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发展实施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畜牧业发展实施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畜牧业发展实施方案 篇1
20xx年我站在区农业局和茨营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单位的关心支持下,在全乡养殖户的密切配合下,攻坚克难抓落实,凝心聚力谋发展,促使了常规工作有创新,重点工作有突破,阶段工作有成效,提升了服务水平,提高了养殖效益,赢得了群众的满意,促进了全乡畜牧业稳定发展。现将我站的20xx年工作计划作如下概括:
1、狠抓“作风建设”工作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创先争优促工作,以争创一流抓实绩,在工作中创新管理,强化措施,全力推进畜牧兽医的各项工作,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主动地把党员作风建设活动进一步深化,切实转变作风。发挥党员的带头模范作用,确实加强单位自身管理,继续严格签到制度。加强基层队伍建设,提高防检员的战斗力,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2、狠抓产业发展
茨营乡地处山区、半山区,草地面积广,又无工业污染,适宜发展草食畜牧业养殖,要大力宣传畜牧扶持发展政策,认真落实畜牧业发展优惠政策,多渠道引导投入,推动畜牧产业持续稳步发展。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区畜牧兽医建设项目,认真实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项目、万头猪场建设、牛羊养殖场建设等项目,争取让更多的有经济势力的个人和企业来茨营投资畜牧养殖,让茨营乡的畜牧业注入更多资金,使茨营乡的畜牧发展有新的突破。
3、狠抓科技推广
一是继续加强品种改良工作,坚持引种与选育相结合,进一步推广牛冻精改良和生猪人工受精工作,集中精力抓好统一供精站的项目建设,确保各项指标达到标准,对输精点要加强管理,广泛宣传,使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二是加强科技饲料推广力度,以青贮氨化饲料为主,充分利用我乡的可利用资源,以养殖小区为主,加大优质牧草种植推广力度,同时加强熟改生喂技术的推广,增强畜产品科技含量。三是加强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科技养殖水平,举办培训班,设立科学养殖技术咨询点,广泛进行宣传,达到养殖户户均有一个科技明白人。
4、狠抓出栏、存栏任务
认真抓好牲畜的出栏、存栏,以便更好地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促进我乡畜牧业的良好发展。壮大养殖规模,提高养殖水平,在现已建的牛羊养殖小区内,逐步增大养殖规模,在杨家、蔡家、整寨等村委会稳定母猪数量,加强对生猪养殖大户的技术指导,壮大养殖规模,使养殖成一个实实在在的增收渠道。
5、狠抓动物疫病防制工作
按照整村推进的要求切实做好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制工作,保证高制病性禽流感、口蹄疫、猪瘟、猪蓝耳、狂犬病等强制免疫密度达100%,完善各种痕迹管理。同时加强对重大动物疫病的监测,全面做好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工作,逐步完善耳标配戴工作,推行免疫标识管理制度及网络化建设。
6、狠抓兽药、饲料管理
兽药管理严格按照《兽药管理条例》规定,认真履行职责,严格执法,对全乡经营销售点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检查,抽样送检。
畜牧业发展实施方案 篇2
一、发布台风消息时的处置
1、落实人员加固养殖场(户)畜牧舍、仓库及其他相关设施,保障住房安全;
2、根据台风等级,备足饲料和一定量的农用薄膜、农用柴油;
3、准备好抽水机和停电照明设施;
4、准备好动物防疫消毒液和喷射机械;
5、准备好应急疫苗等其他物资。
二、发布台风警报时的处置
1、对规模畜禽养殖场(户)作好紧急动员,进一步检查畜禽舍、仓库和住房安全;
2、切断供电源;
3、海涂上临时放养的水禽向内陆转移,并根据台风动态及走向采取相应措施。
三、发布台风紧急警报时的处置
1、确保人身安全;
2、台风登陆和过境地区,对不符合抗台要求的畜禽舍内畜禽转移到安全场所;
3、其他地区重点对建在河道、水库周边的畜禽养殖场(户)进行检查,并采取相应措施;
4、对种畜禽场、地方品保种场采取特别保护措施,确保核心保护群饲养在安全场所。
四、灾后处置
1、全面开展消毒。
对畜禽饲养场所、动物及其产品交易市场、屠宰场、畜产品加工场地等要在清扫后进行一次彻底全面消毒、灭源工作。特别是规模饲养场户要用动物防疫部门分发的消毒药进行彻底消毒,消毒池内的消毒药要每天更换一次。散养户可用10~20%的石灰水或20~30%热草木灰水进行消毒。
2、保持环境卫生。
对饲养场所进行彻底清扫和全面消毒,保持栏舍卫生,注意通风换气,及时排出栏舍、饲料储存场所内的不良气体。发现死亡畜禽一定要按规定做好无害化处理,严禁食用,以防中毒。(深埋处理:一般坑深2米以上,在底层洒上石灰,尸体入坑后,洒上石灰或消毒药,再复以厚土。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采用焚烧处理)
3、加强饲养管理。
要及时修复被台风毁坏的栏舍,注意饮水卫生,提高饲料的营养成份配比,适当增加维生素、蛋白、能量,禁止饲喂变质饲料。防止肠道等传染病发生,可适量添加抗生素,提高营养水平,加强饲养管理,提高抵抗力,减少应激反应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4、做好防疫工作。
对未在免疫保护期内的畜禽立即进行免疫预防。同时严禁非本场内的其他动物及其产品进入场内,防止疫病的传入与发生。
5、加强检疫工作。
要加强灾后畜禽及其产品的'检疫工作,避免病、死畜禽流向市场,以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减少畜禽疫病的发生与传播。
6、加强疫情监测。
要加强禽流感、猪链球菌病等动物疫情的监测,及时准确掌握疫情动态,准备相应的疫苗等应急物资。要特别做好一类传染病、人畜共患病等动物疫病的监测工作,一旦发现疫情,要立即报告。
7、注意饲料中毒。
饲料饲喂前必须进行仔细的检查,不要用霉败变质的饲料饲喂畜禽,防止被饲料生产、加工和经营者出售霉败变质饲料坑害。
8、畜牧业防高温降暑主要措施
(1)畜舍设施上:
A、注意遮荫,用遮阳膜、湿稻草等遮盖畜舍屋顶、中转场。
B、要注意停电。目前拉电频繁,对畜禽影响很大,特别是集约化鸡场、猪场要自己配备发电机。
C、水塔、水箱要灌满水,不能停水。
(2)管理方面:
A、注意通风,早晨、傍晚打开门窗,中午高温时用排风机降温,冷水冲淋。
B、放牧家畜要避开中午阳光直射,选择早晚放牧。
C、栏舍中的水糟不能断水。
D、在畜禽饲料中添加维生素C等抗应激药物。食欲不良的畜禽可多喂些青饲料。
畜牧业发展实施方案 篇3
为了促进我县畜牧业的发展,加快畜牧业养殖方式的转变,保护广大养殖户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特制定扶持畜牧业发展实施方案,具体内容如下: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
以畜牧科技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以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心,加快畜禽品种改良,大力推进规模养殖和养殖小区建设。按照县政府有关发展规模养殖的指示精神,抓好养殖试点、示范工作,对于上规模的养殖大户,县财政给予贴息政策,每年安排100万财政专款鼓励发展规模养殖。通过扶持畜牧养殖小区建设和规模户的发展,辐射带动全县畜牧业的.发展。
二、贴息贷款条件和标准
1、条件
(1)在本县内从事农牧业生产经营的畜牧规模养殖企业(户)。
(2)在规划的养殖小区内的畜牧规模养殖企业(户)。
(3)采用畜禽标准化生产技术及生产管理方式的规模养殖企业(户)。
2、规模养殖户贴息贷款标准。为了促进畜牧业规模养殖的发展,县政府对存栏能繁母猪100头以上的种猪场或扩繁场提供2万元贴息;对年出栏1000头以上的猪场提供1万元贴息;对一次性购进20头以上良种二元母猪的猪场,提供0.5万贴息;对年出栏肉禽5万只以上的规模养殖场(户),每户提供1万元贴息;饲养蛋禽1万只以上,种禽5千只以上,年孵化苗禽100万只以上的规模养禽户,每户提供0.5万元贴息;对养牛50头以上的,每户提供0.3万元贴息;对养羊500只以上的,每户提供0.2万元的贴息。
三、主要措施
1、搞好畜牧规模养殖规划。为了积极配合我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按照《安徽省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管理规范(暂行)》的规定,积极做好我县畜牧规模养殖小区建设。从场址的选择、规划布局,到品种引进、饲养管理、畜牧业投入品的使用、疫病防治、小区管理和废弃物处理与污染防治等方面,严格按《规范》,确保我县养殖小区高标准、高起点、高效益。
2、大力推广优良品种。县政府对淘汰劣质种猪,引进纯种长白、大约克、杜洛克和斯格等种公猪的经营户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或提供一定的贴息贷款。争取用一年的时间,把我县境内所有劣质种公猪全部淘汰掉,良种覆盖率达100%。
3、加大技术扶持力度。县农牧部门对养殖小区和规模户进一步加大技术扶持力度,每个小区或规模养殖户确定一名专用技术人员,为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户提供全程技术服务。每年举办3—5期畜牧养殖专题技术培训班,向养殖户传授畜牧实用技术和新技术,努力提高畜牧科技含量,提高养殖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4、编写项目申请报告。新建和扩建的规模养殖户要编写详细的项目申请报告,包括场址的选择,自然环境条件,建设和养殖规模、建设时间、资金来源、还贷计划、效益分析等,报领导小组审批。经考察合格的,按《方案》有关标准,向养殖户提供贴息计划。
5、增加对畜牧业的投入。我镇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对辖区内的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户,协调农行、信用社贷款支持,增强养殖小区和规模养殖户发展后劲,确保畜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畜牧业发展实施方案 篇4
为深入实施市委“北跃、南拓、中兴、强县”战略,加快现代畜牧产业强市建设步伐,进一步提高畜牧业生产者、管理者、服务者的科技素质,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发展现代畜牧产业为目标,以开展畜牧兽医系统全员培训为重要任务,加快提升劳动者科技素质,为促进畜牧业好发展、快发展、大发展奠定基础。
二、培训对象
(一)各级畜牧兽医管理人员
(二)各级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
(三)防疫员、繁育员和动检员
(四)规模化养殖场(户)管理者和技术人员
(五)从事饲料、兽药、诊疗的经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三、培训内容
(一)畜牧兽医管理人员
1、国内外畜牧业产销形势及对策;
2、畜产品质量与安全,技术与监管措施;
3、奶牛、肉牛、生猪、肉羊、家禽和特种养殖饲养管理技术;
4、动物疫病防治;
5、政策法规及办案程序等。
(二)各级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
1、奶牛、肉牛、生猪、肉羊、家禽和特种养殖等饲养、繁育、饲料、饲草、疫病防疫等技术;
2、黑龙江省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规范、哈尔滨市地方生产技术规程;
3、其他专业技术知识等。
(三)防疫员、繁育员和动检员
1、防疫员的职责、防治技术、疫苗的使用、储运管理、采样等实际操作技能;
2、繁育员的基本知识、操作规程、法规政策;
3、动物检疫,质量化验检验技术及规程。
(四)规模化养殖场(户)管理者和技术人员饲养管理、疫病防治、饲草饲料种植、利用、全价饲料比配、青贮等。
(五)饲料、兽药、诊疗经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1、相关法律法规;
2、企业管理、行业技术等;
3、有关应知应会技术。
四、培训时间及培训形式
(一)培训时间:自20xx年3月10日至20xx年10月31日结束。
(二)培训形式:
市畜牧兽医局、各区、县(市)畜牧兽医局,采取分级负责、分期培训,形式灵活、内容丰富,分期分批举办培训。
1、分级负责、分期培训
(1)市局组织开展的培训:
一是机关各处室、局属事业单位领导干部的培训班。举办2期,每期157人(机关56人,局属事业单位102人)。
二是区、县(市)主管畜牧兽医工作领导干部培训班。举办2期,每期30人。
三是区、县(市)畜牧兽医工作部门的站、办、所负责人和技术人员。举办3期,每期36人。
四是规模化养殖场(户)管理者和技术人员的'培训班。举办3期,每期90人。
(2)各区、县(市)畜牧兽医局组织开展的培训:
一是乡(镇)主管畜牧兽医工作领导干部培训班和畜牧兽医工作部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的培训班。
二是防疫员、繁育员和动检员的培训班。
三是区、县(市)直属的站、办、所、场,畜牧兽医系统的广大干部职工培训班。
四是规模化养殖场(户)的培训班。按养殖畜种管理者和技术人员分期培训。
五是从事饲料、兽药、诊疗的经营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
(3)各乡(镇)组织开展的培训:各类养殖场(户)、企业人员的培训。
2、形式灵活、内容丰富
(1)请专家学者,专题讲座;
(2)座谈和现场培训;
(3)多媒体培训,利用广播电视、网络信息等开展培训;
(4)开展多种形式培训,利用科技大集、印发资料、科技活动周、科普日、专家服务团、专家入户、联系户经验交流、科普之冬、科技下乡等。
五、组织领导,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市畜牧兽医局成立科技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副局长张松昌任组长。成员为:张秀英、郭成英、陈晓祥、李大成、孙桂霞、刘晓林、许群力、宋燕梅、赵秀兰、郎义臣张久宽、孙志学、张志刚、熊长林。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科技处。具体负责指导、组织科技培训工作。各区、县(市)业务主管部门成立相应的组织,落实职责分工。
(二)制定培训计划。各区、县(市)、局机关各处室、局属事业单位,要按照《哈尔滨市畜牧兽医科技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制定本单位、本地区培训工作计划。按照开展培训的进度培训和总结,并上报科技处。
(三)落实培训任务。市委组织部门已将科技培训纳入领导岗位责任目标考核,各区、县(市)、局机关各处室、局属事业单位,要明确责任,落实培训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