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健康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运动员》
微文呈现整理的大班健康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运动员》(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大班健康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运动员》 篇1
设计意图
在歌唱过程中加入节奏朗诵,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表现朝鲜族民族风情的幼儿歌曲《辣白菜》,正是这样一首以说为主,说唱结合,幽默风趣,活泼欢快的好作品。我们希望通过这一活动帮助幼儿初步了解朝鲜族特色饮食和音乐,拓展和深化幼儿对祖国多民族文化的感性认识。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歌曲,体验说唱结合的幽默风趣。
2、学习使用创编的动作表现腌制辣白菜的劳动和品尝辣白菜火辣辣的感觉。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部分幼儿有吃过辣白菜的经验。
物质准备:朝鲜族生活情境课件、节奏图谱以及要排放在图谱上的相关蔬菜卡片。
活动过程
1、教师带领幼儿随着欢快的音乐模仿小鱼、小鸟、大象、乌龟等动物的律动。
教师:小朋友,老师的衣服漂亮吗?(幼儿:漂亮。)
教师:你们知道我穿的是什么民族的服装吗?(幼儿:朝鲜族的服装。)
教师:对,这就是朝鲜族的民族服装。
教师:你们会说朝语吗?(幼儿:不会。)
教师:现在,我们就学习用朝语和大家打个招呼吧!你好DD安宁哈些要!(幼儿:安宁哈些要!)
2、教师播放录像片请幼儿欣赏。
教师:小朋友说得真好,下面,就欢迎大家一起到我的家乡DD延边做客。
幼儿自然坐成半圆,在看的过程中,教师简单介绍录像片中延边的风情。
(录像片直观、形象,使幼儿初步了解和感受到朝鲜族的民族风情及饮食。)
教师:画面中的人们在干什么?
幼儿1:有许多人在跳舞。
幼儿2:跳舞的人都穿着漂亮的韩服。
幼儿3:我看见阿姨在唱歌。
幼儿4:我看见在做打糕。
教师:在画面上你们还看到了什么?
幼儿1:打糕。
幼儿2:冷面。
幼儿3:辣白菜。
教师:小朋友们说得真好,打糕、米肠、冷面、辣白菜这些都是朝鲜族最喜欢吃的食品,其中有一种食品是朝鲜族每餐必不可少的,它就是DD辣白菜。那么,小朋友们知道腌制辣白菜需要什么蔬菜吗?
幼儿1:辣椒;
幼儿2:白菜;
幼儿3:大蒜。
(从幼儿的回答我们可以看出这些孩子已经积累了很丰富的相关知识经验)
教师:我们一起看一看大家说的对不对?
3、看木偶剧表演。
教师:(出示白菜模型)大家好!你们都认识我吧!我是谁?对!我就是白菜,你们的爸爸妈妈都用我腌酸菜吃,或炒着吃。可是朝鲜族的妈妈呀,用我腌辣白菜吃。他们说,吃辣白菜会增强免疫力,会变得更健康的,你们不能忘了我的名字,请你们叫我两次名字,拍三次手。
幼儿:白菜白菜×× ×
教师:(出示辣椒模型,用夸张的声音咳嗽)腌制辣白菜少了我也不行,我是谁?对,我就是辣椒,我很辣,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吃了辣椒,你们的脸红润润的,会变得更漂亮。如果,你怕辣,少放一点儿就可以了,请你们叫我两次拍三次手。
幼儿:辣椒辣椒×× ×
教师:(出示大蒜模型)要腌辣白菜没有我也不行。我就是大名鼎鼎的大蒜,虽然味道有点怪怪的,但是能除掉人体内的害虫,让你们的身体变得更强壮。大声喊我两声,拍三次手。
幼儿:大蒜大蒜×××
教师:我们三个是好朋友,要腌制辣白菜少了谁都不行的。也别忘了添加适量的盐、味素、生姜、虾酱等调料,这样会更好吃。朝鲜族的妈妈要用我们腌辣白菜了。我们该走了!再见!
幼儿:再见!(拟人化的表演,让幼儿初步了解了腌制辣白菜的主要材料,即歌词内容。)
4、教师:下面让我们玩个拍手游戏吧!说的部分要说一说,拍手的部分要按节奏拍一拍手。
教师一边说歌词内容,一边在白板上演示相应的图形和节奏图谱,并引导幼儿按节奏图谱拍手打节奏。
教师:腌制辣白菜需要什么?
幼儿:×× ×|×× ×
教师:白菜,白菜。
幼儿:×× ×
教师:辣椒,辣椒。
幼儿:×× ×
教师:大蒜,大蒜。
幼儿:×× ×
教师说,幼儿拍;幼儿说,老师拍;幼儿说,客人老师拍:客人老师说,幼儿拍。通过互换角色的形式练习打节奏和有节奏地说词。
(有了直观的图片和节奏图谱的帮助,再通过玩拍手游戏的形式引导幼儿按要求打节奏、朗诵歌词,幼儿感兴趣,学得很快。)
5、观看课件画面、欣赏歌曲。
教师:今天老师还给小朋友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大家一起来听一听。(教师播放视频请幼儿欣赏)
教师:听了音乐你感受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这样的问题幼儿是很难回答的!)
幼儿1:有辣的感觉。
幼儿2:歌唱得很快,想跳舞。
教师:这是一首非常欢快的歌曲,节奏感很强,让人一听就想跟着跳起来。这首歌曲的名字叫“辣白菜”。吃了辣白菜会怎样?(这样的问题也是幼儿很难回答的。如果说“是不是很辣呀?做一个辣得要死的样子看看”,可能会更有利于导向下面的活动。)
幼儿:好辣。
教师唱“好辣辣辣辣辣辣辣辣辣”,问:还想吃吗?(教师表现出很辣的样子。)
幼儿:还想吃!教师唱“大家一起尝一尝”,问:辣白菜是朝鲜族最喜欢吃的食品。刚才,我们听的这首歌的名字叫什么?
幼儿:辣白菜。教师:辣白菜、辣白菜、辣白菜,辣白菜、辣白菜、辣白菜,好辣辣辣辣辣辣辣辣辣,大家一起尝一尝。腌制辣白菜需要什么?×× ×|×× ×,白菜、白菜×× ×,辣椒、辣椒×× ×,大蒜、大蒜×× ×,好辣辣辣辣辣辣辣辣辣,大家一起尝一尝。
教师清唱一遍歌曲,引导幼儿同教师一起学说歌词。
教师:让我们随音乐边看画面边唱歌曲。(教师播放歌曲课件,幼儿完整地学唱两遍歌曲)
6、玩拣拾玩具蔬菜游戏。
教师:我们身上都带着什么呀?(幼儿:围裙)
教师:在那边,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腌制辣白菜需要的蔬菜,请小朋友们一边唱歌,一边捡蔬菜贴到围裙上,但是一种蔬菜只能捡一个。(教师播放音乐,幼儿边唱歌,边游戏。)
(设计这个环节原意是想让幼儿通过愉快的过程再次聆听歌曲,但幼儿的兴趣都在蔬菜模型的搜集上,因此这个操作环节没有能够很好地与歌曲的欣赏和表演相结合。)
7、创编新歌词。
教师:蔬菜都准备好了,下面就让我们来做小厨师腌制辣白菜吧!把这些蔬菜加工成辣白菜的调料呢?腌辣白菜之前应该做什么……
幼儿:洗白菜。老师:那怎样洗?谁能用动作来表演一下?请幼儿自己创编动作,并一起做一做。边做边引导幼儿将动作和加工各种蔬菜的动词编入到歌曲中。如:白菜白菜洗一洗(动作)。
老师:咦?老师怎么忘了呢?让白菜变成辣白菜还应该怎么办?
幼儿:洒咸盐。
老师:怎么洒咸盐呀?谁能做一做?
幼儿用动作来表演,边做边说:“咸盐咸盐洒一洒。”
老师:还应该加工什么调料?
幼儿1:大蒜。幼儿2:辣椒。
老师:这些蔬菜怎么加工呢?
幼儿1:大蒜大蒜碾一碾。
幼儿2:辣椒辣椒捣一捣。
老师:大家一起唱一遍新编的辣白菜歌吧!随音乐,教师同幼儿一起边做动作边演唱新编的辣白菜歌。
9、小朋友们品尝老师腌的辣白菜,活动结束。
附歌曲:
辣白菜1=C
辣白菜辣白菜辣白菜×× ×辣白菜辣白菜辣白菜×× ×
6 D| 6 6 6 6 | 6 6 6 6 | 6 D |
好辣辣辣辣辣辣辣辣辣,
6 6 、| 6 5 4 3| 2D||
大家一起尝一尝。
腌制辣白菜需要什么?×× ×|×× ×
白菜白菜×× ×辣椒辣椒××
活动反思
兴趣是幼儿学习的原动力,幼儿只有有了兴趣才能产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愿望。爱好音乐是人的天性,有趣的音乐活动能激起幼儿学习的欲望,使其产生愉快的情绪,充分发挥想象,表现出他们不同的感受和创造。
大班健康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运动员》 篇2
设计意图:
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我们让幼儿练习爬、滚、跳等动作,这也是中班领域目标的基本动作要求。但单独练习一种动作,有的幼儿动了一会儿就不爱动了,为了吸中班引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我利用废旧的大红布,综合幼儿练习各种基本动作,设计了这个体育游戏活动。
活动目标:
1、练习爬、滚、跳、钻等基本动作。
2、增进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活动准备:
废旧的大红布。
活动过程:
一、热身运动。
伴随着儿歌做各种活动。
二、基本部分。
(1)基本动作练习。
师出示大红布):看,老师前面有什么呀?这是我们平常在街上看到的标语布,现在没用了,我拿过来给小朋友玩一玩。你们想怎么玩都可以,去试一试。
让幼儿在红布上尝试走、爬、跳等不同的玩法,自由玩红布。
师:我们刚才尝试了不同的玩法,现在请小朋友告诉我,你是怎样玩的?请个别幼儿展示自己的玩法,和小朋友一起分享。
(2)教师带领幼儿尝试各种玩法。
爬红布。
将红布铺在地上,请幼儿在红布上练习爬。师:我们一起爬一爬,小朋友觉得像什么动物?(小乌龟、小花猫等)请幼儿变成自己喜欢的小动物在红布上爬一爬。
滚红布。
可爱的小动物们爬累了,我们来休息一下,伸伸懒腰,晒晒太阳,打一个滚儿。幼儿在红布上练习侧滚的动作。
走红布。
师:小朋友可以在红布上学一学小动物是怎样走的。(红布可以相应的变窄)你们看红布像不像一座独木桥?走一走,小心掉到水里哟。幼儿在红布上练习走平衡木的动作。
跳红布。
师:什么动物喜欢跳来跳去呀?(小白兔、小青蛙、袋鼠等)那我们来学一学、比一比,看谁跳得高、跳得远。
两人牵着红布做绳子,请幼儿跳过绳子。不会跳的幼儿可以先观察别的小朋友的动作,教师在一旁指导。
(3)师生一起探索红布的其他玩法。
师:刚才小朋友都是在红布上面玩,如果把红布拿起来,还可以怎样玩呢?
游戏:小老鼠钻山洞。
两人拉着红布两头,让长长的红布做山洞,幼儿学小老鼠在红布下面钻来钻去。
一位老师扮演猫,猫来了,小朋友迅速躲到红布下面。没有躲到红布下面的,被猫捉到后就会取消游戏资格。
三、放松活动。
师:小朋友们玩累了,坐下来休息一下,伸伸手臂,捏捏小腿。其实红布还有很多很多玩法,我们下一次再一起来玩。
师生一起抬着红布回教室。
活动反思:
活动开始,教师给予了孩子们充分自由的探索空间,让他们尽情地尝试,自由的表达,接下来又加入一系列的游戏活动,提高了孩子们动作的协调性,达到了一定的运动量。整个活动以幼儿为主,各种活动紧密衔接,很好的完成了预定目标。
大班健康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运动员》 篇3
活动设计背景
现在的独生子女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父母在给他们提供丰富的物质环境的同时也纵然他们不良习惯的养成,比如说:偏食、挑食等,我设计的这节活动就是让幼儿明白合理的膳食对自己的身体的好处,今天的幼儿就是明天的人才,如果我们的国民身体素质不好,那么在良好的教育都会让我们这个民族明天一败涂地,所以对孩子的良好身体素质的养成是我们每一个幼儿老师的责任。在我教授的大班中就有这样的孩子,严重的挑食、偏食,造成肥胖或者病弱,虽然我平时在用餐的时间给他们讲述挑食、偏食的害处,但是还是效果不好,所以我特意设计了本次活动。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知道人们需要吃不同类的食物,才能营养全面,有利于身体健康,让幼儿养成不挑食的习惯。
2、让幼儿初步学会合理搭配一餐的饭菜,知道要有荤有素,有菜有主食等。
3、能分析评价自己和别人的配餐。
4、感谢他人为我们的食物付出的劳动。
5、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用餐的合理搭配。
教学难点:评价自己和他人的配餐。
活动准备
1、教师了解幼儿平时的饮食情况,幼儿已具备一些有关荤菜、素菜有不同营养方面的经验。
2、设置好自助餐厅的环境,不同类的多种食物(可以是教具、图片,或者字卡),如肉、鱼、青菜、韭菜、萝卜等。
3、评选用的红牌。
4、供幼儿制作蔬菜沙拉、水果沙拉的食物和刀具、菜板、盘子、创可贴等。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激发幼儿参加自助餐的兴趣。
(1)教师以经理的身份出来,介绍自助餐厅,引起幼儿兴趣。
“小朋友,我是王经理,欢迎你们来到我的自助餐厅做客,我们这里的食物丰富,价格合理,小朋友可以随意的吃,但是注意不要浪费哟。”
(2)介绍自助餐厅中的各种食物,餐具及使用方法。(重点介绍每种食物的营养价值,蔬菜的、肉类的、海鲜类的、主食类的)
二、进行部分:
1、幼儿自选食物搭配,评析配餐是否合理。
(1)请幼儿自选食物搭配一餐的饭菜。
(2)幼儿互相介绍自己的配餐,共同讨论出合理搭配饭菜的原则,引导幼儿共同讨论,知道合理配餐:根据荤素搭配,荤菜不宜太多,有一定量的素菜,有主食有菜的要求进行配置,才能营养全面,对身体健康有益。
(3)教师出示一份不合理的配餐让幼儿分析,加深对合理搭配食物的理解,出示一份比较合理的搭配。
2、幼儿调整配餐
(1)请幼儿根据配餐要求评价自己的配餐少了什么?多了什么?
(2)幼儿再次自选食物,调整用餐。
(3)开展评选“最佳配餐”的活动,让幼儿认真观察其他小朋友搭配的饭菜,根据配餐原则给认为搭配合适的饭菜发红牌。
(4)共同讨论评选理由。
3、我是小小厨师
(1)“小朋友,今天你们的配餐都很不错,我们吃饭的时候不能光吃一种食物,每种食物都要吃一点,多吃蔬菜,少吃肉,每顿饭都要吃一些主食,这样我们的营养才能均衡,合理膳食才能让我们的身体长得很结实。为了对你们进行奖励呢,作为餐厅的经理邀请你们来当我的小厨师,制作水果沙拉或者蔬菜沙拉。”
(2)请小朋友洗完手,自由结合分组制作。并交流品尝。
三、结束部分。
出示幼儿园的食谱,来分析一下幼儿园的食谱,是不是也是按照合理膳食的原则进行搭配的呢?鼓励幼儿各种饭菜都要吃,不挑食、不偏食。
活动延伸:
1、与家长配合,每个幼儿带一种饭菜来,让幼儿真实的进行一次自助餐活动,继续培养幼儿能主动根据合理配餐原则选择搭配食物。
2、请幼儿回家和父母一起讨论思考一日三餐如何搭配才能更合理,才能更符合营养的要求。
3、与家长联系,使幼儿园跟家长共同配合,帮助幼儿克服不良的饮食习惯,并逐步养成主动自己的根据合理搭配食物的要求,选举进餐食物的良好饮食习惯。
教学反思
我把自己扮演成为一个餐厅经理的样子,设置一种全新的情景,让孩子首先是感兴趣,让孩子真的融入到我设置的情境中,大班的孩子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备,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们有参与性,给他们提供的食品并非真的实物,而是图片、模型、文字等,因为大班有的孩子已经有了非常大的识字量,提供不同层次的材料,也有助于每个还得都能得到相应的成功,在此活动中,我还让他们两次进行配餐,让他们在对合理膳食有进一步的认知,在此环节中我只是灌输什么是对的,而不去追究孩子到底错了没有,只是一步步的引导,让他们把正确的搭配变成他们自己的需要,在评选“最佳配餐”中也是让幼儿对知识的内化的一个过程。而且整个过程教师没有更多的参与,主要让孩子们自己去讨论,自己去根据配餐原则去解决问题,孩子们已经有了关于配餐的知识和经验,在平时我给他们讲述的也比较多了。作为老师就应该相信孩子,他们有能力去完成。
让幼儿自己制作水果沙拉或者是蔬菜沙拉,我也是忐忑了很久,害怕孩子出意外,万一把手割伤了怎么办呢?但是我在准备了创可贴的情况下还是让孩子自己做了,因为大班的孩子需要你承认他,他们已经有了非常强的自主性,但是结果是没有一个孩子被割伤,虽然有的孩子比较胆小,承担摆盘、出谋划策等工作,我想也是自我肯定的一个过程,这个时期的孩子都有“我能、我行”这种想法,当老师的一定不能去遏制,相反的应该去鼓励,去表扬,去肯定,就算是被割伤了有怎么样呢?至少让他得到了一种痛的经验,下次更注意!
活动结束了,我想这次活动在他们心中一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大班健康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小运动员》 篇4
活动设计背景
我班幼儿大部分是由爷爷奶奶带,隔代亲比较娇惯孩子,养成孩子什么事爱依赖长辈,个别幼儿有爱咬指甲和不喜欢剪指甲的习惯,长长的的指甲里藏有污渍和细菌,在发生争执时会用指甲抓伤小伙伴,结合教材设计了此活动。
活动目标
1、认识手的各部分名称及功能。
2、知道自己的事自己做,并愿意帮助别人。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参与活动积极性。
4、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游戏认识手各部分的名称及功能
教学难点:感知比较手各部分的特征知道它们的名称
活动准备
手在做事的图片、宣纸、颜料
活动过程
一、律动(小手拍拍)
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举起来;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抱起来;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转起来;小手小手拍拍,我的小手藏起来。
师:小朋友把什么藏起来了?伸出来看看,你有几只小手?(一只左手,一只右手,两只为一双)
二、摸小手
1、摸摸小手,哪个地方肉肉多,哪个地方肉肉少?
师:肉肉多的地方是手心,肉肉少的地方是手背
2、我们一起做个游戏,名字叫《手心手背拍拍》。(游戏中老师变换手心手心拍拍,手背手背拍拍,提高幼儿反映能力,从而巩固知识)
小结:手心手背,都是心肝宝贝。小朋友表现得这么好,都是老师的心肝宝贝
三、认识手指
1、数一数每只手有几根手指?两只手的手指一样多吗?
2、比一比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是一样长吗?
最粗的手指是它们的老大,叫大拇指。挨着大拇指的叫食指。最长的站在中间,叫中指。挨着中指的叫无名指,最细的手指叫小指。
这五兄弟是好朋友它们谁也离不开谁,做任何事它们都是互相帮助
游戏《手指五兄弟》:天黑了,大拇指睡了,食指睡了……
3、手指都有名字了,还和小朋友一起做了游戏,它们非常高兴要谢谢小朋友,向小朋友鞠躬。咦,手指的后脑勺长的什么?它们什么作用?
指甲可以保护我们的手指不受伤害,但是它长长了会藏许多细菌,我们一定要常剪指甲,还要常洗手,让我们的小手干干净净的,这才叫讲卫生。
四、手的功能
小手可以干什么?(出示图片)檫桌子、喂小兔、梳头、穿衣服等等。我们的小手可以帮助自己做事,还可以帮助别人,还会变魔术
五、延伸活动:
手印画,用沾上颜色印在宣纸上(小鸟、仙人掌、螃蟹)
活动结束洗小手
教学反思
此活动主要通过手指游戏让幼儿了解掌握手各部分的名称及功能,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活动的各环节紧凑、生动,以游戏贯穿整个活动,幼儿参与积极性高,师幼之间的互动以及活动延伸达到教学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