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中班教案

2025/09/27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中班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中班教案 篇1

活动目的:

1、愿意通过动手操作感知简单的正方形分割,并体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喜欢图形宝宝,愿意与图形宝宝一起游戏。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A:幼儿已经认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B:已经学会折叠纸张、切割纸张。

2、材料准备:

A: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图形宝宝若干。

B:人手一份:正方形纸(5张)、塑料小刀(1支)。

活动过程:

一、图形宝宝找妈妈,体验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1、幼儿拼拼玩玩,整合出正方形。

小朋友,你们能够帮图形宝宝找到大正方形妈妈吗?

2、师生共同探究正方形的整体与部分

小朋友们真棒,这个小朋友找到了大正方形妈妈。你们看看这个大正方形妈妈有什么图形宝宝啊?这个大正方形妈妈有四个一模一样的小正方形宝宝呢。

二、分蛋糕,感知正方形的分割。

正方形妈妈真高兴,她呀要请小朋友吃蛋糕,但是小朋友得先闯关,帮正方形妈妈把蛋糕切好。老师相信你们很棒,一定会过关的。加油哦!如果等会遇到困难时,可以请工具帮忙。

1、切蛋糕第一关,分割成两个长方形。

第一关,请你们将正方形蛋糕变成两块小长方形蛋糕,而且要一样大哦。

教师巡视指导幼儿,鼓励幼儿比较出是不是一模一样。

2、切蛋糕第二关,分割成四个正方形。

现在请你们接受更有难度的挑战----第二关。请你们将正方形蛋糕变成四块一模一样的小正方形蛋糕。加油!

3、切蛋糕第三关,分割成两个三角形。

你们太棒了,竟然变出了四个一模一样的小正方形蛋糕,但是你们会变出两个一模一样的三角形蛋糕吗?这可是很难很难的哦。你们敢挑战吗?”

教师巡视指导幼儿,引导幼儿小心切割出两个大三角形。

三、拼拼玩玩,发挥想象变出物品的基本形体或基本轮廓

1、出示变化出的物品的.基本形体或基本轮廓,感知图形变化的趣味性。

2、幼儿自由分组选择难度,创意拼摆。

①: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简单图片进行模仿拼摆。

②:模仿拼摆较有难度的基本形体或基本轮廓

③:幼儿自由想象,创意拼摆

四、活动延伸:圆形的分割

刚才有个小朋友问我,圆形宝宝会不会表魔术啊??我也不知道也,要不我们今天回家试试。明天来告诉小朋友,再一起来说出答案。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知道我们应该对别人的帮助和付出表示感谢。

2.体会到感谢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3.学会用多种方式表达谢意。

4.能用准确连贯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想法和心情。

活动准备:

1.故事《小熊旅行》。

2.歌曲《感恩的心》.

3.爱心墙背景、画有红纸的爱心。

4.剪刀、勾线笔。

活动过程:

1.教师讲故事《小熊旅行》。

2.根据故事提问。

① 小熊旅行时都遇到了那些事情需要帮助?

② 当大家帮助小熊后,小熊是怎样说的?

③ 大家为什么都愿帮助小熊呢?

3.结合实际生活进行讨论:

①在生活中你都遇到过哪些困难?大家是怎样帮助你的?当大家帮你时你心里有什么感觉?(幼儿回答:感动、高兴、开心、幸福……)

②有没有哪个小朋友遇到了困难却没人愿意帮助你?这时侯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幼儿回答:很难过、想哭、生气、着急、害怕……)

③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你觉得是有人帮助的感觉好还是没有人帮助的感觉好?

④看来你们在遇到困难时,都特别希望得到别人的帮助。那我们应该对那些帮助我们的人说些什么呢?(幼儿回答:谢谢你;谢谢你帮助我;真的很感谢你;我喜欢你;你有困难我也愿意帮助你;你真好……)

⑤ 你们现在特别想对谁说声“谢谢你”?请你大声的说出来吧,我想他们会听到的。(幼儿回答:杨林谢谢你帮我系鞋带;田聪谢谢你借我玩具玩;谢谢妈妈每天做饭给我吃;谢谢王老师教会我跳舞;谢谢爸爸帮我修好了自行车;谢谢我的小狗每天陪我玩;谢谢大树给我遮太阳;谢谢我的小被子让我不冷;谢谢清洁工阿姨把马路扫的那么干净;谢谢灯给我们照亮;谢谢录音机给我讲故事……)

⑥刚才你们在感谢别人帮助的时候,你们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呢?(幼儿回答:笑眯眯的、开心的、咧着嘴笑……)心情又是什么样的?(激动、快乐……)

4.教师小结:原来不仅被别人帮助是件开心的事,感谢别人同样也是一件非常开心快乐的事情呀!

5.现在谁想说说你还特别想感谢谁?(这次幼儿的回答更积极了,内容更丰富了,感激之情更真切、发自内心了。)

6.除了用语言来表示感谢,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来表达?(幼儿回答:给关心自己的妈妈唱首歌;亲一下帮自己的小朋友;帮小录音机擦灰尘;给陪自己的小狗拿好吃的';提醒大家不要乱扔垃圾,不让清洁工阿姨那么累……)

7.通过爱心墙引导幼儿设计爱心将自己特别想要感谢的人或事记录在爱心里并粘贴到爱心墙上(幼儿设计爱心,同时播放歌曲《感恩的心》)。

幼儿每人一张画有爱心的红色纸,请小朋友帮爱心边缘装扮好看然后用剪刀剪下来请你们的爸爸妈妈把你特别感谢的人或事记录下来,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粘贴到爱心墙上去,并和同伴老师一起交流。

附故事:小熊旅行

小熊从小到大都没离开过森林,他决定到森林外面的城市去看看。来到城市,他看到到处是高楼大厦、立交桥、各种各样的车……看的他眼花缭乱。

小熊多想把这些拍下来带回森林给朋友们看看呀!可是谁来帮自己照相呀。这时走过来一个小朋友看出了他的心事。主动对他说:“我来帮你拍照吧!”

“好呀!谢谢你!”拍完照片小熊对小朋友说。

“不客气!”小朋友边说边摆摆手走了。

小熊边看照片边走,一不小心摔倒了。他低头一看,呀!腿磕破了。正巧一位路过的阿姨看到了,她赶紧从包里拿出一张创可贴给小熊贴上。

“阿姨谢谢您!”小熊有礼貌的说。

“别客气,走路时小心呀!”阿姨嘱咐道。

小熊又到了许多地方,玩的真高兴呀!不知不觉天黑了。哎呀!不好!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小熊坐在路边呜呜的哭了起来。

“小熊,你怎么了?需要帮助吗?”一位警察叔叔走了过来。

“我的家在森林,可是我迷路了。”

“噢!是这样。来,快上车,我送你回家。”

“谢谢警察叔叔!”

不一会儿,小熊就到家了。

“叔叔再见!”

“再见!你真是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小熊对大家说:“以后我还要到城市去玩,那里的人真好!”

课后反思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观看课件,引导幼儿围绕情节,结合生活经验展开讨论,感受努力的艰辛和成功的喜悦,懂得坚持的重要。

2、利用教材的情感因素,以境激情,引发幼儿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

活动准备:

1、课前使幼儿了解蜗牛,知道蜗牛的一些基本特征;

2、课件:《小蜗牛》

活动过程:

一、点击课件,出现小蜗牛,谈话引出主题

师:你们瞧,这是谁啊?它的表情是怎么样的?它为什么不开心呢?(幼儿猜想)

那到底是为什么?还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二、观看课件,引导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展开讲述

1、第一次观看前半段,“从蜗牛艰难地攀爬到被螳螂从树上打落”

引发情感体验:小朋友,你看懂了吗?看了这个片子,你心里有什么感觉?(幼儿讲述)

噢!你们看了以后都觉得很难过!是什么事让你们觉得很难过呢?(幼儿讨论)

那还有些什么事让我们觉得难过呢?让我们再来看一次!

2、第二次观看前半段,(幼儿边看,教师边讲述重点段)

(1)自主讨论:蜗牛想做一件什么事?它为什么想要爬上大树?(爬上高高的大树,看地更远!)

一路上发生了什么事?遇到了哪些困难?

根据幼儿回答逐一打出相关图片,并提问讲述。

◆小动物超过它(为什么它总是被小动物超过呢?)

小蜗牛是怎么爬的,我们来学一学吧!(幼儿与教师表演爬得很慢、感觉很累)它的速度这么慢,想要爬上那么高的一棵大树,容易吗?

那它有没有停下来呢?(虽然它总是被小动物超过,可它还是继续爬)

◆喝露珠(它为什么只喝一点露珠?)小蜗牛连一点吃的东西都没有,多可怜呀!

◆写信(小蜗牛在给谁写信?它会说些什么?如果你是小蜗牛,你会?你们在难过、 伤心、一个人很孤单的时候,最想告诉谁?怎么说?)

◆用树叶当被子(小蜗牛连被子都没有,可怜吗?)

◆被螳螂打落(螳螂看起来是怎么样的?它把小蜗牛怎么样了?)

(2)点击课件,同时出现五幅图片,引发幼儿情感体验:

师:小蜗牛想为梦想努力,可是却碰到了这么多的困难,最后还被螳螂一掌打了下来,这时候,它的心情会是怎么样的?

(3)激发讨论: 那它会继续下去吗?这样吧,我们和旁边小朋友互相讨论讨论!

(教师参与幼儿的讨论)

师:讨论得怎么样了?谁愿意把你的想法告诉大家?

你认为蜗牛会不会继续努力?为什么?

3、在幼儿充分辩论的基础上,观看后半段录像

(1)师:我们现在有两种不同的意见,小蜗牛到底继续下去还是放弃了呢?让我们接着看下去;

(2)提问:

◆小蜗牛被谁救上来了?小蜘蛛会对它说些什么?

(如果你是小蜘蛛,你会对小蜗牛怎么说?)

请个别幼儿上来学小蜘蛛,对小蜗牛说一说鼓励的话,

◆小蜗牛听了小蜘蛛的'话,是怎么做的?(一边唱歌,一边前进)

◆原来小蜗牛选择了继续努力,最后怎么样了?(爬上了树顶,成功了!)

三、经验迁移,懂得坚持的重要,培养抗挫心理

师:你们看,小蜗牛遇到了这么多困难,都能坚持下去,那你们以后碰到困难,会怎么做呢?(不怕困难,坚持到底)

师小结:对,做什么事只要我们坚持下去,就能象小蜗牛一样,获得成功!

四、体验成功的喜悦,为小蜗牛的成功祝贺

点击课件,出现小蜗牛的笑脸

师:你们瞧,小蜗牛现在的心情变得怎么样了?(变好了!开心了!)

你们的心情呢?(很高兴!)那就让我们带着好心情去给小蜗牛祝贺吧!

中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冬天人们生活工作情况,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

2学习用较完整的语句讲述图片内容,提高表达能力。

3丰富词:寒冷、盖满、银装素裹

活动重点:

能说出常见到的早起的人们的名称

活动难点:

学习用简单的形容描述冬天

活动准备:

图片

活动过程:

一,结合幼儿的'生活讲述

1冬天的早上你家谁起得早?他起来干什么?

2爸爸妈妈起得很早,你们觉得他们怎样?他们为什么要早起?

二,看图片讲述

1这是什么季节?你是怎样知道的?

2引导幼儿用较完整的语句描述冬天的早晨(丰富:寒冷、银装素裹)

3在这寒冷的早晨,都有谁起的很早?你是从那里看出来的?(引导幼儿观察图片中细节地方,知道人物的工作)

4讨论:为什么这些人要起得这么早?他们怕冷吗?为什么?

5小结:邮递员忙着送信不怕冷;警察忙着指挥交通不怕冷;亲洁工阿姨忙着打扫马路不怕冷;公交车上的司机和售票员忙着接送上下班的人们不怕冷。小学生们忙着去学校上课不怕冷;许多人们也很早上班不怕冷。正是这些人们,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美丽、更繁荣。

6除了这些人外,你还知道那些人也不怕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