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科学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科学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了解时钟的主要构造,知道时针和分针的运转规律。
2、能辨认整点。
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个自制钟
2、课件PPT
3、游戏题卡若干
活动过程:
一、引出时钟
1、猜谜语,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猜猜它是谁?“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它能告诉我,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
2、教师小结:时钟和手表都是计时工具,它可以提醒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应该干什么事情,它是我们生活的好帮手,我们的生活少不了它。
二、播放课件、观察交流
(一)认识钟面及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1、引导幼儿欣赏钟表,从中认识钟面结构
(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钟表,现在请小朋友仔细看看(PPT课件),比比这些钟表有什么地方是相同的?
(2)认识12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
师:钟表上有哪些数字?数字是怎么排列的'?
小结:原来钟是由1到12这些数字围成的,不多也不少。
(3)通过观察活动比较钟表上时针、分针的不同
师:比比看,两根表针什么地方不一样?(长短、粗细)
小结:个子高的是弟弟叫分针,个子矮的是哥哥叫时针。
2、由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幼儿感知时针、分针的运动规律。
师:今天时针和分针进行一次跑步比赛,现在他们都在数字12的起跑线上了,请小朋友们当裁判员。
提问(1):请幼儿猜猜时针和分针跑步比赛谁跑得快?
提问(2):分针跑了一圈,时针跑了多少?
小结:分钟走一圈,时钟才走了一格。(弟弟长,哥哥短,弟弟跑了一大圈,哥哥一格才跑完)
(二)、认识整点
1、教师放课件,让幼儿感受时针和分针整点运转规律。
提问(1)三只钟表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想一想,3点整时,时针在哪个数字上,分针在哪个数字上?7点整时,时针指在哪里?分针在哪个数字上?
2、老师归纳:当分针指在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整。
三、以游戏的方式引导幼儿操作练习。
1、游戏《修理钟表》
教师充当钟表店的管理员,放歌曲《钟》,幼儿根据老师唱出的时间,在自制的钟面上拨出时间,比一比谁拨得又对又快。
2、分组操作,巩固整点
A看时拨钟B看时间对应画时钟
C对应时间插卡D时间时钟对对碰
四、活动结束
教师小结:我们生活离不开钟表,小朋友们学会了认识钟表,就可以帮助我们学会看时间,到点睡觉,吃饭和学习。
活动延伸:
1、户外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
(1)老狼(教师)出示标有时间(整点、半点)的钟面,请幼儿说出是几点。
(2)幼儿扮演的小兔在自制钟上拨出老师说出的时间。
科学教案 篇2
科学教案通用(10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科学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科学教案 篇3
一、设计思路:
本单元的主题游戏活动是超市游戏,根据这个超市游戏设计了让孩子利用观看情景表演学习编应用题,有助于发展幼儿对生活中简单的数量关系的理解,让孩子学习多用角度思考问题,积极主动的与同伴交流,让孩子知道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活动目标:
1.体验数学活动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理解减法应用题中总数与部分数的关系。
3.引导幼儿回顾生活情景,仿编:"求剩下"的减法应用题。
4.通过实验培养互相礼让,学习分工合作的能力
5.能积极地与同伴交流自己的`发现,激发进一步探索事物变化的愿望。
三、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熟悉超市环境,熟悉10以内的分解。
2.游戏经验:会玩"马兰开花"3.环境准备:超市场景(内有5个陀螺,7个桔子,5个苹果),情景表演,笔,图片。
四、活动过程
1.游戏导入:马兰开花
2.集体活动
(1)请幼儿一起说一说超市里有什么物品?分别有几样?
(2)观看情景表演:超市里有5个陀螺,有一个"顾客"过来,对售货员说:您好!我要买2个陀螺。售货员给他2个陀螺说:"给你,欢迎您下次再来!
(3)教师提问:超市刚才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我们要把超市发生的这件事情编成一道减法应用题。
听教师完整示范讲述"减法应用题"(4)观看情景表演:超市里有7个桔子,有一个"顾客"过来,对售货员说:您好!我要买4个桔子。售货员给他4个桔子说:"给你,欢迎您下次再来!
(5)教师提问:超市里刚才发生了一件什么事情?
(6)谁能根据这件事情再来编一道应用题呢?这个应用题可以怎么写算式?
(7).观看情景表演:情景表演。超市里有5个苹果,有一个"顾客"过来,对售货员说:您好!我要买3苹果。售货员给他3个苹果说:"给你,欢迎您下次再来!
(8)教师提问:"超市里刚才发生了一件买苹果的事情,谁能根据这件事情再来编一道应用题呢?这个应用题可以怎么写算式?"小结:孩子们,我们发现在三道应用题中每次都问了一个什么问题?只要我们应用题里问还剩几个,那这个题就是减法应用题。
(9)请幼儿讲述算式中哪个是总数?哪个是部分数?理解算式与应用题的对应关系。
五.、探索发现:
1.课件游戏(幼儿用书P11,请幼儿看图,理解题意,仿编应用题,照着写减法算式。)
2.请幼儿根据图意编应用题。
3.请幼儿根据算式编应用题。
六.、延伸活动:
在活动区摆放一些减法算式卡,让幼儿自由进行游戏。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
科学教案 篇4
主题名称:多彩的秋天
次主题名称:秋趣
活动名称:动物法庭
主要教学领域:科学领域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通过图片和简单的讲解,让幼儿简单了解“兔子吃草,狼吃兔子”是大自然中的食物链,像这样的食物链大自然中还存在很多,都是为了保持生态平衡,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用科学的眼光看待各种动物和各种植物。
活动目标:
1、简单了解动物相互间的关系以及动物与环境的关系。
2、尝试运用合适的语言辩论,初步学习辩证地看问题。 重难点分析:罗列丰富多条食物链
活动准备:
1、白兔和灰狼的绒毛玩具或头饰,小锤。
2、坏境创设:模拟法庭——活动室中间为庭长室,两边分别是原告席和被告席。
3、幼儿用书第2册第22—23页。
活动过程:
1、请幼儿听故事,引发其兴趣。
2、请幼儿自动推选小律师,进行法庭辩论。
(1)角色分配:幼儿自主选择当谁的律师,选好后坐到委托人(原告或被告)一边。教师扮演大熊庭长。 辩论一:大灰狼该不该吃小白兔?双方陈述理由。
(2)第一阶段结束后,幼儿可自由调整座位,重新选择委托人继续辩论。
辩论二:该不该判大灰狼罪?
庭长宣判:
兔子和狼都是生物链中的.一环,对平衡和保护环境有着重要作用,哪一种动物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地球环境。所以不能为了保护兔子就把狼杀光,而狼也不能把兔子全吃光。审判到此为止,本案结束。
活动延伸
将头饰投放表演区供幼儿表演,搜集、观看有关生物链的书、图片或录像等。
活动反思:
在孩子们最原始的对狼和兔子的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法庭辩论,开展对狼和兔子对立关系的讨论,孩子们肯定支持兔子,通过学习让孩子们逐渐了解自然界食物链的现象,联系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罗列丰富多条食物链,巩固孩子们对自然界食物链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