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扎染》
微文呈现整理的大班教案《扎染》(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大班教案《扎染》 篇1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感知扎染与图案之间的关系,感受扎染艺术的魅力,激发幼儿对扎染的兴趣。
2、通过亲身创作,了解简单的扎染方法,体验扎染的乐趣。
3、萌发幼儿对中国民间艺术的喜爱之情,增强其民族自豪感。
二.活动准备:
1、扎染花布一块。
2、细铁丝若干、调好的染料若干瓶(红、黄、蓝、绿)、纯棉小手帕20块、展板。
3、课件。
三.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欣赏扎染花布,感受扎染的艺术美。
(1)出示扎染花布,引导幼儿欣赏,并且说一说花布的.结构。
(2)教师小结,引出扎染方法。
2.通过观看视频,让幼儿初步了解扎染。
(1)通过分段欣赏视频,让幼儿简单的了解扎染艺术。
(2)通过两段视频的对比,让幼儿知道古代和现代扎染上的不同。
(3)小结:以前呀,一般只有蓝、白两色,现在有许多颜色进行套染,当然,除了颜色的不同,还有工具、布料、扎法都有很大的变化。
3.教师示范讲解,让幼儿初步知道扎染步骤。
(1)教师介绍今天的扎染工具和示范简单的扎染方法,让幼儿初步知道扎染的步骤。
(2)通过出示更多的扎法,激发幼儿扎染的兴趣。
(3)小结:咦,不同的扎法为什么染出来都有白颜色的地方呢?对呀,扎染就是把布扎紧了,让染料染不进去,从而形成了各种花纹。
4.幼儿尝试操作,学习简单的扎染方法。
(1)教师简单交代操作要求,幼儿自由扎染。
(2)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提醒幼儿在扎染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5.展示幼儿作品,互相欣赏、交流。
(1)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到展板上。
(2)引导幼儿相互欣赏和交流。
6.拓展经验,让幼儿了解更多的扎法。
通过观看视频,让幼儿了解更多的扎法,可以呈现出更精致、更复杂的图案。
7.活动延伸,激发幼儿对我国民间传统工艺的自豪感。
(1)欣赏图片,激发幼儿热爱我国的民间艺术,增强其民族自豪感。
(2)小结:看来,我们的扎染工艺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除了扎染,我们国家还有许多民间传统工艺,相信我们小朋友一定能把更多的传统工艺传承下去,让它绽放出更多的光彩!
大班教案《扎染》 篇2
活动目标:
了解扎染这种民族工艺的基本过程;感受创作的多样性;自由的表现、创作。
活动准备:
手绢布(白色)一块,广告色或者扎染专用颜料,细绳。提前将广告色调出来(浓一些为好)。
活动过程:
1.出示白色手绢,引导小朋友注意到这块手绢是白色的,可以在上面进行创作,做出一块"花手绢"。我们可以采用一种办法叫做"扎染"。
2.教师演示扎染的方法:任意选取手绢中的一点,作为顶点,将手绢团成锥形,然后用皮筋扎紧,然后将这个扎好的`头儿放到自己喜欢的彩色水里蘸一会儿,然后打开,就会发现白手绢上出现了一朵鲜亮的扎染花,小朋友可以继续选取别的点进行操作,还可以更换颜色。
活动结束:
可以将手绢换成大一点的白布,在白布上还可以用油画棒来画画,画完一个主题后再进行扎染,效果更佳。
大班教案《扎染》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扎染画的绘画步骤
2.探索点染、晕染、滴染的染纸方法,尝试运用吸管等辅助材料进行染纸。
活动准备:
1.宣纸、各色颜料、毛笔、吸管、勾线笔、抹布等。
扎染画具体环节
(L:老师Y:幼儿)
环节一:宣纸扎染的认识
L:小朋友们,你们谁还记得平时老师教你们画画用到了哪些工具?
Y:勾线笔油画棒水彩笔等
L:大家的记忆力和观察能力都很好大家都知道我们之前用的画画工具,但今天,老师要教大家一种新的绘画工具——宣纸。
(向Y展示宣纸)
L:接下来,老师给大家示范一下怎么拿宣纸画画,大家仔细观看老师是怎么操作的。
L:看完了老师的操作,大家都应该知道是怎么做的了。那我想请两位小朋友上来,一位小朋友向大家展示一下老师的操作顺序,另一位小朋友在旁边向大家解释一下步骤。
(Y折宣纸放入颜料中染)L:这位小朋友和老师一样都是对折再对折,那我想问一下其他小朋友还有没有其他的折法,可以上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Y:可以折成一个三角形或没有形状的`样子。
L:我们看到这位小朋友是把宣纸直接放入颜料中染,那大家想一想我们有没有其他什么工具使用来在这个宣纸上染颜色?
Y可以动脑思考,然后L出示已准备的工具,Y可以补充一两个。
讲述的步骤Y:(以下仅供参考)
步骤一:将宣纸随意的对折或揉团。
步骤二:将对折或揉团后的宣纸的边角等地随意小面积扎染。(可以选择很多颜色,但扎染的面积不宜过大)可以加入毛笔、吸管、牙签等工具。
步骤三:将宣纸打开铺平晾晒30秒,然后用勾线笔在上面进行绘画。
L:好,现在小朋友都已经知道了绘画的步骤,那接下来老师就要让大家开始自己创作了,大家可以想一想要画什么,可以画任何东西只要是你想创作的。画完之后我会叫小朋友上来和大家分享。
在画之前老师有几个小要求要提一下:
1.大家用的工具一种工具只能沾一个颜料。
2.最开始我们是染背景色,不用颜料画画,我们最后再用勾线笔画想画的图案。
第二环节:
(Y绘画时L可以适当的指导和提醒)
L:现在大家都已经完成了绘画,那我想让一些小朋友上来分享一下自己是怎么创作这幅画的,在画上用了什么颜料、工具,最后用勾线笔画了什么图案。
总结和反思:
因为这是我的第一次正式面对幼儿独立上课,十分的紧张。感觉自己准备的还不够充分,很多问题都没有考虑在内,导致在要开始上课之前还有问题要解决。上课的时候我因为紧张把原本在教案里的提问和要求也有遗漏,使小朋友们在绘画的过程中与我的假设有很大的出路,当我在他们动手时候再讲明要求时已经没有人听了。
我在做教案的时候考虑的因素还不够全面,没有把宣纸的晾晒时间等问题计算在内,导致最后没有时间用勾线笔绘画,也没有时间分享,我的时间远远不够。
因为在上课前我没有进行过试讲等其他准备,导致我在上课时有时候会忘记下一步要做什么,和小朋友也没有什么很好的互动。
1.在示范的时候示范的纸不够大,不能保证所有小朋友都看得到。
2.减少无效问题的存在,最好做好问题能直接问到点子上。
3.要运用小朋友能听懂的词汇来表示,代替那些专业词例如“扎染”、“主题”等。
4.在面对小朋友回答到老师准备的问题上时老师要与小朋友有互动,例如老师可以说“哇塞,被你猜到了,你真厉害确实老师今天准备了.......”。
5.老师可以把准备好的工具直接向小朋友展示,不要再提问来浪费时间,而且老师要把准备好的材料放在小朋友的桌子上,不要上课的时候老发工具。
6.要求一定要在幼儿动手前全部讲完,要求要简短并且能理解。
7.控制好节奏,导入不宜过长,要留大部分时间来给幼儿绘画。
大班教案《扎染》 篇4
大班教案《扎染》(通用11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大班教案《扎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