来玩了。看!它们在森林里发现了什么?(它们发现了西瓜、草莓和苹果。)

2、小兔想把西瓜带回家变成一座西瓜房子,小想把苹果变成苹果房子,小蚂蚁想把草莓变成草莓房子,它们就滚着“房子”在马路上走。警察看见了说:“停!停!马路上不能滚东西。”警察为什么叫他们停下来呢?(因为马路上不能随便滚东西。)

3、哎呀,那可怎么办呢?你们帮小动物们想想办法,怎样才能把西瓜、苹果、草莓带回家呢?

4、幼儿自由讨论,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办法,肯定幼儿的合理想象。

5、你们想的办法真好!小兔也想了一个办法,它想如果把西瓜变成就好了。

(二)播放Flash动画《西瓜车》

1、这是一辆什么车?你们怎么知道这是一辆西瓜车?(因为有轮子、方向盘、门。)

2、一辆西瓜车变出来了。警察看到西瓜车在马路上开很奇怪。咦,这是什么怪呀?我们一起来告诉警察这是一辆什么怪吧。

3、师幼共同编唱歌曲《轱辘辘》。

(三)播放Flash动画《苹果车》《草莓车》

1、小、小蚂蚁会怎么运苹果和草莓呢?鼓励幼儿运用自己对主要特征的已有经验进行回答。(给苹果、草莓装上轮子、方向盘、窗户、门,就能变成车了。)

2、鼓励个别幼儿编编、唱唱“苹果车”和“草莓车”。

三、变怪

1、小兔、小、小蚂蚁开着怪高高兴兴地回家喽。森林里的`其他小动物也想变出怪开回家,我们现在就来帮助它们,好吗?(幼儿自由想象、讲述想变的各种怪,如奶糖车、太阳车等。)

2、教师示范变怪。

①画怪。

②图片拼装怪。如教师选择一张鞋子图片做车身,然后问幼儿给这辆装几个轮子,隐含数数的内容。

3、师幼共同唱唱、玩玩变出的怪。

四、幼儿拼装怪

教师提供各种车身图片和轮子图片,让幼儿自由拼装。

延伸活动:

音乐游戏“怪开来了”。(教师变化节奏弹奏歌曲,让幼儿感受音乐的快慢变化并进行歌表演。)

活动反思:

一、活动形式凸显游戏性

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首先通过有趣的多媒体动画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将他们带入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情境。其次,我通过开放性的提问,如“请你们帮小动物们想想有什么运房子的好办法”,让幼儿大胆想象,并用较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二、活动过程渗透音乐性

活动在欢快的音乐旋律中开始,而歌曲《轱辘辘》则作为载体,在活动中反复出现,以此引导幼儿大胆想象、编唱,调动多种感官表现各种各样的怪。

三、表达方式体现多元性

小班幼儿由于表达方式比较贫乏,更需要教师的暗示和启发,以鼓励、引导幼儿大胆地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表现。在活动中教师提供多种操作材料,引导幼儿通过绘画、歌唱、语言等方式表现不同的怪,激发幼儿的表达欲望,帮助幼儿积累经验,提升幼儿的艺术表现力。

附:怪

今天森林里真热闹,小兔、小、小蚂蚁也来玩了,它们在森林里发现了西瓜、苹果和草莓。小兔想把西瓜带回家变成一座西瓜房子,小想把苹果变成苹果房子,小蚂蚁想把草莓变成草莓房子,它们就滚着“房子”在马路上走。警察看见了,说:“停!停!马路上不能滚东西。”哎呀,那可怎么办呢?怎样才能把西瓜、苹果、草莓带回家呢? 小兔想了一个办法,它想如果把西瓜变成就好了。它在西瓜上装上轮子,把西瓜变成了西瓜车。小把苹果变成了苹果车,小蚂蚁把草莓变成了草莓车。它们开着车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小班主题轱辘辘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在情境游戏中找出不同的圆形,通过操作、摆弄,进一步感知圆形的特征。

2、能手口一致地学说“xx、xx轱辘辘转”,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小猫的轱辘辘》镶嵌卡片五张、教室内准备的'人手圆形滚动玩具。

活动过程

一、“轱辘辘”找家。

1、 师:上次呀我们给小猫找到了它的“轱辘辘”,小猫真高兴,它说谢谢你们的帮助。今天呀,我们这里又来了好多“轱辘辘”,看看他们是谁呀?(出示卡片,幼儿回答。)

2、 师:那这些“轱辘辘”朋友的家在哪呢?我们一起把他们送回家吧。

3、 教师讲述故事,幼儿根据故事中的物品,将卡片镶嵌到合适的地方。

二、“轱辘辘”转起来。

1、师:“轱辘辘”们找到了他们家,他们也要谢谢你们,还要邀请你们一起玩呢。

2、在音乐背景中幼儿自由摆弄、探索,教师巡回观察指导。

3、师:你们玩的真高兴,老师也和他们一起玩了,我还和他们一起唱歌呢。(教师示范玩法,鼓励幼儿学说短句。)

4、师生、生生互动,边说边玩,体验游戏快乐。

三、找找玩玩“轱辘辘”。

1、师:我们教室里还有许多“轱辘辘”转的玩具,你们自己去找一找,看一看,他们是谁,再和他们一起玩,好吗?

2、幼儿寻找后一起玩“轱辘辘”转。

四、整理,结束。

师:“轱辘辘”们要回家了,我们一起把他们送回家吧。

小班主题轱辘辘教案 篇3

目的:

1)学习侧身滚动的动作,发展孩子身体的协调性

2)体验滚动带来的快乐

3)了解西瓜的一些特征

准备:大西瓜一个

过程:

一、引起学习的兴趣

1) 出示西瓜,请幼儿观察,说出西瓜的颜色、形状、大小等

2) 听,西瓜宝宝在讲话,引出儿歌:“我是一个大西瓜,绿绿的衣裳真漂亮,圆溜溜呀胖呼呼,走起路来轱辘辘。”

3) 幼儿跟念儿歌,边念边滚动西瓜

二、学习侧身滚动

1) 儿歌里说大西瓜走起路来怎么样的?请一个幼儿学一学西瓜走路的`样子

2) 教师和幼儿一起念儿歌,边念边做动作,念到“走起路来轱辘辘”时,我们一起滚动

3) 幼儿练习侧身滚动,教师观察幼儿的动作

4) 西瓜宝宝说,你们刚才滚动的样子不是很像它走路,请一个滚得好的幼儿示范(或教师自己示范)

5) 按要求幼儿练习侧身滚动,

6) 请滚动动作不是很好的幼儿再滚一次,提醒幼儿双手抱臂,

7) 大家一起滚一次,注意动作准确。

三、品尝西瓜

1) 你们今天学本领学得很好,老师请你们吃西瓜,好吗?

2) 请幼儿洗手,教师洗西瓜,洗手准备切西瓜

3) 切开西瓜,请幼儿观察,红红的是什么?(瓜瓤)绿绿的是什么?(瓜皮)黑黑的是什么?(瓜子)

4) 幼儿吃西瓜,瓜皮扔到垃圾桶。

小班主题轱辘辘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用侧身滚动的方法模拟某一滚动物体,培养节奏感和身体的协调性。

2、体验滚动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1、适合滚动的场地。

2、节奏鲜明、轻快地音乐。

3、粘有双面胶的“果子”若干。

活动过程:

一、做轱辘操

教师:带领幼儿将手臂弯曲,按儿歌节奏前后环绕,做手部轱辘操:轱辘轱辘一,轱辘轱辘二,轱辘轱辘三,轱辘轱辘四,上上下下,前前后后,我和你来做游戏。

教师:带领幼儿用手指动作做一次轱辘操。

滚动身体

教师:刚才我们是用手来模仿滚动动作的`,现在我们用身体来学一学滚动的东西。

教师:引导幼儿自由的在地上滚动,对于不会滚动的幼儿可给予帮助,请幼儿说说自己象什么。

幼儿:幼儿自由滚动、体验。

教师:你们能让自己滚动的时间长一点吗?

幼儿:体验、尝试。

教师:请个别幼儿做滚动动作,其余幼儿说说他们象什么东西在轱辘轱辘。

幼儿:球、坦克、圆木、小蜗牛、翻筋的小熊,等等

教师:引导幼儿边念“××轱辘轱辘”(如小小蜗牛轱辘轱辘),边滚动身体前行。

二、游戏

幼儿:幼儿手脚着地或手膝着地向前爬,看见“果子”就侧身翻滚,使“果子”粘到背部。最后,幼儿互相帮助把“果子”拿下来,看看谁的“果子”多。

教师:幼儿进行1—2次,中间让幼儿休息片刻。

活动结束:

教师幼儿边念儿歌,边做轱辘操放松,结束活动。

小建议:想象与语言表达、动作表现互为促进,把握住这一关系能使幼儿学习的更主动、更有趣。

小班主题轱辘辘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在观察交流中感受轮子大小、花纹、数量等方面的多样性,体验轮子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2.喜欢玩各种轮子玩具,自主探索轮子在不同材料、不同场地中滚动的现象。

3.在区域活动中能运用轮子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

一、晨间活动:车轮乐翻天

师:这几天我们一起收集了很多有车轮的玩具,有自行车,有轮胎,有轮滑鞋。让我们选择自己喜玩的玩具尽情地玩一玩吧。(通过创造性地玩有轮子的体育器械,发展手臂和腿部的协调性、平衡性,体验玩轮子玩具带来的快乐。)

二、探索活动:轮子的秘密

(一)室内交流:各种各样的轮子。

师:小朋友,今天我们带来了许多轮子玩具,谁来向大家介绍一下你带来的玩具有几个轮子,它们是什么样的?

幼:我的摩托车玩具上有两个圆圆的小轮子。

幼:我带来的是小汽车,它有四个大轮子,轮子上面还有花纹呢!

幼:我们家还有一个独轮车,它可只有一个轮子。

小结:我们看到的这些轮子都是圆圆的,它们大小不同、花纹不同,不同的玩具上轮子的数量也不一样。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物品上也藏着轮子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观察图片:滑板车、超市购物车、钢琴、行李车、推拉门、食堂送饭推车、飞机等)

师: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些东西要装上轮子吗?

幼:汽车有了轮子就可以向前开动了。

幼:小推车有了轮子就可以一次运很多东西,如果没有轮子我们就得花很多力气。

幼:轮滑鞋的轮子可以向前滑动,穿上它速度非常快,小朋友玩得也很开心。

师小结:有了轮子的帮助,我们做事情就更省力了,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二)室外探索:轮子快快跑!(场景:草坪、小山坡、马赛克地砖、平滑的大理石)

师:你们喜欢轮子吗?让我们带着轮子玩具在草坪上、操场上、山坡上玩一玩吧!

镜头一:草坪上,幼儿在玩汽车。

幼儿发现问题:老师,为什么我的汽车在草坪上跑不起来呢?

师:你试着到其他地方去玩一玩呢,看看在什么样的地方它跑得快。 幼儿在平滑的大理石地面上尝试后与教师交流:我在平平的地面上玩汽车,它就能跑得很快了。

(发现一:车轮在平滑的地面上开得又快又省力,而在草地等粗糙的地面上开比较困难。)

镜头二:操场上,两名幼儿在玩同一种汽车,但速度快慢不同。

师:你俩的车是一样的,而且是同时开的,可是为什么它们的速度不一样呢?

幼:因为我用的力气大,所以开得快啊!师:是吗,那我们再来试一试,看看这一次谁的小车开得快。幼儿再次试验。 (发现二:相同的车轮在同样的地面上开,使用的推力不同,轮子滚动的速度也不同。)

镜头三:小山坡上,车子发生倒溜现象。

师:你们看,这辆车子开到山坡上后又怎么样啦?

幼:车子往后倒啦!

师:为什么会这样呢?

幼:因为山坡是斜的,上面太高啦,所以车子会滑下来。

(发现三:在有坡度的地方车轮会倒退。)

(在探索活动中,教师鼓励幼儿自主地观察,主动地表达,在交流分享中发现、了解很多关于车轮的常识。接着引导幼儿在不同的场景中玩汽车,在玩中发现车轮的秘密,感受车轮在不同材料、不同坡度的地面上以及受力不同的情况下的行驶状态。)

三、区域活动

轮子变变变在区域中,我创设了各种以轮子为素材的游戏环境:

创意美工坊——轮胎滚一滚、轮子秀一秀、轮胎画一画;

科学探索区——吹一吹看一看、斜坡滚动实验;

宝贝书屋——轮子的故事;建构区——装轮小能手等,

幼儿对轮子的兴趣向多领域延伸和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