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

2025/10/01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 篇1

《宝葫芦的秘密》,说不上是一本新书,因为他已经影响了近五十年。五十年前,张天翼就以此书去警醒那些好逸恶劳的小朋友,可谓是打上了预防针。

要获得成功和别人的认可,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的故事,在当代已经很稀少了,因为作者写作此书的时代,正是我国一穷二白而走向现代化的过程,而目前的儿童,生活的时代物质文明极度丰富,他们的父母多半是受过高等教育的,自然不会让自己的孩子养成不良的习性。不过,这书重读,仍然感受到的是文字的活跃与洗练,可以作为儿童作文的极好“模仿品”。

对于儿童而言,这本书的情节很简单,但与情节相比,其主旨则更加简单。小学生王葆,好吃零食,又爱幻想,希望自己也能得到一个像宝葫芦那般的神通,但是事实总是喜欢与他开玩笑,即使他获得了这样的宝贝,仍然使他一直不开心。

是非感,不是完全可以通过说教而建立的,而是通过其亲身经历的事情而长成的,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所谡的“堑”就是让你经历教训与挫折。从这种意义上看,王葆的教训与挫折与其年龄段还是对称的,考试总想考高分,却不愿意动笔,总以为宝葫芦可以搞定,这种神话在五十年后的今天,仍然被一群不谙世事的小孩子所喜爱。学习就是一件痛苦的`事情,但是如果结束了学习生涯,才发现痛苦的事情很多很多,比如失业、失恋,离异,这些都不仅仅是学习成绩好坏可以解决的。

这本书是文学作品,不是心理作品,所以对于心理方面的刻划还是比较枯燥的,凡遇心喜事必然是笑容满面,凡遇心悲事必然是愁云惨淡,这种爱与恨交叉的情感,并不是人人想躲避就可以躲避的。人心总是贪求舒适与快乐的,不仅对于孩子是这样的,哪怕对于已经是成人的你我,不也是一个道理吗?

南柯一梦似乎是所有无法圆满的梦想最佳的结局,这本书也不例外,在没法前后响应的情况下,对于宝葫芦的结局,无非是让梦碎了,或者说是梦醒了,但是我们都知道,梦碎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已然梦碎的情况下,我们又如何面对新一轮升起的太阳。

这本童话书之所以能影响了五十年,就在于没有给这个梦想一个挽救的机会,让读过此书的人从梦想中觉醒,进而面对惨淡的现实,去开创瑰丽的未来!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 篇2

寒假里,我读了一本对我影响很大的书《宝葫芦的秘密》。书中说的是王葆在梦里真的梦到了一个宝葫芦,但得到宝葫芦的兴奋劲才持续几天,他就发起愁来,因为不管他脑子里想什么东西,宝葫芦都会给他变出来,不管那个东西有多么的珍贵,而且宝葫芦甚至连作业都帮他做了,有一次,王葆想做架模型飞机,但他脑子里刚闪过这个念头,模型飞机就摆在他眼前了。

这下王葆真的生气了,他告诉宝葫芦自己做模型飞机为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谁知宝葫芦说自己头脑简单听不懂,要么全让它做要么就把它扔了。可王葆舍不得就只好出去找同学玩了,没想到碰到了学校的问题学生杨栓,杨栓问王葆要钱,王葆为摆脱他,只得让宝葫芦变出了五元钱交给杨栓,王葆终于松了口气,却不知更惊心动魄的事还在后面呢!那是数学考试时,王葆有道题不会,就去问宝葫芦,谁知宝葫芦竟把一位好同学的卷子改成了王葆的名字交给老师,可事情被老师和同学发现了,一束束目光射向王葆,王葆冲出了教室,把宝葫芦摔在了地上,可没想到宝葫芦怎么摔也摔不坏。王葆急了,就回到了学校把事情告诉了老师、同学和家人。这时王葆醒了,当他发现只是个梦时开心的`笑了。从此认真学习,再也不想宝葫芦了。

读完了这本书,我侥幸的想:我幸亏没遇到宝葫芦,否则还不被它坑死?对呀,让别人来帮你并不是什么好主意,因为自己始终也学不到什么,还会苦恼自己应该干什么,所以千万不要渴望得到什么宝葫芦。凡事只要努力就会实现,别人什么也帮不了你,要知道幸福可不是侥幸就能得来的,就算侥幸得到了幸福,那也是短暂的,并不长久。假如你渴望外力来帮助你,那你就永远无法获得真正的成功,因为那份成功不过是别人取得的罢了,而你只不过是一个打着成功的名号到处招摇撞骗的骗子,一个欺骗了自己,毁了自己的大傻瓜!要知道,当别人看穿了你的谎言之后将会怎么看你!你想过吗?你想过这样做对得起生你育你的父母吗!

他们把生你养你,是希望你能好好学习,学以致用,回报社会。可你,却什么事都让别人帮你做,甚至连嘴都懒得动,你这样对得起他们吗?所以,在此我郑重的告诉大家:只有自己努力才能实现愿望,千万不能有让别人帮你干的念头。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 篇3

在《宝葫芦的秘密》中,主人公王葆的秘密就是他拥有了一个无所不能的宝葫芦,宝葫芦的作用是什么?就跟多啦A梦的口袋、阿拉丁的神灯、神笔马良的毛笔……差不多的一种想变出什么就能变出什么,想实现什么都能帮你实现的“魔法万能箱”。

王葆的梦想那么多,有了这么一个宝葫芦当然好了,一次钓鱼的时候,偶遇得到传说中能实现任何愿望的宝葫芦,要什么有什么,想什么就成什么。但是伴随快乐而来的就是无数个意想不到的:当他和同学下棋想吃掉对方棋子,棋子马上就飞到他嘴里……宝葫芦不但没给他带来幸福,反而带来无数困扰。

这个宝葫芦虽然是一种万花筒,可以变出世界的惊喜和美好,但同时也是个让人不劳而获的魔咒,会让人产生懒惰、消极、不思进取的心理。正如童年时期我们也都曾经梦想拥有这么一个可以变出万千世界的`小宝物,但是所有童话中的宝贝都有一个关键之处,就是善人用它救死扶伤,多做善事,恶人用它则物极必反,会衍生灾难。

这也正是为什么宝葫芦非但没有给王葆带来快乐,却带来那么多不快乐的原因。贪念产生恶,而努力的过程才能给小朋友带去成长的收获的快乐。所以,我觉得这么一个虽然通俗易懂的童话故事,却能给孩子带去深刻而受益一生的宝贵道理。教会孩子任何事情不要总想着祈求父母帮助,恳求他人援助,而是万事万物能靠一己之力去获得最后的成功。哪怕是失败,过程也是个成长。

作者的语言生动有趣,美好的故事充满童真童趣,可以让孩子们从中看到自己,也能从中悟到人生。在孩子的成长中,最需要的是教育,最能深入心灵、启发孩子是书籍。读一本好书,孩子们虽然表面听的是主人公的故事,但从现实中却联想的是自己现在的生活。

我们都曾梦想过成为无所不能的孙悟空,用他的猴毛和金箍棒潇潇洒洒走天涯,想要什么有什么。但是孙悟空还需要紧箍咒的束缚,也需要一路过斩将,保护师傅取得真经。原本,这个世上就没有不劳而获的人生,所有付出都需要代价,所有耕耘才能酿出累累果实。

感谢《宝葫芦的秘密》,很多时候童话故事,并不只是给儿童看,也会带给成年人不少人生的感悟。

《宝葫芦的秘密》读后感 篇4

在寒假中,我到书店购买了几本书,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宝葫芦的秘密》这本书了。读了这本书,令我明白了许多道理,使我受益匪浅。

这部书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叫王葆的男孩,他非常喜欢听奶奶讲宝葫芦的故事,并梦想自己也有一个宝葫芦,可以帮助自己做许多事情。一天,王葆去河边钓鱼,果真的钓上了一个青里透黄的宝葫芦。他欣喜若狂,从此便要什么有什么了。可是好景不长,不久,烦恼也随之而来:先是一本《科学画报》钻到了王葆的书包里,让王葆好一通掩饰;在一次象棋比赛上又让王葆“吃掉”了那个马,令王葆十分难堪;自己屋子里凭空多出的花花草草也让王葆解释不清;更使王葆觉得羞耻的是宝葫芦给他在杨栓儿面前的表现,这使王葆觉得恼怒万分……终于,王葆再也忍不住了,他把宝葫芦的秘密告诉了大家,宝葫芦也就失去了魔力,变成了一个普通的葫芦……可王葆忽然在自己床上睁开了眼睛,原来这一切不过是南柯一梦。

就拿这个宝葫芦来说吧,宝葫芦知道王葆的心思,在邻居和同学面前把王葆想要的东西偷来放在他手上,这不是让他在邻居和同学面前难堪吗?所以,我们做什么事都不能贪图小利,只有靠自己的能力赚来的东西用起来才心安理得。当你觉得你要什么有什么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很开心、很快活,可是当你发现这些东西是偷来的时候,你心里又会怎么想、怎么做?不劳而获的东西在你的面前你会吃、会用吗?

一开始看的'时候,我觉得有一个宝葫芦是一件无所不能的好宝贝。可是到了后来,我渐渐改变了看法,因为宝葫芦只能帮助王葆做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而不愿做一些有利于集体的好事。再者说宝葫芦变出来的东西都是偷来的,这使我对宝葫芦十分反感。不劳而获的果实无论怎么掩饰都不是自己的。但是我们只要努力地去奋斗,属于自己的种子就能开花结果。

做为21世纪小主人,我们要发愤图强,知错就改,还要善于动脑,细心观察,明确目标,这样才有可能成为国家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