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期中考试历史反思

2025/09/17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期中考试历史反思(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期中考试历史反思 篇1

初二下册历史期中考试反思

一、学生方面:

1.基础知识把握不是很准确

2.部分学生态度不端正对历史学习不重视

3.不会审题,或者审题不清,不会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也就是解题技巧欠缺

二、教的方面:

1.课时和内容所限,导致学生对于课本内容不能形成系统的认识,影响了他们对教材内容的整体掌握

2.教师挖掘教材不到位

3.督促检查的力度不够。

针对上述原因,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应努力做到。

1.强化基础训练;多了解学生,摆事实,讲道理,使其明了历史学习的重要性。让一些在历史学科成绩有突飞猛进的同学介绍学习经验,让学生明白历史成绩的提高并不是高不可攀。

2.教给学生读书和思考问题的'方法;习题讲评不只是知识的再现,更关键的是技巧的提升;合理安排课堂,体现主体知识,重视结构体系;重视学生能力的提高。

3.多搜集材料。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课上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其对本科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4.课下多和学生进行沟通,倾听学生的心声,接近学生之间的距离,这样有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

期中考试历史反思 篇2

期中考试历史反思

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反思过去,是为了以后。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期中考试历史反思,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期中考试历史反思 篇3

通过期中阶段检测发现,自己今后教学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对学生加强审题、答题方面的指导,如要看清题干中的限定词,要结合分值作答等等。

2、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准确理解某些重要的历史概念。

3、对于基础知识要准确,全面,把握历史阶段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必须要求学生准确、牢固记忆基础知识,而不是一知半解。

4、平时要训练学生规范答题,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把字写准、写好,尽量避免错别字的出现。

5、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做题方法的指导并进行有效的训练,进一步加强规范答题的'训练,进一步加强对学生历史思维和方法的指导,用历史的语言回答问题。

期中考试历史反思 篇4

本次考试度中等偏上,大多数的学生认为很简单,但是还用很多学生不及格,在其任教的七个班中优秀率不是很高,13名满分的学生只占了5名,并不是很多,而不及格的学生仍然比后七个班多。我认真的对学生的试卷进行了分析,以及对过去的教学进行了反思:

一,学生存在的问题问题一:学生在细节上丢分。学生不按问题的.顺序答题而丢二分,审题抓不住问题两个关键词而丢二分,学生对历史事件叙述不准确,错别字。

问题二:对材料分析题,学生答起来还不是得心应手,学生不注重对材料的阅读、分析与运用。

问题三:审题不认真,不会审题和答题速度过慢等问题二、改进措施1、 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进行管理,要注意学生的投入度,多观察多督促,要盯人,有溜号的或不认真的,要马上给予提醒,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2、平时做题就要加强训练学生的审题能力,抓准主体问、关键词、限定词如时间、年代、人物、历史事件名称、性质、会议。

3、启示类题要给学生进行适当的练习。

5、课堂上注意对所学历史事件的归纳和练习,注意对学生解答综合问题能力的培养6、尽量和学生谈话,鼓励学困生坚定学习历史的信心。

“路漫漫其徒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及时反思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我相信“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问题多”,我要继续努力。

期中考试历史反思 篇5

本次期中测试在紧张而有序的组织中结束了。为了让下一段工作更上一层楼,现将质量分析如下:

一、试题分析

本次测试试题有两个来源:一是借用上学年同时间同年级的期中统测题;二是老师们根据自己班学情,自己拟定的一份试题。纵观试题,题型多样,知识点全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也考查了部分优等生对于知识的拓展程度。唯一不足的是试题印刷质量不太高,有不清楚的地方,或做题留的空间太少,不同程度影响了学生的成绩。

二、试卷分析

本次测试我们采取不同年级相互交叉的形式,考场秩序良好,成绩真实有效。从各年级的成绩来看,还不是太理想。语文二年级二班有2人不及格,四年级有5人不及格,六年级有2人不及格,数学一年级有1人不及格,四年级有1人有及格,二年级一班有1人不及格,六年级有2人不及格。各班优秀率也不是很高。面对这样不尽如人意的成绩,我们每位老师都认真进行了分析,并召开了期中质量分析研讨会。主要原因总结如下:

1、学困生关注不够,和优生差距大。

2、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还有待提高。

3、数学训练少,在校时间有限,家庭作业回去不好好做。

4、学生粗心马虎,不会审题,理解能力差。

5、实践活动题做的差。

6、英语、科学、等科目仍是弱科。

三、改进措施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们拟定了措施如下:

1、仍然要做好学困生的辅导工作,关注学困生,关心学困生,不打骂,不体罚,用教师的爱来唤醒他们,促其进步。在对待后进生上,要坚持“有进步就好”这样的原则,进步多少无所谓。

2、继续研究课堂教学,想方设法提高课堂效率,有效利用40分钟。上好光盘课,利用多媒体,空中课堂等弥补我们课堂的不足。

3、召开家长会,和家长一起探讨,怎样共同努力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有用的人才。

4、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开足开全课程,让学生在英语、科学、音乐、体育等学科上得到能力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