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平凡的世界》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1
带着对黄土地的崇敬与向往,读完了路遥先生的《平凡的世界》。合上书的那刻,泪水泉涌般地流过嘴角,好苦好涩,黄土地上的点点滴滴都引起了我心灵的触动。人生的自尊、自信与自强,奋斗与拼搏,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都纷繁的交织于一起,让我回味无穷。
《平凡的世界》是一部描写当代城乡生活的长篇小说,它通过复杂的情感纠葛,刻画了社会各个阶层的人物形象,真切而平淡。在他的笔下我看到了坚强不屈的孙少安,恬静内向的田润叶,有追求有理想的孙少平,出身于高干之家却正直待人的田晓霞……他们把平凡演绎成不凡,把黄土地渲染得美丽而出众。
他们的生活平淡得如一杯白开水,只有我们用心去品才能品出他们的味道。孙少安,一个坚忍不拔,性格沉稳的男子汉,带有黄土地给予的善良,从十三岁起辍学挑起生活的重担,默默与命运搏斗。与此,他穿的是补了一层又一层的衣服,吃的是窝窝头,也放弃了自己崇高的理想和对知识的渴求,牺牲了自己的爱情,把与润叶一起的浪漫交给了一个可以与土地共舞的姑娘,在黄土地上,他不断打磨,不断滚爬,成了一个优秀的农民。
如果黄土地为自己培养了孙少安式的农民而微笑,那它应该为孕育了孙少平式的有追求之士而由衷的欣慰。
孙少平,一个有崇高理想却命运多舛的男子,始终不屈、灵魂高昂着,藐视一切。我们看到了他面临困境不断寻索,即使面临被开除甚至失去饭碗他还是救出了受人蹂躏的打工女,即使知道与相爱的人相关甚远,他还是坚持自己的爱情。黑暗中他也不忘读书,不忘了解国内外新闻,于是他作为一个灵魂高尚的人被黄土地所厚爱。
黄土地是荣幸的,它培养了千千万万个孙少安,孙少平似的子孙,它们在贫穷中不失斗志,在富裕中不忘乡情,他们是黄土地微笑的源泉,他们虽平凡却不甘于平凡,虽渺小又不甘于渺小,生命之花也因此而开得绚烂夺目!
他们的拼搏史让我想到了“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然而现如今我们的生活不再贫苦,不再有打补丁饿肚子的日子,可这个世界到处却弥漫着灯红酒绿,却缺少人情,拜金主义与享乐主义处处可以看见,让人寒心不已。亲爱的朋友,当我们奢侈享乐时是否想过与孙少平他们为伍,我们同他们一样是平凡的人,是黄土地的孩子,那么请珍惜你所拥有的,面朝大海心境开阔,让我们的黄土地永远微笑!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2
与《平凡的世界》类似,路遥先生也写过《人生》,两者情结接近,用朴实无华的文字写出那个时代背景下,在如此平凡的世界之中,每个人在生活的压力下,为了改变自身命运所做出的不同的选择,没有屈服于命运的安排,更多的是在平凡的世界之中不平凡的活着,为了实现自身的梦想,也为了改变自己家庭的命运,更为了作为一个人最起码的尊严。
从乡村到城市,从爱情到工作,从老一辈的命运到年轻人的选择,处处揭示了那个时代的人情世故,以及那仅存的对于年轻人最为向往的纯真爱情。几个年轻人代表了整本书的主线,老一辈总喜欢在固有思维之间徘徊,以确保那自家一亩三分地的稳定,有个别思想前卫的老者,也无非是为了自家的利益以及自己作为干部的那点儿荣誉。而年轻人在接触外界新思想,新的价值观的时代背景下,总能看到那一丝希望,没有老一辈的心机和腐朽,总想着在农村或者在农村以外的地方,拼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为了给父辈争一口气,也为了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
孙少平,一个朴实的陕北后生,当他第一次见到城市里的田晓霞时,露出了那属于陕北后生腼腆的一面,也正是他的实在,他的朴素,以及他那为改变命运不服输的干劲,迎来了自己最为真挚的爱情,那时的爱情,一辈子只够爱一个人,就此足以。为了配上那个更好的自己,少平在复杂的环境中,不断的做出改变,让自己变的更好,变的更为出色,也许,这就是爱情的力量。他比哥哥少安更有主见,对于每件事情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而少安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在遭遇与润叶的爱情苦旅以后,由于家庭的压力,不得不再此背负家庭的重担,但他也是幸运的,好人运气一般不会太差,他遇到了愿意为他付出一切的秀莲,也正是有了爱情的支持,少安才得以走出悲伤,再次踏上新的改变命运征程,他是为了争一口气。让别人看得起。无论何时何地,他们都解释了在复杂的社会下,人性的弱点,以及对于命运的不公我们应该如何不屈的去面对,去坚持。
虽然在恶劣的生存环境下,他们不得不面对生活的压力,以及爱情的创伤,但值得庆幸的时,他们最终都不算太差,更可以引起当下社会众多平凡者的共鸣,为了改变命运,为了获得尊严,为了实现梦想,我们依然不能放弃,看到希望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我们可以在平凡的世界中,不平凡的活着,加油!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3
路遥,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用自己不长的寿命浇灌出了一部永恒的经典——《平凡的世界》,它带领着我们了解了平凡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辛人生路。
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贫困简陋的窑洞生活,在温饱线中挣扎度日的人们……就像书名所展现的一样,这是个平凡的世界,但这同时是一部永不畏惧困难的奋斗史!孙少平、孙少安、秀莲、田晓霞、润叶、田福堂、金俊武……鲜活的形象牵动着我的心弦,他们的悲与欢,穷与富,生于死,都使我感慨万千。过去的人太难了,在现在的青少年,也就是我们来看,这似乎让人有点难以理解。长辈们常说我们没有过过苦日子,不明白当初有多艰苦,然后又是一阵唏嘘感慨,叹中国短短几十年来的变化之深。
这三天的时间,我与书为伴,付出了时间却得到了直达心灵的洗礼,这是我第一次看农村题材的书,还是长篇小说,也是第一次废寝忘食的读——每天晚上看不到12点誓不罢休,最让我感慨的依旧是那几个奋斗的人物:
孙少安,他是孙家的长子,为了减轻父亲孙玉厚的负担,他十三岁辍学做农活,十三岁!那是一个大部分孩子还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年龄。他敢于和命运斗争,具有男子汉的气概,为了深爱的青梅竹马润叶以后的生活,他依然斩断情丝,与不要彩礼钱的秀莲结婚;搬砖挣小笔财富后,又雄心勃勃地办起砖窑厂;他孝敬父母,疼爱弟弟妹妹,热爱家乡与乡亲,实在是这平凡的世界中奋斗的典范人物。
孙少平,书中的第一章便写了他高中时的困窘生活,他对生活怀有读书人的情感与希望,却在生活的压迫下放下读书人的担子,毫无怨言的去做小工,折磨年轻的身体,在万分疲惫中依旧以书为友,从不放弃对知识的渴求。他的爱情遭遇了郝红梅抛弃、晓霞去世的打击,幸运的是他又遇到了曹书记一家与王师傅一家的温暖,与他的哥哥一样,他们都是善良朴实的人。
孙家的小女儿,兰香是我最想学习与钦佩的人物,她从小乖巧懂事,为父母分担家务,由贫穷僻远的农村走向了大都市名牌大学,去探究天体物理那浩渺的宇宙之谜,她还消除了男友吴中平父母对农村人的偏见,可以说,他是农村的新生代,带着农村人身上的善与诚走向未来。
“人生时刻处于零公里处,那么要旨还在于我们不断的奋斗,并且将这种精神提升到生活所要求的那种高度”,带着这朴实的道理,我们将重新出发。
《平凡的世界》读后感 篇4
平凡的人物,在这平凡的世界,走着平凡的道路,过着平凡的生活;平凡的人物,在这平凡的人世,有着平凡的梦想,有着平凡的追求;可是奇妙的是,平凡的人物,在这艰苦的岁月,却有着不平凡的精神,有着不寻常的毅力;平凡的人物,在这艰难的时代,却有着过人的执著,有着异人的魄力。
孙少平的目标虽小,孙少安的梦想虽简,但是他们的精神可嘉,他们的志气可扬。他们都一样,一样的坚强,一样的勇敢,一样的善良,一样的朴实,一样的真挚,一样的真情。他们把脚踏实地,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演绎法炉火纯青;他们将艰苦奋斗,不忘初心的传统美德表现得淋漓尽致。兄弟两个用不怕艰难险阻,一直勇往直前的毅力在战斗着,抗争着,奋进着,前进着;兄弟两个一直在努力的追求着自己想要的生活,始终在遵循着自己内心的渴望,一直在坚守着自己的本性,始终在追寻着自己最初的梦想。
《平凡的世界》获得了茅盾文学奖,这不是运气,不是意外,不是侥幸,不是虚名,相反,他是一种最公平,最真实,最有价值,最有说服力,最有肯定力的奖项。在专家心中,在能人心中,在作者心中,在读者心中,作文/这本书是一本经典,是一本佳作。这本书的情节设置也好,人物写照也罢,都是劳动人民的真实写照,都是现实生活的直观反映,都是历史事件的重新演绎,都是人类进程的宝贵财富。更重要的是,它具有人性的高度,人性的视角,人性的解剖,人性的反思,从这一点来看,这本书的价值根本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平凡的世界》这本书一直在传达着一种精神,一种把苦难转化为前行动力的坚韧精神;一种平凡人物克服种种艰难困苦的奋斗精神;一种即使在绝境生存却依旧保持美好心灵的可贵精神;一种自强不息,顶天立地,永不言弃的顽强精神;一种坚持不懈,敢于同命运作战的抗争精神;一种追求自我,完善自我,升华自我的道德精神。
正如书中所说,“生活不能等待别人来安排,要自已去争取和奋斗;而不论其结果是喜是悲,但可以慰藉的是,你总不枉在这世界上活了一场。”生活就是这样充满了不如意与不顺心,我们只有自己振作起来,自己勇敢起来,才会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去接受暴风雨的袭击,而不论结局是好是坏,我们都可以心安理得的对自己说,我不曾后悔过,不曾遗憾过,不曾退缩过,不曾懈怠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