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科学活动教案

2025/10/01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科学活动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科学活动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让幼儿在探索活动中掌握运米的科学方法。

2、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发现:用大小不同的工具来运同一堆米,大工具运的次数少,小工具运的次数多。

3、培养幼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米、大小不同的杯子、盆子、记录单、铅笔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今天我们来玩一个运米游戏,你想用什么工具来运米?

2、幼儿第一次运米。

(1)提出要求:两人一组轮流运米,并记录运米的总次数。

(2)出示统计表格,记录每组幼儿运米次数,并引导幼儿观察,发现问题。(每组两人使用一个工具运同一堆米,为什么次数不一样)

(3)引导幼儿用科学的方法运米:每一次要运得一样多,通过讨论、示范明确运米的具体操作规则(满杯后用工具刮平)

3、幼儿第二次运米,验证。

(1) 统计运米次数

(2) 引导观察数据,得出结论:同一堆米用同样的工具,都装满抹平了来运,运的'次数是一样的。

4、幼儿第三次用不同工具运米。

(1) 幼儿预测大工具来运刚才的一堆米,运的次数会怎么样?

(2) 幼儿操作

(3) 统计数据

(4) 幼儿通过观察数据得出:运的次数不一样;大杯子那一排的数据小,小杯子那一排的数据大……

教师小结:

用大小不同的工具运同一堆米,大工具运的次数少,小工具运的次数多。

5、延伸游戏

请小朋友想想,如果用小碗来运米,运的结果又会怎么样?下次我们再来试一下。

科学活动教案 篇2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自身的探索活动,了解自己身体能动的一些部位,从而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

2、知道身体的一些关节及保护方法。

二、活动准备:

一张人体图音乐磁带

三、活动过程:

(一)寻找全身会动的地方

师:

(二)认识灵活的关节,

1、引导幼儿发现关节。

师:为什么我们的手指可以弯曲下来做点点头、弯弯腰的这些动作啊

幼儿讨论回答

2、教师引出关节

骨头和骨头连接起来的地方,它有一个名字关节

师:有了关节才可以灵活的动起来,我们身上还有很多地方有关节,找找我们的关节藏在哪里了?

3、教师根据幼儿所说的,在人体图上画上红色的圈圈。

4、请幼儿让有标记的部位动一动。

5、哦!我们的关节必须灵活,牢固,才能很好的发挥它的作用,帮助我们完成各种动作,

(三)、没有关节,我们的身体会怎么样?

幼儿讨论,教师可逐步引导,如:没有手指关节,我们就没有办法拿东西等。让幼儿体验没有关节的`动作。原来关节是很重要的,没有它们可不行啊!

但是,我们的关节它也会生病,不信,你们听————

(四)通过故事,知道关节的重要性。

1、师:这个其其真调皮,他碰到了意见什么事情啊?

什么是脱臼了?怎么会脱臼的啊?

幼:关节错位,用力过猛————

师:哦原来脱臼会给我们带来那么多的麻烦!那我们该怎样保护自己的关节呢?

2、讨论如何保护关节。

(合理锻炼、加强营养、注意安全、天冷保暖)

(五)通过游戏,进一步感知关节对我们的帮助

师:我们的关节本领可大着呢!现在让我们来玩关节的游戏吧!———我的关节会表演

师在我这里有两个很大的筛子,我把他们丢出去,在上面的数字是几,我们就根据图上的的数字在哪里,是什么关节,我们就让这个关节来动动吧!

(六)、结束

师:哦,我发现这个场地不是很大,现在我们带着筛子去楼下的操场去玩吧!

科学活动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 、让幼儿认识水的基本性质:无色、无味、透明、流动。

2 、知道水是生命之源,了解水的用途。

3 、激发幼儿对水的探究兴趣,懂得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活动准备

塑料杯若干、两种颜料、两块石子、盐、糖、盆一个、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猜谜导入

不洗不脏,越洗越脏,花草树木要用它,人人要健康,就是不能没有它。(打一自然物 水)

二、简单介绍水的三态

冬天很冷水会结冰是水的固态,夏天天降雨水是水的液态,开水冒的气是水的气态,那么水像魔术师一样一会变成冰块,一会变成雨水,一会又变成气冒出,是不是很有趣呀,那你们想多了解水吗?好那我们研究一下看看水都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

三、探究水的性质

1、水是没有颜色的。

实验:分别给三个杯子盛半杯清水,给其中的两杯加入不同的颜料,水马上变成了不同的颜色,让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明白水本来是没有颜色的,只是加入什么颜料就变成了什么颜色。

2、水是没有味道的。

实验:让幼儿闻闻、尝尝清水说说有没有味道,然后给清水里加上糖和盐再让幼儿尝尝是什么味道,在幼儿亲身体验的基础上,我进行小结:水是没有味道的。

3、水是透明的。

实验:把一块石子放入带有颜色的水杯中,另一块放入清水中,让幼儿观察比较哪一杯能看清石子哪一杯看不见石子,最后得出结论:水是透明的'。

4、水是流动的。

实验:用饮料瓶制作一个水槽,下面接一个杯子或者一个盆,让幼儿观察水是怎么进了下面的杯子或盆里的,幼儿就会说出是流进去的,从而得出水是流动的。

四、讨论水的用途,教育幼儿节约用水。

老师小结了水的性质后,问孩子们:“水能用来干什么呢?”让幼儿互相讨论后回答,孩子们会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水可以洗脸、洗头、洗脚、洗衣服、洗澡等等,老师可以扩宽思维告诉幼儿还可以灭火、灌溉农田、发电等,让幼儿知道水的用途很大,人类离不开水,从而引出要节约用水。

让幼儿设想如果没有了水,我们会怎样?厕所会怎样?做饭时会怎样?这样加深印象让幼儿真正做到节约用水。

师问幼儿:“你们见过哪些浪费水的现象呢?那以后应该怎样节约用水呢?”幼儿各抒己见,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老师总结。

五、做律动《水龙头不哭了》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活动。

科学活动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活动中感知多米诺现象,感知推力的作用。

2、能用多种方法玩积木,积极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操作。

3、积极探索,乐意合作,体验游戏的快乐。

活动准备:

积木若干、多米若骨牌游戏视频

活动过程:

(一)看多米若游戏视频,引起幼儿的兴趣。

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段有趣的视频,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想不想玩玩视频里的游戏呀?

告诉幼儿这种游戏叫多米若游戏,请幼儿用木块玩多米若游戏。

(二)尝试并找到游戏成功的秘密

你的多米诺游戏成功了吗?为什么?

总结游戏成功的原因:每块木块之间的距离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推第一块时用力在中心。

(三)幼儿再次玩多米诺游戏。

为什么推了第一块后面的'就会陆续的跟着倒下。

总结多米若现象的原理:当推到第一块积木时,第一块积木的重量倒在第二块积木上,积木的重量转变为动力推到第二块,这样一块接一块的被推倒,形成了力的传递,成为多米若现象。

(四)刚才我们摆的都是直线,现在我们小组合作,能不能拼出其他的线条呢?

(五)玩一玩人体多米诺的游戏。

除了积木、骨牌可以玩多米若游戏,我们的人体也能玩这个游戏,我们一起来玩玩。引导幼儿玩人体多米若游戏。(大家陆续伸手、陆续倒下等等。)

(六)结束:多米若游戏人越多就越好玩,我们回教室和更多的小朋友一起玩这个游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