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永不凋谢的玫瑰》教案

2025/09/10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永不凋谢的玫瑰》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永不凋谢的玫瑰》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能用自己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大意,体会“永不凋谢的玫瑰”的含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学生进行审美的教育,进行人性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1、苏霍姆林斯基看见小姑娘摘花的行为,为什么没有批评她,反而奖励她呢?

2、理解句子“纯洁、善良、美好的心灵不正是一朵永不凋谢的玫瑰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孩子们,你们见过玫瑰吗?玫瑰花儿以它的艳丽和鲜美在百花中独树一帜,赢得了许多人的喜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这些玫瑰真漂亮,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和玫瑰花有关的课文。

1、板书课题:永不凋谢的玫瑰(提示学生书空写课题,特别注意"凋"的写法.

2、读课题,质疑.“凋谢”(草木花叶)脱落.同学们知道,叶子一般在秋季凋谢,花儿在盛开之后也会枯萎,就是凋谢。草木花叶凋谢是自然规律,那么课题中的玫瑰为什么永远不会凋谢呢?

二、自主读文,整体感知

让我们走进课文,去寻找答案吧。

1、选择你喜欢的方式(默读,小声读,同桌合作读等通读全文.)边读边想:课文中把什么当成是永不凋谢的玫瑰?

2、用课文中的话概括出来。出示这个句子,并把它改为肯定句。

3、用"玫瑰,气愤,奖励"这三个词语连成一句话,概括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感悟文本,探究问题

(一)、那么小女孩摘的是怎样的一朵玫瑰花,我们共同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

1、小女孩摘下的玫瑰花是什么样子的?找找哪些地方具体描写玫瑰花的美丽?并勾画出来。

其中有一朵开得最大,红艳艳的花朵就像一张可爱的婴儿的笑脸——你肯定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这么美的花儿!

2、指名读。

3、作者为了形象、生动地介绍玫瑰花的美丽,这里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比喻),把什么比做什么?(把玫瑰花比作可爱的婴儿的笑脸)

4、通过作者的描写你感受到了什么?

5、是呀,作者用文字描写了玫瑰花的美丽,我们能否把这些文字转换成声音,来展示玫瑰花的美丽呢?

6、请同桌的同学试着读一读。

7、学生品读。(老师指导读)

(二)、如果这朵漂亮的玫瑰花长在我们的校园里,你会怎么做?

1、边看边说些什么?指导学生理解“赞不绝口”的意思。

2、就在大家观赏玫瑰花的时候,来了一位四五岁的小姑娘,她做了什么?(径直走向那朵最大的玫瑰花,摘下来,拿在手中,向外走去。)

3、理解“径直”的意思,找出描写小女孩摘花的动作的词,你看出了什么?(从容、毫不犹豫、光明正大、旁若无人)

4、如果你想把这朵玫瑰花占为已有,你会怎么做?和小女孩的做法对比,我们为小女孩的作为感觉非常——吃惊!

5、除了惊讶,还有什么感受?

同学们惊讶极了,有的非常气愤,有的甚至想要上前拦住她。

6、指导朗读,读出大家此时的心情。

7、是啊,如此美丽,如此芬芳的玫瑰,就这样被小姑娘毫不犹豫的`摘掉了,我们怎么能不气愤呢,如果你当时在现场,你会怎么做?

(三)、同学们非常气愤,正在散步的校长心中也充满了疑问,他是怎么做的?怎么说的呢?

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

2、通过校长的动作和语言,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校长?

3、聪明的同学,你现在就是书中的小女孩,你能告诉校长,你为什么要摘花吗?(用课文中的话回答)

(四)、小姑娘怎么回答?学习第4自然段。

1、指名读小姑娘的话,

2、从小姑娘的回答里,我们看出了她为什么要摘玫瑰花?

3、再读小女孩儿说的话,从中我们还体会到了什么?

(小女孩是个有爱心、孝敬老人、懂事的孩子)(真了不起,能够通过作者的文字看出小姑娘的内心。)(小女孩的“爱”,爱得多么纯洁!“纯洁”就是干干净净,没有一点儿杂质。在这一课,小女孩十分爱奶奶,一心只想着奶奶,这正是“纯洁”的爱,这种爱是多么善良,多么美好呀。)

4、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女孩?板书:纯洁、善良、美好的心灵

5、请孩子们再读一读小姑娘的话,来体会她的纯真和善良吧。

6、分角色再读校长和小女孩的对话。体会他们的美好心灵吧。

(五)、小女孩说明原因后,大家都有什么反应?

1、同学们不语了,校长的心颤动了。这时为什么校长不但没有批评小女孩,反而还奖励她呢?全班交流。同学们,学到这里,我们知道了,校长说小女孩是一个——懂得爱的人。那么,你觉得校长是一个怎样的人?同学们刚开始气愤,后来不语,同学们是怎样的人?妈妈教育了小女孩这样一个好孩子,妈妈是怎样一个人?

是啊,他们都是懂得爱的人,都是拥有纯洁、善良、美好的心灵的人。

2、课题中永不凋谢的玫瑰指的是什么?

再美的玫瑰总有凋谢的一天,而纯洁、善良、美好的心灵却是一朵永不凋谢的玫瑰.

3、就像课文最后一段说的那样——生有感情地朗读最后一段.

4、要我们拥有纯洁,善良,美好的心灵,就会像玫瑰一样美丽动人,不会凋谢,它能把芳香永留人间。背诵最后一段。

三、总结全文,拓展升华

1、学习了课文,我们收获了很多,你想说些什么,可以是说给小女孩的,也可以是说给校长的,或者是说给自己的。

2、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具有美好心灵的人,你能说说吗?这些人或者在别人需要帮忙的时候及时伸出援助之手的,或者是在别人失望沮丧时给人以鼓励的,都是具有美好心灵的人.

是呀,美好的人们怎么能忘记。这一幕幕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他们就是那永不凋谢的玫瑰。

3、小结。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我们人人心中充满爱,我们每天都能闻到玫瑰的芳香,我们就生活在“花”的海洋。相信我们祖国的大花园里,每天都盛开着许许多多永不凋谢的玫瑰。最后伴随着一首《爱的人间》结束这节课吧!

《永不凋谢的玫瑰》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纯洁”“凋谢”“羞愧”等重点词语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阅读、讨论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体会文中人物的情感变化,提高学生对文本的感悟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感受文中小女孩纯真、善良的美好品质,受到爱的教育。

培养学生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高尚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

(一)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女孩的美好心灵。

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

(二)教学难点

理解“永不凋谢的玫瑰”的深刻含义。

如何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受到心灵的触动,将善良、关爱他人等品质内化为自身的行为准则。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玫瑰花道具(可选)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3分钟)

展示一朵美丽的玫瑰花图片,提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这朵玫瑰花漂亮吗?你们喜欢玫瑰花吗?为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如玫瑰花颜色鲜艳、气味芬芳等。

接着说:“但是,今天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特殊的关于玫瑰的故事,这朵玫瑰有着与众不同的意义,它是永不凋谢的。你们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从而引出课题《永不凋谢的玫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7分钟)

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了解课文内容。教师巡视,及时纠正学生的读音错误。

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文中的生字词,如“纯洁”“脸蛋”“采摘”等,指名学生认读,其他学生跟读,然后全班齐读,加强记忆。

请几位同学分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并思考:课文围绕玫瑰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读完后,请同学简单概括故事内容。

(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20分钟)

学习第1-2自然段

(1)课件出示校园里盛开的玫瑰花的图片,同时朗读第1自然段,让学生感受玫瑰花的美丽。提问:“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玫瑰花的美丽?”引导学生找出“鲜艳夺目”“香气扑鼻”等词语,体会作者对玫瑰花的描写。

(2)学习第2自然段,提问:“当小女孩摘下那朵玫瑰花时,周围的同学有什么反应?”让学生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如“同学们惊讶极了”,并思考:同学们为什么会惊讶?引导学生理解在校园里随意摘花是不文明的行为。

学习第3-5自然段

(1)默读第3-5自然段,思考:校长看到小女孩摘花后是怎么做的?说了些什么?学生找出校长的动作和语言,如“校长弯下腰,亲切地问”“你为什么要摘这朵花呢?”通过朗读,体会校长温和的态度。

(2)小女孩是怎么回答的?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小女孩的话,思考:从女孩的回答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理解小女孩摘花是为了送给生病的奶奶,体会小女孩对奶奶的爱。

(3)校长听了小女孩的回答后又做了什么?请学生读相关语句,校长又摘了两朵玫瑰花送给小女孩,并对她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提问:“校长为什么要这样做?”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明白校长对小女孩善良心灵的赞扬和鼓励。

理解“永不凋谢的玫瑰”的含义(重点)

(1)在学生理解了故事内容后,提问:“文中说的‘永不凋谢的玫瑰’仅仅是指那朵真正的玫瑰吗?”引导学生思考。

(2)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教师巡视各小组,参与讨论并适时引导。

(3)全班交流,明确“永不凋谢的玫瑰”既指校园里美丽的玫瑰花,更象征着小女孩纯真、善良、孝顺的美好心灵,这种心灵之美是永恒的,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就像一朵永不凋谢的玫瑰。

(四)拓展延伸(5分钟)

让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遇到的类似体现善良、关爱的事情,然后在小组内分享。

提问:“如果你是文中的校长,你会怎么做?为什么?”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五)课堂小结(3分钟)

与学生一起回顾课文内容,再次强调小女孩的善良品质以及“永不凋谢的玫瑰”的含义。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要像小女孩一样,拥有一颗善良、纯真的心,关爱他人,让世界充满爱。

(六)布置作业(2分钟)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写一篇短文,谈谈你从这个故事中学到了什么。

六、板书设计

永不凋谢的玫瑰

小女孩:摘花(送奶奶)→善良、孝顺

校长:问原因→送花→赞扬

“永不凋谢的玫瑰”:美丽的花+美好的心灵

《永不凋谢的玫瑰》教案 篇3

《永不凋谢的玫瑰》教案范文(通用10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永不凋谢的玫瑰》教案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永不凋谢的玫瑰》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联系上下文,理解校长奖励小女孩的原因,体会小女孩和校长的美好、善良的心灵。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重点词句在表达人物品质方面所起的作用。让学生在感悟与体验活动中,受到情感熏陶,学会做一个善良、有爱心的人。

教学准备:

1、教学课件。

2、小组合作学习问题卡。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导入新课,揭题质疑。

1、学生欣赏各种玫瑰花图片。

2、读题,联系生活经验,理解“凋谢”一词的意思。

3、质疑,“永不凋谢的玫瑰”指的是什么?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了解“永不凋谢的玫瑰”指的是什么?

2、出示词语“小女孩—摘花—气愤—校长—奖励”,引导学生根据这些词语的提示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深入感悟,体会情感。

1、学生根据板书提示,提出问题。

2、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探讨如下几个问题:

A、小女孩摘的玫瑰花什么样子?

B、小女孩为什么摘玫瑰花?

C、小女孩摘了玫瑰花,校长不但没有批评她,反而还奖励了她?

3、学生汇报学习成果。

(1)读描写玫瑰花样子的`句子。说说你从这些句子中体会到了什么?

指导用喜爱的感情读这些句子。

(2)这么美丽的玫瑰花,一位小女孩竟然把最大的那一朵摘下来了,在一旁看见的同学是什么反应,如果你是其中的一位,你会想些什么,会对他说些什么?

(3)小女孩摘下了玫瑰花,校长为什么没有批评她,反而还奖励了她?谁来谈谈你的体会。

(4)走进小女孩与校长的对话,师生分角色读,同桌读,抽生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5)交流,校长是一个什么样了人?小女孩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6)读到这里,你对小女孩又有什么样的看法?读小女孩的话。

(7)校长又是怎么做的呢?自由读第五自然段。

(8)读校长考奖小女孩的话。

4、读课文最后一段。学生交流体会和感受。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读到这里,你想对小女孩说什么?写一写,说一说。

2、发挥想象,小女孩摘下玫瑰花来到医院,故事会怎样发展呢?(分角扮演奶奶和小女孩。)

3、联系生活实际,说说生活中象小女孩那样拥有美好心灵的人及事。

4、看一组画面。

小结:让我们也行动起来,播洒爱的种子,让爱无处不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