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主题做一只快乐鸟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中班主题做一只快乐鸟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中班主题做一只快乐鸟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花的结构和形态,能够用砂纸画出各种各样结构形状不一样的花。
2.能感受美,表现美,体验砂纸作画的乐趣。
3.尝试通过动作和色彩来感知美、创造美。
4.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动准备:
教师:插花作品一盆、范画。
幼儿:蜡笔、砂纸。
活动过程:
1.出示插花作品,激发幼儿欣赏兴趣。
2.引导幼儿欣赏各种各样的花朵。
重点引导:各种花的色彩、结构、形状。
3.出示范画,让幼儿欣赏。
了解砂纸的作画方法。(白纸光滑、涂上颜色鲜艳,砂纸底色深、粗糙、上面有小沙砾、对油画棒的着色力较好。)
4.教师示范讲解。
(1)我们来画一瓶盛开的鲜花,先画什么,再画什么?(老师示范,先涂白色打底,再涂红色、深蓝、绿色等颜色。)
(2)第二朵花画在哪里?
(3)第三朵花放在哪里?
(4)还有什么没有画?应该怎样画?
5.交代要求,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帮助幼儿画在适当的位置,把画花得大一点,鼓励先画好的小朋友丰富画面。如花瓶放在了哪里?花瓶旁有些什么?谁最喜欢这么美的花?
6.展示幼儿绘画作品,让幼儿自由欣赏,并进行评价。
评价重点:能画出各种各样结构形状不一样的花。
活动反思:
随着天气的逐渐变暖,我们周围的树木开始发芽,花儿也逐渐开放,对于幼儿来说颜色鲜艳的花儿总是非常的吸引人的眼球,如何让幼儿感受美,表现美,需要老师的积极有效的引导。这节课上我采用画一瓶花的形式,主要引导小朋友观察花的结构(花瓣、花蕊、花梗的形状与色彩)与花的形态(花的高低、前后、大小),在此基础上画出美丽的鲜花并进行渐变色地涂色。而这次作画的工具我选择了蜡笔画,虽然蜡笔是我们孩子平时一直在运用的工具,但是这个也是最基础的'绘画技能。采用的纸张是砂画纸,因为白颜色的纸对孩子来说接触很多了,而这种砂画纸我觉得用蜡笔画的话效果会比较好,而且对用惯了白纸的孩子来说会是一个吸引。
一瓶花这对中班孩子来说会是一个挑战,因为这次活动中又有合理布局,瓶子的摆放位置、花朵的摆放,花的各种形态、花的涂色等等,虽然有一定难度,但是我们班孩子已经会画各种形态的花,对渐变色也有一定的了解,这次活动的难点是对一瓶花的布局。在这其中我采用了教师的讲解来突破,所以感觉还是不够清晰,或许采用其他更好的办法的话会帮助孩子理解。
这次活动中,在开始欣赏插花作品,引导孩子对花了的布局是关键,这样更有效地帮助我为绘画做铺垫,但是由于心有点急,思路还不够清楚一点,没有起到铺垫的作用。所以花瓶画的不够大,画面不够丰富。
中班主题做一只快乐鸟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情感目标
引导幼儿感受快乐情绪,知道快乐对自己和他人的重要性。
鼓励幼儿积极表达自己的快乐感受,培养乐观向上的心态。
认知目标
帮助幼儿理解快乐是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得的,如游戏、帮助他人、享受美食等。
让幼儿认识到不同的人对快乐的理解和感受可能不同。
技能目标
锻炼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清晰地讲述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情。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绘画等方式表现出自己心中的快乐场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引导幼儿深入体验快乐情绪,积极分享自己的快乐经历。
让幼儿理解并掌握多种获得快乐的方式。
难点
帮助幼儿理解不同人对快乐的不同认知,并尊重这种差异。
引导幼儿将内心对快乐的感受转化为具体的艺术表现形式,如绘画、手工等。
三、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与快乐相关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快乐场景,引发幼儿的兴趣和共鸣。
讨论交流法:组织幼儿进行小组或集体讨论,分享自己的快乐故事,促进幼儿之间的思想交流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
游戏教学法:设计各种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快乐,同时理解快乐可以通过互动和合作获得。
实践操作法:安排绘画、手工制作等实践环节,让幼儿将自己对快乐的理解和感受通过动手创作展现出来。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部分(5分钟)
播放一段欢快的音乐,如《快乐崇拜》,教师带领幼儿随着音乐自由舞动,进入教室。音乐结束后,教师提问:“小朋友们,刚才跳舞的时候你们心情怎么样?”引导幼儿回答出“快乐”等相关词语,从而引出本次活动的主题——做一只快乐鸟。
(二)基本部分(25分钟)
感受快乐
教师展示一系列快乐场景的图片,如孩子们在游乐场玩耍、一家人围坐在一起过生日、小动物们在森林里嬉戏等,让幼儿仔细观察图片,并说一说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样的情绪。
播放一段幼儿们在幼儿园里开心游戏的视频,视频结束后,教师提问:“在视频里你们看到了什么?自己有没有类似开心的经历呢?”鼓励幼儿积极分享自己在幼儿园或家里感到快乐的事情,如和小伙伴一起搭积木、得到老师的表扬、吃了喜欢的冰淇淋等。
理解快乐
教师讲述故事《快乐是什么》:
森林里住着一只小兔子,它不知道快乐是什么。有一天,它问小猴子:“小猴子,快乐是什么呀?”小猴子说:“快乐就是在树上跳来跳去,吃好多好多香蕉。”小兔子又去问小鸟:“小鸟,快乐是什么呢?”小鸟说:“快乐就是在天空中自由地飞翔,唱好听的歌。”小兔子还是不太明白,它回到家问妈妈:“妈妈,快乐到底是什么呢?”兔妈妈笑着说:“宝贝,快乐就是和家人朋友在一起,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故事讲完后,教师提问:“小朋友们,在故事里小猴子、小鸟和兔妈妈说的快乐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呢?”引导幼儿思考并讨论不同人对快乐的'不同理解,让幼儿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快乐感受。
教师总结:“快乐没有固定的答案,它可以是各种各样的事情,只要我们心里觉得开心、舒服,那就是快乐。”
创造快乐
游戏:快乐传递
将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圈。教师先在第一个幼儿耳边悄悄说一件快乐的事情,如“我今天在花园里看到了美丽的蝴蝶”,然后第一个幼儿依次将这件事情轻声告诉下一个幼儿,最后一个幼儿大声说出听到的快乐事情。这个游戏可以让幼儿体验到分享快乐带来的乐趣,同时锻炼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绘画:我的快乐时光
教师给每个幼儿发放绘画工具,引导幼儿回忆自己最快乐的时光,然后将其画在纸上。可以是和家人一起旅行、和小伙伴在幼儿园玩耍等场景。在幼儿绘画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创作,用色彩和线条表现出快乐的氛围。绘画完成后,邀请幼儿逐个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向大家介绍自己画中的快乐故事。
(三)结束部分(10分钟)
教师将幼儿们的绘画作品张贴在教室的展示墙上,布置成一个“快乐画廊”。
全体幼儿站在“快乐画廊”前,教师再次播放欢快的音乐,如《幸福拍手歌》,幼儿们一起跟着音乐唱歌、拍手、跺脚,感受集体的快乐氛围。
音乐结束后,教师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很多关于快乐的事情,知道了快乐有很多种,还分享了自己的快乐时光。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都能像一只快乐鸟一样,每天都开开心心的!”
五、教学延伸
在班级的图书角投放更多关于快乐、情绪管理等方面的绘本,如《我的情绪小怪兽》《菲力的17种情绪》等,供幼儿自由阅读和交流。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用相机或画笔记录下自己感到快乐的瞬间,定期在班级里开展“快乐瞬间分享会”。
中班主题做一只快乐鸟教案 篇3
中班主题做一只快乐鸟教案(通用11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主题做一只快乐鸟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中班主题做一只快乐鸟教案 篇4
设计背景
针对幼儿,乱扔果皮纸屑等不良的行为,对环境保护意识差。
教学目标
1.让幼儿懂得环境卫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护环境从我做起。
2.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3.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4.初步培养幼儿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教学难点重点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挂图,光碟。
活动过程
1.播放一段环境优美的片段之后,向小朋友提问,想去这里玩吗?大家异口同声的回答,想!问:为什么呀?答:有鸟,有花,有树,好,下面我们看一下这幅挂图。
2.接着,展示一幅环境恶劣,垃圾满天飞,动物饿死,树木枯萎的'挂图,问:小朋友,小白兔怎么了?答:死了。问:它们为什么死了?答:没有东西吃。
3.通过用片段和挂图的对比,向孩子们讲诉了良好的环境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好处,污染的环境给人类和动物带来的危害。告诉幼儿良好的环境是靠每个人从生活的点滴做起。
4.让幼儿自由讨论,如何让我们的教室,我们的周围变得更干净?
教学反思
1.通过这次活动,孩子基本意识到良好的环境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增强了保护环境的意识。
2.在活动过程中,幼儿发言的机会较少,片段播放的比较抽象,不能更深刻的去理解这些问题。
3.作为幼儿的启蒙老师,我觉得很有必要从生活的点滴中教会他们,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