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小学作文指导教案

2025/10/12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小学作文指导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小学作文指导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能抓住特点把文章写具体,运用举实例的写作方法。

2、 把握好这一训练点,交给生习作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把握好这一训练点,交给学生习作中运用举实例的方法把文章写具体。

教学准备:

1、课件(习作要求)

2、三篇材料

一、激趣引课

孩子们,今天老师把大家带到四楼功能厅来上课,看,有这么多的老师来听课,你想说些什么?喜欢几个孩子说的,看来谁都有谁的感受,在课堂上王老师就喜欢这样,人与亦云我不云,老生常谈我不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声音,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能不能做到?

二、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我们学语文,你们认为最困难的,最头疼的是什么?看来我今天说到你们的心坎坎上了,那么好,我们今天就叫大家写这篇作文容易点,大家都能写,有话可说,什么题目呢?一个字(板书:我)我就是自己,你对自己了解吗?你来说说你的特点?很多同学都写,我也出这题叫学生来写,可是呢,交上来的作文千篇一律,千人一面,雷同的。为了避免大家走到这条路上啊,我前面再写三个字,要写出(板书:不一样)读这三个字,对啊!要写出不一样,人家有的,我就不写,我,身上有的特点人家没有我就写。就写人家想不到的,那么我们把这不一样中间加了一个字变成题目了(板书:的)我请三个同学来读读这个题目,一、二、三站起来。(评价)知道吗?老师也有三个特点:

1、爱看书

2、爱美

3、爱唱歌。你的特点是什么呢?(生说)你呢?(生说)你看多好写,你写出自己的三个特点,赶快!这孩子动笔了,这孩子到现在笔也没动(生写,师巡视)要写人家没有的,我有,我身上特别突出的,写三个特点。写好的人可以坐正了,坐直。嗯(是继续巡视)写好的人站起来了。嗯!好把笔放下,你看几位同学站起来了,听听他们写了些什么?老师来辅导一下,好吗?你来?(根据生的回答相机指导)

三、引导定题

师:好了,几个同学写了几种,现在你们进行取舍,划掉一个,比较下来这两个我最喜欢,赶快!这个女生站起来你告诉大家,你划掉的一个是什么?留下的两个是什么?(师抓生写的特点进行指导)

师:好了,在进行取舍再划掉一个,留下一个。

师:好,把笔放下,请三个同学,划掉哪一个,最终留下的一个是最有特点的。(师抓生写的特点再进行指导)

师:有了这一条就能写文,抓住特点把文章写具体。有一个小孩他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他特别喜欢联想,看看他是怎样联想的,有一次,看爸爸刮胡子就想到了老师教的诗: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真想象力丰富。还有一次,舅妈生了孩子,妈妈带他去看舅妈,路上问妈妈:舅舅是北京人舅妈是云南人他们孩子长大后会说什么话?妈妈说当然是即会说北京话又会说云南话,我就想到了,如果妈妈当初嫁给老外就好了。师:好什么呢?我想现场采访,你说?师:光有这点还不够,要有事实,有实例。

四、出示范文

下面看材料,有三段三个同学写的,师:我们紧扣名字有点特别这一特点,我们来听一下他是怎么写具体的?师:我请位同学上来念,好吗?愿意的举手,好的。你来,拿着纸上来。师:这位同学念材料,大家认真看手中的材料。师:读好啊!我的名字有点特别(生读)师:你来说说小作者是怎样写具体的?师点评:是啊!小作者抓住别人不注意的名字来写,可谓独具慧眼,别出心裁。这名儿“喊起来响亮,写起来省事。”我得感谢爸爸。干净、利索。150个字,写具体了。

师:这个孩子好调皮啊!小作者是怎样把他的调皮劲写具体的呢?第二个材料。(生念) 师:他念,大家一边听一边思考,小作者是怎样把他的调皮劲写具体的呢?师:你来说?嗯,有的同学在下面偷偷地笑。师点评:文通字顺,表达清晰。详略得当,描写生动。将“我”“调皮”的特点刻画的惟妙惟肖。同龄的孩子看了一定喜欢。

师:这还有一个小作者他在习作的时候别具匠心,快来看一看,他是怎样抓住“小书虫”这个特点写具体的,(大屏出示第三个内容)师:请孩子们默读这个材料。(生默读)师:一句话一个特点,大家都叫他书虫,六个单句,六句话写出他的特点,够不够,不够,具体的实例有没有?(生说)

师:写的真好,他不是泛泛而谈,我喜欢书,我喜欢书,我真的喜欢书,你不相信吗?我真的喜欢书,写具体,我信了,他是一个爱读书的孩子,所以怎样抓住特点写具体呢?要把事例写出来。三个小作者写具体的最拿手的方法就是举实例。(板书:举实例)

五、指导写话

师:好,现在你根据你这三个提纲,或两个提纲,写一段话,开始。就像给你三段话一样,人家写的那么具体,那么生动,你也写写。

六、学生独立习作

板书:

名字

不一样 的 我 调皮 举实例

抓住特点写具体 “小书虫”

作讲评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作文是写出来的,然而好的作文却是改出来的,“文章不厌百回改”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下面我们就来完成修改习作前的的一项工作,分享习作,取长补短。

二、小组交流

四人小组交流自己的习作,取长补短。

三、全体交流

自荐读:准备好了吗?谁愿意来读读自己的习作,(生读)师:他抓住()的特点写具体了吗?他是怎样写具体的?(生点评)。谁还想与大家分享他的习作?(生读)他抓住()的特点是怎样写具体的?(生点评)师相机指导生的习作。

推荐读:你想推荐谁来读?(生读)师:他是怎样写具体的?(生点评)师相机指导生的习作。

自荐读:同学们,有谁认为今天抓住特点还没写具体的?(生读)(生点评)师相机指导生的习作。

肯定习作优秀的生是今天的习作小明星,欠缺的生将是明天习作的小明星。

四、总结

下节课我们将咬定这篇习作不放松,认真修改习作。下课!

小学作文指导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通过多个故事的学习,能够选择有波折的典型材料,并学会画故事情节图。2. 通过多个故事的训练,能够多问“为什么”“怎么样”,写出比较精彩的故

事。

教学板块:

听故事:听出好故事的标准。

看故事:看出好故事的构思。

聊故事:聊出好故事的波折。

写故事:写出好故事的精彩。

一、听故事

出示:每一个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就像小猫喜欢吃鱼,山羊喜欢吃草一样。

1.孩子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你听过哪些故事?指生交流。

2.那么老师要考考大家了,你们觉得怎样的故事才是好故事?指生交流。

预设:精彩的。有趣的。感人的。有意义的。

人物活灵活现的。语言动人的。情节曲折的。让人想不到的。

(根据交流,板书关键词。)

3.(师:这些都是我们听故事听出的经验啊。)在这些关于好故事的经验当中,有一条我认为最重要。所以,我要把其它几条擦掉。你们觉得我会擦掉哪几条?

留下:情节曲折。

师:情节曲折的故事才是好故事,一波三折的故事才是精彩的故事。

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波三折写故事。(板书)

4.听老师讲故事,这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听完要想想最符合哪一条标准?

故事情节:早上乘坐公共汽车去江阴——车上人很多没有座位——我幸运地得到一个座位——上来个老奶奶——大家都不让座,我也闭眼装睡——一个小孩子让了座位,我很不好意思——又上来个女人,像是怀孕了——我想到自己妹妹,于是起身让座——女子红着脸不坐我让的座位——她说我还没她长得结实——原来她没有怀孕,只是比较胖而已。

1)你觉得老师讲得这个故事怎么样?指生交流。预设:很好。有趣。情节曲折。

2)这个故事的“波折”在哪里?示范画故事情节图。

一波(事情):让座

三折(曲折):第一折——我上车,我没座位到有座位。

第二折——老奶奶上车,我不让座到小孩让座。

第三折——女人上车,我让座到女人不坐。

二、看故事

A.出示剪纸(斗鸡)图片。这张纸剪的是什么?指生:两只公鸡,在争斗。

一张栩栩如生的剪纸背后可能就藏有一个一波三折的故事。

我们一起来看动画故事《斗鸡》,想想这个故事的“波折”在哪里?尝试画故事情节图。

出示:

一波:斗鸡

三折:一折:破壳,争虫。 二折:一斗,诈死。 三折:再斗,双亡。

师:发现了“波折”,只要我们围绕“波折”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样?”很快我们就会写故事了。

B.出示人物(莫言)图片。知道这个人是谁吗?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他不仅是一个会讲故事的人,还是一个会写故事的人。我们一起来看他写的一个真实的故事。看文字故事,想想这个故事的“波折”在哪里?学会画故事情节图。一波:卖白菜。

三折:

一折:母亲要卖掉最后三棵白菜,我不乐意。

二折:母子带着白菜赶集,我挨了母亲一巴掌。

三折:老太太挑拣白菜,我多算她一毛钱。

四折:白菜没有卖成,母亲流泪教育我。

1)如果让你给这篇文章拟个题目,你给的题目是?指生。

出示故事题目:《我为白菜狂的日子》,比较,说说看法。

2)一波三折写故事,这个故事不止“三折”,有“四折”呢!你觉得哪一折写得最精彩?

谈谈你的发现,好吗?

三、聊故事

每一个孩子都应该是一本故事书,轻轻地打开它,里面藏有好多精彩的故事,有欢乐的,有悲伤的,有智慧的,有傻气的。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吧!

出示:温馨提醒

1)我要分享一个怎样的故事?先给故事拟个好题目。

2)我的故事“波折”在哪里?再画一张故事情节图。

3)我会问“为什么”“怎么样”吗?尝试着问一问。

想一想,画一画,聊一聊。学生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

四、写故事

孩子们请抛开写作文的念头,想一想你的故事,欢乐的,流泪的,在你心里留下深刻痕迹的,梳理它一波三折的过程,然后把它写下来,这一定会成为你故事书中精彩的一页!

板书设计: 一波三折写故事

我的故事 情节图 多问

会命题 为什么?

怎么样?

附:

我为白菜狂的日子 莫言

12岁那年,一个临近春节的早晨,母亲叹息着,并不时把目光抬高,瞥一眼那三棵吊在墙上的白菜。最后,母亲的目光锁定在白菜上,端详着,终于下了决心似的,叫我去找个篓子来。

“娘”我悲伤地问,“您要把它们”

“今天是大集。”母亲沉重地说。

“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哽咽着说。

母亲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透过蒙眬的泪眼,我看到母亲把那两棵较大的白菜从墙上摘下来。最后,那棵最小的、形状圆圆像个和尚头的也脱离了木橛子,挤进了篓子里。我熟悉这棵白菜。因为它生长在最靠近路边那行的拐角处,小时被牛踩了一脚,一直长得不旺。我和母亲格外关照它。尽管还是小,但卷得十分饱满,收获时母亲拍打着它,感慨地对我说:“你看看它,你看看它”在那一瞬间,母亲脸上洋溢着欣喜的表情,仿佛拍打着一个历经磨难终于长大成人的孩子。

去集市的路上。寒风凛冽,有太阳,很弱,仿佛随时都要熄灭似的。我的手很快冻麻了,篓子跌在地上,篓底有几根蜡条跌断了,那棵最小的白菜从篓子里跳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根跌损了。母亲在我头上打了一巴掌,然后小心又匆忙地下到沟底将它抱上来放进篓子。我知道闯了大祸,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母亲的脸色缓和了,没再打骂我,只用一种温暖的腔调说:“不中用,把饭吃到哪里去了?”然后蹲下身,将背篓的木棍搭上肩头。

终于挨到了集上。母亲将篓子放在七姥爷的旁边,就让我去上学。我也想走,但看到一个老太太朝着我们的白菜走了过来。她用细而沙哑的嗓音问了白菜的价钱,摇摇头,看样子是嫌贵。但她没有走,而是蹲下,揭开那张破羊皮,翻动着我们的三棵白菜。她把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半截欲断未断的根拽了下来,然后又用枯柴一样的手指,逐棵地戳着我们的白菜。撇着嘴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母亲用忧伤的声音说:“大婶子啊,这样的白菜您还嫌卷得不紧,那您就到市上,看看哪里还能找到卷得更紧的”

我对这个老太太充满了恶感,你拽断了我们的白菜根也就罢了,可你不该昧着良心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我忍不住冒出了一句话:“再紧就成了石头蛋子了!”老太太惊讶地看着我。母亲转回头批评我:“小小孩儿,说话没大没小的!”

老太太撕扯着那棵最小的白菜上那层已干枯的菜帮子。我十分恼火,便刺她:“别撕了,你撕了让我们怎么卖?!”

“你这个小孩子,说话怎么就像吃了枪药一样呢?”老太太嘟哝着,但撕扯菜帮子的手却并不停止。

她终于还是将那层干菜帮子全部撕光,露出了鲜嫩、洁白的菜帮。这样的白菜包成饺子,味道该有多么鲜美啊!老太太抱着白菜站起来,让母亲给她过秤。终于核准了重量,老太太说:“俺可是不会算账。”

母亲因偏头痛,算了也没算清,对我说:“社斗,你算。”

我找了根草棒,用刚学的乘法,在地上算着。我报了一个数字,母亲跟着报出。

“没算错吧?”老太太用不信任的目光盯着我说。

“你自己算就是了。”我说。

“这孩子,说话真是暴躁。”老太太低声嘟哝着,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揭开,露出一沓纸票,沾了些唾沫,一张张地数着。她终于将数好的钱交到母亲的手里。我看到七姥爷尖锐的目光在我脸上戳了一下,然后移开。

我放了学回家,一进屋就看到母亲正坐在灶前发呆。三棵白菜都躺在蜡条篓子里,那棵最小的因剥去了干帮子,已经受了严重的冻伤。我的心猛地一沉,知道最坏的事情已经发生了。母亲抬起头,眼睛红红地看着我,许久,用一种让我终生难忘的声音说:“孩子,你怎么能这样呢?你怎么能多算人家一毛钱呢?”

“娘”我哭着说,“我”

“你今天让娘丢了脸”母亲说着,两行泪挂在了腮上。

这是我看到坚强的母亲第一次流泪,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小学作文指导教案 篇3

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书大夫”》(扩写),领会扩写文章的意义、要求、方法、步骤 。

2、读懂提供的扩写材料《风雨中》,领会它所要表达的中心,明确应当着力扩写的部分。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激发学习愿望。同学们觉得写作文难在哪里?(写不长,达不到老师规定的字数等)

2、这堂课我们先来共同探讨如何把文章写具体。先听教师读一段文字:

小明十分调皮。有一天中午自习的时候,教师布置大家看《新人文读本》,并安排了班级干部值日。可是,教师前脚刚走,小明就在同座的男同学头上扎了一根小辫子。前天上课的时候,他居然和同学打赌吃巧克力豆。老师转身在黑板上写字,他就乘机往嘴里丢一颗,结果一课吃了十颗巧克力豆。昨天课间休息的时候,他把吹满气的气球悄悄地放在同座的凳子上。同座一屁股坐下来,只听“啪”的一声响,同座吓得跳起来,他却拍着手笑。

这段文字为什么这样生动呢?是因为用事实说话。(板书:用事实说话)

3、教师进一步引导:前几年有一首流行歌曲叫《小芳》,是这样唱的:“村里有个姑娘叫小芳,长得美丽又好看。”到底美在哪里呢?这就要有具体的形象。所以歌中唱道:“一双美丽的大眼睛,辫子粗又长。”通过大眼睛和粗长的辫子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再让学生比较:

A、冯巩对观众很热情。

B、冯巩对观众很热情,他一走上舞台,就快步走向观众,一边挥手一边笑容满面地在大声喊着:“朋友们,想死你们了!”

比较后小结:前一句很空洞,后一句通过他的语言、动作、表情等描绘出他的形象,就能留给我们深刻的印象 。

因此,要把文章写具体,还要用形象表达。(板书:用形象表达)

4、指导学生练习用事实说话,用形象表达。

①把“这本书破得很厉害”这句话写具体。教师拿出一本破书,边让学生看,边指导学生用事实说话。(如讲清楚封面、书页等破损的事实。)

②大成精心修补这本书。(引导学生想象大成都做了些什么。)

③天下起了大雨。[要求学生填句子:天空,雨点打在窗玻璃上,地上一会儿就……。]

④小刚等着爸爸来接他,心里非常着急。

⑤教师冒雨送小刚回家。

⑥爸爸刚要出门给小刚送雨衣,看到教师送小刚回来了,十分感激。

5、出示本课学习任务:扩写。(板书:扩写)

①读例文,比较例文把扩写材料中的哪些句子写具体了,哪些句子没有扩写。提出问题:为什么没把“我到他家去玩”写具体呢?

讨论后板书:扩重点。

②讨论:如何找重点?分析例文的材料主要是为了赞颂谁?再根据中心找重点。(板书:找重点)

6、找《风雨中》一文的重点:

风雨中

一天下午放学后,突然下起了大雨。

天色暗了下来,左腿残疾的苗小刚等着爸爸来接他,心里非常着急。刘老师看见了,冒雨把他送回家去。

苗小刚的爸爸、妈妈送一位邻居到时医院看病刚回来,一看见儿子被刘老师送回来了,非常感激。

读后讨论:这篇材料主要是为了赞扬谁?(刘老师)扩写重点是什么?(刘老师冒雨送学生回家。)

7、学生完成扩写《风雨中》的练习。

附板书:

用事实说话

找重点——扩重点

用形象表达

附习作例文:

扩写材料:

“书大夫”

谢大成是我们班的图书管理员。他对工作很负责任,同学们给他起了个外号,叫“书大夫”。

一天放学后,我到他家去玩,他正在精心修补一本破损得很厉害的《张天翼童话选集》呢。

他真是名副其实的“书大夫”。

扩写后的例文:

“书大夫”

谢大成是我们班的图书管理员。他对工作很负责任。同学们还书的时候,他总要认真检查,发现有破损的,便不声不响地拿回家去修补。因此,大家送给他一个“书大夫”的雅号。

一天放学,我到他家去玩,他正在修补一本《张天翼童话选集》。这本书的封面很脏,快掉下来了。最后两页已经掉下来了,夹在书里。

我说:“这书还值得修补吗?”“看你说的!书破,说明书好,看的人多。这本书没少一个字,修补一下照样看。”

说着,他先用透明胶带把撕破的那一页粘好,然后象介绍经验似的对我说:“带字的书页,要用透明胶带修补,这样不影响读。”接着用胶水把封面和掉下来的两页粘好。最后,又找来一张牛皮纸,给它包了个皮儿,并在上面工工整整写了“张天翼童话选集”几个字。

我由衷地赞叹道:“你真是个名副其实的‘书大夫’哇!”

小学作文指导教案 篇4

习作分析:

本次习作是第九册课本中的第二次习作训练。这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要求写一个自己尊敬佩服的人,尊敬佩服的原因要通过一两件事写清楚,内容要具体。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生活的能力。

2、练习写人,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特点。

教学准备:

观察所要写的人,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家庭、学校、社会这个大千世界里,认识了许许多多的人,在这些人中有你的亲人、老师、同学,有默默奉献的清洁工……你认为谁最值得尊敬、佩服,为什么让你敬佩?1.审题,确定写作对象和范围。

这篇作文单从题目就可以看出是一篇写人的记叙文。在日常生活中,与我们接触过的人太多了,老师、同学、爸爸、妈妈……写谁呢?题目要求我们要写“敬佩”的人。

二、出示写作要求,审题。

1、读写作要求。

2、确定写作范围。什么人值得敬佩呢?这就缩小了写作的范围,因为你熟悉、认识、有过接触的人不见得都敬佩。因此,就要思考要写的这个人一定做过令人感动的事,给人留下过深刻的印象;或者是这个人的品质高尚,使人从心里佩服他(她)。

三、指导。

1、抓住“敬佩”一词展开讨论。

“我”为什么敬佩他(她)?他(她)是怎样一个人?有什么事让“我”敬佩?

2.确定中心,选择材料,注意详略得当。

“敬佩”一个人,说明这个人有很多好品质值得我们学习,但是我们的文章不能面面俱到,要有重点地去写,写你最敬佩的那一方面,并且要用一二件事突出表现他(她)的好品质。你要歌颂或赞扬的东西就是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然后再围绕中心思想选择典型的事例来记叙。写作时要详略得当,重点内容要详细记叙。

同学之间互相说说你敬佩的一个人是谁,你打算选取哪几件事来记叙。

3.写好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人物的好思想,好品质,以及人物的不同性格特点,总是通过对具体事件的记叙,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等来展示和表现出来的。因此,只有写好人物的语言和行动,才能更好地揭示人物的品质,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

同学间互相说说所选取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交流 评价。

4.组织学生讨论,以“我敬佩的一个人”为题作文,要重点写好几部分,怎样突出人物的品质等,互相启发。

5、在心里列写作提纲。

四、指导学生动笔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