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教学设计方案

2025/09/24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教学设计方案 篇1

教学目标

1.学会单韵母e,能读准音和它的四声;认清形,能正确书写。

2.在教师的指导下诵读古诗,并背下来。

教学准备

拼音卡片、投影、课件。

教学重、难点

读准e的音,并正确书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复习引入

1.复习ɑ、o。

(出示课件1)拼音娃娃带小朋友来到拼音乐园做客,小朋友们,你看!拼音乐园的门口有两位老朋友在欢迎大家呢!嗨,小朋友们好!

学生与拼音打招呼。齐读,男、女生分别读。

欢迎你们来拼音乐园做客。

2.认读ɑ、o的四声,重点抽读二、三声。

小朋友们,和他们一起来的还有他们的四位兄弟,和他们打打招呼吧!

齐读、开火车读、抢读。

二哥、三哥长得特别像,多读几遍吧!

二、观察图画,学习读音,记字形

1.(出示课件2)拼音娃娃带小朋友来到了池塘边,看看画面上有什么。它们在干什么?“白鹅”的.“鹅”读一声该怎样读?

2.今天拼音娃娃给大家介绍一位新朋友单韵母e,看老师发e这个音时,嘴巴是怎样的?(嘴巴扁,嘴巴不动,面带微笑,声音响、长)

3.小朋友们跟着老师叫叫这个新朋友的名字吧!

采取多种形式读。生试读→师正音、范读→自由读→齐读→指读。

4.看画面,字母e像画面上的什么图形?(水中鹅的倒影)小朋友想想怎样记住这个e。请小朋友给单韵母e编编顺口溜。扁扁嘴巴eee,咧嘴微笑eee,白鹅倒影eee。学生当小老师教读。

三、学习e的四声

(出示课件3)新朋友e也有四个兄弟,他们也想跟小朋友交朋友,你们欢迎吗?

1.学生自主学习e的四声。

小组合作学习,组内齐读,组长抽读。

2.抽学生读,学生评议,教师相机指导。

3.联系日常生活,教师引导用带调的e组词。

é飞蛾、额头;ě恶心;è饿了、凶恶。

4.游戏巩固e的四声。

(1)读卡片开火车。

(2)摘果子(课件出示:一棵大树,树上有大苹果,苹果上写有e的四声,会认的点击鼠标,如果对了,水果就落地)。

四、指导书写,注意姿势

1.学生观察e在四线格中的位置。

(出示课件4)单韵母e现在要回家了,我们送他回家好吗?你看,他已回到了家中,小朋友仔细观察他在家中的位置。(e占中格,一笔写成,在中格一半起笔横写,向上折画圆,对准折笔处留一小口停笔)

2.(出示课件5)范写,边写边讲要领。生书空,再动笔写。

3.投影显示学生作品,师生评议,教师相机指导难点。

五、读古诗,涂色添画

1.师范读。

2.看画面,师教读。

3.齐读,男、女生分别读,比比谁读得更好。

4.看画面上的鹅,说说句子。

5.看画面背儿歌。

6.小朋友们,你看,书上的这只白鹅没有色彩多逊色啊!没有伙伴,没有背景,多单调啊!赶快拿上你的笔给它涂上颜色,添画一些东西,让你课本上的画面更丰富、更美丽!

7.看看自己的画,再美美地背背这首古诗《咏鹅》。

教学设计方案 篇2

目的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船长情急中果断处理理问题的思维方法。

2、学习注意事物之间联系的方法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3、学习本科生字、新词,联系用模仿、风平浪静造句。

4、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抓住船上人与猴子的联系,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返航是风平浪静预估似的发生、发胀和结果的关系。

教具学具

自制幻灯片鹏博士教育软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导入 新课:

1、从《蛇与庄稼》这一刻,你知道了那些联系?学习课文懂得了什么道理?

2、今天我们来学习《跳水》一课,看这一课主要写了什么和什么之间的联系?

二、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读音微机出示生字开火车读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3、提问:跳水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主要写了谁与谁之间的联系?

出示《资料》部分,了解作者

三、再度课文,了解大意,理清层次

1、出示幻灯片自学提纲

①故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

②课文有机个自然段?每段写的是谁与谁之间的联系?

③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分段

2、学生按要求预习

3、讨论以上问题

四、细读课文,抓住联系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指导读第一段

找出写故事起因的句子

理解词语:取乐 显然 因而 放肆

(显然写出了猴子放肆的原因,因而写出了人们拿猴子取乐的原因)。

2、指导学习3自然段

①默读思考:孩子为什么要去追猴子?从那些词语看出孩子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

②讨论回答

3、讲读第4自然段

自由读课文思考:从那些地方可以看出孩子遇到危险?

微机出示插图:指导看图看最高的.横木与甲板的距离、横木的宽度,理解孩子的危险境地难以转身

甲板上的水手怎样?

4、讲读5-6自然段

指名读课文

讨论思考题:船长看到危险情况是怎么做的?

大家为什么觉得40秒太长了?

五、总结全文

六、作业 :

1、朗读课文弄清各段之间的联系

2、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朗读全文

1、按学习小组朗读

2、总结提问:

①课文主要写谁与谁之间的联系?这些联系是怎样发展起来的?

②孩子遇险是由那些原因形成的?

③孩子得救是由于哪几方面的原因?

④这一天风平浪静预估似的发生发展有什么关系?

⑤读了这篇课文逆向到了什么?

二、联系用模仿风平浪静造句

1、找出稳重的句子读一读

2、指名口头造句并订正

3、学生书面造句

三、作业

1、抄写生词

2、预习《威尼斯的小艇》

板书设计 :

6 跳水

逗 拿 命令

水手------→猴子------→孩子←------船长

←------ ←------ ←------

放肆 追 救 ↖ 跳水

水手

教学札记:

本文所列人物众多,关系也比较复杂,应引导学生理解各人物之间的关系,并知道高潮的出现是由于众多关系综合影响的结果,并非单是猴子与孩子之间的关系。

教学设计方案 篇3

以问启思,讨论交流的设计方案

教学过程:

一、直入课题,引发疑问

教师: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朱鹮飞回来了。课前已经知道朱鹮的同学请举手,来,给大家介绍介绍。

展示朱鹮图片,学生根据课前的预习或是查找的资料介绍朱鹮。

教师:很好。根据这个题目,你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可能的问题是:朱鹮为什么飞走?又为什么飞回来?

二、初读课文,了解文章叙述的顺序

1、学习生字词。教师:我们先将本课的生词读一读,看看大家能不能结合课文认识它们。齐读生词。

2、初读课文。教师:请同学们按阅读提示再次阅读课文,边读边在书上做上一些记号,与同桌交流交流。

学生自读课文。

教师:谁能告诉大家这篇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写小朋友配合科考队发现并保护朱鹮的事。)

文章是按什么顺序叙述的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并板书。这篇课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依次写了:小光与科考队员相遇,得知科考队员此行的目的和保护朱鹮的重要性;科考队员在小光等的协助下发现朱鹮;大家一起为保护朱鹮做了很多努力;洋县成了朱鹮生活的乐园。

教师:在这些内容当中,哪些内容写得详细呢?

三、根据问题,阅读课文

1、教师:根据阅读提示和前面同学们提出的一些问题,请大家再一次快速阅读课文,读完以后,在小组上交流交流。

学生快速自读课文,然后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参与。

2、教师:同学们,朱鹮是飞走了吗?(不是)请大家讨论一下:课文为什么要说朱鹮“飞回来”呢?

学生发言,课文中的第四自然段能够找到答案,请学生读一读。飞走,其实是指濒临灭绝,也是朱鹮非常珍贵的原因。

3、教师:那么,又是什么让朱鹮“飞回来”呢?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与同桌同学讨论讨论,为了朱鹮能够“飞回来”,小光和小伙伴配合科考队做了哪些努力呢?

学生读课文,讨论,教师巡视参与。

请学生读一读相关的句子或段落,找出小光和小伙伴所做的努力。教师归纳并板书。

(1)帮助宣传,和小伙伴一起寻找线索。学生找到这些地方的时候,组织感情朗读:谁来读一读小光与小胖子的对话,表现出童趣和喜悦?全班齐读。

(2)为科考队带路并协助寻找。这里是重点:你能从课文的叙述中体会到什么?你对哪里的体会最深刻,和全班同学交流交流。

学生可能体会到守候的`辛苦和发现朱鹮的惊喜,都请他们用感情朗读的方式加深理解。

(3)保护朱鹮,挖田螺泥鳅、抓小鱼小虾喂养体弱的小朱鹮。也请学生读一读13自然段。

教师:现在,谁能说说朱鹮为什么能够“飞回来”?(有科考队员的努力,还有像小光这样热爱野生动物的小朋友的帮助,使洋县成为了朱鹮生活的乐园。)

教师有感情朗读解焱《失而复得的朱鹮》节选:“朱鹮近几年数量的迅速发展增加了我们恢复该物种的信心。但是回想拯救这一物种的经历,不禁令人心悸。如果考察队晚两年组织,如果这7只朱鹮未能成功地繁育,……。幸运的是这个物种被成功地保存下来,扩大其分布区天然湿地和其他的保护努力仍在继续,希望这种几遭绝灭的物种能够永远在地球上繁衍生息,希望我们的子孙后代能够欣赏到这种美丽的动物,并与他们相伴成长。”同学们,小光为拯救朱鹮所做的努力能够给我们一些什么启示呢?

请学生发言,注意总结,比如: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四、课堂练习

选做。

1、据文中描写画一幅朱鹮的画,旁边写上自己想说的话。

2、写文中或课外收集的描写朱鹮的有关句子。

板书设计 :

16、朱鹮飞回来了

飞走 飞回 启示

(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教学设计方案 篇4

教学目标:

1、通过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常见的数量之间关系的含义。

2、培养学生灵活地运用数量关系解答一些实际的问题。

3、初步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能力和合作能力。

4、向学生渗透节约的好习惯,以及明确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观点。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各数量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灵活地运用数学关系解答应用题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课题

春天到了,同学们是不是都想出去春游?老师准备带我们班的同学来西递玩,准备带一些食品。为了便于方便,每人购买其中一种食品几件,你能为我们同学算一算购物的帐吗?(媒体出示一些常见食品的价格。)

二、展开活动,探究新知

(一)、组织活动,初步领悟

1、每个小组的每位同学购买一种食品,预算各需多少钱。

2、展示部分小组的学习成果,并让学生用学过的数量关系说一说自己的`如何计算出来的。

3、齐老师出外最怕渴,因此我想多买几瓶水,请同学的帮老师算一算行不行?(媒体出示)

⑴每瓶矿泉水2元,买5瓶矿泉水要用多少元?

⑵买5瓶矿泉水用了10元钱,每瓶矿泉水多少元?

⑶每瓶矿泉水2元,10元钱可以买多少瓶矿泉水?

4、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

⑴每一题中告诉我们什么数量?要求的又是什么数量?

⑵每道题你能否运用数量关系表示出来?

5、交流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

单价×数量=总价

总价÷数量=单价

总价÷单价=数量

6、引导学生进一步比较以上各题中的数量关系,从中引出:只要知道总价、单价、数量中的任意两个数量,都可以求出第三个数量。

(二)、类推延伸,形成认知

1、老师准备进行的春游活动,在路线安排上还有些问题,因为老师处在黄山区,离同学们很远,如何安排好行程,请大家帮老师算一算,行不行?

⑴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从黄山区到达黟县需要2小时,两地之间有多少千米?

⑵从黄山区到黟县有80千米,汽车每小时行40千米,几小时到达?

⑶从黄山区到黟县有80千米,2小时到达,汽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2、完成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计算过程,及时组织评议。

3、议一议:同学们能不能仿照总价、单价、数量之间的关系,写出每一题中的数量关系,小组内可以互相交流、讨论。

4、展示学生的学习成果,并及时组织评议。

速度×时间=路程

路程÷速度=时间

路程÷时间=速度

(三)、归纳小结,深化理解

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发现,不论是单价、数量、总价之间,还是速度、时间、路程之间,只要知道其中的两个数量,都可以求出第三个数量。

三、层次练习,拓展运用

1、反馈练习:

填写教材P103的第4题,并及时展示评议学习成果。

2、拓展练习:

⑴一种收音机每台售价80元,现在有480元钱, ?

⑵一列火车每小时行90千米, ,一共行了多少千米?

3、延伸练习:

你能把以上第1题改编成求总价或求单价的应用题吗?第2题能改编成求时间或求速度的应用题吗?

四、总结质疑

今天你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