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赛课的心得体会
微文呈现整理的数学赛课的心得体会(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数学赛课的心得体会 篇1
今天的五位老师为大家呈现了五堂各具特色的复习课,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老师们的'课堂评价语言。课堂上老师们思路清晰,环环相扣,声情并茂,评价语言丰富多彩,很值得我好好学习。
在主持人许老师的点评下,又给了我很多的启示。
首先,让我知道,复习课和练习课是有差别的,如果复习课跟练习课一样都在做练习,那么练习课便没有开设的必要了。复习课就是要让学生温故知新,老师要清楚,在这堂复习课上,学生能获得哪些新的认知,孩子的增长点到底在哪里。
第二,我明白转化不是只有新知转化成旧知,还有从生疏转化为熟悉,复杂转化成简单,高难度转化成低层次,综合转化为基本等等。
第三,在复习课上总是正向思维多,逆向思维少,思维方式太单一。例如:50x7=350可再出一题()x7=350。规律是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而不是老师来告诉他们的。
第四,复习课上统一的方法多,多种方法少。例如:125x9=估一估,,很多同学会估125x10=,其实并不是只有这一种方法,还有很多种。
第五,知识复习,方法复习。在复习课上,往往有复习知识,却忽略了复习方法。如何授人以渔,关键就看学生能否掌握复习的方法。
通过这次的联研活动,使我对复习课又有了新的认识。
数学赛课的心得体会 篇2
读了一学期中学,对数学课的种种感慨万千。
数学课上,讲台上数学先生从丹田里运足了劲才吼出来的讲课声个个圆润有劲。但底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声音却完完全全地盖住了Teacher强劲的高音喇叭声。偶尔看着数学老师涨红了脸,调至最大音量,声嘶力竭喊出“安静”或“你们真不重视啊”这几个大字时,我就十分怀疑我的耳朵是不是该去配个助听器。
而底下不仅像菜市场,更像天下第一武道会。
只见天上多如牛毛而又似远程炸弹的纸条在天上划过一条美丽的`弧线落入收信者处,不过偶尔也会误投他处,比如某人的头。当然也不乏有脚力强劲,耐力十足的小童鞋,直接省略了这一流程。
我看着老师的脸茫然地摇摇头,转头一瞄,就见后排两个激进的女同志正十分亲昵地依偎在一起,这么谈论着:哎呦,你早上吃什么呀。额,米饭加肉松。哇,这么好。如此等等,恶俗至极。
这时我的视线又被后后排如野狼一般的那四位小童鞋吸引过去,他们正如狼似虎般撕咬着前排小个子的雨伞。我大笑。又见旁边的旁边的旁边那桌前后左右几个人正在进行“中世纪血战”。
上午的暖阳照进铁窗,洋洋洒洒。久经诀别的铃声响起,老师还在面红耳赤地滔滔不绝,收拾收拾书,随众人如沙丁鱼一样涌出罐头吧。
数学赛课的心得体会 篇3
高家梅20xx年10月29-31日,数学教师优秀课观摩和评比活动在会东举行,我有幸参加了此次赛课活动。本次评比共有来自全县各地的30多位教师到场观摩,比赛中,人教版版本教材展示。我在这次学习活动中接触了全县优秀青年教师,参加本次活动感受颇深,下面谈几点收获。
第一、课前准备充分,课堂教学环节完整流畅。
以前我所听到的优质课的展示都是在课堂上,但这次通过说课能够完全感受到每节课教师备课时所要做的准备,如会东中学的徐明星老师在讲等腰三角形应用时所做的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的过程中,对等腰三角形概念与表示方法有什么程度的认识和理解?整个课程经历了回顾复习,引出问题;合作互动,解决问题;构建模型,分析问题;归纳小结,反思提高;达标检测,省定落实;布置作业,分层优化六个环节,给人的感觉是自然完整流畅。我想这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中表现的这么好正是因为他们“备好”教材,还“备好”学生,并且能够预设问题,正所谓:有美好的预设,才有美好的未来。
第二、参赛教师的语言精炼准确,肢体语言艺术性强,课堂形象好。
这次讲课的教师语言都非常准确,提问的意图指向明确。对学生的引导自然、评价中肯,言语中流露出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鼓励。我们都喜欢听鼓励的话,学生更是如此,这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健康发展非常重要。参鱼中学中学的王邦递老师是第8个参赛教师,他青春、阳光,给我的印象最深,他在课上语言温婉,亲切,还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赞扬鼓励,肢体语言配合的恰到好处,及时的纠正、引导,不管学生回答正确与否,他对学生都能够给予的适时评价,促进了学生的上进心和积极性,增强自信心。
第三、数学教学贴近生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比如垂径定理,《垂径定理》等都是从生活实际入手,提出相关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无论是对新知识的引入或巩固都要注意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在本次活动中,大部分的老师选用学生身边的生活实际问题,使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就在他们的生活中,现实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让学生体会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数学思想过程。当然,在此问题上专家也提出“生活的现实”应该是学生熟悉的,与当前学习内容紧密相关,要尽量避免人为编造。
第四、课堂上引导学生,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数学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发挥团队意识,合作解决问题,让学生获得成功感,获得学习数学的乐趣。多位参加活动的老师在讲课的'过程中,都是先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独立思考,之后再小组讨论、总结。但是也有专家质疑,每节课都有设计讨论吗?齐声回答问题也是一种方式。
第五、同行提问积极,点评精彩。
活动中听课教师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每节课下来至少有两个提问,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也引发了的点评。平时我们的评课,指出问题的地方,各抒己见,各有道理,最后我们会觉得都好,但又不知道按谁说的方式来处理我们的课。这次,几位资深的专家对每节课都进行了精彩的点评,他们的评课针对性强,客观,有理论支持,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赛课,我的感触很深,教学过程中,我们应该抓住数学的本质,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去体验概念的形成过程,感受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使得数学课堂更加有数学的味道。精彩的课堂,专家专业的分析、总评,一节课内容虽然不多,但涉及了一章内容之间的联系,通过例题培养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加强运算技能以及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总之,通过这次学习,我收获了很多,既开阔了眼界,也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教学是无止境的,在以后的数学教学工作中,我将不断学习,更新教育观念,注重教育科研,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争取将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崭新的层次,使我也能够达到这些精英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数学赛课的心得体会 篇4
杨庆余老师《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中第二章小学数学课程结构与目标的变革中“小学数学教育的历史沿革”的部分,让我颇有感触。
数学教育在价值追求上的变革,使我更加懂得数学!国际上小学数学的教育,从通过学校教育使未来的劳动力获得必要的、基本的科学文化知识,到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再到关心一般民众的数学教育,强调数学的实用价值。这些价值追求上的变化与当时的历史、政治社会属性都分不开。可见,我们的数学教育就是现实中的.数学,要从学生的现实出发,要源于生活从而高于生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新数运动”但学生不能接受大量不切实际的数学内容。“新数运动”的失败又让其重基础而让学生感到数学的枯燥乏味。这些历史告诉我们,数学教育要符合孩子们的认知规律,要符合孩子们的认知发展特点,要从现实出发,同时也要进行数学心理学的研究。
书中,还提到了关于我国数学教育中的经典问题,鸡兔同笼、银行利息计算、工程、流水、行程等问题的改革,在我的小学阶段就接触过这些问题,前几天又刚刚讲过鸡兔同笼的问题!我国数学教育的改革在这些问题的删减,更改上都有体现!作为教师,我们更应该多学历史,尤其是小学数学的历史,为自己今后把握教学方法,形成自己的教学模式奠定基础,少走弯路!
数学赛课的心得体会 篇5
通过学习《数学课程标准》,使我对新课标的要求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应该彻底改变已有的数学课堂的模式来适应时代的要求,为此有以下的认识:
一、教学情境要有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创造生动有趣的情境如运用做游戏、看动画、讲故事、直观演示等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使学生把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渴望,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
二、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无处不在,是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和熟悉感,激发他们到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发现数学知识,在生活和实践中学习数学,从而体验学习数学的价值。
三、在自主合作中体验数学的探索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模仿与记忆”而实践证明,小组合作互动学习更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学到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进而认识自己,发展自己,不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和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从而让学生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建立自信心。
总之,新课程已经为我们指明了新的方向,只有跟着新方向,我们才不会迷失自己的方向。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挑战,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密切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使学生从生活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让学生享受“快乐数学”,通过学习,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将不再迷惑、彷徨,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会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要求,上好每一节课,努力使自己成为新时代合格的人民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