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中间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
微文呈现整理的商中间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商中间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 篇1
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对于理解新的数学概念、形成新的数学原理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好的教学情境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或数学背景,更能激发由情境引起的数学意义的思考,从而让学生有机会经历“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或应用”这一重要的数学活动过程。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有两种情况:一是0除以一个不是零的数商0,这就要涉及到被除数是0的除法;二是求出商的最高位以后,除到被除数的某一位不够商1要商0,用0来占位。
本节课我采用一个学生喜欢的故事“猪八戒分西瓜”来引入新课,引导学生在计算中发现问题,并在解决问题时,组织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认识规律,得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并组织学生充分感知“不够商1如何商”的问题。学生在计算时极易出错,而且在一次次不断地纠正后他们还会出错。如:808除以4,当被除数百位上的8除以4,商2,十位上的0除以4,学生就忘了商0,个位上的8除以4,商2,于是商就变成了两位数。722除以4,当被除数个位上的2除以4,不够商1,要商0,学生也会忘写。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对于商出现了漏写0的情况常常是浑然不知。
针对这一现象,我在教学中采取了以下措施:
⒈重视估算意识的培养。在用竖式笔算前,我要求学生先估一估商是几位数,再计算。这样可以降低他们的错误率,进而逐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
2.在比较中加深理解。在学习了432÷4=108后,比较432÷4404÷4这两道题的写法有何不同?我是这样提问学生的:“432÷4和404÷4这两道题都是商中间有0的除法,为什么432除以4被除数十位上的数要落下来,而404除以4被除数十位上的数不用落下来呢?”学生通过观察并讨论后,得到这样一个结论:404除以4被除数十位上的数是0,落下来和个位的4相加还是等于4,落下来没有意义,所以不用落下来;432除以4被除数十位上的数是3,落下来除以4不够商一个十,和个位的4合起来就是32个一,除以4商8个一,所以要落下来。
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学生要真正掌握,还必须采取“多多练习”的方法,多让学生做针对性的习题。在练习中及时纠正错误,并通过看、说、估、做、改正等多种途径,使同样的知识点不断在学生的脑海里回旋撞击,从而达到真正的认知。
商中间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 篇2
今天课堂上学习的内容是40页书上的绿点一、二,因为学生已经有了计算商中间有0的除法的经验,所以本节课我打算让学生通过知识迁移来自主探究。本想这节课会按照我设计的思路上完,没想到学生的一句意料之外的结论让这节课上得格外精彩。自认为对这一突发事件处理得比较巧妙,既尊重了学生的看法,又引导着学生自主发现错误,及时澄清了孩子思维的误区,凸现了重难点,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片段如下:
当学生根据信息窗列出420÷3这个算式时,
师:比较一下,这个算式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内容有什么不同?
生:被除数的末尾有0。
师:你能算出420÷3的结果吗?试试看。
学生板演了如下两种竖式:
140140
334203420
33
1212
1212
00
又练习了类似的几道题之后。
生:老师,我发现被除数的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窍门。
师:说说看。
同学们也都瞪大了眼睛。
生:我发现被除数末尾的0可以不用管,只用42÷3,商的末尾添上0就可以了。
生说完很有成就感的等待着我们的表扬。大多数孩子也像发现了新大陆似的,感觉很兴奋。看来学生很满意这个孩子的结论。显然学生这个结论是片面的,怎么办?是立刻纠正?还是让学生自我否定?稍一迟疑,我打定了主意。
师:你们能善于总结计算窍门,这一点非常好。大家的发现是否准确呢?我们一起验证一下。好不好?
生很有信心地说没问题。
我有意识地出了这样一道题:860÷6,结果大多数孩子列出了如下竖式:
140
6860
6
26
24
2
师:做完之后别忘记验算。
一验算,一个个的小脸上挂满了不解,怎么验算不上去呀?
师:小组为单位讨论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生1:2在十位上,和个位的`0合起来是20,20除以6商3余2,不能商0。
生2:我们前面练习的题十位数除完之后是0,所以不用除也知道商是0。
生.3:看来我们总结的窍门有漏洞。
师:那怎样补充一下就好了呢?
生:当前两位能正好除完的时候可以。像刚才这道题前两位除完还有余数的时候要继续除下去。
师:大家能敢于否定自己,老师特别佩服你们。尤其是大家的积极探究的学习热情更令我高兴。相信通过这一组对比练习,你们已经从算理上掌握了末尾有0的笔算除法。
后记:上完这节课,我陷入了深思。学生真的是鲜活的生命个体,他们所具有的主观能动性及丰富的创造力,使得他们在课堂中呈现出超乎想象的活力。而正是这种生机活力,使得进行中的课堂连续不断地生成着新的发现、新的体验、新的收获。学生在不断的自我否定的过程中对知识的理解会越来越透彻,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会越来越高涨。所以做为一名和新课改一同成长的教师,一定要充分运用自己的教育智慧,保持课堂的高度灵活性和开放性,以动态生成的方式推进教学活动,为学生自由创造搭建宽松的平台,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商中间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 篇3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教学要求:
1、结合具体情景,让学生体会商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过程,掌握算法。
2、让学生自主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中间有0的算法,使学生在计算知识的学习中得到多方面的发展。
3、让学生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出示例1,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平均每只兔能采到几个蘑菇?平均每只猴能采到几个桃?
2、根据学生回答,列式: 6÷3= 0÷3=
6÷3得几? 0÷3呢?你是怎么想的?(树上一个桃也没有,平均每只猴采桃的个数是0,所以0÷3=0)
3、计算 0÷2 0÷4 0÷7 0÷5 0÷34 ……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0除以任何数都得0)
4、为什么0不能做除数。通过除法的意义让学生理解0做除数是没有意义的。
二、教学例2 (商中间有0的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1、出示例2,学生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
“平均每天产鸡蛋多少千克?”
2、题目中告诉了我们那些条件?要求问题怎么列式?
板书 210÷7
商是多少?你是怎么得出30的。谁会列?
3 0
7 2 1 0
2 1
————
讲解竖式的一般写法,强调末尾的0只要对齐数位直接写上去,这样简便。
三、商中间有0的除法
1、书 “试一试”先估计商比100小还是比100大,再计算。
306÷3
(1)估计完后,先独立完成在作业本上,然后再在小组里讨论,交流竖式的写法,一人板演。
(2)全班交流
(3)独立完成另一题 312÷3 一人板演
四、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2题,完成在书上。
2、想想做做第3题,先找出错在那里,再改正。
3、想想做做第4题。
4、想想做做第5题。(从8时到12时经过4小时)
第6题,(余下的布不足3米,就不够再做一套校 服,所以求最多能做多少套校服,要用去尾法求近似值。)
五、回家作业
1、练习与测试P7
2、数学日记。
教学后记:在计算时,有些同学十位上有余数,个位上的零也不落下来,这个问题值得重视。估算的意识要强调。
学生讨论后自己小结,练习后自己学习讲评,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的能力。
商中间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 篇4
商中间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
身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教学,对教学中的新发现可以写在教学反思中,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商中间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商中间有0的除法教学反思 篇5
本节课是《商的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第二课时,但知识点与前面一节课的直接联系不大,反而是与前面所学的“首位不够除”相关、相通的较多。可节课虽然归在了“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中,但我认为从知识层面来讲更属于“不够除商0”。
教学例10时,可以先指名读题,理解题意,再要求学生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在探索432÷4的计算方法时,可以分两个层次进行:第一个层次,要求学生进行估算。学生可能估计商的位数,也可能通过四百多除以4估得商商是一百多。不管是哪种方式的估算结果,都能为后面探索笔算方法探索提供支持。第二个层次,探索用竖式计算432÷4的方法。我先让学生自己计算,然后设疑:十位上3够除以4吗?怎么办?”有学生想到商0,这时,我就提醒他们现在像首位不够除那样处理。
这节课较难的是361÷3这种末尾有0,又有余数的`题目。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先计算再追问“1÷3不够怎么办”进而明确哪一位上“够商1,就商0”。随后的“试一试”要让学生先估计商是几位数,再用竖式进行计算。组织交流时,要引导他们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着重体会除到被除数的个位时不够商1,要商0.同时还应该提醒学生规范简写竖式。
最后我认为还需要讲本节课和上节课商0的情况进行对比,让学生明确为什么商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