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三个儿子教案

2025/11/02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三个儿子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三个儿子教案 篇1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新课

你的妈妈爱你吗?你的妈妈都为你做过什么?

反思一下:作为妈妈的儿女,我们曾为妈妈做过什么?

今天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会让我们从中得到一点启示。

板书课题:23.三个儿子(齐读课题)

(这一环节是在教师的启发下,让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自由述说。由反思进入到课题的揭示,留给学生学文过程中读中感悟、思考的空间和机会)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老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读边看插图,听完后说说你听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明白的问题。

学生带着不明白的问题自读课文,课文下面加拼音的生字多读几遍。

(以疑促思,以疑促读,可以有效的提高阅读效率。)

说说认识了哪些生字朋友。(老师在黑板贴示生字卡片)

既聪明又有力气 嗓子 拎着水桶 晃荡 沉甸甸

(选择个别重点字进行指导)

开火车认读生字词,巩固识字成果

(生字的学习经历 读准字音——分辨字形——巩固识记的认识过程,尽可能的建华、明了,最多的留给学生自主掌握的机会)

再次大声,稍快速地读课文,表明自然段。(1—13段)

三、深入学习,感悟内涵

开火车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两个问题,可以动笔划出答案:1.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2.在三个妈妈眼里,这是三个怎样的儿子?

(边听边想边划是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要从低年级开始培养)

学生听读后回答:1.课文中的人物——三个儿子、三个妈妈、一位老爷爷。(板书)

2.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有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指导三个妈妈说话的不同语气的朗读,前两个妈妈的话显出自豪、得意,语速快、语调高,第三个妈妈的话显得平静,语调平稳。

(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练习有感情的朗读,读好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体会课文内容)

师生四人分角色朗读1—6段,读出不同的语气。

学生四人小组练习后展示成果。

谈话过渡:通过学习1—6段课文,我们知道课文中确实是有三个儿子,可是,老爷爷却不是这么认为的,老爷爷是怎么说的呢?

指导朗读第13段老爷爷说的话,读好反问的语气,读出意味深长。

(采用跳跃式教学法,巧妙过渡到第13段,使学生产生自主阅读、主动探究的愿望)

同桌讨论、交流,可以动笔划划:为什么老爷爷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儿子?他看见了哪一个儿子?

借助课文9、10、11段帮助理解:帮妈妈提水的儿子有优秀的品质、美好的心灵,懂得孝敬父母、关爱别人,这样的儿子才是好儿子,才是真正的好儿子。

(利用教材的空白处,发挥学生的想象,从人物的行动推向人物的内心,从而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人物的品质特点,引领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悟、理解课文内容,再进行语言训练,讨论课文的中心问题,循序渐进,水到渠成,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又解决了课文地重点问题,一箭双雕)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学生通读全文,从中得到属于自己的体会。

老师小结,点明课文内涵。

布置作业,延伸课文内容:其他两个妈妈听了老爷爷的话会怎么想?回去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

指明分段朗读课文。

回顾上节所学:为什么老爷爷说他只看见了一个儿子?

交流上节作业:其他两个妈妈听了老爷爷的话是怎么想的?

(出示要求会认的生字词卡片)开火车认读。

二、写字指导

指导把字写正确,重点指导易错字:“荡”字是上下结构,“拎”“桶”“膊”字中的点不要漏写。

指导把字写美观,学生认真观察范字,老师范写指导,学生练写

三、完成课后练习“读读说说”

三个儿子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复习本课的生字词,会写一个词语胳膊;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能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这一问题。

【教学重点】

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并能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要这样说。

【教学难点】

懂得只有孝敬父母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一桶满满的水。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揭题: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23课《三个儿子》。

(小黑板出示课题)

2、师:小朋友们,老师先要考考你们上节课生字学得怎么样?谁来接受考验!

课件出示:

既 然 嗓 子 拎 着 水 桶 晃 荡 走 走 停 停

胳 膊 沉 甸 甸

师:大家真不错,把词语都记住了!

二、自读自悟三位妈妈说自己孩子的话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井边,这一天三位妈妈一起去打水。他们边打水边说话,他们在说些什么呢?请小朋友们快速浏览课文,划出三位妈妈讨论的内容,划好后自己读一读。

2、学生浏览课文,划出三位妈妈说的话,并读一读。

3、学生交流反馈。可以一名学生也可以请三名学生说说妈妈谈论自己儿子的话。

师逐句出示:

一个妈妈说 :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这个妈妈说: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4、师: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这三位妈妈在谈论什么呀?

生1:在谈论他们的儿子。

生2:他们在夸奖自己的儿子。

5、师:那就请你当当妈妈,来夸夸自己的儿子吧!

(生自由读读三位妈妈说儿子的话)

三、朗读交流,发现阅读乐趣

师:谁来当当妈妈说说自己的儿子!

1、出示:

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⑴ 学生读到第一个妈妈说的话。

⑵ 师: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妈妈的话?

(学生自由说说理由:很骄傲、很自豪)

(师板书:第一个 既聪明又有力气)

⑶ 谁能读得更自豪些?

(指2生读)

⑷ 你觉得他们哪里读得好?

(其余学生尝试评价,师做适当引导)

⑸ 我们一起来当第一位妈妈夸夸自己的儿子吧!

(齐读)

过渡:

第二位妈妈眼中的儿子是怎样的呢?谁来夸夸。

2、出示:

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⑴ 学生当第二个妈妈夸夸自己的.儿子。

⑵ 师:从他的朗读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生1:我知道她很自豪。

生2:我知道她的儿子唱歌很好听,所以她说得那么自豪。

(师相机板书:第二个 唱歌好听。)

⑶ 师:谁也想来试试?

(指2~3生读)

⑷ 师:你觉得他们哪里读得好?

生:她的谁也读得特别重。

师:是啊,谁也读重了夸奖的味更浓了。

⑸ 师:我们一起来夸夸吧!

过渡:

前两位妈妈眼中都有位优秀的儿子,那第三个妈妈呢?

3、出示:

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⑴ 学生当第三个妈妈说说自己的儿子。

⑵ 师:小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听出来,他跟前两位妈妈说的不一样?

生1:语气一点儿也不骄傲。

生2:因为她的儿子没什么特别的地方,所以她读得非常平淡。

(师相机板书:第三个 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⑶ 师:原来是这样,怪不得你会这样读,那这特别的地方你指的是什么呢?

生1:是指没有像前两位儿子那样的特长。

生2:她的儿子很普通。

⑷ 师:谁也想来读一读!

(指名2生读)

⑸ 齐读!

过渡:

现在,我们都了解了妈妈谈论的话题,我们连起来读读吧!读时你可以把自己当成妈妈在说自己的儿子。

(齐读)

四、理解老爷爷说的话

1、师:请小朋友们数一数,这里共有几个儿子?

(生:3个)

2、师质疑:可最后在旁边的老爷爷却说:三个儿子?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课件出示:三个儿子?)

(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3、师:你有什么疑问?

生1:明明有3个儿子,怎么只看见一个呀?

生2:这一个儿子指的是谁?

4、师:老师也很疑惑,请小朋友们赶快到课文中去找找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

(学生读课文,找找答案)

5、反馈交流。生自由说说后来发生的故事,及三个孩子的表现。

(师相机出示:一个孩子翻着跟头,像车轮在转。)

一个孩子唱着歌,歌声真好听。

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跟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6、师:请小朋友们好好地读一读这三句话,读好后请你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己读一读,想一想)

7、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教师不用给予肯定,指导朗读这三句话。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读这三句,知道三个孩子的不同表现。

8、师:读得真好,特别是那个沉甸甸,你想告诉大家什么?

生:我想告诉大家这桶水很重。

师:课文中还有一句话描写水桶很重,请你找一找。

9、出示:

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师:老师这儿也有一桶水,我们也来感觉一下这桶沉甸甸的水。

(4、5生试)

学生试后,教师作记者采访学生提水后的感受,相机理解词语:晃荡、走走停停。

10、指导写字:

师:是呀,这么重的一桶水,胳膊都痛了,我们来写写胳膊着两个字吧!

⑴ 课件出示:胳膊(带田字格),学生观察字形,说说注意点。

⑵ 学生各试写一个,教师巡视。

⑶ 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评价,进行对比。

⑷ 教师范写,边写边指导,重点指导膊。

⑸ 学生再次练写。

师:小朋友们,我们写了一会会儿字,胳膊就开始酸了,而妈妈们却还要提着这满满一桶水,我们再来体会一下妈妈的辛苦吧!一桶水可重啦!

(引读第8自然段)

这时,迎面跑来三个孩子,一个孩子

(引读三个孩子的表现)

11、看着这桶沉甸甸的水,再看看这三个孩子的表现。你明白老爷爷说的话了吗?这一个儿子指的是谁?又为什么要这样说?把你的想法告诉你的同桌吧!

(同桌讨论)

12、交流反馈,学生畅所欲言。

13、教师小结:是呀,一个真正的儿子,他懂得妈妈的辛苦,他会帮妈妈做力所能及的事。

五、拓展延伸,感情升华

1、师:如果你是他的妈妈,你可以怎么夸自己的儿子呢?

课件出示:我的儿子 。

学生尽情夸赞。

2、师:看来,这位儿子并不是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你觉得我们的板书哪里需要改一改吗?

师按学生要求将板书第3个儿子的下面补上:

孝顺、懂事

3、齐唱《天下游子同此情》,感情升华。

师:是呀,老师也希望我们的同学能成为这样的子女。在我们德清也有一位大孝子,他叫──孟郊。让我们借着一曲《天下游子同此情》来赞扬一下所有的孝子吧!

(师生齐唱《天下游子同此情》)

【板书设计】

三个儿子

第一个 既聪明又有力气

胳 膊

第二个 唱歌好听

第三个 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孝 顺、懂 事)

三个儿子教案 篇3

教学理念:

让学生真正地走进文本,融入角色,体会课文的情感,使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这是我追求的教学境界。

教学内容:

人民教育出版社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六单元23三个儿子

学习目标:

1、提高学生独立识字能力,认识6个生字,会写9个字。识记字形,规范生字的书写。

2、读懂故事,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3、通过本课学习让大家体会妈妈的辛苦,懂得关心、孝顺父母。

教学重点及难点:

识记字形,规范生字书写;通过朗读体会课文情感,理解老爷爷为什么说只看见一个儿子。

课前准备:

小黑板,投影仪,投影片,风车转盘,录音机,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

教学过程:

一、巧设悬念导入新课(引发学生好奇心,为学习本课激趣)

1、出示图片,看到几个儿子?

2、出示老爷爷说的话:“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

3、设疑:明明三个儿子,老爷爷怎么说一个儿子呢?

4、揭题:23三个儿子(齐读课题,指导轻声)

二、初读感知感受情趣

1、引导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划出生字新词,并想办法认识它)——给学生自主学习生字的空间、时间。

2、趣味检查识字情况

小黑板出示:(词语做成苹果状)

我会读

嗓子晃荡胳膊停下

拎着水桶沉甸甸

既聪明又有力气

1)同桌互读(抢摘苹果)

2)个别展示读(我能行)

3)指导难读的字,以“沉甸甸”一词为例。举例ABB式词语。

4)单个生字认读,设计大风车游戏。

3、指导写字:胳膊重点是写好左窄右宽的`字(同桌反馈)

三、创设氛围情动你我

1、课中操,(进入情境,创设氛围,引出重点句)

2、引读重点句段: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四、多样练读领悟情感

1、分层朗读

1)指导学生试读,交流情感。你感受到什么?

2)谈自己的妈妈。(说说是怎么累怎么辛苦)——体会真情

3)感情朗读,读出对妈妈的感情。

2、升华情感

1)默读课文找出妈妈夸儿子的话。

1、一个妈妈说:“我的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2、又一个妈妈说:“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2)儿子在妈妈的心目中是怎么样的?

3)指导理解第三个妈妈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4)小结:妈妈心目中的儿子:聪明能干(板书)

5)领悟升华

“聪”指导看字形。听师范读拎水的句子,

A、让学生用耳听,你仿佛听到什么?(妈妈喘气声,水晃荡声等)

B、让学生用眼看,你仿佛看到什么?(妈妈流汗,弯着腰很累的样子)

三个儿子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准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得难点:懂得孝敬父母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活动

1、谈话导入课题

今天孩子们特别可爱,看到你们一张张笑脸,我就想起我那可爱的儿子,他跟你们差不多大,也读二年级,打鼓打得特别好。想想你们有什么特长能让妈妈自豪和骄傲的?学生展示或讲自己的特长。同学们精彩的表演和讲述,让老师觉得大家真是多才多艺、各有所长,我为你们的妈妈能有这样的儿子而自豪,而骄傲!今天老师也给大家请来了三位小朋友,他们也有许多特别之处要向我们展示!想认识他们吗?

板书课题:三个儿子

二、初读课文

1、三个儿子怎么样呢?请小朋友自由读课文,可以借助生字表读准字音,也可以用字典识字。困难处多读几遍,开始吧!

生自由读

2、如果这些词语小朋友们会认了,说明你们识字真的很了不起。(课件出示有拼音的词语:嗓子 拎着 水桶 晃荡 沉甸甸) 当生读到“拎着”时,师:能做个动作吗?当生读到“晃荡”时,师:谁能用动作表示?甸字单独念四声,甸,但如果是两个叠在一起,就念一声。沉甸甸。

3、你们真会记字,不过现在老师要把拼音去掉,看你们还能不能认读。(课件出示没有拼音的词:嗓子 拎着 水桶 晃荡 沉甸甸)谁敢单独来试试,就知道咱们班的孩子聪明,勇敢。你读得那么准,能带领导大家读吗?

三、精读课文

1、咱们班的孩子们把词语读得这么响亮,准确,相信你们把课文也读得一样准确,流利。不过请你边读边勾画出妈妈表杨儿子的话。找出来了就把自己就当成妈妈,去读一读,妈妈的话,读出妈妈的感情来。

2、交流:你们都找到了哪几句话呀?指名读出来。

3、课件出示:第一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我请一个孩子来读读,(请到以后说:请大家听听,看他把自己当作了妈妈没有?)生读。

看着自己多才多艺的儿子,妈妈心里会怎么想?(骄傲自豪)

妈妈们,能读得更得意和自豪点吗?指名读,生读,

有谁敢向这位妈妈挑战读?指名挑战。

此时敢向现在的两位朗读高手中的哪位挑战?指名挑战读。

4、课件出示第二个妈妈的话:“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谁愿来读呢?指名读。

大家听听这位妈妈读出了自己的得意和自豪吗?

生评价。

你能帮他改善一下吗?

你说得这么好,能自己范读给大家听听吗?

5、大家提的意见都很有水平,像他们这样,其他的同学也去练习一下,争取读得更好。全班学生自由练读。

6、两个妈妈都夸奖自己的孩子,第三个妈妈却什么也没有说,这是为什么呀?

7、出示第三个妈妈的话:“有什么可说的,他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8、这个孩子没什么特别,你们自由地读读吧。

9、这个妈妈在说这话的时候会是怎么样的心情呀?(预设:平和的,伤心的,难过的,)你的朗读能表现出这个妈妈平 和的心态吗?生读。

10、看,这就是三个妈妈的三个儿,你们认识了吗?生答。可课文中的老爷爷却说只看到了一个儿子。出示老爷爷的话(“三个儿子?”老爷爷说,“不对吧,我可只看见一个儿子。”)齐读。听出来了,你们把问号和一个儿子读得特别好,再让我听一次。

11、边板书“一个儿子”,边说:我真不明白,明明是三个儿子啊!为什么只看到了一个儿子?请你们读课文7至11自然段找找答案。有些孩子真会学习,一边读书,一边用笔勾勾画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