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吃西瓜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猴子吃西瓜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猴子吃西瓜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多种手段,感知了解西瓜的多种用处。
2.激发更加喜爱西瓜的情感和不断探索西瓜的欲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发展动手观察力、操作能力,掌握简单的实验记录方法。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切成各种形状的西瓜皮、西瓜皮炒菜、西瓜籽、西瓜霜含片。
活动过程:
1.品尝西瓜皮炒菜,知道西瓜皮的食用。
师介绍菜肴,引起幼儿食欲。
师:今天,老师给你们炒了一盘好吃的菜,请你们看一看,猜一猜这是什么菜?
当幼儿知道是用西瓜皮做成的菜,都露出了惊奇的表情说:“啊,西瓜皮还可以吃?”
一起品尝,说说西瓜皮的味道和咬上去的感觉。
2.想象西瓜皮变玩具,体验西瓜皮的'玩法。
师:西瓜皮可以吃,还可以玩呢?你们说,西瓜皮可以怎么玩?
提供不同形状的西瓜皮,让幼儿边玩边想象。
男孩子把对半切开的西瓜皮想象成小船,在水池里放满水,玩起了开船的游戏。想象成帽子,戴在头上变成了解放军。女孩子把西瓜皮当成了摇篮,把洋娃娃放在里面开心地摇起了摇篮。
小朋友把切成小块的西瓜皮想象成手机,打电话游戏玩得不亦乐乎。还把小块的西瓜皮当成了x、小桥、眼镜、奥特曼脸谱等等。
3.西瓜皮做美容,感受其中的乐趣。
师:西瓜皮里含有很多的营养成分,是天然的美容护肤品,我们也来学学大人,做做美容吧。
4.剥西瓜籽比赛,了解西瓜籽的吃法。
5.品尝西瓜霜含片,了解西瓜的药用。
猴子吃西瓜教案 篇2
猴子吃西瓜教案(通用10篇)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猴子吃西瓜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猴子吃西瓜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在阅读中了解绘本图画的内容,通过表演梳理故事的发展脉络。
2、大胆猜想故事情节,积极参与讲述活动,能较连贯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3、学习蚂蚁聪明灵、活爱动脑筋的优点及团结协作的精神。
重点难点
在阅读中了解绘本图画的内容,通过表演梳理故事的发展脉络。
活动准备
1、课件:绘本及故事发展思维导图。
2、绘本人手一本。
3、表演用道具:可分割的大西瓜;棍子、铁铲等工具 。
活动过程
一、出示大西瓜和小蚂蚁画面导入故事,引发兴趣。
1、这是一片怎样的西瓜?
2、谁可能会最早发现这片西瓜?
二、提出猜想问题,引起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1、播放绘本 PPT 的 P1 页,幼儿观察讲述画面的内容。
2、出示吃剩下西瓜的画面(P2)提问引导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开展讨论:
(1)蚂蚁们一下子就吃饱了,可还剩那么多西瓜,怎么办呢?
(2)你猜蚂蚁队长在说什么?(幼儿简单讨论,引出搬回家)
3、猜想活动:教师运用简笔画的形式记录幼儿的猜想。
(1)小蚂蚁们会怎样搬西瓜呢?
(2)蚂蚁的数量太少搬不动怎么办?
(3)如果你是蚂蚁队长看到西瓜搬不动,你会怎么办?
二、幼儿阅读绘本,梳理故事脉络。
1、幼儿人手一本图书快速阅读,教师提醒幼儿在书中寻找猜想问题的答案。
2、帮助幼儿在思维导图的索引下,对比幼儿的猜想梳理故事的`发展脉络。
蚂蚁们吃西瓜——剩下的西瓜怎么办——大家一起办搬——叫帮手、用工具——大西瓜切小块——分工行动
三、在表演中深入理解故事的内容。
教师扮演蚂蚁小队长引领幼儿表演故事 2-3 次。
四、观看 PPT 在讨论中赏析故事的结尾。
1、出示西瓜皮图片 P9,幼儿讨论。
2、瓜肉都搬走了,还剩下西瓜皮有用吗?
3、看看蚂蚁们是否和你们想的一样,它们又把西瓜皮做成了什么呢?
4、出示滑梯图片 P10。蚂蚁把西瓜皮当滑梯,真是太好玩了。
五、学习蚂蚁聪明灵活、爱动脑筋的优点及团结的精神。
1、讨论:为什么一开始小蚂蚁搬不动西瓜,后来却成功了?
2、总结:小小的蚂蚁终于搬走了大大的西瓜,我们小朋友只要肯努力、肯动脑筋,和朋友们团结合作、互相帮助,就没有什么战胜不了的困难!
猴子吃西瓜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引导幼儿深入理解《猴子吃西瓜》故事中蕴含的品德教育意义,如不盲目跟风、尊重知识、善于思考等。
通过角色扮演和讨论,让幼儿在情境中体验和感悟品德观念,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
鼓励幼儿将故事中的品德观念运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高幼儿的品德素养。
二、教学准备
《猴子吃西瓜》的故事剧本,制作成图文并茂的小书。
猴子头饰、西瓜道具、模拟的 “猴王座椅” 等表演道具。
生活情境图片,展示一些与故事品德相关的生活场景,如小朋友在课堂上积极思考问题、不盲目跟从他人意见等。
三、教学过程
故事回顾(5 分钟)
教师和幼儿一起回顾《猴子吃西瓜》的故事,提问幼儿:“故事里有哪些猴子?它们都做了什么?” 引导幼儿回忆故事主要情节。
角色扮演(10 分钟)
将幼儿分成小组,每组幼儿分别扮演故事中的不同角色,如猴王、老猴子、小猴子等。按照故事剧本进行表演,在表演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表现出角色的特点和情感,如猴王的威严、老猴子的自信、小猴子的好奇等。
表演结束后,邀请其他小组的幼儿进行评价,说说哪个小组表演得最生动,哪个角色表现得最像。
品德讨论(15 分钟)
教师展示生活情境图片,组织幼儿讨论:“在这些图片里,小朋友们做得对不对?为什么?” 引导幼儿将故事中的品德观念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
提出问题:“在生活中,如果你遇到像猴子们一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想法和做法,教师给予肯定和指导。
总结与承诺(10 分钟)
教师总结故事中的品德要点,强调不盲目跟风、尊重知识、善于思考的重要性。
组织幼儿进行 “品德小承诺” 活动,让幼儿说一说自己在今后的'生活中,要怎样做到这些品德要求,如 “我以后遇到问题要自己想一想,不随便听别人的”。教师将幼儿的承诺记录下来,张贴在教室显眼位置,作为幼儿的品德行动指南。
四、教学延伸
在班级设置 “品德小明星” 评选栏,每周评选出在品德方面表现优秀的幼儿,给予表扬和奖励。
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运用故事中的品德观念,解决遇到的问题,共同促进幼儿品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