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心得体会 > 正文

幼儿发展指南学习心得

2025/10/06心得体会

微文呈现整理的幼儿发展指南学习心得(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幼儿发展指南学习心得 篇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教育部正式印发的,这是国家为深入贯彻落实教育规划纲要和学前教育“国十条”,进一步推进学前教育科学发展采取的又一重大举措。

参加了《3—6岁儿童学习发展指南》的学习培训,《指南》他就像一盏明灯照亮我们幼教老师教育成长的路。认真学习和贯彻落实《指南》的精神是我们每一个幼教工作者必须履行的职责。

一、认真贯彻落实《指南》精神,推进学前教育科学发展。

《指南》是加强科学保教,推进学前教育管理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举措。近几年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让我们的学前教育取的了很大的进步。但是面对新世纪的教育,我国的幼儿教育与世界其他发达国家的学前教育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提高教育质量,这是指导今后我们教师开展教学的总体方向和要求。《指南》正是在这样的新形势下应运而生,为教师和家长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和特点提供了更加具体、可操作的依据和指导。《指南》的出台,标志着我国学前教育管的'进一步健全与完善,必将促进我国学前教育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对推动学前教育科学发展这明了方向。

二、贯彻落实《指南》是提高幼儿园教师专业素质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保障。

《指南》基于3-6岁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与学习特点,是基于对我国幼儿学习与发展状况的调查研究,以一整套比较科学、明确、具体的目标与教育建议,来体现国家对我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方向的引导与质量的要求,它反映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水平的合理期望。《指南》中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2-3个方面(子领域)。每个方面(子领域)由学习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每条目标下有若干“各年龄段典型表现”。每一条学习目标配有相应的教育建议。这让我们教育工作者更清楚的知道了自己将如何更好的实施教育指明了方向。所以从事幼教工作的我们领会和理解《指南》的理念和要求,熟知3-6岁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行为表现,是我们提高专业知识和实践教学能力标准。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障。

三、贯彻落实《指南》是普及科学育儿知识,防止和克服“小学化”倾向的有效手段。

现在幼儿园的家长们虽然对学前教育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但普遍缺乏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科学的引导,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各种商业性宣传的误导,社会上这种不良的教育信息问题越来越突出,很多家长牺牲了孩子快乐的童年生活,盲目追求“提前学习”、“超前教育”,不仅让幼儿“伤”在了起跑线上,也严重干扰了幼儿园的办园方向和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指南》的出台,为广大家长科学育儿提供了权威性的参考和指导,对切实转变广大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科学育儿能力,创设有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打下了基础。

总之贯彻落实《指南》既是一个重要机会,也是一个艰巨任务;既是一个推动工作的有力抓手,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我们只有充分认识贯彻落实《指南》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才能把《指南》贯彻好、落实好,才能让《指南》的思想、观念、要求和方法成为我们学前教育的明灯,才能照耀我们彼此成长的学前教育之路。

幼儿发展指南学习心得 篇2

近日,我聆听了来自深圳市教科院教研员刘华教授关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讲座,经过刘老师的详细介绍我们了解到《指南》的最终形成是来之不易的,需要我们的珍惜,更是我们幼儿教师们的“指路明灯”。通过学习《指南》我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体会到我国对学前教育的重视,《指南》的实施能够让幼儿真正像幼儿那样学习与发展,从小学化的教育中解放出来,也感受到我们作为幼儿教师身上的担子很重,我们应该踏踏实实的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用自己的热心去培养祖国的花朵,未来的栋梁,我们要为他们的一生打好基础。

聆听了刘教授关于解读《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讲座后,我对《指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总结了以下体会:

《指南》是一本师幼家长共用的“指路明灯”。它的目的和意义是从保护儿童权利出发,强调教育平等,帮助所有的儿童科学全面地做好入学的准备。为幼儿园教育提供细致的专业参考,提高了幼儿教育的教学水平,提高幼儿园教育机构的质量,也为幼儿园家长理清儿童成长的基本参照,帮助家长形成科学的保育和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指导并约束成人教育行为,增进全社会对儿童发展的准备认识,并深入贯彻落实。《幼儿教育纲要》,是儿童幸福成长的福音——《指南》的实施能够让幼儿真正像幼儿那样学习与发展,从小学化的.教育中解放出来,享受人生唯一的独特的幼儿期,从成人功利主义的教育中解放出来,快乐地游戏,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

在刘教授的讲解中,我们还观看了视频——“老师如何组织晨间谈话”。晨谈是幼儿园一日活动中一个过渡性较强的环节,具有特殊的承上启下的作用,它能帮助幼儿学习倾听他人的谈话,并及时从中捕捉有效的语言信息。能帮助幼儿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充分表达个人见解。所以“围绕一定的话题谈话”,首要问题是避免“跑题”现象。谈话往往有中心话题,参与谈话者在这个范围内交流,这是谈话的最基本的思路及其方法。三岁以后的幼儿,自我中心语言逐渐减少,社会性语言逐步增加,但是他们仍然需要通过学习来摆脱谈话“天马行空”的状况。

幼儿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引导,教师的成长离不开专业知识的引领,有了《指南》中更详细的标准划分,我们对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应该达到的某一能力或水平有了更详细的了解,对工作有积极有效的推动作用,也让我们更快更好的在工作中不断成长。

幼儿发展指南学习心得 篇3

本学期,我学习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我细细地翻看、品读了一番,在阅读过程中对《指南》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我感觉它就像一个指南针,指引着我在工作中找到了方向,下面是我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一些心得体会与大家共享:

《指南》根据幼儿的学习与发展目标,针对当前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的困惑和误区,列举了一些能够有效帮助和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教育途径和方法,同时也指出了错误做法对幼儿终身发展的危害,为广大家长和幼儿园教师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指导。

《指南》相对于《纲要》的幼儿五大领域的发展总目标相比,更详细、更具体。由此,我们能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每个年龄段孩子应该具体达到怎样的目标。教育建议则给我们一线老师在环境创设、活动内容、幼儿养成习惯、情绪情感的`表达和控制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合理化的建议。这对于我们今后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指导、引领作用,从而促使幼儿更好地得以发展,同时为我们一线教师更清楚地了解对各年龄段幼儿大致的发展水平提供了参考依据。

既然选择幼教,我们就应该热爱这个事业,对教育充满热情与兴趣,对幼儿充满爱心、责任心。有了《指南》为我们指引方向,我们就有了努力的目标。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认真贯彻《指南》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创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调整自己教育思路,改变自己的态度,为每位孩子创出一片美好的未来。

幼儿发展指南学习心得 篇4

人生童年有几回,孩子的童年是短暂的,是不可逆行的,孩子的心是一块奇妙的沃土,播下什么就收获什么。不要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孩子,让孩子真正具有幸福、快乐的童年。我们就要有敏锐的洞察能力,要做到细心、耐心,有责任心和一颗童心,要了解幼儿的需要并给予适时的支持和帮助。有了《指南》为我们指引方向,我们就有了努力的目标。通过学习指南,我又一下体会:

一、营造温暖、轻松的环境,让幼儿形成安全感和信赖感。

在班上有些孩子比较内向,不愿与别人交流,我们应该以欣赏的.态度去对待幼儿,发现幼儿的优点,将他放大化,鼓励幼儿多与别人交流。

二、则样对待犯错误的孩子。

孩子由于自控能力差,好奇心强,不管什么东西都想摸。所以经常犯错误,《指南》给我们的建议是:幼儿做错事时要冷静处理,不历声斥责,更不能打骂。幼儿发脾气时不硬性压制,等平静后告诉他什么行为是可以接受的。

三、应该尊重每个孩子的发展,注重个体差异。

孩子们来自不同的家庭,全班孩子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但是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尊重每个孩子的发展,注重个体差异,不能横向比较。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不准用“像不像”、“好不好”等评价幼儿的作品,每一个孩子都有他独特的学习方式和独创性。

四、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

《指南》关注幼儿学习的可发展性。如果我们只注重知识目标,而忽略了孩子的自控力、关爱他人、乐群于人、积极乐观、独立自理、兴趣好奇心、积极认知风格、积极学习态度和谨慎行为风格等持续发展品格的培养。那么这种幼儿教育就好有缺陷的。现在有了《指南》的指引,我明确了幼儿教师不仅“教书”更要“育人”的角色定位。

通过对《指南》的学习,我进一步了解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