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语文教案

2025/09/22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语文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语文教案 篇1

一、《月迹》

1、解题。

【1、指月儿在孩子们心中美好的印迹2、月儿的变化过程3、寻月就是寻找美好的过程。】

2、关于线索。

【1、地点分:屋子中=院子中=沙滩上2、情感分:失望=争执嫉妒=满足3、事情发展分:盼月儿=寻月儿=议月儿】

3、月儿象征什么?

【美好的生活、希望、幸福、安宁、梦想等】

4、寻月象征什么?

【1、寻找美好希望的过程2、欣赏美好皎洁月色的一种自然美的体验】

5、开头不满足,为什么结尾却满足了?

【不满足:小孩子对什么都很好奇,心中有无数为什么,总想探究一番2、寻月就是寻找美好和希望,找到了月亮,就是拥有了美好和希望,内心踏实、满足了;抒发了儿童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渴望。】

6、主题。

【1、抒发了儿童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渴望2、具有童心童趣,孩子渴望了解外界事物的强烈心愿;争强好胜;和睦而纯洁。】

7、为什么说月儿是我们盖在天上的一枚印章?

【1、印章泛指图章,证明拥有此物,且对此负责2、既然月儿是印章,那么天空就是一张白纸,纸上的作品由我们完成,为我们所拥有,我就成了天空的'主人,月儿属于每个人3、天空就是我们的人生,我们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4、天空代表人世间的一切,说明我们只要有对生活美好的期盼,我们就会拥有一切,那个月儿,即希望,是我们为人生奋斗的凭证4、小孩子拥有无穷无尽的想象力。】

8、你可以从哪儿找到月儿?

【1、酒杯中、天上、眼睛里、沙滩上2、说明月儿无处不在,希望也无处不在3、写作层次分明,充满诗情画意般的美感(文章对月儿的描绘)】

9、孩子们争月的意义?

【1、具有童心童趣,丰富的想象力2、孩子们好奇、要强3、都对美好事物充满向往。】

10、关于文中的奶奶形象。

【1、知道呵护孩子们的童心童趣和童真2、是个高明的教育家,注重引导孩子们探索自然,探索外部世界3、以一个巧妙的方法解决了孩子们的小纠纷4、个人热爱生活,童心未泯,以恰当的手段把孩子们的内心诱导到更高的境界。】

11、如何解释文中说孩子们的眼睛里都有一个月儿?

【眼睛是人心灵的窗户,而月亮又是美好事物的象征,那就说明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的愿望和理想在在孩子们内心扎下了根。】

12、这句话如何理解“奥,月亮是这么的多:只要你愿意,它就有了哩”?

【1、奥是知道、了解的意思2、它指月亮,说明月亮之多3它不可以改成你,如果改成你,则说明了你如何拥有月儿,遇上句意思不符合,上句话指:月亮很多。】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会认3个生字,会写3个字。

2、轻松、幽默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培养幽默的意识。

3、在诵读中感悟,明白做事要认真仔细,不能粗心大意。

教学重点

1、认识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读准“匹”的字音,能背诵课文。

教学准备

1、四幅有错误的图片。

2、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第一课时

一、讲故事导入新课

今天,老师还要向大家介绍一位小画家,他的名字叫丁丁。年龄和我们小朋友差不多大,他有十分广泛的兴趣爱好,可最喜欢的还是画画,于是就参加了兴趣小组学画画。他没学了几天就对其他小朋友夸口说:我能用彩色铅笔画任何东西。小朋友不信,于是丁丁就拿起纸和画笔,画了起来。你们想看看他画的画吗?

1、出示四幅画片,学生观察。

a,螃蟹b,鸭子C,小兔d,大马

老师看到小朋友都笑了,肯定其中有原因,你能用一句话来说说你笑的原因吗?你们说得真好,下面我们就来读一首根据这个故事而改编的儿歌,请小朋友读完之后,能认会里边的3个生字,还要说一说丁丁是个怎样的孩子。

二、读文识字

1、现在就请同学们打开书,读一读这课文。谁想自己读一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如果发现问题,读后帮助纠正。(指名读课文,在学生纠正读音的过程中,重点要强调“匹”读第三声,“尾巴”的“巴”,“嘴巴”的“巴”,“耳朵”的“朵”,都要读轻声。)

2、指导朗读

(1)这首儿歌一共有几句呢?(指名回答)

(2)谁能读好第三句?(出示幻灯片:画只螃蟹四条腿,画只鸭子尖嘴巴,画只小兔圆耳朵,画匹大马没尾巴。)(指名读)

(3)同学们发现了吗,这句话里的`四个句子句式相同,在朗读的时候

要读出层次的变化,想听老师读读吗?(从这句话里我们不难发现,“螃蟹、鸭子、小兔”都论“只”,而“大马”呢?(根据学生的发言,随机出现“匹”)

3、开火车轮读生字“匹”。(巩固字音)

4、怎么记住这个字呢?能给这个字组词吗?(一匹、布匹)

5、我们再来读一个字。(出示“他”的生字卡片并开火车轮读。)

6、在文中“他”指的是谁呢?(丁丁)

7、丁丁是一个小男孩,所以“他”一般代表男的。

谁能说说丁丁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吗?

第二课时

一、指导写字

1、这节课我们还要会写3个字。(出示字卡)

2、齐读字卡。

3、写好这三个字应该注意什么呢?(引导学生观察每个字:“他”要写得左窄右宽,“会”的上半部分写得要舒展,“尾”的最后一笔也要写得舒展,并且结构要紧凑。)

4、师范写“尾”,学生仿写。(写两遍)

5、学生自己练习写“他、会”,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写两遍)

二、指导背诵

这首儿歌还能唱呢!(放录音带《粗心的小画家》),我们跟着磁带一起唱吧!能试着把这首儿歌背下来吗?(学生练习背诵)

二、布置作业

我想对粗心的小画家说

我想改错。(给丁丁的作品改错,可以在教材的插图中进行。)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温故知新”了解拟声词的用法。

2?通过“语海拾贝”积累“AABB”式的词语。

3?自读“点击成语”中的故事,了解成语的意思。

4?通过口语交际,激发爱我中华的激情。

5?通过习作,学会留心生活,用心感受,写出事物特点,做生活的有心人。

6?通过“自主阅读园地”,体会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培养喜爱语言文字的感情,产生善于积累的兴趣。

教学重点

自主练习,主动参与口语交际。

教学准备

教师:有关风景名胜的广告语,有关习作百花园的范文。

学生:工具书,广告词,观察夜幕下的天空及大地。

课时安排

3~4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

1?出示教材中的3组句子,读句子,体会每组句子中带点词的意思。

2?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3?再说说这类词语。鼓励学生在习作时运用。

二、语海拾贝

1?出示词语。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词语,体会词语的意思,学习正确运用词语。

3?再读词语,思考这些词语在构词结构上有什么共同点?能照例子说出类似的其他词语吗?

三、点击成语

1?自读课文,注意读通读顺,再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2?用“”勾出描写盘古开天辟地的句子,用“……”画出“开天辟地”的比喻义。

3?读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

4?把这个故事讲给你们的同伴听听。

四、口语交际

1?出示口语交际内容要求,明确要说的内容。

(1)自由读题目,想想题目有几个意思?

(2)结合课文内容,想想你喜欢本文介绍的哪处风景名胜,以及喜欢的原因。

(3)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你喜欢哪个地方,为什么?

2?向游客推荐你们各自喜欢的风景名胜,让他们也去观赏那些美丽风光,怎么推荐?(为风景名胜打广告)

(1)出示所收集的有关风景名胜的广告语两则,读一读,共有几句话,每句话都讲了什么?

(2)重点讲解“写广告语应注意的问题”。

①风景名胜的地理位置。

②风景名胜的特点(特色)。

③具有煽动性的吸引观众的语言。

④语言应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生动性。

3?为自己喜欢的风景名胜编写广告语。

4?组内交流后,全班交流所编广告语。

5?评出3~5条编写较好的广告语。要求学生说明好的原因。

6?拓展。除了书上所提到的4个地方,也可给自己喜欢的'其他名胜古迹编广告语。

7?小结:通过本次编广告语的活动,学习了编写广告语的方法,并在编写广告语的过程中再次感受了祖国山河的秀丽神奇,让我们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吧!

五、习作百花园

1?习作准备。

在习作前几天,布置观察作业,留心观察我们的校园,注意观察校园的美,也可以按校园在四季的美丽景象进行观察。把看到的景象和当时的感受一一记录在本子上。

2?审题。

学生自读,明白此次习作要求:写写校园的美丽,还可以写出校园是我们生活的乐园、家园。

3?组内、全班同学,交流观察笔记,相互借鉴。

4?讨论交流,相互启发。

(1)此次习作的目的是:将我们校园的美描写出来。

(2)应按一定的观察顺序写,注意方位词或揭示游踪的词句的使用。

(3)对所选景物抓住其特点来写,可适当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使特点更突出,语言更美。

(4)可以加上合理的想象,还可以写出自己的心情、感受。

(5)文章结构可采用“总——分——总”形式。

5?学生起草习作。

6?写完自读自改或相互修改。

7?集体交流评议、修改。

六、自主阅读园地

自主读文,注意读通读顺,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边读边想:

1?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

2?一件什么事一直铭刻在我心里?

3?祖父是怎样教育我读书的,用“”勾出,反复读读。

4?读了该文后,你受到什么启发?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俩、摘”等7个生字,会写“球、玩”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

3、初步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读好有请求语气的句子;了解地心引力这一科学常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地心引力。

2、认读本课的生字。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了解什么是地心引力。

教具准备:小黑板、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教师画简笔画(一只小手):这是什么?手有什么用?

2、教师再画地球:地球爷爷也有手,他的手有什么用呢?

3、教师板书课题:地球爷爷的手

二、自读感悟。

1、学生自读课文,教师提出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实在读不好的句子做上标记,请教学习伙伴或教师。

2、检查字音掌握情况:

(1)出示带拼音的生字:俩、摘、伯、而、且、踢、引。指名认读。

(2)不带拼音,学生自己练读,然后指名当小老师领读。

(3)打乱顺序挑战读。(指定一人读,同学打等级,另一人如果不服气可以向他挑战。)

(4)做游戏:同座互拿字卡比赛读。

(5)把生字送回课文的词语中,指名读词语,开火车式读词语。(读得全对的小组可以得到地球仪模型。)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同学互相评议,看谁读得既正确又流利。

4、针对学生朗读中出现的问题,教师重点指导带请求语气的句子,然后学生反复朗读小动物和地球爷爷的对话。

5、投影出示第十自然段:读了地球爷爷的话,你知道了什么?(先以4人学习小组进行组内交流,然后小组选代表在全班讨论交流,教师相机引导。)

6、分角色朗读课文。(配乐带头饰读、自编自演课本剧)

7、质疑问难:读了课文,你还有没有不明白的地方?(学生可以畅所欲言,能自己解答的就让学生自己去回答。)

三、拓展延伸

1、教师演示回形针靠近磁铁的实验。学生观察,亲自感受。

教师小结;地球爷爷的手就像磁铁一样有吸引力,它能吸引地球上的一切,这种引力就是地心引力。

2、拓展:你还能举出例子说明地球爷爷是有手的吗?(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各抒己见,大家互相评议。)

3、总结谈话:地球爷爷的趣事说也说不完,同学们课后可以查找一些资料,了解地球方面的有关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分析记忆本课生字的字形。

2、指导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重难点:指导正确书写生字。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朗读课文。

2、举例说说地球爷爷是有手的。

二、分析记忆生字

1、认读生字卡,巩固字音。

2、自行分析字形,并想想识记的方法。

3、交流自学的情况。

三、指导书写:

本课要写的字都是左右结构,“球、玩、跳、桃、树”应该写得左窄右宽,“刚”字应写得左宽右窄。“球、玩”二字,要注意引导学生区别“王”字与王字旁的异同;“跳、桃”结构一样,字形相似,可以结合起来指导书写,“足”字的捺变提,“木”字的捺变点,“兆”字的笔顺及笔画“竖撇”都要仔细指导。

1、学生仔细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引导学生发现写好这六个字的关键,教师范写。

3、学生描红,练写,看谁写的.正确美观,写几个不限,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4、教师巡视,个别指导,及时展示写得好的学生作业。

四、课外建议:

1、把课文读给家长听,请他们给你写几句评语。

2、请爸爸妈妈帮忙查找有关地球方面的书刊,并在早读时间“黄金屋”上和同学进行交流。交流后把文字和图片资料整理好放在成长档案袋中。

《地球爷爷的手》一课引入所想

课的开始,我就设计一个很成功的教学片断,它的成功和精彩不仅仅在于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不仅仅在于巧妙地导入了新课。

一、有效的激发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了主动探究的重要基础。所以,激发探究的兴趣是教学成功的关键,是教师应始终致力去做的事情。但怎样使学生对课本上要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这是有规律可循的。

我运用了这样两条激发兴趣的规律:

①当所学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与自己密切相关的疑问的时候,学习者会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

②当所学知识揭示了自己习以为常的现象中的新的含义的时候,学习者会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孩子喜欢玩纸飞机,但纸飞机总是要落到地上,这是孩子习以为常的,谁也没去考虑过其中的“为什么”,就像课文中写到的桃子熟透了会自动掉到地上一样。这样,他们在对课文的探究性阅读中必然是主动、积极的。

二、从课的一开始就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实践性。

由学生自己来放飞纸飞机,这就使学生再次亲身体验、感受“地球爷爷”那看不见的“大手”,这很好地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实践性;而我再次演示放飞纸飞机,则强化了本节课要探究的主题,体现了教师“引导者”作用。

我们可以看到“课堂上飞起纸飞机”以后对学生的主动学习探究所产生的效应。学生学习探究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这就是我最“精彩的表现”,而无需教师自己再去“表现”她自己的才华了;因为教师的精彩表现就应该是常常呆在舞台一边的高明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而不是舞台的主人——演员。学生永远是“学习”这个舞台上的主要角色。

以上精彩教学片断再次告诉我们:教学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使他们切实感受到学习的“个人意义和价值”,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兴趣盎然,乐于探究;对小学低年级而言,高屋建瓴地组织小小游戏,有时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当始终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帮助他们架设构建新知的平台。这些,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和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