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骨科实习的心得体会
微文呈现整理的在骨科实习的心得体会(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在骨科实习的心得体会 篇1
时光飞逝,在骨科实习的时间过去了,在这些日子里我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而且不仅仅是在医学方面上的,还有做人和办事能力方面。
记得刚到医院的时候,我们都是怀着好奇与忐忑的心情去科里报道,刚进科里的时候也不知道做什么,怕反而帮了倒忙,但随着老师耐心的教导我慢慢熟悉的在医院的一些工作。算起来我在医院上过的手术差不多能有一百多例了,小到内踝骨折,锁骨骨折,还有掌骨骨折;大到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颈椎手术,腰椎手术。其实说大小只是相对来说,在医生的眼中所有的手术都应该是大手术,应该相等对待。说到手术记得我的第一台手术时在和老师出急诊夜班的时候来的一个胫骨远端开放骨折合并胫距关节脱位的患者,当把他腿上包扎的纱布打开的时候,看见了骨折端刺破了皮肤穿了出来。那是我第一次看见活生生的骨头,跟在解剖实验室看见的骨头一点都不一样,但没感到那么的恐怖。给患者做了些处理和抽血化验之后就进手术室了。手术从零点一直做到两点多。感觉从手术室出来后腿都软乎了。第一次上手术的感觉就是累啊,而且还是半夜该睡觉的时候上的,当时我就感觉,做个医生不容易啊,不仅要随时做好上手术的准备,而且还要有足够的精神意志力。
在实习的四个月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脊柱的手术,我参加过的脊柱手术有颈椎滑脱,颈间盘突出,腰椎压缩骨折、爆裂骨折,腰椎间盘突出。对脊柱手术的主刀者来说都需要是胆大心细的人,因为只要稍有偏差就会对患者的神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伤。但是如果手术成功的话,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以腰椎爆裂骨折为例,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择期手术,脊柱手术的大体过程为:切开皮肤和皮下组织后,用电刀剥离竖脊肌显露椎板和椎体,在C型臂透视机的辅助下用定位针定位椎弓根,然后在定位针处拧入椎弓根钉,之后用棘突剪刀剪掉病椎的棘突再用咬骨钳、枪钳子除去椎管占位的骨块以解放脊神经,显露脊神经后检查硬膜囊是否有破裂,如果有破裂用结扎线缝合。最后连接椎弓根钉尾棒和横连,清点纱布器械后将肌肉组织覆盖于椎弓根钉,连接负压引流装置,固定,逐层缝合,关闭切口,以无菌敷料覆盖伤口,手术结束。术中要彻底止血,注意保护神经,缝合时要注意不要将引流管缝合。术后第一天更换敷料,第二天如果引流出血性液体小于50毫升,予以将引流拔出,之后隔日换药,术后14天拆线。拆线后即可出院。这就是一个腰椎爆裂骨折患者从入院后到出院的过程,患者最少需要住院十六七天,也就是半个月的时间,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主治大夫是患者心理最大的精神支柱,所以,我们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要把患者当做亲人一样对待。
在骨科实习的时间已经结束,在实习期间,我遵纪守法,遵守医院及医院各科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做到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旷工及擅自离开工作岗位。对待病人和蔼可亲,态度良好,努力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应用于实践。在此过程中我不断总结学习方法和临床经验,尽力提高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独立工作的能力,不断培养自己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思想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以前在学校所学都是理论上的,现在接触临床才发现实际工作所见并非想象那么简单,并非如书上说
写那么典型,好多时候都是要靠自己平时在工作中的经验积累,所以只有扎实投入实习,好好体会才能慢慢积累经验。配得上洁白的白大衣!
在骨科实习的心得体会 篇2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骨科的实习生活已结束,回顾这些日子,有苦有乐,有酸有甜,每天查房、换药、写病程记录、跟手术、写出院小结,每天的生活在这样重复的忙碌中度过。在骨科近一个月的实习生活,让我对自己有了更多的了解,骨科换药是最多最复杂的,手术几乎是最多时间最长的,有很多是四肢的开放性骨折、机器伤,往往一站就是好几个小时,甚至一天都下不了台。特别是晚班,急诊病人一来,必须要上台,手术经常会做到半夜,虽然很累,但我还是觉得很充实。在台上,以前觉得外科打结似乎是一件不难的事情,但在缝伤口的过程中想要缝好却还是要一定的功底的,我第一次知道看似简单的操作实施起来竟然这么困难,每次手术的时候,不管做到多晚多累,老师还是会坚持让我缝伤口,我的速度很慢,但他总是很耐心的教我,告诉我勤学多练,多问,多想才能熟能生巧,我非常感谢游老师给了我这些机会。
在骨科,各类骨折、外伤种类、部位都很多,对于车祸伤,刀伤,机器伤,各关节的复位、石膏外固定、四肢骨折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各种清创缝合等等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对外科无菌原则及操作上又有了一定的提高。在一个科室里待久了,感觉大家真的如同一家人一样,老师的关心和教导,整个科室的协作,让忙碌的工作变得充实而快乐。虽然现在我还只是学生,也许我的能力有限,但是我要用我的努力来充实我的知识与技能,勤学多练,再接再厉。
在骨科实习的心得体会 篇3
黎明的微光照耀着依然拥挤忙碌的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意味着我新一天的实习工作开始了。
1号楼四楼的骨科小天使们已经在为病人翻身,测生命体征,做晨间护理了…………
“阿姨,早上好!我给你量下体温”,“我给您测下血压”,“叔叔,你今天感觉怎么样,伤口还疼吗?”“您的腰椎做完手术,翻身要小心,来我们协助您”…………一项项护理操作伴随着一句句相互问候,配合中进行。这是每天早上交接班后我们做的首要工作。
随后进行的便是一项重要的治疗静脉输液。经过核对,转抄,打印出医嘱,然后液体配制,输液操作准备(输液器,止血带,棉签,碘伏,酒精……)等等一系列的准备程序后,我们便推着治疗车随着带教老师来到病房为患者输液。“请问叫什么名字,把您手腕带上的二维码给我扫一扫,再确认一下”,“阿姨!来,准备输液了”。1床,2床……10床……15床……
就是这样外人感觉普普通通,庸庸碌碌的工作,却是护理前辈们一直奋斗付出的事业,却是让无数受病痛折磨的患者重拾健康,甚至重获新生的希望。
之前在学校学习的都是理论,操作也是面对模型,模型再仿真,也不能交流,也不会说疼。学校操作包扎止血的模特也是专业的同学,专业的配合。而忽略了,其实真正的骨折病人是很痛的,他们不仅不会专业的配合你的操作,甚至还会因为太过疼痛而有排斥心理。这些都是直到我来到骨科实习才领悟到的。
骨科患者,大多受外伤所致骨骼损伤,从颅骨,锁骨,四肢,到跟骨……骨骼是很坚硬的,骨骼受伤,意味着患者受到了很大的外力伤害,受了这么大的伤害,患者的身体需要手术,护理,康复等很多的医学手段的治疗。除此之外,疼痛护理则是骨科患者急切需要的,也是临床需要重视的。
在骨科实习的期间,我发现对大部分患者都是采用药物止痛的方法,药物止疼最为有效,但是我觉得通过对疼痛进行评估,分级,结合一些非药物止痛的方法也很重要。
护理是一项需要不断改善进步的科学,也是需要护理工作者更加耐心细心的人文学。在此,对骨科实习期间对我们循循善诱,授业解惑的带教老师们致以诚挚谢意,并希望老师们工作顺利,老师们的严谨和细心一定是我们以后实习和工作的榜样。
最后把我很喜欢的一句话送给大家共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在骨科实习的心得体会 篇4
我在骨科实习的这段时间里,不仅在基本的护理操作能力得到提升,如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皮下注射、导尿,卧床病人更单和床上洗头操作。还学到了几种骨科的专科操作,如神灯治疗仪,骨折治疗仪的使用,牵引口的换药的方法,以及专科理论知识,包括骨折,腰椎间盘突出症,膝、髋关节置换术,牵引病人,打石膏病人以及颈椎病人等相关疾病知识和护理方法,还有过床板的使用等等。
骨科的知识很具有专科性,比如在体查方面,如腰椎间盘突出症,我们通过病人四肢的感觉和肌力来大概判断病人的哪几个椎体出现损伤。又如寰枢关节半脱位,我们通过比较面部的感觉和肢体的感觉来判断第一第二颈椎之间的关节损伤有无对四肢体造成损害。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全髋关节置换术,特别是术后的病人,我们通过用皮尺比较两腿的长度来判断有无假体脱位。
在这段时间里,我发现自己还有很多的不足,如查房的能力,在体查方面做得不到位,还有给病人做宣教这方面还有些欠缺,可以说就是沟通方面欠缺。总体来说,理论知识还不够扎实,所以我需要不断地从书上汲取知识,希望可以做到灵活地应用到临床上。
在这里,我还要谢谢教给我很多临床知识的老师们,是因为有你们的教导,我才不断从临床中学到知识,还发现自己很多的不足。和你们一起工作的时间很难忘,真的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