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顽瘴痼疾整治方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交通顽瘴痼疾整治方案(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交通顽瘴痼疾整治方案 篇1
一、组织领导
为确保此次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镇政府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镇交管办,统筹协调这次专项行动。
二、整治重点内容
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摩托车、客货运车等机动车辆,无牌无证、报废机动车及农用三轮车上路行驶,驾乘摩托车超速、超员和不佩戴安全头盔,场镇机动车辆乱停乱放,机动车涉嫌盗抢的,假牌、假证、套用牌证,酒后驾驶机动车、电动三轮车,客货运车辆违规超载,电动三轮车非法载客等。
三、工作任务和步骤
专项整治行动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调查摸底阶段(10月16日至10月20日)
1.加大宣传教育,增强群众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意识。镇交管办、交警中队及派出所要加大此次专项整治行动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广播、标语,广泛宣传不按规定驾乘摩托车、驾乘摩托车不佩戴安全头盔发生事故,以及客货运车辆违法违规行驶、电动三轮车非法载人的危害性和治理摩托车交通违法的重要性、必要性。同时,各村(社区)、各单位部门对所辖区驾驶员的逐一宣传,大造舆论声势,努力营造政府支持、社会各界理解的良好舆论氛围。交警中队、派出所和镇交管办要利用乡镇赶集和辖区村委会召开群众大会时村民相对集中的时机,向群众宣传讲解驾乘报废摩托车、手续不全和超员超速的危害,宣讲驾乘摩托车佩戴安全头盔是生命的头盔、安全的头盔,让群众远离摩托车安全隐患,确保自身安全。同时各单位部门要教育本部门、本单位干部职工和子女首先遵守驾乘机动车的规定,安全行驶,文明通行。
2.开展摸底排查,完善辖区摩托车管理台帐。各单位部门要以本次集中整治行动为契机,镇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办公室牵头,对本辖区内的机动车进行逐一排查清理,并登记造册,进一步完善辖区摩托车管理台帐,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为今后侦破交通肇事逃逸案、摩托车盗窃案和摩托车抢夺案等做好基础性工作。同时,要对辖区摩托车无牌无证、假牌假证、套牌、报废摩托车不留死角地进行彻底排查清理,对手续不全的要限期完善手续,假牌假证、套牌、报废车辆一律依法予以扣留。各村(社区)在10月31日前将《机动车管理台帐登记表》交到交管办。
(二)集中整治阶段(10月21日至11月20日)
1.强化摩托车源头管理,从源头消除摩托车安全隐患。交警中队要加大机动车源头管理力度,严把机动车驾驶人考试关和车辆检验关。严格机动车驾驶员的培训标准和考试标准,严禁不参加交通法规和场地道路考试就办证的行为,严格实行“谁考试、谁签字、谁负责”的考试责任终身追究制,坚决从源头上杜绝“马路杀手”,确保道路交通安全。在机动车入户和年度检验工作中,严禁手续不齐办理入户和车不到场就签字检验合格的行为,严格实行“谁检验、谁签字、谁负责”的检验责任追究制度。同时,要实行业务限时办结制度,兑现服务承诺,进一步改变工作作风,全面提高服务质量,让便民服务机制促进办牌办证率,推动道路交通管理工作健康发展。
2.强化路面管控,严查重处道路交通违法行为。(1)政府领导、部门协作、齐抓共管。交警中队、派出所、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办公室要主动向镇党委、政府汇报专项整治进展情况,充分调动镇级各单位、各村(社区)委员会的工作激情,全力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形成全员参战、全民参与的机动车整治阵地战,集中整治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使全镇达到80%以上。在整治工作中,交警中队、派出所和镇交管办要加大辖区摩托车整治力度,对摩托车无牌无证、超员、酒后、驾乘人员不戴安全头盔、报废机动车上路行驶的,农用电三轮非法载人的,给予从严处罚。对辖区长期无证驾驶机动车的违法行为人要采取行政拘留并处罚款等措施,让无证驾驶人汲取教训,提高认识,增强社会责任感。
(2)科学研判、合理布警、联勤整治。一是各部门要结合本次道路交通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机动车违法行为研判,提出整治措施,开展重点整治,将人员向机动车事故高发(危险)路段、时段倾斜,确保专项整治行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交警部门各路面卡点要合理安排警力,最大限度地将警力投入到路面开展道路交通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机动车超员、超速、不戴安全头盔、乱停乱行、不按规定行驶、违法超车、无证驾驶、无牌车上路行驶等违法行为,进一步加大巡逻力度及上路值勤密度,强化对机动车和驾驶员的路面管控,严厉查处各种交通违法行为,迅速改变当前我镇机动车行车秩序局面;三是交警部门路面执勤卡点要联合交管办、派出所共同参与作战,增强巡逻防范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有效预防盗抢机动车等刑事案件的.发生。
(3)集中力量、协同作战、突击整治。镇政府将抽调人员组成机动车突击整治队,深入重点路段开展突击整治,严查重处机动车违法行为。
(4)严格工作程序,提高执法水平。在专项整治行动期间,各部门要坚持工作有记录,对每日扣查、处罚的驾车人和车辆必须记录清楚。各执勤卡点所扣车辆,一律停放在交警部门、公安派出所指定的停放点进行统一看管,严禁工作人员使用扣留车辆。同时,在专项整治行动中,各部门要用足、用透、用好法律法规,严格依法行政,对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采取“五个一律”处罚措施,即:一是对非法拼(改)装或达到报废标准(含不能完善手续)的机动车,一律依法扣留、报废,严禁罚款放行;二是对经常无证驾驶机动车的,一律依法予以行政拘留,严禁罚款放行;三是凡手续不全的机动车,能够完善手续的,一律督促完善手续后予以放行;四是对肇事机动车的责任驾驶人员,一律按规定从严处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五是所有查扣的机动车一律上网比对查询是否属盗抢车辆。
3.强化道路交通安全设施的排查、治理力度,积极营造安全、畅通的交通安全氛围。镇交通部门要加大路政管理,及时养护道路,治理超限运输,努力消除事故隐患;规范设置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包括交通标志、标线和安全护栏等),及时维护管理,对隐患路段进行及时治理,提高行车的安全性。
(三)巩固和总结阶段(11月21日至11月30日)
此期间,各部门要合理安排人员,进一步加大机动车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并及时总结专项整治活动中的工作经验,查找不足,探索机动车长效管理机制建设。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单位要充分认识开展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行动的重要意义,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制定相应的整治措施,并在11月25日前上报镇交管办。整治行动开始后,交警中队每天填写《摩托车交通违法行为专项整治报表》上报镇机动车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办公室,镇交管办在11月30日前将整治工作总结报县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
(二)统筹兼顾,整体推进。各单位部门要合理安排工作,要将整治工作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相互推动,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统筹兼顾各项工作,整体推动各项工作健康向前发展。
(三)文明执法,依法整治。交警中队要做好摩托车入户登记和摩托车驾驶证申领的准备工作。在整治期间,要组织力量加大摩托车完善手续和摩托车驾驶证申领和考试工作,确保办事群众用最短的时间完善摩托车相关手续。一线执勤人员在集中整治工作中要用语文明、手势规范,对车辆手续齐全有效的,要及时放行,对交通违法行为要处罚到位、解释到位、教育到位,让当事人心服口服。对强行冲关、拒绝接受检查的,要记录车辆号牌或特征,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查缉,严禁民警驾车追缉,避免事故发生。
(四)统筹协调,加强配合。安监站、镇交管办、派出所、交警中队要加强协调和配合,开展联合执法,确保专项整治工作落到实处。
(五)注意安全,自我保护。一线执勤人员在专项整治行动中,要选择道路宽敞、视角效果较好的路段设点检查,执勤执法时要注意自身安全;交警中队一线民警必须着反光背心,在固定执勤点要配备反光锥筒。在工作任务繁重的时段和路段,统筹安排使用警力。
(六)强化督导,逗硬奖惩。各村(社区)进行逐一登记《机动车管理台帐》时做到真实无一遗漏,资料齐全,发现弄虚作假的村(社)将给予通报批评,并取消所有奖励经费。专项整治期间,镇政府安委会将组织对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情况进行不定期暗访检查,检查情况将及时予以通报,纳入年终安全生产目标考核。
交通顽瘴痼疾整治方案 篇2
为进一步加强交通安全管理,整治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提高公众安全感,巩固执法满意度,按照镇党委、镇政府的要求,决定从现在开始至年底,在全镇开展交通安全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工作目标,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集中整治交通违法行为,加强交通安全管理,不断改善交通秩序,消除安全隐患,全力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
二、工作目标
通过开展整治行动,努力实现交通违法行为明显减少,人民群众交通安全意识明显增强,交通秩序明显好转,交通事故明显下降,群众出行满意率明显提高。
三、整治重点
重点查处旅游客车、“营转非”大客车和危化品运输车违法违规运行;面包车、校车和接送学生车辆超员、货车非法载人;疲劳驾驶、准驾不符、无证驾驶;酒驾醉驾、毒驾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机动车不礼让行人、违法停放、乱停乱放;学校、市场周边,以及交通流量较大路段交通拥堵、秩序混乱情况。
四、工作措施
(一)强化宣传教育,增强全民文明交通安全意识。强化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及时通报交通安全有关信息,电视、新媒体、主要路段、广场、村(社区)等地方开展交通安全公益宣传,曝光存在的交通违法行为的企业、车辆及驾驶人,提升全社会对交通安全的关注和重视程度。
(二)强化路面管控,大力整顿道路交通秩序。一是严查严管。镇派出所要定期分析研判交通事故规律特点,科学部署警力,严查严处酒后驾驶、无牌无证、超速行驶、超员超载、疲劳驾驶、危化品运输车辆不按规定路线行驶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加大对营运客货车超限、超载等违法行为的查缉力度,严厉打击“黑出租车”、“黑客车”等。对违反交通安全法的,一律严管重罚;是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一律通报所在单位;是科级以上干部的,一律通报纪委监委;对阻碍执法、抗拒执法、情节严重的,一律拘留曝光。通过严查严管、重拳整治、强制规范,全力改善交通秩序。二是严密管理。进一步推进建设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提高科学组织交通水平,加强重点路段、重点部位、重点场所的指挥疏导;采取现场查纠与监控记录相结合的方式,及时纠正行人乱穿马路、非机动车违反交通信号、机动车争道抢行等交通陋习;镇派出所、市场监管等部门和各村要以集镇街道为重点,对违法占道的马路市场、摆摊设点进行清理规范。对乱停乱放,越线停车或逆向停车的,一律顶格处罚;堵塞通道、妨碍出行和长期占位停放的,一律强制拖移。三是严格管控。派出所要加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控制,及时劝阻纠正拖拉机、低速载货汽车、三轮汽车和电动三轮车、四轮车载人等交通违法行为。镇派出所和市场监管单位集中梳理街道、学校、市场周边路段交通拥堵、秩序混乱情况,分析研判致堵、致乱原因,按照“一点一策”的要求,组织开展联合执法,重拳整治交通堵点和秩序乱点、车辆乱停乱放、店面外溢、占道经营,全力改善交通环境“脏、乱、差”。
(三)强化源头管理,全力预防道路交通事故。一是把好驾驶人和车辆准入关。派出所要严格驾驶证申领和机动车登记,杜绝不符合要求的人员和车辆上路。二是及时清理违法违规人员和车辆。教育、派出所、安监站、市场监管等部门要联合对全镇校车、客运车辆、危化品运输车辆安全性能和驾驶人开展拉网式排查,清退一批不符合规定的车辆和驾驶人。三是加强道路问题隐患排查整治。派出所定期对事故多发点段、危险路段、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等开展滚动排查整治,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要限期解决问题。四是改善道路通行条件。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交通安全交通秩序专项整治是提升公众安全感、巩固执法满意度的.一项重要举措,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投入到整治工作中来,要严格按方案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真正把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二)严格要求,强化责任。各单位工作人员要按照方案要求积极认真参加执勤,确保行动取得实效,坚决杜绝行动迟缓、敷衍应付等不良现象。执勤中对查纠的交通违法行为,能够通过批评教育当场处理的,当场处理;不能当场处理的,移交派出所处理。
(三)文明执勤,树立形象。全体执勤人员统一着服,做到举止规范,文明执勤,树立政府机关良好形象。要坚持“公正、理性、平和、文明”执法,避免与群众发生冲突,坚决杜绝影响政府形象的情况发生。
交通顽瘴痼疾整治方案 篇3
为认真落实市、区关于交通问题顽瘴痼疾集中整治工作部署,持续推进交通事故“减量控大”工作,有效遏制交通事故高发势头,根据区委区政府的总体部署,结合我镇辖区实际,决定即日起至7月31日,在全镇开展为期一个月的交通秩序集中整治行动,为确保工作实效,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组织领导
成立衡龙桥镇交通问题顽瘴痼疾集中整治月专项行动工作领导小组,由党委副书记、镇长贺尚武任组长,副镇长熊若华任常务副组长,党委委员、副镇长刘建军,副镇长张永康,一级主任科员张建群任副组长,社会治安和应急管理办、镇交通服务站、派出所、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市场监督管理所负责人,各村(社区)党总支书记任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地点设社会治安和应急管理办,由镇社会治安和应急管理办殷秋琦任办公室主任,具体负责交通问题顽瘴痼疾集中整治行动的协调、调度等相关工作。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一个月的交通问题顽瘴痼疾集中整治,从严查处一批严重扰乱通行秩序、容易肇事肇祸的重点交通违法行为,严格治理一批交通秩序乱点、事故多发路段,进一步规范我镇道路通行秩序,全力维护我镇道路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坚决防范发生较大及以上道路交通事故,使全镇交通管理机制进一步健全,顽瘴痼疾主要问题的整治收到明显成效,道路安全隐患明显减少,交通违法明显遏制,通行秩序明显改善,车辆驾驶人交通安全文明意识明显提高,镇域内头盔佩戴率达到80%以上,重点车辆、人员监管力度进一步增强,为群众安全出行创造良好道路交通环境。
三、整治重点
国省道、集镇墟场路段、交通事故易发多发路段、中小学校和农贸市场路段货车超载、客车超员,酒驾醉驾,轻型货车、拖拉机、农用车、三轮车违法载人,电动自行车、摩托车骑乘人员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驾、乘人员不使用安全带以及无证驾驶等违法行为。
四、主要任务及措施
(一)做好联合巡回执法行动。我镇联合交警赫山大队与各执法部门组成联合巡回执法小分队,在辖区重点路段组织开展整治行动,在集中整治月期间进行不少于2次巡回执法。组织相关执法部门、人员,进行不少于4次执法行动。要按照部门分工、责任到人的要求,坚决打击“三驾”(酒驾、毒驾、无证驾驶),非法载人(农用车、三轮车、低速货车、拖拉机),客(校)车超员,重中型货车超速、超载等交通违法行为,落实农村“六个严禁”工作措施,以及“酒、盔、带”整治工作,确保交通秩序持续改善。
(二)狠抓突出交通违法。进一步抓好“人、车、路、企”摸排管控,抓好重点车辆、人员的底细排查、隐患查找,确保问题车辆、人员“应治尽治”。对重点车辆实行“六必查”,对营运客车、校车、农村面包车、农用车、摩托车、电动车等六类车辆必查;对突出违法行为实行“三必拘”,对再次饮酒驾驶、无证驾驶、准驾不符的违法人员一律行政拘留;对醉酒驾驶的违法人员一律刑事拘留;对驾驶拼装报废车辆的违法人员一律吊销驾驶证;对驾驶摩托车、电动车不戴安全头盔的违法人员一律罚款并责令配齐头盔。
(三)做好部门联动。各村(社区)积极发动村组干部、“两站两员”力量、志愿者等,组建农村交通安全劝导队,及时劝导、纠正交通违法行为。在辖区选择人流量、车流量较大的墟场、中心村、路段路口,设立不少于3个道路交通安全劝导站,发挥“两站两员”、路长、辅警、派出所等力量,各劝导站至少要配备1名负责干部、1名辅警以及一定数量劝导员,并配置好工作设备,主要加强7:00-10:00、17:00-20:00时段的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劝导,严防超员、违法载人车辆出村上路。加强与交警、交通、市监等部门的协同配合,开展联合执法,形成管理合力。在出村、入园、规模化农田等周边路段,加大巡查管控力度。周末期间,加大对农家乐、采摘园等重点场所周边道路的巡逻频次和密度,加强交通秩序管控和违法查纠,及时消除路面动态事故隐患。
(四)跟进宣传教育。加强对不文明交通违法行为的'曝光打击力度。各村(社区)充分利用村村响、网格群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全方位宣传集中整治措施,利用户外大型显示屏、宣传展板、宣传横幅、发放宣传资料、租用宣传车等多渠道开展交通问题整治行动的宣传活动,营造浓厚的整治氛围。各劝导点“两站两员”劝导员要充分发挥文明交通宣传劝导员的作用,积极引导群众摒弃交通陋习、文明出行,对农村地区重点驾驶人员开展点对点宣传提醒。要组织媒体随警作战、跟进报道,及时曝光典型案例,争取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联合交通秩序集中整治行动既是防控我镇交通安全风险重要举措,也是推进公安部道路交通事故“减量控大”工作的要求。各单位务必高度重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明确责任分工,细化工作措施,确保整治行动取得实效。要注意文明执法、规范执法,杜绝粗暴执法,严防因执法不当引发舆论炒作。
(二)加大整治投入。各村(社区)部门单位要严格按照专项行动部署要求,做好执法行动的经费、人员和装备保障。
(三)强化督导检查。由镇社会治安和方案管理办联合镇纪委牵头抓好专项行动和“两站两员”工作情况的督查工作,深入一线实地检查,并对各单位宣传以及劝导情况进行通报。督查结果将纳入各单位年底绩效考核。对工作落实不力、工作失误的单位,根据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实行提醒、约谈、通报。
交通顽瘴痼疾整治方案 篇4
一、组织领导
成立乡切实加强校园周边交通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二、工作举措
(一)加强宣传,在短期内达到在校生家长户户知晓。学校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家长群及时向全体家长宣传交通安全意识,做到家长不违章,要向全体学生宣传,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自觉不搭违章车。各村要在辖区内张贴宣传画报,横幅等,要在学校路线设置警示标志。各村要利用干部会议,农民夜校,群众大会,微信群等平台大力宣传。
(二)加强上学放学时间学校路段交通管理。学校要安排专岗老师,派出所要安排专岗警察,各村要安排专岗劝导员共同维护交通秩序。
(三)在学校路段设置禁停、慢行、禁鸣等提示牌。加强对违反车辆的'实时处罚。
(四)加强督导,长期坚持。
三、部门责任
(一)学校加强对教师、学生及家长的宣传与教育;安排上学及放学时段交通值班教师,协助交通警察维护好上放学期间交通秩序;负责维护好校园内交通秩序,确保校园内交通安全。
(二)派出所负责校园路段交通秩序维护;安排专岗人员,在上放学时段现场维持秩序;设置道路禁停等标志;及时处罚违反车辆及人员;建立处罚台账。
(三)各村负责村内校园路段交通劝导;安排专岗人员,在上放学时段协助交通警察维护学校路段交通秩序;负责辖区内交通安全宣传;建立相关劝导台账。
(四)交管办负责全乡学校交通安全劝导安排及督查;负责全乡主要干道及场镇宣传;协助交通警察维护乡内及校园周边交通秩序;完善相关制度;设置相关标示;建立相关台账。
交通顽瘴痼疾整治方案 篇5
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区工作部署,彻底治理全镇交通问题顽瘴痼疾,全面提升交通安全,坚决遏制交通事故发生,经会议议研究决定,从20xx年继续开展交通问题顽瘴痼疾集中整治行动,现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围绕“人、车、路、企、政”五个方面,继续深入推进交通问题顽瘴痼疾集中整治,进一步优化“加强领导、部门联合治理、社会广泛参与”的交通安全管理格局,使全镇交通安全责任落实明显改观,管控效能明显提升,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安全隐患明显减少,交通事故明显下降,坚决遏制一次死亡2人以上较大交通事故、努力实现降事故、保安全、保畅通的总体目标。
二、组织领导
成立全镇交通问题顽瘴痼疾集中整治行动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高君林
副组长: 刘佳法
成 员:廖 勇、钟 科、徐钟鼎、邬 彪、向 童、彭 波、王文武、向 帅、徐周、及各村、社区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廖勇任办公室主任。
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编制集中整治行动方案及其统筹、协调、推进、检查、通报、总结等工作。
三、工作步骤
各村(社区)、各相关部门要坚持问题导向,紧盯关键环节,全力以赴治顽疾、控风险、保安全,确保整治成效。梳理未彻底整治的问题;对照整治任务,启动整治。20xx年10月底前,强化全过程、加强监管,深入推进源头隐患、风险路段、重点车辆及驾驶人等重点难点问题整治,严防风险隐患反弹,切实巩固整治工作成效。20xx年12月底前,对全年集中整治工作进行总结,健全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长效机制。
四、整治重点及内容
(一)重点车辆整治
1、整治办联合相关职能部门,严厉查处低速三轮摩托、“大吨小标”“大罐小标”以及非法改(拼)装车辆。以上车辆发生亡人交通事故的,一律启动深度调查,严肃追责问责。
2、严格落实省农业农村厅等4部门《关于加快变型拖拉机报废淘汰的指导意见》(湘农联[20xx]75号),加大财政补贴力度,加速淘汰变型拖拉机。联合相关职能部门规范开展变型拖拉机强制报废和号牌注销工作,已达到报废标准的变型拖拉机上道路行驶的,一律收缴、强制报废。违反规定为变型拖拉机办理登记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重点违法行为整治
联合交警中队严厉整治摩托车、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未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以及车辆驾乘人员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低速载货汽车、拖拉机、摩托车非法载人违法行为。
(三)严厉整治重点人员
联合交警中队对驾驶人吸毒或患有精神病等妨碍安全驾驶疾病的,一律依法注销并收回机动车驾驶证,从事道路运输经营的,一律依法注销从业资格证。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领导,压实责任。按照“思想不松、队伍不散、机制不变”的工作要求,对照本方案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具体整治标准和整治措施。保持现有机构和工作机制不变,健全顽瘴痼疾集中整治领导小组办公室和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两个平台,充实人员力量,强化经费保障,加强对整治工作的`统筹调度、指导跟进。强化“两站两员”建设,推进派出所管交通,发挥社区辅警管交通作用。
(二)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开展交通问题顽瘴痼疾集中整治行动,是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举措,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
(三)强化责任,严格督查。全镇交通问题顽瘴痼疾集中整治行动专项督查由镇纪委督查室督查工作开展情况,重点检查督查各社区、镇属各单位责任落实情况,检查、督查结果纳入20xx年度绩效评估。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通过悬挂横幅和张贴宣传标语、发放交通安全宣传传单、手机工作微信群等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全面增强广大交通参与人的交通安全意识,促进形成镇村上下联动、社会共建的浓厚氛围。
(五)清单管理、逐一销号。各社区、部门单位、企业要对照集中整治清单,进一步细化交通整治标准和整治措施,限期整改,逐一销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