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中班健康课教案《我爱吃蘑菇》

2025/10/07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中班健康课教案《我爱吃蘑菇》(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中班健康课教案《我爱吃蘑菇》 篇1

一、教学目标:

1. 让幼儿了解蘑菇的营养价值,培养爱吃蘑菇的情感。

2. 通过观察、品尝等活动,让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蘑菇。

3. 教育幼儿在家长陪同下购买食物,注意食品安全。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

1. 导入:教师出示一张蘑菇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蘑菇的形状、颜色等特点。

2. 新课:

a. 教师向幼儿介绍蘑菇的营养价值,如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等。

b. 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蘑菇图片,让幼儿认识并说出它们的名字。

c. 教师准备一些蘑菇食品,让幼儿品尝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3. 游戏: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蘑菇接龙”游戏,每个幼儿说出一个蘑菇名字,下一个幼儿要接着说出另一个蘑菇名字,直到所有幼儿都参与过。

4. 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蘑菇的营养价值和食用方法。

5. 作业:请幼儿在家中与家长一起购买蘑菇,并在下次课堂上分享购买的过程和感受。

三、教学反思:

1.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对蘑菇有了初步的认识,了解了蘑菇的`营养价值。

2. 在品尝蘑菇的过程中,幼儿表现出了对蘑菇的喜爱,达到了培养爱吃蘑菇情感的目的。

3. 在游戏环节,幼儿积极参与,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 通过家庭作业,让幼儿学会在家长陪同下购买食物,增强了食品安全意识。

中班健康课教案《我爱吃蘑菇》 篇2

课程名称:

我爱吃蘑菇

适合年龄:中班幼儿(4-5岁)

教学目标:

1. 了解蘑菇的基本知识,认识不同种类的蘑菇。

2. 学习判断蘑菇是否有毒,并了解食用蘑菇的好处。

3. 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和健康意识。

4. 通过观察、讨论等活动,锻炼幼儿的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 实物或图片:各种常见的可食用和有毒蘑菇的图片。

2. 绘本或视频资料:介绍蘑菇的故事或科普知识。

3. 实验材料:显微镜(如有条件)、放大镜、白纸、彩笔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

1. 教师出示一个篮子,里面装有几种不同的蘑菇模型或图片,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2. 让幼儿围坐在一起,提问:“你们喜欢吃蘑菇吗?为什么?”收集幼儿的回答。

二、新知呈现

1. 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蘑菇图片,简单介绍每种蘑菇的特征。

2. 讲解如何分辨蘑菇是否有毒,强调只有大人在场的情况下才能尝试未知的蘑菇,平时不能随便摘取野生蘑菇食用。

3. 利用绘本或视频资料,讲述一个关于蘑菇的小故事或介绍蘑菇的科普知识,增加幼儿对蘑菇的兴趣。

三、互动探讨

1. 分组让幼儿使用放大镜观察蘑菇的'形状、颜色和纹理,鼓励幼儿相互交流观察到的特点。

2. 每组选择一种蘑菇,用彩笔在白纸上绘制它的形态,并与大家分享画的蘑菇和其特点。

四、实践操作

1. 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用显微镜观察蘑菇的孢子或细胞结构,让幼儿感受科学探索的乐趣。

2. 讨论蘑菇的营养价值和为什么它们对人体有好处。

五、总结反馈

1. 回顾今天学到的知识点,包括不同种类的蘑菇、如何识别蘑菇是否有毒以及蘑菇的好处。

2. 与幼儿一起总结,形成“我爱吃蘑菇,但要学会分辨好坏”的共识。

六、延伸活动

1. 家长配合,带幼儿去超市或市场认识真实的蘑菇,并在家长指导下尝试品尝不同的蘑菇菜肴。

2. 家庭作业:让幼儿在家与父母一起绘制一张“我爱的蘑菇”画,收集并分享到班上。

评价方式:

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交流互动以及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评价。

中班健康课教案《我爱吃蘑菇》 篇3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蘑菇的营养价值和食用方法;

2. 培养幼儿的健康饮食习惯,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3. 通过观察、比较和品尝,让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蘑菇及其特点。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

1. 导入活动:教师出示一张图片,上面画着各种颜色鲜艳的蔬菜和水果,引导幼儿观察并回答问题:“你们看到了哪些蔬菜和水果?”“你们喜欢吃哪种蔬菜?”等问题,引起幼儿的兴趣。

2. 呈现新知识:教师向幼儿介绍蘑菇的种类、形态和营养价值,让幼儿了解蘑菇对人体的好处。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展示实物或图片的方式,让幼儿更直观地认识不同种类的蘑菇及其特点。

3. 实践操作:教师准备一些新鲜的.蘑菇和其他食材,让幼儿自己动手制作一份美味的蘑菇菜肴。在制作过程中,教师可以适时给予指导和帮助,让幼儿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成就感。

4. 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幼儿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让他们总结出蘑菇的营养价值和食用方法,并鼓励他们在平时的饮食中多选择健康的食品。

三、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幼儿们对蘑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学会了如何正确地食用蘑菇。但是,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对于一些复杂的烹饪技巧还需要加强练习。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健康饮食的知识。

中班健康课教案《我爱吃蘑菇》 篇4

活动目标

1、知道不挑食的孩子身体好,喜欢吃蔬菜。

2、理解故事中的小兔从不爱吃蔬菜到样样蔬菜都爱吃的转变过程。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蔬菜若干(萝卜、青菜、蘑菇等)。

2、小兔图片。

3、故事磁带,相关挂图。

4、对露水有一定的认识。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招待小客人

1、今天我们班来了一位动物朋友,我们和它打个招呼。

2、怎样招待朋友?

3、我们班里有这么多的蔬菜我们就给小兔子吃点蔬菜好吗?

4、你们愿意来招待小兔吗?教师拿出任意一种蔬菜,老师和幼儿一起说:我给你吃xx。小兔表演什么菜都不爱吃。

5、它为什么不爱吃?

6、如果不吃蔬菜身体会怎样?

7、教师小结:每一样蔬菜有不同的营养,如:多吃胡萝卜对我们的眼睛有好处;多吃菠菜、芹菜能补血;多吃大蒜能消灭身体里的细菌;多吃青菜、白菜、包菜能帮助消化。多吃蔬菜有那么多的好处,你们愿意多吃蔬菜吗?

8、你喜欢小兔这个样子吗?为什么?

(二)幼儿欣赏故事,初步熟悉故事情节。

1、兔爸爸、兔妈妈看到不爱吃蔬菜的兔宝宝,心里很着急,请你们帮他们出出主意,你有什么办法让小兔爱吃蔬菜?

2、幼儿自由讨论。

3、幼儿交流。

4、兔爸爸到底想了一个什么办法呢?听老师讲。教师播放故事录音幼儿欣赏。

5、爸爸想了一个什么办法让小兔什么都爱吃了?

6、为什么原来不爱吃的蔬菜,现在小兔都爱吃了呢?仅仅是因为上面有露水了吗?我们一起来完整欣赏故事。

(三)看挂图完整欣赏故事,理解小兔的转变过程。

1、欣赏故事

2、兔爸爸带小兔做了哪些事?

3、做完了事,小兔感到怎么样?

4、为什么小兔原来不爱吃的菜现在变得真香、真好吃了呢?原来是因为小兔参加了劳动,一劳动肚子很快就饿了,所以它觉得原来的那些菜味道特别香,所以都喜欢吃了。

5、游戏时,我们再去喂喂小兔吃饭,好吗?

(四)联系自己的'实际,知道不挑食的孩子身体好这个道理。

1、你有不爱吃的蔬菜吗?

2、等会儿老师也带你们去劳动,劳动结束后我们在吃饭时也一定会觉得所有的蔬菜都好吃的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