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爬山虎的脚》读后感想
微文呈现整理的《爬山虎的脚》读后感想(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爬山虎的脚》读后感想 篇1
这学期以来,我们学了很多课文,但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叶圣陶爷爷写的《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树叶,一片连着一片,繁密茂盛,许许多多的树叶长成了一片“绿墙”。这让我联想到了我们的班级,我们每个同学一起为班级的荣誉努力,让奖状像爬山虎的绿叶一样铺满班级的墙壁。前些日子,学校里组织了开展了军训拓展活动,经过大家的努力和认真地训练,我们战胜了困难,展示出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训练成果。最后,我们班获得了会操比赛一等奖,老师和同学们都非常的开心。
爬山虎不娇贵,生命力很顽强,它的脚像蛟龙的爪子,牢牢地贴着墙,扎扎实实、一步一脚地往上爬。对照爬山虎的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我与之相比就差远了。记得上体育课时,老师让我们跑800米,我跑了一圈400米还没跑完就累死了,想打退堂鼓。我要学习爬山虎的精神,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坚持下去,不气馁,不放弃。
通过学习《爬山虎的脚》,我启发很大。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要向爬山虎学习,坚持不懈、不怕困难、刻苦学习,为班级争光添彩。
《爬山虎的脚》读后感想 篇2
《爬山虎的脚》,是四年级语文的一篇课文,作者是叶圣陶先生。十岁的儿子说,这篇课文,有点无聊,没有太多的意思。
于是,晚饭后,我朗读了一遍,感觉非常舒服。但我对儿子说,我理解你的感受。
叶先生的家,院墙上长了大片的爬山虎,非常好看。嫩红的细丝,从爬山虎的茎上,伸出来。贴上墙的,变成灰色的吸盘。像龙爪一样,撑住了爬山虎向上的体型。没有贴上墙的,几天后,就消失了。
这篇短文就是一幅素描、速写。儿子嫌没有故事情节。我哑然失笑,不到年龄,他当然看不出来。小时候,我喜欢看彩色画、故事画。现在呢,我也能站在一幅素描前,揣摩画家的心路历程。
十岁的男生,最关心自己和伙伴们的游戏。对平常生活中的人、事,总是有意无意的忽略。每晚陪伴他们入睡的,是各种外星人、机器人。走在风景优美的园林中,他们心里想的是猴子、狮子、老虎。即使面对奇花异草,他心里想的,恐怕是人参果之类的玩意。
十岁的男生,生活在父母之爱中,生活在野性中。不能静下心来,观察生活。所以,叶先生的文章,虽然让他们感到无趣,其实真的很有益。
我也想自己描写一个生活细节,向叶先生致敬。我在楼下走了两圈,颇感自身笔力浅薄。
少年时,我只关心自己想象中的世界。青年时,乱象纷扰,心绪不宁,什么都看不真切。陪孩子长大的过程中,只会用朗读,来弥补我不知道的、我不能给与的一切。
孩子看世界的`时候,我看孩子。如果他是爬山虎,我就是爬山虎的脚。有的脚有用,就在叶子下,失去了自己的颜色,失去了自己的生长,希望换来满墙的绿意。有的脚,没派上用场,就消失了。任你努力的回忆,却仿佛什么也没有了。
上学后,学校就是我的世界。和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比不上和老师在一起的时间多。小时候,我是那么崇拜老师,甚至不敢称呼他们的名字。我多么希望,我的语文老师,当年曾经这样,启发过我的情感。
《爬山虎的脚》读后感想 篇3
这篇文章是从叶圣陶爷爷写的《荷花》这本书里看到的,他主要细致的描写了爬山虎的叶子,茎,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色。不几天长大,就变成嫩绿色。
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每根细丝头上长个小圆球。细丝和小圆球跟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色。这就是爬山虎的脚。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小圆球就成了一个小吸盘。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是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这样一步一步的往上爬。
每次我看到我家那边的爬山虎时,总以为爬山虎是想快点爬到屋顶来吸着阳光呢!叶圣陶爷爷用平淡,准确的语言,记叙了“我”对爬山虎生长环境,叶子变化以及爬山虎的脚的细致观察,告诉我们只要带着一颗诗心去观察,总能发现生活中的多姿多彩,平凡的事物含有无穷的魅力和奥妙。
《爬山虎的脚》读后感想 篇4
爬山虎是一种植物,爬山虎有脚,脚长在茎上,茎上在叶柄的地方,后面有细丝,每根像蜗牛的触角,细丝和新叶一样是嫩红色。
每当爬山虎的脚碰到墙壁时,细丝就成了一个个圆片,细丝先是直的,后来变弯曲了,爬山虎就是用这样的细丝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如果你仔细看的话,你就会想起图上画的蛟龙爪子,爬山虎如果碰到墙壁的话,几天就会枯萎了,后来痕迹也没有了。如果你不用力的话,休想拉下爬山虎的一根茎。
爬山虎生长的很迅速,要在墙壁边才能生长。夏天,墙热的像一团火似的,爬山虎是怎样在像火一样热的墙壁上爬行的呢?连手放在上面都会受伤的,爬山虎为什么还是要爬上去呢?它难道不怕热吗?
爬山虎这种坚持不懈、勇往直前的精神感染了我,我们大家应该学习它的这种精神,我们在生活中、学习中,也要有爬山虎的这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