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想象类作文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小学想象类作文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小学想象类作文教案 篇1
小学想象类作文教案(通用11篇)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善于想象和幻想,是小学生最宝贵的思维品质。因此作为教师,让学生发挥想像的翅膀就很重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想象类作文的教案,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想象类作文教案 篇2
教学内容:
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写一篇想象作文。可以写自己的奇思妙想,也可以写受别人启发想到的内容,还可以写科幻故事。想象要丰富,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题目自己定。写好以后,认真读一读,改一改。
附,口语交际:《我们的奇思妙想》
在20世纪,人类的许多幻想变成了现实。让我们展开想像的翅膀,畅想二十一世纪的科技发展,畅谈各自的奇思妙想,说说未来的衣服、未来的食品、未来的住宅、未来的交通要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介绍,如,边琏边讲、边演边讲,把奇思妙想讲清楚。别人讲的时候要认真听,可以补充或提出问题,还可以就共同感兴趣的一两个奇思妙想展开讨论。
设计处理:
学生的想象之门是否打开,关键要看老师如何引导。因此,这节作文课成败的关键,就是老师引导学生打开想象的翅膀,把自己神奇的想象说出来,说具体,说通顺。
但是,学生“不会”写作文。要把“不会”变成“会”,就是要引导学生先进行“表达”——说。因为,作文是书面的,语言是口头的,把口头的说好了,书面的也就写好了。
如果口语课按照上面的要求讲,如果不进行方法的指导,肯定讲不全,讲得不透彻。就是讲一两个,也不一定能讲好。所以,必须教给学生想象的方法和步骤,学生才知道怎样去想象,下面的作文才能写好。因此,作文课,分为前、中、后三个部分。前作文,实际上就是口头作文课,主要目的是找到写作的素材,并把素材具体化,但和口语课又有所不同,因为,有的口语课和作文内容是不相符合的。中作文才是写作,后作文是评价。一节完整的习作课,应该至少两个课时。所以,我的第一节作文课,目的就是打开思路,学会表达。第二节才是完成习作,修改评价。可能总共需要三个到四个课时左右。
成功的要点一:就在于老师的“引”。只要老师引得合理,问得合理,学生就会成功。但是,在引导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字词、句子、篇章结构的指导。
成功的要点二:是看老师的评价、指导是否及时、准确。只有及时准确的指导性的评价,才能为学生指明修改的方向,学生才能表达得清楚,才能写得越来越好。
成功的要点三:注重一点打进,打透,切忌全面挖坑,哪点也引不透。虽然习作要求每个学生是自由想象,但是,学生没有经过这样的训练,写得怕是不具体,所以,在引导的时候,切忌各说各的,表面上看红红火火,实际效果却不佳。处理这个环节,要注重一点,注重实效,不能啥也说,啥也没说透。但一定要教给学生思考、想象的方法,想什么学生可以自己定,但一定要使他们知道怎样想。也许有的老师要问:这样引导,学生写的是不是会全都一个模子呢?不会的。因为,谁也不愿意和别人一样,谁都想与众不同。在这点打井的时候,他可能想到的另一点。所以写的也不会相同。
成功要点四:重打井,还要重练习扩展,不要让学生写成一样的文章。在本节课中,除了重点指导一个想象,还要让学生练习其它的想象,才能让学生的作文精彩而不雷同。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引导学生想象,让学生学会如何去想象。
课时:
大约两个课时。引导一课时。写和交流一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激趣)
师:同学们,我们周围最多的交通工具是什么?(汽车)
师:哪么,你希望拥有自己的汽车嘛?(想,我想有一辆宝马。有的讲,我想有一辆奥迪)
师:哪多没劲哪!要有,也得有自己的汽车吗。师:你知道现在是哪一年?(2009)
师:不,现在是2029年。你们不是学生了,哪位同学,你是新世纪神奇汽车公司的董事长,这位,你是总经理,哪位,你可是总设计师啊!其他的各们,大多是技术骨干啊。
现在,我们来一起设计我们的神奇汽车好不好啊?
二、引导入境(引导想象)
小结:想象的步骤
⑴想什么?(自己定)
⑵发现问题。
⑶解决问题。
⑷完善想法。
1:找问题。(设计需要)有需要,才有发明创造。所以要明确需要。要想知道设计什么,就得知道现在的汽车有什么问题。你们知道哪些问题吗?(引导说出:抢劫、小偷、醉酒驾车、疲劳驾驶、雪天路滑、雾天)
2:怎样设计?(设计方向,设计什么。)你的汽车设计,就要能解决这些问题,要不,和其它的汽车有什么两样吗?这就是你的神奇汽车的特点。开动脑筋,想想怎样解决这些问题?
比如说,要防止被抢劫,得有什么功能?(自我防护功能)想要提前预知危险呢?(智能探测功能)
如果还想抓住小偷或是抢劫犯,还得有什么功能?(治服罪犯功能)要防止你醉酒驾驶,得有什么功能?(自动驾驶)
小结:好啊,这就是你的设计思路啊。你能具体说一说,把这些功能说清吗?
3:引导具体化(如何设计,怎样实施。)
以设计防抢劫汽车为例,引导学生如何进行合理而大胆的想象。
⑴你怎么能提前知道前面有抢劫犯呢?哪个功能?怎样发现的?
⑵你发现了他,怎样处理?是哪个功能发挥了作用?(引导:最好不要跑,抓住他,要不他会去抢别人;你想怎样抓住他?注意,不能打死他、打伤他,能使他失去抵抗力,因为我们不是法官,也不是警察,不让他跑就行。)
⑶是啊,你抓住了他,他会说什么话?他肯定会骂人,怎样惩罚他?(有人说用迷雾,有人说用胡椒面,还有人说用臭袜子,哈哈。)
⑷警察来了怎么说的?你能连起来说一说吗?
⑸如果你能设计一个故事,把你的故事说完整,哪有多好啊。可以吗?
开头:一天,我和我美丽的妻子、可爱的儿子,正行驶在去黄山的路上〖在学生表达时,注意指导学生说通顺,说准确,说完整。指导用词和句子,但要求不能太高,看情况而定。〗
板书:
三、自由想象与表达
1、你自己想先什么内容进行想象?想一想。
2、说一说。组内交流或者班内交流。小结这一课时:激励性评价学生的想象。
第二课时
一、书面表达,趁热打铁。
通过大家的说,别的同学一定也想好了自己神奇的发明了。也许不是汽车,也许是房子,也许是学校,现在请拿起你的.笔,把你的奇思妙想写下来吧。
⑴明确要求:句子通顺,表达清楚,标点准确。注意:分段。
⑵有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也可以写别字。不要把思路打断。⑶如果你有别的写的,比如神奇的房子。
二、修改
1、先自己读一读,把不通顺的地方修改过来。没有说清写清的地方写清楚。错别字先不要管。
2、组内交流。同学间互评。
3、班内交流,适时指导。(组内大家认为写得好的。)
4、课下修改。听了大家的习作,你有什么启发,触动了你的想象力,把你想到的,再添加到你的习作中吧。
教学反思:
1、情境设置,激发兴趣。作文课的开始,一定要把情境设置好,起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目的,克服学生对作文的畏难情绪。
2、一点打井,方法引路。在这个作文训练中,如果只针对一种情况引导,必然造成学生千篇一律的情况,所以,关键在于教给学生怎样想象的方法,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学生写得雷同。
3、不管是什么课,都要以学生为本。在本节课中,始终坚持这一原则,不能包办,不代替,老师的作用,全在一个“引”字,全课的灵魂全在一个“导”字上。引着学生把作文材料说具体,并在引中指导学生习作的技能。尽可能地做到授之以渔。在本课中,不但是指导学生说什么,更主要的是指导学生如何展开想象。通过引和导,学生很好地学会了如何想象,并把想到的,通过具体的情境表达出来,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4、做到及时激励。激励是课堂的润滑剂。不但能使学生信心增强,还能对课堂的气氛活跃,其作用不可低估。
小学想象类作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激活学 生的思维,丰富学生习作的素材。
(2)引导学生通过定向阅读.让学 生领悟写假设类想象作文的方法.
(3)培养学生独立构思和认真修改习作的好习惯。
2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想象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并表达出自己的一个美好心愿。
[教学过程]
一、导入(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同学们,在你们美好的心灵世界里一定装满了一个个美好的愿望,当你看到孙悟空变幻无穷的非凡本领时,也许会想,假如我会七十二变该多好;当你学习感到疲倦时,也许会想,假如我是一片自由 自在的云该多好;当你看到病魔夺去一个个人的生命时,也许会想, 假如我是一名神医该多好……让你的愿望今天就能实现, 当然是不可能的。然而,如果将你的愿望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幻想,在自己的作文中成为现实是完全可能的.。 同学们,你们是否愿意把自己的美好愿望写下来呢?
同学们,你最大的心愿是什么?指名回答。
生:······
二、引导走向阅读,领悟写法规律
为了帮助学生领悟假设类想象作文的写法规律, 教师课前先布置学生在课前广泛收集有关假设类想象作文, 并在浏览的基础上做好摘录笔记,然后组织课堂讨论,揭示其规律。
1、课堂讨论 ,激活记忆表象
同学们 ,老师布置大家课前收集、阅读了有关假想类作文,想一想:在你读过的这类文章中,哪些人或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从中受到哪些启发呢?假设类想象作文与一般的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呢? 2、想想:我变成了以后,干了什么事情。
请4个人为一个学习小组,你们在小组中交流交流,自己变成了什么?当一个人说的时候,其他同学要注意听。听清之后,你也可以给他提问题,来帮助他把变了后干了什么事情的过程丰富起来,好吗?
教师随机点拨:变的人可以是现实中的风云人物(国家领导、运动员、歌星等)、身边的人(亲人、同学)社会上的(清洁工)、童话里的(白雪公主)、历史的(伽利略、毛**)科幻人物(蓝猫、外星人)、动物、植物等等。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食品卫生、穷人、自然灾害等等。
3、小组选代表交流:同学们交流得非常愉快,谁愿意把你的故事和大家分享分享呀?
4、其他同学倾听──生生评价、师生评价
教师注意点评:学生思维的广度及深度。
三、 归纳小结,揭示写法规律
教师先组织学生讨论:你认为要写好假设类想象作文,必须把握 哪几点呢?在组织学生广泛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小结,并揭示以下写法规律:
(1)根据自己的愿望,选择自己理想中的人或物来写。
(2)想象要大胆、合理,假设的推测是有理有据,情节要生动 有趣。
(3)所写的理想中的人或物,都应当有人的思维和人的行为。
四、课后反思:
启发点拨,指导选材
1.启发谈话,开拓选材思路 同学们,写假设类想象作文,写什么都可以。如果你对流逝的时光、对古老的历史有一种揭开谜底的欲望,你可以把时光想象成可以倒流;如果你学习感到困倦了,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只鸟,一条鱼, 一只老鹰……; 如果你看到一位身患癌症的病人在死亡线上挣扎,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盒药丸,一位名医……等等。每个人的兴趣爱好不同, 生活经历不一样, 因此, 每个人想象的内容应该是各式各样、 丰富多彩的。将题目空白处补充完整,然后引导学生分四人小组讨论,说说自己选择这个材料写的理由。
扶放 结合,培养能力 为了减缓训练的坡度,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文时,采取根据提 供材料写→独立构思表达这一由扶到放的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习 作能力。
1)指导学生根据提供的材料写假设类想象作文 根据《假如我是一个科学家》提供的开头: 假如我是一个科学家, 我将发明一些东西贡献给人类。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续写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2)引导学生根据自己选择的材料独立构思表达
(1)启发引导,开拓思路
教师在进行构思指导时,要在引导学生求异思维上下功夫。让学生明白:同一个愿望, 可以想象成多种不同的人或物, 同一个人或物, 情节结构的安排也可以多种多样。
(2)独立构思,完成习作初稿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选材,运用学到的写假设类想象作文的写法 规律进行独立构思,并完成习作初稿。对在 25 分钟内能完成习作初稿的学生授予耕耘奖。
指导修改,完善习作
(1)提出修改要求,学生自改习作。 在学生进行错别字和语句的修改?
(2)想象是否奇特、合理,假设的推测是否有理有据?情节是否生动
小学想象类作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指导学生自由、大胆发挥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新能力,拓宽学生的思维。
2.激发学生习作兴趣,鼓励学生求异思维。
(二)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围绕白纸展开合理想象。
2.指导学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的表达自己思想感情。
3.引导学生用心观察生活,养成学生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三)情感与态度:
1.让学生敢于想象、勇于发言、乐于写作
2.鼓励学生用心感受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习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1.学会观察、思考、想象、创造。
教学难点:
1.畅所欲言讲述自己的感受、想象。
2.让学生敢于想象、勇于发言、乐于写作
教学用具:
每人一张A4纸(提前发到学生手中)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营造氛围,激发兴趣,3分钟)
很高兴能与大家一起学习,希望能度过愉快的一课。(掌声,掌:鼓掌的人是高尚的,高尚在手上)。
接下来的学习中,大家能不能积极发言?请大家举起高尚的手,先为自己加油、鼓劲!同时也希望在课上同学发完言后,响起你们高尚的掌声!
现在请各位同学看到手中的纸。它是我们这堂课的重要嘉宾,请小心保管好,不要使它残缺或是失踪了!
二、玩纸游戏(8分钟)
请所有同学用心来体会,我们从一张白纸,能得到什么。(板书“玩纸”)
1.看(板书)
师:你看见什么?请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以下各环节,鼓励学生大胆想象、自由发言,每方面3个人左右发言即可)
生:说自己所见。(生有序发言)
2.摸(板书)
师:你摸到什么?是什么感觉?
生:说自己所感。
3.嗅(板书)
师:你嗅到什么?有什么味道?
生:说自己所闻。
4.听(板书)
师:你听见什么?
生:说自己所听。
5.飞(板书)
师:怎样才能让白纸飞起来?
小结:能让纸飞起来的方法很多,每个人想的都不一样,可见:纸随心飞!(板书)
三、速写玩纸过程(10分钟)
师:方才通过各种途径,我们随着一张白纸,想到了很多事情,相信大家各有所得。请所有同学在这张白纸上,以“纸随心飞”为题目,确定一个中心迅速写下刚才玩纸过程,200字左右。注意:是自己玩纸的过程。(师巡视指导)
四、简单修改(3分钟)
师:请读一读自己速写内容,找出每个段落中心句子,修改或删掉与中心句无关的句子。找出不真实的句子(不是由衷所想),将之去掉。
五、分组交流展示(12分钟)
师:大家已经完成了速写,请各小组花2分钟时间迅速交流讨论,推选出一篇,一会朗读展示。
哪个组先来给我们展示一下你们的习作?(简单点评,鼓励为主)
六、总结提高(3分钟)
师:总结刚才习作展示。提问:刚才玩纸过程中,我们是如何由一张白纸想到那么多内容的'?(借五官而想象,板书)
平时我们往往觉得没有合适的素材可写,或是不知从何想象。其实呢,不是生活中没有可写的,而是我们缺少善于捕捉那些素材的能力。
一般说来,想象可以是无目的的,也可以是带来一定目标的,我们的作文中的想象就要根据题意、要求进行想象。因此,我们平时应该多用心观察生活,养成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七、作业布置(1分钟)
课后将习作扩充完善,形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八、板书设计
玩纸看
想象
摸
白纸
嗅飞纸随心飞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