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2025/09/19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体验在雪橇上急速飞奔时舒畅的心情。

2、配合打击乐器和简单舞蹈动作,能较好地表现音乐的风格和情绪。

3、通过听、唱、奏、舞等音乐活动,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与合作能力。

4、对音乐活动感兴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乐。

5、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教学重点:

感受歌曲轻松愉快的情绪。

教学难点:

配合打击乐器或简单舞蹈动作,能较好地表现音乐风格和情绪。

教学准备:

课件、钢琴、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与导入

1、提问冬天给你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2、欣赏雪橇图片。

A、图片上的是什么?

B、什么拉着雪橇?

C、雪橇的用途?(运送货物、交通工具、娱乐工具)

3、导入课题《铃儿响叮当》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与雪橇有关的歌曲,是马拉着雪橇,而且这匹马非常的可爱,它的脖子上还系着铃铛,会发出叮叮当当非常清脆悦耳的声音,这是一首很熟悉的歌曲,我们一起来听一下这首歌。

(二)、新歌教学《铃儿响叮当》

1、视频《铃儿响叮当》

A、你们听过这首歌吗?名字叫《铃儿响叮当》,其中有一句旋律我们都会唱,叮叮当······铃儿响叮当。

B、这首歌描写了什么情景?(孩子们在雪橇上唱歌玩得很开心)。

下面,让我们来简单地了解一下这首歌曲。(作品介绍)

2、再听歌曲《铃儿响叮当》。

现在,请大家看着歌谱,再次跟老师一起来欣赏一遍歌曲。同时,请大家思考这样的问题:(A、B两题)

A、歌曲情绪怎样?(欢快活泼)

B、划分段落?

大家能找出反复的地方在哪里吗?

C、找出反复之处。

2、请大家跟着老师按节奏朗读歌词。(提醒大家要注意换气与附点节奏哟!)

现在,大家是不是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要学习这首歌曲啦?老师已经迫不及待了,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歌曲吧!

3、教唱歌曲。

A、跟琴学唱

B、个别乐句反复教唱。

C、跟琴演唱。

4、雪橇从远处滑了过来,又从身边滑走了,你觉得怎样表现由远到近的这种效果呢? 你觉得哪句应该唱的重一些,哪句应该轻一些呢?

(三)、巩固练习

1、请大家跟伴奏一齐演唱这首欢快的歌曲,一定要注意表现由远及近的效果哟。

2、分组演唱。

3、唱得真好,我仿佛听到了那种叮叮当当清脆悦耳的声音,老师有个提议,看看能不能用我们自己的方式来模仿铃声呢?比如说拍拍手、跺跺脚。大家思考一下,我们一起来呈现出来。(给学生讨论几秒钟,然后跟伴奏再唱一遍)

4、不错,不过老师好像还不过瘾,毕竟不是真的乐器,下面拿出乐器(课前准备几样打击乐器),先研究一下能在歌曲衬词“叮叮当”处加上一些什么样的动作或节奏来表现歌曲。(个别起来说)

5、学生创编动作,并随视频一起表演。

6、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我的创造”。(出示PPT)

7、让我们再次跟着音乐演唱这首好听的歌曲。

(四)、小结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我们这节课快要结束了,在你们唱唱跳跳中老师看到了你们脸上的的喜悦,你们开心吗?老师希望你们每天都这样开心快乐,并且老师希望你们把这份开心与快乐传递给身边每一人。能做到吗?!(说完后出示最后一张PPT,并安排学生有序走出教室。)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2

教学内容:唱《划船歌》

听《沃尔塔瓦河》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划船歌》,能运用音乐力度变化来表达对歌曲的理解,在演唱过程中能体验作品的人文内涵与艺术魅力。

2、通过欣赏《沃尔塔瓦河》,得到丰富的情感体验,爱国主义情怀与作品产生共鸣,音乐视野得到开拓,加深学生对祖国及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难点:

1、能运用力度变化,唱出歌曲的摇曳感,把握歌曲的意境。

2、在欣赏中,体会将无限深情融入到江河大海,形象地体验对祖国的无限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复习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课前三分钟放歌曲录音)

师:今天的音乐课,让我们坐上小船,荡起双桨,唱着优美动听的歌去享受大自然的美景

二、教唱《划船歌》

1、初听——感受歌曲情绪

(简介印尼的风土人情)

2、复听——理解歌曲内涵

师:听着这欢快的旋律,老师也情不自禁地想唱一唱,请同学们听一听,想一想,小船要驶向哪里?船公们心里在惦念谁?

3、歌曲学唱

??解决附点节奏

教师范唱无附点的感觉,让学生体会,哪里不一样?

学生唱一唱歌谱,然后再唱词。

?处理重点乐句

师:在这段旋律中,你能找出表现小船在湖面上起伏比较大的乐句吗? ?解决换气,了解弱起特点

教师与学生讨论后,标出换气记号,简介歌曲的弱起特点。

学生再唱一唱

④歌曲细腻处理,情感升华

师:小船由远处慢慢地向我们划来,越来越近。我们可以用怎样的歌声表现?——提示:唱两遍,第一遍用怎样的力度来表现?。。。。。。

学生按要求明显地做出声音力度的对比。

师:你听,发生什么事情了?

呼呼的北风向小船吹来,我们的声音应该怎样呢?

面对北风的来袭,船公们不畏艰险,奋力向前划行,这句我们以怎样的力度来唱?f

学生把这两句唱一唱

师:请你找出歌曲中重复的乐句。这句为什么要重复出现?

教师小结,学生唱一唱

学生完整地演唱《划船歌》

三、欣赏《沃尔塔瓦河》

师:每一条河流都有一支动听的歌,让我们随着印尼划船的歌声,再划向沃尔塔瓦河——去感受捷克的“母亲河”带给我们的心灵震撼!

1、分段欣赏

片段一:

师:你听,这段音乐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沃尔塔瓦河?

片段二:

师:接下来,沃尔塔瓦河又呈现出怎样的景观?

哼唱沃尔塔瓦河的主题旋律

师:其实,作曲家在写这首乐曲时,是这样来描述沃尔塔瓦河的,让我们来朗读一遍

作曲家是怀着一颗怎样的心来谱写乐曲的?

(学生朗读,发言)

简介作曲家——斯美塔那

2、完整聆听

(当听到主题旋律的地方,大家可以跟着哼唱或举手示意)

2、聆听合唱《沃尔塔瓦河》

师:斯美塔那用丰富的音乐语汇讴歌了祖国的光荣历史,抒写了祖国美丽的河山。让我们跟随这优美的主题旋律,再次感受沃尔塔瓦河深情的荡漾,进一步去体验作曲家对这“母亲河”、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小结

音乐是无国界的,今天,我们感受了斯美塔那对祖国的那份挚爱,同学们,你们是否也像作曲家那样热爱自己的祖国呢?

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成为我们祖国的栋梁!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3

活动准备

1、影片《刘三姐》的VCD

2、对歌的挂图

3、壮族音乐《小金风》、《什么水面打筋斗》。

活动过程

1.复习壮族舞蹈《小金风》。

2.欣赏影片《刘三姐》片段,讲述刘三姐与阿牛哥、莫老爷、秀才们对歌的故事,了解广西壮族人民爱对歌的风俗习惯。然后讨论对山歌的形式以及壮族的服饰、道具等。

3.欣赏对歌的音乐《什么水面打筋斗》。

(1)听录音,要求幼儿安静仔细地听。

(2)教师以猜谜语的形式引导幼儿理解歌中的内容,如“什么水面打筋斗”“什么水面起高楼”“什么水面撑雨伞”“什么水面共白头”。

4.学唱歌曲《什么水面打筋斗》。

(1)整体教唱歌曲,要求幼儿唱好附点音符和切分音符。

(2)教师唱领唱部分,幼儿集体唱齐唱部分。

5.学习创编歌词。

(1)教师示范创编歌词,例如“什么有脚不走路”……

(2)幼儿学习创编歌词。

幼儿园音乐活动教案 篇4

中班韵律活动:熊跳舞

一、设计思路:

本节活动是由孩子们喜欢的动画片《熊出没》为出发点,让幼儿跟随音乐模仿小熊熊跳舞笨拙的动作,步步递进加大难度,同时利用光头强这个角色引出游戏,不但幼儿在游戏化的模式中学习,而且懂得正能量的传播吗,充分利用孩子的兴趣点设计了本节活动。

活动名称:韵律活动《熊跳舞》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尝试在故事的情境中体验音乐不同的段落。

2、熟悉乐曲旋律,用肢体动作表现“小熊熊”跳舞的动作。

3、能跟随音乐的变化玩游戏,感受角色游戏的乐趣。

重点:让幼儿了解交谊舞交换舞伴和创编跳舞动作

难点:让幼儿在游戏中理解光头强的两次心理变化的特点

二、教学准备:

1、音乐《熊跳舞》《三只小熊》松树、伐木道具、

2、幼儿有跳双圈集体舞的经验

三、活动过程:

(一)播放视频,幼儿观看

1、教师播放视频,幼儿观看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好看的动画片,请你们认真看,我有问题要问的哦!

2、教师提问:视频里有谁?它们在干什么?结果怎么了?

(二)教师讲故事导出A段音乐,幼儿学习动作。

1、教师讲故事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好听的故事,熊大在森林举行一个盛大的音乐舞会,邀请森林里的小熊们都来参加,可是每个小熊都要有一个舞伴,熊大的舞伴熊二,在舞会上,(熊大找熊二,望一望,熊二找熊大,望一望,我是熊大,我是熊二,握手握手握握手,转呀转呀转个圈,摆个姿势美一下,转呀转呀转个圈,摆个姿势美一下,他们跳的很开心,跳着跳着,大家都累了,不知不觉睡着了,这个时候,光头强得到了这个消息,心想:这可是我砍树的大好机会,不料正在砍树的光头强发出伐树的声音被小熊熊听见了,小熊熊们跑去抓出了光头强,说:看你以后敢不敢了,光头强说:不敢了不敢了以后再也不敢了,放走了光头强,给他一次机会,小熊们回去继续跳舞,休息时又听到了伐木的声音,光头强又被抓住了,保证以后不砍树了,和小熊一起保护森林,小熊们很高兴的邀请光头强一起来参加舞会了.

2、动作

师:在舞会上,小熊是怎么找舞伴的?然后介绍自己,怎么介绍的?最后转呀转呀转个圈,摆个姿势美一下.怎么摆个姿势美一下呢?

3、幼儿感知音乐

师:我这里有一段音乐就是熊跳舞,请你们听音乐,和老师一起做动作.教师示范。

4、师幼跟随音乐学习上肢动作。

师:刚才小熊熊是怎么找舞伴的?幼儿模仿熊走路的动作,下来我是雄大我是熊二握手握手握握手,接下来怎么跳舞的?

我们再来听次音乐,一起来跳舞.

5、师幼跟随音乐学习完整动作。

师:你们坐在椅子上能跳得很漂亮吗?要怎么办?

我们站着试一次.转呀转呀转个圈,摆个姿势美一下,摆个姿势我们换一下,准备.

6、幼儿找舞伴跳舞

这次我们跳舞有一点的变化,每个小熊熊找到舞伴,要拉手转呀转呀转个圈,摆个姿势美一下,(场地很大,散开站)要让别人知道你是好朋友,面对面地站好,我们来试一下,强调摆个姿势.多次.请一对幼儿示范.

师幼一起跟随音乐找舞伴跳舞.

7、创编摆个姿势美一下的动作.

还可以怎么摆姿势,个别幼儿示范,其他幼儿模仿.

跟随音乐再来一次,换角色进行。

8、师幼一起跟随音乐双圈舞律动。

师:我们跳舞时换朋友,经常用什么队形换朋友?(双圈舞)

男孩拉手站里圈,女孩站外圈,男孩不动,女孩子怎么换朋友?(走动转圈)做什么动作的时候换朋友?转圆圈的时候又要和好朋友怎么样?我们试一次。我们跟着音乐试一次。

(三)播放B段音乐,光头强表演砍树

1、配班老师:哈哈!听说小熊熊在举行舞会,这可是我砍树的大好机会。

2、播放B段音乐

师:你们听谁来了?

师:光头强来砍树了,我们把他抓住。

(四)跟随音乐完整游戏

1、第一次游戏,小熊熊将光头强抓住,说:看你以后还敢吗?光头强说不敢了,不敢了。结束游戏

2、教师小结:光头强被我们赶跑了,我们继续跳舞吧!跳舞的时候如果听到伐木的声音就要敢快去追光头强,去晚了,他就跑了。

3、第二次游戏,光头强接老板电话,说:老板又来电话了,我真的不想砍树了,可是为了生活,我再悄悄的砍一次吧!听到砍树的声音去追光头强,抓住光头强说:以后我再也不砍树了,大家一起保护森林!

4、师:光头强不砍树了,和我们一起保护森林,我们一起邀请他来参加舞会吧!

(五)跟随音乐《三只小熊》离开活动室,活动结束。

师:小熊熊们,天色已经不早了,我们舞会就到这吧,跟光头强说“再见”!我们回家啦!

四、教学反思:

本节活动向大家展示了韵律活动的基本教学过程。《熊出没》是孩子喜欢的动画片,活动开始,老师以《熊出没》的动画视频导入,瞬间吸引了孩子的眼球,接下来,老师又以故事的方法,介绍活动包含的主题内容,并以儿歌:熊大找熊二,望一望,熊二找熊大,望一望,我是熊大,我是熊二,握手握手握握手,转呀转呀转个圈,摆个姿势美一下,转呀转呀转个圈,摆个姿势美一下,渗透了音乐律动的动作,使孩子轻松的掌握了学习的内容。在后面游戏中,以松树的情景布置以及“光头强“逼真的表演,有趣的音乐,也是本次活动的亮点,使整个活动在轻松,快乐中进行,达到了活动目标。

不足之处:

1、教师交代双圈舞的游戏规则不够完整清楚,致使幼儿游戏的时候秩序比较混乱。

2、由于教学活动场地较小,游戏环节,小熊熊抓光头强时,在超短的时间里孩子们一哄而上,场面混乱较为危险。(改为孩子们拉圈围住光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