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陪孩子玩游戏心得体会
微文呈现整理的家长陪孩子玩游戏心得体会(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家长陪孩子玩游戏心得体会 篇1
时光荏苒,转眼之间儿子已经15岁,暑假以优异的成绩被泰安一中首届创新班录取,已经成为一名准高中生了。儿子善良、正直、刻苦、向上、自信、阳光,是老师眼中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是同伴眼中好学上进的好榜样,是很多父母教导孩子时所说的“别人家的孩子”!回想儿子从出生到今天的点点滴滴,其实我们也没有刻意寻求教育孩子的方法,只是努力试着和孩子一起成长。
一、自律自约,率先垂范。
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是令不从。”父母是孩子第一任老师,一言一行都对孩子起着耳濡目染的作用。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人的全面发展取决于母亲和父亲在儿童面前时怎样做人,取决于儿童从父母的榜样中怎样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环境。作为父母,首先我们会在孩子面前实话实说、说话算数、言而有信。其次,我们在处理家庭问题时,家庭成员之间是一种平等关系,能相互体谅,和睦相处,不耍家长威风。还有,我们对待工作都是全身心地投入,都多次获得各自单位优秀员工、工会积极分子等荣誉,我没觉得这才是最好的表率,这样的家庭教育一定会有成效。
二、适时引导,严而有爱。
00后的孩子,成长环境和学习环境与我们小时候大相径庭,虽然生活条件好了很多,但课业量大、学习任务重,孩子有着太大的压力,我多数时候会换位思考去理解孩子,想法设法的多找到孩子的优点,多给孩子一些赞赏,多引导,少强加,多沟通,少指责。在孩子的日常生活中充分提供独立思考、独立选择、独立处理问题的机会,让孩子学会正确对待挫折,从各个方面培养孩子自立、自理的能力。鼓励孩子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如各种参观、旅游、夏令营,使孩子能客观、全面、深入地了解社会环境和社会需要。关爱孩子,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生活状况,但对学习习惯要严格要求,我认为这种严而有爱的教育应该适用于所有孩子。
三、付出第一,回报第二。
我们从小就注意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鼓励并配合他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且,我们一直给孩子灌输的思想是:做事情不要太功利但要努力,没必要所有事情都要争一争二,只要自己开心就好。孩子学习围棋、书法、二胡,老师反映都不错,因为初衷就是培养个爱好,所以一直练着却并未追风考级。我们经常对孩子说,付出不一定有回报,但不付出绝对没有回报。父母不要求你做最好的,只要你努力了就是好孩子,我们都会以为你傲!孩子在考试取得好成绩时,我总是低调处理,适当鼓励,但又指出不足,防止孩子滋生骄傲自满情绪。
我始终相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虽然我的孩子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高中生活才马上开始,泰安一中创新班学霸云集,会有更严峻的挑战等着他。我将会继续努力,让孩子登上更高的平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
家长陪孩子玩游戏心得体会 篇2
如果说《喂故事长大的孩子》让大家明白故事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的话,那么,《张爸爸教你陪孩子玩故事》则给大家推荐了一些栩栩如生的故事和讲故事的方法与技巧。
书中分六辑,总共收编了36个长短不一的故事。每篇故事都有四部分组成:故事、深爱理由、进行方式和深度互动。这样,读者可以根据这一篇篇经典故事按图索骥去购买相应的绘本与孩子共读共享,还可以借鉴张爸爸讲故事方式来提高自己讲故事实效性。可以说,这不仅仅是一本故事书,而且还是一本有助于提升说故事能力的工具书。
同样的故事,从不同的人口里讲出来就会有不同的效果。张爸爸是怎样做到让小朋友爱听故事的呢?
张爸爸的秘诀在于他将听故事的孩子看作故事的主角和英雄。让我们来看看张爸爸在讲故事的时候运用了哪些秘籍吧:
第一,专注投入。讲故事的人要跟着故事的情绪走,这样才能让听故事的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进而感受故事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就像我们沉浸在书里一样,有时哭、有时笑、有时气、有时遐想、有时发呆。
第二,巧妙设问。不要把孩子当成被动的听者而兀自讲述。不要急于把接着发生的事情告诉孩子,而是启动他们的思维让他们猜猜看或替故事中的人物想想办法。讲到关键处,问问孩子们“猜猜接下来会怎么样?”“你猜他是怎么做的?”不时的提问互动能够保证听故事的孩子一直积极参与成为故事里的人。
第三,运用道具。比如在给孩子讲“鼹鼠的音乐”这个故事时,可以请一个会拉小提琴的朋友或者孩子来协作表演。在第五部分道具篇,张爸爸列举了一些做中讲、讲中做的故事。孩子们听故事的过程就是用心思考和动手制作的过程。
第四,拓展活动。有些故事不能一讲完就结束,而要设计一些拓展活动以充分发挥故事的作用。拓展活动可以是回答相关问题、互动讨论、故事表演、续写故事等等。
最近,办公室一同事说她上小学三年级的校外甥厌学了。在家好好的,一去学校就说肚子痛。
当下,在很多地方,厌学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原因何在?
学习压力大是很重要的原因,但是,老师的授课内容和方式对孩子学习兴趣的抹杀也是重要的因素之一。枯燥的课本内容、老师干巴的讲解、课后无聊的练习,孩子的向学之心和想象力慢慢被吞噬的一干二净。随着学龄增长,厌学比例越高,不仅学困生厌学,不少学优生也厌学。
如果孩子们从小能跟着家长和老师一起玩故事的话,他们还会厌学吗?
张爸爸是儿女眼中最棒的爸爸;小朋友眼中最有趣的英雄;家长眼中最有魔力的故事魔法师,所以,他每到一地,总有人喜欢听他讲故事。
家长和老师所缺乏的是他轻松淡定的心态、风趣幽默的语言和精妙的技巧。最重要的,他首先想到的是听故事的孩子,而不是故事本身和讲故事的人。
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大家一起读故事、编故事、陪着孩子玩故事吧!
家长陪孩子玩游戏心得体会 篇3
数学是一个奇妙的世界,数学是一个神奇的王国。
就是因为这样,我才会喜欢上数学,我才会励志要当一名数学老师,我才会真正的地成为了一名数学老师。
我很想让我的孩子们都爱上数学,感受数的奇妙,体会数的神奇。于是,我带着我的孩子们一起在口算的世界里来了一场难忘的闯关旅行。
第一关,孩子和家长以比赛的形式一起完成一张口算卷子。在这一关里,很多家长放下了繁忙的工作,坐下来静静地和孩子一起度过了半个小时左右。而短短的半小时却让所有的孩子至今难忘。
第一关之后,有部分成绩突出的顺利地进入了我们旅行的第二关,就是全体家长和孩子们的对决了。当然,为了显示出比赛的公平,在比赛前,我将所有的技巧又全部教于家长,每一位家长都听得十分认真,并以饱满的精神迎接挑战。
比赛赛共分为初试锋芒、争分夺秒、火眼金睛和决赛答题四个环节。所有的参赛选手都可谓是认认真真地在完成每一关的每一道题。在激烈的比赛之后,进入终极PK的是由4名家长代表和7名学生代表组成的。而最终取得冠亚季的是两名学生和一名家长。随着冠亚季军的产生,比赛也接近了尾声。
比赛持续了两周,在这两周里,从最初的教授技巧到最后的准备奖品,我都亲力亲为。
比赛结束,但还有很多家长意犹未尽。不过通过这次比赛很多孩子都收获了口算技巧,感受到了数学带给我们的乐趣。这就是我想看到的。当然更让我开心的是,家长们也都深深地了解了孩子,愿意抽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的成长。
其实我最初的目的也不过如此,让孩子体会乐趣,让家长体会“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对孩子有多么的重要。
因为我始终相信,当你认真做好一件事,你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相信这次有趣的口算竞赛,一定能深深地印在孩子们脑海深处,让他们感受到数学的乐趣,爱上数学,家长们更愿意真心陪伴孩子成长,这就是最圆满的收获。
家长陪孩子玩游戏心得体会 篇4
多带孩子出去走走:古人云:“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确如此,旅行可以让孩子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增强孩子的体质。有时带孩子出去走走,不在乎目的地。只要放下平日的繁忙、一起和家人享受假期的愉悦、才是最重要的。言希从2岁我们就开始带她出去玩,有近有远,去过不少地方。远的地方有厦门,广东,海南三亚。近的有昆山,杭州,安徽许多景点九华山,黄山翡翠谷,屯溪老街等;上海动物园,人民广场,东方明珠等;还有太仓各个公园。在她两岁半时,我们第一次带她去了远的地方,坐高铁去厦门,把厦门好玩的地方都差不多玩了一遍:鼓浪屿,沙滩,炮台等地方,我们还吃了不少当地美食,如沙茶面,海鲜之类的。旅行中有许多第一次:第一次坐飞机去广东,体验着高空中飞行;第一次去大海,享受日光浴,第一次在沙滩上捡贝壳抓螃蟹;第一次自己从山下爬到山顶,第一次……
和孩子做朋友:跟孩子做朋友,孩子才会把自己的想法以及开心和不开心的事情告诉你。我和她爸爸就是这样,跟她就像朋友一样相处,她有什么事情都告诉我们。做错事情了,我们一般也不会批评她。如果批评她了,那样她会害怕,以后有事情也不会在告诉我们了。我们会耐心的问她是什么原因,然后好好的跟她讲道理,怎么改正才是正确的。
陪伴是最好的爱:天下没有哪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而孩子想要也很简单就是跟最亲爱的家人在一起就会很开心.在更多的玩具,美食和漂亮衣服和陪伴之间,孩子也会选择陪伴。现在是信息时代,手机成为了当今社会人手一块的时尚,有些家长在陪伴孩子时仍然不忘记低头玩手机。之前有一次,女儿看见她爸爸在玩手机,就直接说:爸爸,你天天就知道玩手机。以后,她爸在她面前都很注意,不把手机带进卧室,多陪她玩玩游戏,一起捏橡皮泥,捏粘土,下棋,有次她爸竟让她坐在肩膀上一起洗碗。她爸比较忙,陪她的时间少点,但是,我个人觉得,再忙,有空都多陪陪孩子,因为是爸爸,有从妈妈身上学不到的东西。陪伴,不只是呆在孩子身边,我应该和她一起玩,让他感受到父母亲的爱.在玩的过程中,我们施以恰到好处的教育,而不是靠物质类的东西让孩子得到暂时的快乐.我们有空一起带孩子出去玩,且让她主动去和小朋友玩,学会与人相处,和小朋友间发生矛盾,也让她学会自己去解决。
陪孩子一起读书:书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我们要选孩子爱看的书,来激发孩子读书兴趣。陪孩子一起读书,我们就可以走近孩子的心灵,和孩子就有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女儿从两岁半开始我们每天晚上给她讲一两个故事,她很喜欢听,时间长了,如果有一天你不给她讲故事她都不肯睡觉。现在大了,我们经常陪她去图书馆借许多绘本给她看,目前她也能认识二三百字了,我们经常陪他一起读书、讲故事,她也看了不少书了,自己都学着编故事了,她还编了两个故事给我们听《大黄狗和老母鸡》《猫和老鼠》。
让孩子多交朋友:现在家庭中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小朋友们都很孤单,这样对孩子的成长和将来的发展都是不利的。所以,我们做父母的,要鼓励孩子多交朋友。从小我就经常带女儿出去玩,在跟小朋友们玩的时候要友爱,要懂得分享。他们之间的矛盾也会让他们自己去试着解决。他们之间也可以互相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我也经常请她的小伙伴到家里来做客,并热情接待这些小客人;我家女儿常常跟我说,她有许多好朋友,有幼儿园同学,有楼上哥哥,有隔壁哥哥,还有许多在广场上认识的小朋友,他们经常晚上一起到广场上玩,一起溜冰,溜滑板车。女儿性格脾气都不错,跟小朋友们处的也非常好,去陌生的场合跟小朋友们也会自然熟,去哪里大人小朋友们都很喜欢她。一个开朗的性格也很重要。
培养孩子的兴趣:“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是因为这句话,现在许多孩子从幼儿园开始就“不是在兴趣班就是在去兴趣班的路上”,我们家也不列外。当然,我不会让她学的太多,尽量给她一个完整的星期天。在上兴趣班之前我都是征求女儿的意见,选择她喜欢的兴趣班,我不强迫她一定要学什么,中班时她选择电子琴,学习了一年之后,越来越难了,她有点想放弃,我就会跟她说,学习一样东西,我们要坚持到底,不要放弃。后来她也做到了坚持在学,每天在家练习弹琴。她喜欢跳舞,我们又给她报了一个中国舞,虽然有点苦,但是她也能坚持,因为这是她喜欢的。
给孩子一个温馨的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而我们也是如此,拥有一个温暖而又幸福的家,一个不大却很干净的家。我们一起在这个家里做游戏,画画,讲故事,还有一起看电视。我和她爸爸也从不当孩子的面争论。不把工作后不好的情绪带回家,在家里我会经常跟女儿说:“妈妈爱你”,我们会用爱,伴你成长。
家长陪孩子玩游戏心得体会 篇5
打闹游戏不仅可以提高孩子的智商、情商、社交商等能力,而且还可以帮助父母和子女建立亲密的联结,放松我们的大脑,缓解压力。最重要的是我们和孩子都能够感受到快乐和爱。
不知道,在你们的记忆中有没有小时候和父母亲密接触的那些愉快瞬间呢?
比如父亲把你高高举到空中扔起来又接住你;父母和你一起玩过家家游戏;父母和你一起打水仗、枕头大战等。
回忆起来的时候,相信你的心情一定非常愉悦,那些和父母一起游戏的日子是多么快乐啊!
今天这本书就为我们推荐了父母和孩子之间近百个打闹游戏,有详细的文字讲解,有些还配有图画,可以让我们清晰地知道怎样和孩子去玩打闹游戏。
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安东尼·迪本德和劳伦斯·科恩。
安东尼·迪本德是一名医学博士,他和父亲之间的亲密关系非常健康,从小到大他都十分喜欢和父亲之间有肢体上的交流和接触。直到现在,他和父亲见面打招呼,还会轻轻锤打对方两拳。
后来,安东尼·迪本德也成为了一位父亲,在和孩子的追逐打闹游戏中,他感受到自己和孩子都非常快乐和放松,通过游戏孩子的一些不良情绪也得到了抒发。于是,安东尼·迪本德就萌发了想写一本关于打闹游戏的书,以帮助父母们轻松愉快育儿。
安东尼·迪本德找到了劳伦斯·科恩,一位专攻儿童游戏和游戏治疗的心理学家,著有《游戏力:笑声,激活孩子天性中的合作与勇气》和《游戏力Ⅱ:轻推,帮孩子战胜童年焦虑》两本书。相信有不少父母都读过这两本书。
是的,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而各种各样的游戏,可以让他们获得快乐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