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读后感400字
微文呈现整理的《西游记》读后感400字(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西游记》读后感400字 篇1
这个假期我阅读了吴承恩写的《西游记》,其实以前也看过西电视里的《西游记》,但是一直看的都不是很完整,这个假期我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我不仅被书中的故事所吸引。
在这本书里,主要写了四个人,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当然是孙悟空了,他神通广大,不辞辛苦,和唐僧,猪八戒,沙僧一起共度难关,一起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取得真经,虽然他经常被唐僧误会打死了善良的人而被赶出取经队伍,但是他依然关心师傅,对他的师傅不离不弃。然而,八戒并没有悟空那么厉害,但是他也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和他们一起取得真经,沙僧一路上挑着重重的担子,功劳虽没有悟空,八戒的大,但他游泳功夫高,如果没有他,悟空也打不死水里的妖怪呀。唐僧虽然没有悟空那么通天的本领,但是他有坚强的毅力和坚定的信心,他坚信他能够取到真经,从而帮助天下的黎明百姓。
他们师徒四人一起度过难关,经历九九八十一难,再回去的时候,已经过了14年,他们取得真经,只为让天下人过得更好,这一点非常值得让我们学习。
《西游记》读后感400字 篇2
在我众多的书中,有一本个性显眼的、红色封皮的书,也是我喜爱的一本书,它的名字是《西游记》。这本书一向放在我的书架上。每当我拿起这本有些发黄的书时,我似乎又感受到了一种新的活力,让我再次津津有味的读起来。
当我看完每一章,都会有不一样的新感受。我为唐僧师徒坚强的毅力而鼓舞,为他们的师徒情深而感动。在“三打白骨精”中,狡猾的白骨精用了三计都未能将他们师徒打败,当唐僧因为误会而念紧箍咒的时候,白骨精却在暗喜。我多么痛恨白骨精呀!孙悟空每次被师傅赶走后,每次都是回来搭救师父。每当我看到这一幕时,我的眼眶里都会布满泪水,我忍不住让它们流下来,滴到我的手上。“师傅,师傅……”一只猴子向唐僧扑来,他还是那样调皮、可爱、勇敢、真诚。
我的情绪也随着一章一章的动人故事,一章一章的感人情节而起伏。我仿佛紧紧抱住了吴承恩老爷爷,是他给我们带来了这么精彩的故事,是他让我们在故事中学到了坚强的道理。
我在心底深深地感谢吴承恩爷爷,也深深的惦念着行走江湖的师徒四人。
《西游记》读后感400字 篇3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其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这一本章回体神话主要讲述了师徒四人历经千辛万苦,取得真经的故事。
这本书刻画的人物栩栩如生,作者运用了很多描写方法,比如:侧面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等。但他能成为四大名著之一的原因,远远不止这些写法。它还教给我们都必须具备的美德或做人的道理,比如:第七章《五庄观偷吃人参果》告诉我们,做人要诚实守信,不能骗人。这难道不是我们要具备的美德吗?抑或在第九章《收服红孩儿》中,我的感悟就更多了,我终于明白了一直困惑着我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含义了,我还认为人人都要具备这样的信心——正义永远压倒邪恶。通过阅读这一章节,我坚定要做有正义感的人,只有正义的气势磅礴了,黑暗势力才能被消灭。当然,在这本书中还蕴含着更多的道理,如:做事要持之以恒,遇到困难不要退缩等。同学们,读起来吧,我们返校相聚就能细细交流啦!
通过阅读这本名著,让我明白了许多深奥的道理,更明白了做人要具备美德的原因。
我希望这本书能永久地保留在古老的历史长河中,把美德永远传承下去。
《西游记》读后感400字 篇4
又逢寒假,我最终能够在书的海洋里遨游了,读了好多本经典之作,但最让我心动的就要数《西游记》了。
《西游记》是我国一部杰出的长篇神话小说,它以唐僧取经的故事为线索,却以神猴孙悟空为主角,整部小说充满了敢闯敢拼的大无畏精神和侠胆义肠。书中不管是七十二般变化的孙悟空、懒惰贪吃的猪八戒,还是各显神通的神仙妖魔,在我眼里都是如此可信,如此活灵活现。经过九九八十一难,唐僧最终取得了真经。
我不禁想到,我其实又何尝不是孙悟空呢?向往着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可却又偏偏逃不出妈妈的“五指山”,时时被教师的“紧箍咒”所困扰,可叹啊!可转念一想,悟空要是没有了这些束缚,他又怎能取得真经,步上成功之路。人啊!必定是这样,有所得必有所失。教师和妈妈对我的这些约束,何尝又不是一种关爱和望子成龙之心呢!看来我还是最幸福的。
好书能带我游遍天涯海角,尝尽天下美味,却更能让我受到无数启迪,教会我如何成为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