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幼儿园《我和瓶子做朋友》教案

2025/09/27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幼儿园《我和瓶子做朋友》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幼儿园《我和瓶子做朋友》教案 篇1

设计意图:

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各种各样的瓶子。瓶子可以说是孩子十分喜欢的东西,摇一摇、滚一滚、踢一踢、盖一盖、敲一敲、装一装等,孩子们对瓶子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于是,我们从孩子的兴趣需要出发,设计了《有趣的瓶子》这一主题活动。在这一主题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我们将瓶子作为幼儿活动的主线,贯穿于幼儿的整个半日活动中,创建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家园互动,与幼儿、与家长共同创设温馨、美好、愉快、轻松的瓶子的环境,给以幼儿美的感受,并关注幼儿的兴趣点和需要,给以适时的引导,挖掘了瓶子对幼儿的教育价值功能,让孩子用眼睛看、用耳朵听、用嘴表达、用手操作、用自己的身体去亲身经历,用心灵去感悟,不断的在做中学、在用中学、在玩中学、在快乐中学。

本次活动《好玩的瓶子》我们主要体现《纲要》中所提倡的"在生活中整合"这一精神,力图实现"生活化"和"整合性"。注重让幼儿在体验中学习,以瓶子为主线,以找一找、配一配、对一对、做一做等动手操做活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灵活的整合各领域的知识,如音乐领域中的打击乐与歌唱表演;数学领域中的形状点数,配对;科学领域中的声音大小与用力大小的关系;语言领域的语词丰富及识字练习;社会领域的环保教育等等,体现整合的灵活性,而不是牵强的附和。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中获得多方面的知识经验,感受玩瓶子所带来的乐趣。

2、让幼儿乐于参与操作、游戏等活动,能大方的与同伴和老师交往,激发幼儿热爱生活的情感。

活动准备:

1、音乐:《大雨和小雨》及游戏配乐磁带。

2、贴有各种点数、形状、图形的瓶子若干。

3、酸奶瓶、绿豆、漏斗、汤匙若干。

活动过程:

(一)盖瓶盖

1、出示"瓶娃娃"以帮"瓶娃娃"找朋友的形式请幼儿根据瓶身标志找合适的盖子。

2、提问幼儿是如何找到瓶盖的。

(二)瓶乐会

1、瓶子会唱歌:尝试用调羹、漏斗、纸条等自然物制作瓶子乐器,引导幼儿发现最适宜的制作方法。

2、引导幼儿摇动瓶子发出不同的声音,初步感受用力大小的关系。

3、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并用瓶子乐器演奏,提醒幼儿用力大小要与歌词相匹配。

(三)瓶娃娃的游戏

幼儿拿瓶乐器随老师出示的字卡做变高、变矮、变大、变小的肢体游戏。

(四)瓶操结束活动

活动延伸:

1、户外活动时可继续玩这个游戏。

2、鼓励幼儿玩出更多与瓶子有关的游戏,如"转瓶子""踩花砖"等。

幼儿园《我和瓶子做朋友》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通过实验让幼儿知道空气是流动

2、游戏操作中幼儿能正确的掌握游戏规则

3、在活动中幼儿能互相合作,体验成功的快乐

活动准备:

打气筒、扇子、小电扇、饮料瓶若干、皱纹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出示瓶子(将瓶子藏起来)

师:小朋友,老师这有一个神秘的礼物,这是什么?

幼:瓶子

师:这个瓶子里有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

师:我看到有一个小朋友这样(老师学小朋友捏瓶子)捏一捏你的瓶子,放到脸边捏一捏,有没有除了声音以外,还有什么吹到了脸上,你感觉一下,感觉到了吗?

幼:感觉到了

师:感觉到了什么?幼:有风吹在了脸上

师:昂,有凉风吹在了脸上,感觉很舒服是不是,小朋友都很聪明

二、开始部分

师:今天呀!老师就带小朋友玩一个魔术游戏,看看我这是什么?(出示红色皱纹纸)

师:这是什么呀?小朋友做手工用的皱纹纸,看我把它怎么样?(师将纸片揉成团)看,变成什么了?变成了一个红色的小球

师:看我把它放在哪?什么位置?

幼:瓶子口

师:如果我往里面吹气,小球会怎么样(幼儿自由发言)

师:我呀!会变一个魔术,小球特别听我话,我让它进去它就进去,我让它出来呀,它就能出来,你们信吗?

幼:……

师:那老师给你表演一下

小球进去小球进去,小球一定要进去然后教师对着瓶口吹,咦,小球听我话了,现在我再让小球出来

小球出来小球出来,小球一定要出来,这次小球又听我话了

你们小椅子底下也有小瓶子和皱纹纸,你们试一试小球会不会听你的话

三、操作部分

(幼儿拿出材料尝试,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将幼儿的一些错误做法演示,没有用嘴吹

教师出示PPT和幼儿一起观察游戏规则

师:好,我们前来看看变魔术的游戏规则吧!

师:你们看看瓶子应该怎么放呀,谁来说说应该怎么放?幼儿自由发言

师:应该把瓶子平着放,不能立起来放

师:看,第二个游戏规则幼儿自由发言

师:小朋友真聪明,小球应该放在瓶口,能把小球放在瓶子里面吗/?

幼:不能

师:看,第三个游戏规则是什么?幼儿自由发言

师:嗯!不能用手去碰那个小球,也不能用嘴去碰,只能用嘴吹是不是,只能用吹气的方法让小球进去,记住这三个规则了吗?

幼:记住了

师:那你们再来试一试,幼儿尝试教师巡回指导

师:好多小朋友都吹进去了,谁来给示范一下,请成功的幼儿上前示范

师:你们在吹的时候有什么感觉吗?

幼:有风吹在嘴上

师:那小朋友除了用嘴吹,再试试别的工具帮助你们一下,能吹进去吗?看看用大风能吹进去吗?想不想试试看?

幼:想。

师:待会我们再吹的时候就不是一个人吹了。老师给你们安排了4张桌子,回头看一眼。我们小朋友3个人一组,也就是3个人1张桌子。我们小朋友吹的劲不够大,你们用大工具吹试试看,好吗?但一定要遵守我们的游戏规则。好,现在开始自己找组。

幼儿开始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做好引导者。

师:好,孩子们,现在将材料放回筐里,轻轻地回到座位上。

师:我们试了半天,谁有新的发现?幼儿自由发言。

教师和幼儿一起合作,用大风和小风来尝试。

师:为什么我们用了那么大的风吹不进去?小风却把小球吹进去了?幼儿自由回答。(把空气吹出来了)

师:老师又要使用魔法了。再看看你们身后的瓶子有没有魔法?再去试试。

师:这次成功了吗?请幼儿说一说。

四、得出结论

教师示范幼儿把小手放到洞洞底下用嘴吹,从这进去,从这出来,空气是可以流动的,是吗?

师:流动的瓶子能进去,怎么让它出来?幼儿自由说。(教师用幼儿说的办法试一下)

幼儿实验让小球出来。

五、结束。

由于时间关系,小朋友可以回家玩,瓶子还有什么好玩的魔法,回家去想.

活动小结:

在此活动环节里,教师旨在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一个自由的空间,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主动探索,这种学习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充分体现了在生活中学,在玩中学的思想,幼儿与幼儿之间的经验彼此分享,让幼儿动手动脑,亲自来试验,在愉快和谐的氛围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享受到了自主探索的乐趣。

幼儿园《我和瓶子做朋友》教案 篇3

一、活动目标。

1、练习走跑、绕着跑、平衡、钻爬的基本动作,发展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

2、自由探索瓶子的玩法,充分展示自己的创造潜能,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活动准备。

1、瓶子若干、轮胎、桌子、棉包等。

2、音乐磁带。

三、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1、师带领幼儿开着小火车去游乐园,小瓶子变变变,变成方向盘,我们开着火车出去玩。

(二)激发情绪。

1、随着音乐做瓶子的律动。

师:游乐场到了。你们听游乐场里传来了好听的音乐,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做做运动,好吗?

2、放音乐,持瓶随着音乐跟着老师或自己随意创编各种动作。

(三)引导探索。

1、自由探索瓶子的多种玩法。

不错的师:跳得可真累呀,我们休息一下。刚才,我们拿着瓶子开火车、跳舞,好不好玩?那我们再想一下其他的玩法,一起玩起来吧。

2、探索瓶子的多种玩法,提醒可以和小伙伴一起合作游戏(摆图形,排高楼,保龄球)

3、重点练习绕过瓶子,“S”型跑的技能。

师:刚才,老师发现了一个很好的玩法,我们一起来试一下。(练习绕瓶原地转圈)。

师:想一下,把瓶子排成一排该怎么绕。(讨论并尝试)。

4、游戏“给小动物找食物”。

师:天气越来越冷了,小动物要真被过冬的粮食了,对面有许多食物,我们来帮帮他们,好吗?你们真是充满爱心的好孩子。我们分成两组,来比赛,看看谁取回来的最多。请小朋友们绕过障碍去取一份食物好吗?注意障碍很危险,我们要绕过树林,走过小桥,钻过山洞,请大家注意安全。

(四)活动结束。

师:听音乐跟随教师做放松动作。

幼儿园《我和瓶子做朋友》教案 篇4

幼儿园《我和瓶子做朋友》教案(精选10篇)

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我和瓶子做朋友》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