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幼儿园小班教案

2025/10/08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尝试将大小不同的蜡光纸圆片黏贴在底板上,并在教师的提醒下有颜色搭配和图形组合的意识。

2、通过观看教师的演示学习用糨糊黏贴的方法。

3、能大胆黏贴,体验不同大小、颜色、组合方式的“泡泡”贴在展板上的美感。

活动准备:

1、康定斯基作品《圆之舞》的PPT。

2、颜色、大小不一的蜡光纸圆片,黑色卡纸每人一张。

3、泡泡枪一个,胶水、抹布每组一份。

4、底板上布置几条小鱼和水草,底板的大小以能张贴所有幼儿的作品为宜。

活动过程:

一、调动幼儿关于泡泡的经验

1、你们吹过泡泡吗?你们看,我会变出泡泡。(教师用泡泡枪打出一串泡泡。)

2、有多少泡泡?(适时丰富词汇:许多、一串一串的泡泡。)

3、泡泡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观察并用动作和语言表达:圆圆的,有的大有的小。)

二、引导幼儿欣赏康定斯基作品《圆之舞》PPT,帮助幼儿整理前面获得的经验。

1、有个画家画了许多泡泡,看看他画的泡泡和刚才你们看到的泡泡一样吗?

2、他画的泡泡是怎么样的呢?(引导幼儿说出有不同颜色、不同大小。)

3、这些泡泡都是紧紧地靠在一起的吗?(引导幼儿观察出有的密集,有的`分散,就像有的喜欢和好朋友挤在一起,有的喜欢单独呆在一个很空的地方一样。)

(分析:此环节的重点在于引导幼儿观察泡泡不同的组合方式,特别是重叠、聚合、分散的组合方式,以帮助幼儿丰富泡泡组合的图像经验,便于幼儿在后面创作时主动运用。用“紧紧”这个词来引导幼儿具体感受泡泡的组合方式很关键,因为如果问题太宽泛,如:“泡泡是怎么排列的?”小班幼儿就不知如何回答。因此,对小班幼儿来说问题具体、语词准确特别重要。)

三、创设情境,引导幼儿进入黏贴泡泡的状态

1、出示大底板,指着底板上的小鱼说:“小鱼也喜欢用嘴巴吹出许多的泡泡呢!”

2、你们想让小鱼吹出一个什么样的泡泡呢?是大大的还是小小的?是什么颜色的?

3、教师演示贴“泡泡”。幼儿每说出一种,教师就在底板上贴上一个圆片“泡泡”,在贴之前教师问:“你们想把它贴在中间还是旁边,上面还是下面呢?”同时教师用动作演示每一个地方,最后将“泡泡”贴在幼儿选择的位置上,边贴边说:“先用食指蘸上胶水,从‘泡泡’白色的这一面的中间开始抹开去,记住每个地方都要抹到,然后用抹布将手指擦干净,再把‘泡泡’贴在底板上。”当贴第二个“泡泡”时,教师问:“是紧紧靠着第一个泡泡呢还是离它远一点,或者离它很远呢?”

(分析:此环节的重点是帮助幼儿运用前面的经验,进一步强化图像组合意识。教师通过演示,让幼儿明确怎样贴在一起或分开贴,将幼儿无意识的黏贴引导为有意识的黏贴。通过与幼儿讨论如何选择“泡泡”的大小和颜色,强化幼儿的参与意识和自主意识,为后面幼儿的个性化黏贴作铺垫。)

4、再次交代操作要求。

(1)今天我们要学习用胶水来黏贴“泡泡”。(教师逐一介绍工具材料——胶水、抹布。)你们会用胶水黏贴吗?

(2)谁会用胶水贴“泡泡”?(请个别幼儿上来演示如何正确抹胶水及黏贴。)

(分析:此环节的目的有二:一是调动幼儿主动学习的能力,让幼儿认为不用教师教自己也能学会这个本领,增强幼儿自主观察、学习的意识;二是教师可以由此了解幼儿在前一个环节中学习的情况,发现幼儿的问题和困难,从而进一步强化和补充,使指导具有针对性。同时演示的幼儿又给能力较弱的幼儿做了一次示范,既满足了该幼儿的表现需要,也满足了其余幼儿再次观察学习的需要。)

四、幼儿创作

教师提醒幼儿选择颜色、大小不一的圆片进行黏贴,并将多余的圆片放回原处。已完成的幼儿坐白线上看书。

五、引导幼儿欣赏作品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感受音乐旋律,能用肢体动作表现种子发芽的过程。

喜欢想象动作,体验自主表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课件准备:小种子、小芽儿、小花、小果子图片;《小种子要发芽》歌曲音频;《小种子要发芽》歌曲分段音频。

纸面教具:小种子、小芽儿、小花、小果子图片。

活动过程

出示种子成长过程图片,鼓励幼儿用肢体动作表演

1、学一学小种子钻出土地的动作

——有一颗小种子在地下睡觉。春天来了,小种子要发芽, 顶顶脑袋往上钻,钻呀钻,哎哟哟,钻呀钻,哎哟哟。(出示图卡:种子。)

——小种子想要长大,它做了什么事情呢? 小朋友们能用动作表现出来吗?

2、学学小叶子长出来。

——小种子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钻出泥土啦,它还长出了两片叶子。(出示图卡:小芽。)

——小叶子,伸懒腰,伸伸胳膊伸伸腿,伸呀伸,哎哟哟,伸呀伸,哎哟哟!

——小种子钻出泥土,长出了什么?用动作表演一下,小叶子是怎么伸展的吧!

3、学学小花朵开放了。

——小叶子长呀长,慢慢地长大,又长出了一朵小花。(出示图卡:小花。)

——小花蕾要开花,花瓣层层都打开,开呀开,哎哟哟,开呀开,哎哟哟!

——小叶子越长越大,然后长出了什么?你来做一做,小花是怎么开花的吧!

4、学学小果子长大了。

——小花开出来以后,它又结出一个小果子。(出示图卡:小果子。)

——小果子要长大,向着太阳笑哈哈,笑呀笑,哈哈哈,笑呀笑,哈哈哈!

——小花开出来了,又结出了一个小果子,小果子是怎样笑的?你能表演一下吗?

播放音乐《小种子发芽》,引导幼儿欣赏并表演

1、完整欣赏音乐《小种子要发芽》。

——这里有一首很动听的歌曲《小种子要发芽》,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听一段音乐贴张图卡。)

——你觉得这首曲子分成了几段?每一段都在说什么呢?

2、分段听音乐,感受乐曲旋律。

——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做小种子钻出土、小叶子伸懒腰、小花朵要开花、小果子笑哈哈的`动作吧。

——你们想先做谁的动作?我们一起听音乐跟着做吧。(根据幼儿的选择,分段播放音乐。)

3、完整表演律动。

——现在请你从小种子、小叶子小花朵、小果子这4个角色中选一个你自己最喜欢的,最想表演的,贴上对应的卡片。

——小朋友们和我一起先围成圆圈,一会儿唱到谁,谁就站起来表演,好吗?

——如果你想表演别的角色了,就和其他小伙伴商量下,跟他交换卡片,然后再一起表演。

温馨提示

尽量引导幼儿探索 出和别人不同的动作。

在表演的过程中,引导幼儿跟着节奏表演。

等幼儿熟悉音乐和动作以后,可以提醒幼儿调整自己的动作幅度。

附【曲谱】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幼儿能够了解面粉光滑、细、轻、白色、无味的基本特征及用途。

2、丰富词汇:面粉 软

3、教育幼儿爱惜粮食,喜欢吃面食。

4、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5、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小狗木偶一个 ;不同种类的面食食品若干; 每组一盘面粉;小麦1瓶。

活动过程:

一、以游戏形式,激发幼儿认识面粉的兴趣。

师:“小朋友,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小狗贝贝的面食店今天开业了,咱们一起去看看都有什么好吃的吧!”“瞧:有什么呀?”(出示面食)

“小狗贝贝店里有这么多好吃的,它想考考你们,这么多好吃的都是用什么做成的呢?”(面粉)

“这些好吃的都离不开面粉,想不想认识它?(想)“小朋友可以用小手摸一摸,捻一捻,闻一闻,吹一吹,看看面粉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出示面粉)

二、 引导幼儿利用感官、感知面粉的基本特征。

1、对幼儿的操作进行梳理。

师:“面粉是什么颜色的?”(白色的)

“小朋友用你的小手来摸一摸这白色的面有什么感觉?”(光滑的)

“再用你的手指来捻一捻,觉得面粉怎么样?”(很细)

“来吹一吹、看一看、面怎么样?”(像粉一样,轻轻的.飞起来)

“用鼻子闻一闻它有没有味道?”(没有)

教师小结:面粉的颜色是白色的、摸上去是光滑的、感觉又细又软的、吹一吹很轻,闻起来没有气味。

2、引导幼儿感觉面团的特点。

幼儿园小班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能边唱边表现相应的游戏动作。

2、学习游戏《小剪刀》的玩法及规则,初步学会两两结伴玩游戏。

3、在游戏的过程中,体验互动、交流的乐趣。

4、能根据音乐的速度,变换动作速度。

5、能积极参加游戏活动,并学会自我保护。

教学准备:

经验准备:让幼儿知道指甲长了就要剪的生活常识,在用剪刀的时候应注意安全的自我保护意识。

材料准备:表现鳄鱼和小鸟做游戏的图片一张 CD音乐

教学过程:

一、鼓励幼儿用手做出小剪刀的不同样子,引起幼儿活动的兴趣。

1、小朋友,我们的指甲长了,该怎么办呢?

2、谁能用你的小手变一把小剪刀给大家看看?

3、发声练习。

二、学唱歌曲《小剪刀》。

1、你在图片上看到了什么?

2、图中什么东西长得像长指甲、小剪刀呢?(小鸟的翅膀像长指甲,鳄鱼的嘴巴像小剪刀。)

3、如果小鸟的翅膀放在大鳄鱼的`嘴巴里,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我们来听一听,小鸟和鳄鱼它们在唱什么、玩什么?

4、教师念歌词内容。(让幼儿注意倾听,并回答歌词的主要内容。)

5、教师慢速清唱歌曲。

6、幼儿集体跟唱2—3遍。

三、学习游戏《小剪刀》的玩法及规则,引导幼儿初步学会两两结伴玩游戏。

1、请全体幼儿当“长指甲”,老师当“小剪刀”,边唱歌曲边游戏一遍。

唱完哪一句时“小剪刀”才能合拢,“长指甲”才能快速跑走?(说明游戏规则后再玩一遍游戏。)

2、交换角色游戏一遍。

3、请两名幼儿示范游戏一遍。

4、男孩子和女孩子结伴玩游戏两遍。

四、结束。

今天我们学会了两个人玩的游戏《小剪刀》,这个游戏还可以跟爸爸、妈妈一起玩哦!

听音乐离开活动室。

附音乐:

小剪刀(音乐)

1=D2/

3 35 6 | 3 35 2 | 6 1 6 1 | 2 2 2 |

小剪 刀, 张 嘴 巴, 不 吃 鱼, 不 吃 虾

3 3 5 3 | 2 。 3 | 5 6 3 2 | 1 — ║

爱 吃 娃 娃 的 长 指 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