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新参者》读后感

2025/10/09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新参者》读后感(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新参者》读后感 篇1

故事很简单,由一桩凶杀案牵涉出一系列人物,而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家庭与故事,述说出了这世界上那么多平凡人真实的存在,不论富贵或是贫穷,人类的情感与人性的光辉才是最能让我们感动的事物。

在这个故事里,有对母亲病情善意隐瞒的儿子,有对老公无比包容的料亭老板娘,有着独特沟通方式的陶瓷店婆媳,有对女儿刀子嘴豆腐心的钟表店老板,有默默关注离家儿子的母亲,有对儿子溺爱成灾的律师父亲,更有一个温暖的刑警。

与其说这是一条街道,不如说这更像一个平凡的世界,充满了人生百态,而我们都是这个世界的新参者,我们会慢慢地改变身边的人,也会被身边的人慢慢改变,而最重要的是,我们所经历的这一切,都是带有感情的,感情最暖人也最伤人,这提醒着我们,我们一定要温暖纯良。

警察不应该只是抓住凶手,也应该温暖人心。这真是一句温暖的话,加贺真是一个好警察,他完全做到了这一点,不仅守护了世界上的正义,更是保护了人们的心灵。他注重细节,不会轻易地放弃,而会执着地寻找证据。敏锐、机智、善良、勇敢……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

警察跟警察不一样。这句话值得我们深思,这个世界上不会有完全一样的两片叶子,人与人之间更是无法雷同,有好就有坏,有勇敢就有懦弱,有善良就有邪恶……而我们能做的,只是守住自己的底线,尽量地不负此生。

《新参者》读后感 篇2

新参者对于我们中文来说是一个晦涩的词汇,基于日语习惯翻译的词,大概的意思是新来的人的意思,加贺作为刚来到本事件发生的地区,通过调查案件的方式同本地居民逐渐熟络,同时帮他们解决一个又一个的生活小难题,非常的温馨。

东野真是没有驾驭不了的体裁,这种温情系推理小说真是构思巧妙。

本书东野设置的以加贺为隐藏主角,多主线的方式来进行故事的推进,是一种很棒的安排,刚开始看的时候将重点放在了观察谁是罪犯上,却忽视了东野从来不按常理出牌的性格。虽然线索看似非常多,却发现都是加贺自己的小趣味,帮助其他人互相了解,将几个家庭的悲欢离合一一展现,也不忘了安插东野式的小段子调剂气氛,对婆媳矛盾吐槽的那一段更是让人心领神会。

所谓新参者的指导,便是指如何快速的融入当地的环境。在东野的书籍中,日本普通的民众普遍对警察有很强的戒备心里,尤其是刑警涉及到杀人案件之时,几乎所有人都讳莫如深。加贺作为这样一个身份介入当地居民的生活中,一边通过推理摸索案件,一边帮助居民解决难题。这或许才是东野所要表达的思想吧。

看东野的书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对自身思路的反思。书籍就如一面镜子,对书籍的认同感来源于自身的形象。一本温暖的小说硬生生的让自己看成了悬疑恐怖小说,想起《曾国藩》中提到的,“积劳积忧过重,气血亏损,日后望少从奇险处着想。”怎么一转眼又忘了呢?

还是要以享受的心态来欣赏小说,不要附加太多其他的任务和意义了。

《新参者》读后感 篇3

一件命案,让一个“新参者”警官了解了一整条街居民的生活。

读东野圭吾的书,总有一种开头很无聊的`感觉,但是越往后,越觉得受到吸引。每个人都与这个社会相连接,更加深刻的体会到大学辅导员说过的“你与任何一个陌生人都只隔着五个人的距离”,只要你去认真推敲一下,总是可以发现你跟陌生人之间原来要有联系。

每个人都有一段故事,这故事或许是好的,或许是坏的,或许精彩起伏,或许碌碌庸然,但是总是有的,只要你是一个人。

最喜欢的莫过于父母对孩子疼爱与看重的区别,很多时候听到的都是父母的“为你好”,但是实际上很多父母将自己不能达成的梦想强制加在孩子身上,强制替孩子选出方向,什么时候才能想明白,父母的责任是保护孩子安全长大,引导他们自己做出正确的选择,尊重他们内心的想法呢?

加贺想必温暖了许多读者的心——我身边的警察要是都这样就好啦!

加贺也只是遵守了警察应守的规则:追求最大化的真相,帮助受害者得到救赎,这应该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敬业。

《新参者》读后感 篇4

好喜欢这本书,虽然讲的是凶杀案,里面却都是暖暖的亲情,友情,爱情,每个小故事,读到最后都让人很感动。仙贝店里很用心生活的青惠,奶奶聪子,还有为了让妈妈和女儿不难过掩藏事实的爸爸,以及给用心工作善良的保险员提供不在场证明。瓷器店虽然表面不和但内心都很想着对方的婆媳。朋友离婚帮忙处理后续并照顾她的朋友,虽然表面闹得不愉快,但还是真心为她祝福。玩具店很豁达的店长。卖手工艺制品的情怀女店长,觉得都很值得人们去敬佩。丈夫直宏儿子弘毅,佑理感觉都是很暖的故事。这本书写出了一个新的高度,更加喜爱东野圭吾了,以前看他的《幻夜》《白夜行》感觉宣扬的,表达形式都很像,像是翻版,以为东野圭吾的书都是讲那种人性中不可直视的恶,让人读了很压抑。

这本书本整体基调就很温暖,喜欢加贺,读了很感动,遗憾就是那么多的善与暖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以第三视角的人才能看的明白,就是那么好的人被杀了,感觉很遗憾。如果每个案子的卷宗都可以这么写,我想世界的凶杀案也会少吧。里面还有一些不太符合逻辑的地方,比如不和的婆媳,最后那个逆转有些不符合平常的认知,明明喜欢老婆却从不表达的直宏,但完全可以确定,这是一本很棒的书,更加喜爱东野圭吾。

《新参者》读后感 篇5

东野圭吾的每一本其实都在描写人性,或反映社会问题。书如其名的《恶意》让人感受到深深的恐惧,《白夜行》里虾虎鱼和枪虾的畸形爱情,《湖畔》中因家庭问题对孩童心理的恶劣影响,《嫌疑人》中石神不顾一切的深情……许多不一而足的事例,令人细思极恐。

而本书,讲的却是日常生活中亲人之间的温情。满地鸡毛的琐碎生活中,家庭亲人间也会产生隔阂与误解,彼此冷若冰霜互不相让,内心身处却一直深深惦念着对方。主人公加贺恭一郎通过作为刑警,通过对案件的调查访问,将他们的温情故事展现给读者,如同温煦的阳光照洒向人们的平凡世界加贺恭一郎的形象已深入人心,细致严谨且善解人意,温和开朗又坚定执着。他不仅尽心尽责的开展侦查破案工作,还关注被害人心灵创伤的治愈与灵魂上的救赎,这份心思已经超越了职业的界限,是人性中的大爱。

东野圭吾的推理作品中,往往在日常的细枝末节和常规思维处留下伏笔,以待收官时“一鸣惊人”。试想,作者在写书之前会确定故事结局,并按照正常思维方式预想故事的发展情节。但是在推理小说中,没有悬念和疑问就没有对读者的吸引力。因而,作者会从故事结局与常规逻辑中推导出一条牵引故事发展破局主线,在文章叙述中不留痕迹的埋下草蛇灰线的伏笔,最后令读者叹为观止的同时又觉得是合情合理的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