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田半亩》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花田半亩》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花田半亩》读后感 篇1
这个世界不曾有我,却又无处不是我… ——田维
人生无常,聚散离合。生命本该精彩,人生本该快乐。可是,人生就像一个有许多缺口的堤坝,这些缺口就是遗憾。人的一生,短短几十载,又怎能不留下遗憾。20xx年,一个偶然的机会看到了《读者》上的一篇文章,让我认识了这个美丽的女孩子,真诚、善良、纯洁、灵秀。 她爱这个世界,在短暂的21年生命中,在与死神波澜不惊的对视中,在与生命顽强的挣扎的过程中,让我更加相信生命本该坚强。“妈妈,我却时常感谢你,你给我的生命。即使这身躯,有许多不如意,但生命,从来是独一无二、最可宝贵的礼物。我感谢,今生是你的女儿,感谢能依偎在你的身旁,能够开放在你的手心。”朴实的没有一点杂念的文字,真挚的没有一点胆怯的感情。很难想象的到一个年轻的女孩竟然能如此坦然的对待生死,可惜上天赐予她的生命就从来就不曾完美。生命,世界上最美丽的名次,只是太多的人不懂的珍惜。太多的人漠视生命。景依旧美,情依旧浓,阳光依旧灿烂,但,我的心,还是隐隐作痛,像蒙了一层雾,挥之不去。我可惜这花田只有半亩,我痛惜这生命如此的.悲伤。
生命不会是完美的,却常常看到人抱怨生命,抱怨这自己苦涩的生活,或许你们和田田比起来是多么的幸福啊。不能否认我也曾抱怨过生命,抱怨自己的生活太平凡,学业太繁重,而如次平凡的生活却有着像田田一样的不平凡的人去珍惜。没有失去过,我们又怎么珍惜了,因为有爱,所以我们不该恐惧,不该去胆怯。
回眸过往,细数岁月。一段流年,一场雨落,一个未来,一朵蒲公英,在生命的轮回中翻开的每一页都是美丽的,人生最悲哀的事,不就是老了后,动不了了,在床上深深后悔在自己有活力的时候,没有去做自己想做的那件事么?生命的历程是艰难和沉重的,然而经历过后方知它的味道。“生命是跌撞的曲折,死亡是宁静的心。归于尘土,归于雨露。”
我相信田的生活不会碌碌无为而悔恨,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伤悲。在某个夏天的夜,这个美丽的女孩变成了蒲公英,飞往了别一个世界,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她眷恋的人间。那一夜,雨落了满地,仿佛天空在哭泣。哭泣这苦涩的生命却如此的坚强。
未意识到生命珍贵之时,我常带着不解去看此类文字。我不懂生命如此短暂,还要强忍这坚强。我不懂 生活如此痛苦,却要微笑面对。当我意识到生命宝贵之时,我看到了不再是本,而是书中的世界,蒲公英在生命的最后翩翩起舞,看到的是一个生命的绝唱。生命的宝贵在于生命的短暂。 如果生命没有结局,那生命将不会被重视,也将失去它的珍贵。如果每个人都长生不老,健康平安,谁还会去珍惜光阴,努力拼搏呢?正因为我们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在一天天走向死亡,所以,我们的生命才需要坚强,我们的生命才能努力的奋斗。
《花田半亩》读后感 篇2
有人说,生命如树叶,唯有走过岁月,洗尽铅华,历经一世,它的脉络才清晰可见。
读完《花田半亩》,深深的被这样一个坚强乐观的女孩感动许久。作者是一个名叫田维的女孩,15岁得了绝症,从那时起她开始写博客,记录生活中的美好时光,文字充满爱、感恩、坚韧与真诚。直到20xx年8月留下这本《花田半亩》,感动和激励着无数人。。。
花田半亩,一个很美很美的名字,它取意于南宋哲学家朱熹的《观书有感》:“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个名字很美,却又显得那么凄凉,或许源于我对作者发自内心的惋惜吧。
启开书的扉页,便看见田维笑靥如花,一段文字附于图下:“心存感激地生活吧。我们来自偶然,生命是最宝贵的礼物。爱你所爱的人,温柔地对待一切,不要因不幸而怨恨和悲戚。无论前途怎样凶险,都要微笑着站定,因为有爱,我们不该恐惧”。看似简单的话语,可它的每一个字都触动着我的心灵。一个身患绝症的女孩,不是在抱怨自己的不幸、命运的`不公,而是在激励自己,激励他人:在困难面前,要坚强,不抱怨任何人和事。
“在我的右眼下有一颗痣,那是一颗会让人流泪的痣。如果可以,只让我的右眼去流泪吧。另一只眼,让它拥有明媚与微笑。”读完这句话,心里有点暗喜,感觉这句话挺适合我的,因为我的右眼下面也有一颗痣。但是我无法与田维相比,我没有她坚强,没有她乐观,更没有她淡然。她一直在努力抵抗着生命的悲哀和死亡的恐惧,即使这样她还总是怀着一颗坚韧与感恩的心活着。。。
不过我最喜欢她那篇《妈妈》:“妈妈说,如果能够再次孕育你该多好。你仿佛是在怨恨自己,将我生成多病的身躯。妈妈,我却时常感谢你,你给我的生命。即使这身躯有许多不如意,但生命从来是独一无二,最可宝贵的礼物。我感谢,今生是你的女儿,感谢能够依偎在你的身旁,能够开放在你的手心。妈妈,不幸使我们共同的命运。幸福,却是更深切的主题。”多么感人啊!体弱多病的女孩不是抱怨母亲给了自己多病的身躯,而是感谢自己母亲给了自己生命,试问有多少人能做到这些,又有多少人可以不将过错归于他人身上?很少,很少,少到就像那可以在海上永不破灭的泡沫。
在生命的最后,她一如既往的感激,比起那些因为不幸而放弃生命的人来说,她是值得敬佩的。有些人可能会说,这样的事例早已是滥觞的情节,是早已令人厌倦的题材,如果当自身也身患绝症,自己可能比她更加的坚强。无论如何,我还是被她感动了。别说身患绝症的时候,连现在我都不能说我足够的坚强,我能平淡地面对不幸。
人的一生,需要感激的有很多,需要懂得的也有很多,但是我们始终会归于尘土,归于雨露,正如书中所说那样“倘若,这世上从来未有我,那么,又有什么遗憾,什么悲伤,生命是跌撞的曲折,死亡是宁静的星,归于尘土,归于雨露,这世上不再有我,而又无处不是我”。人总是那么渺小,生命又是那么曲折。
与田维相比,我是多么的幸运,但作为同龄人,我更感到不安与惭愧。从她的文字里,我学到了面对苦难要坚韧、乐观;学到了面对一切,我们都要感恩。
《花田半亩》读后感 篇3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是她最喜欢的诗,她的书最终也由此命名——《花田半亩》。
她化蝶而去,但花田永存。
我仍记得第一次拿起这本书的时候,看到封面上的一行字:一个美丽女孩的生命绝唱。的确,我从这一篇篇的文字中读到了田维生命中的一切幸福,她用爱、感恩、坚忍与真诚把生命撰写成最美的华章,而她自己是微笑着站定中央的主角。
她并不是一个幸运的孩子,15岁那年,绝症给命运蒙上一层阴影。绝症,这个词语本身就与绝望相连,它带来的是死亡——死亡无疑是可怕,对于一个年轻的生命来说更是如此。然而她却这样写: “生命是跌撞的曲折,死亡是宁静的星。”我以为她会恐惧、会怨恨,然而她默默地注视着生命和对生命虎视眈眈的死神,带着一份不属于那个年龄的沉静安宁。她不会害怕的,因为她坚定地相信:“因为有爱,我们不该恐惧。”她把生命里把一份温暖融进心里,融进每一个文字里,那里有爱,有幸福,有无尽美好。
她是一个懂得感恩的人,这让她有一颗挖掘幸福的心,她感谢生命里的一点一滴,哪怕它并不完美。她曾写:“哪怕这身躯,有许多不如意,但生命,从来是独一无二、最宝贵的礼物。”我想那一刻的她一定是微笑着的,她把痛苦与不幸当作偶然,而幸福却是更深切的主题。我仿佛感觉到这种明丽的心情,随着书香也飘进我心里。
我沉醉于这本书、愿意让灵魂在这片花田寄居的原因,大抵便是如此。我一直坚信,田维的文字是在撰写生命,在那里,所有的灰暗都会淡去,只留下绚丽美好为人生着色。她说过,“迎接所有安排,而无所怨恨和悲戚,从容淡定。这样的生命,将是骄傲而尊贵的。”她的生命,便是如此。像她的老师所说的那样:“经常与死神波澜不惊地对视的人,是了不起的人。”谁也无法否认,田维就是这样的人。
我一遍遍地品读这本书,花田中早已没有了女孩独舞的身影,然而那份芬芳却不曾消散,而是在岁月的沉淀中越加醉人。她的生命是如此绚丽,“在不完美的世界也可以燃起迷人的火光,压抑的灰暗里也能生出也能生出芬芳”。我想,生命的美好不在于它拥有的长度,而在于那其中蕴含的温暖能将它浸染出怎样的颜色。是谁说的,烟火刹那、昙花一现终究枉然,然而在暗夜里的那一瞬间,一切都绽放到了极致,竟美过万事万物,又怎会枉然?田维的生命,就像夜晚的`流星,短暂得引人叹惋,而一刹那的光辉却照亮了整个夜空,驱逐了一切黑暗。这样的生命,尊贵美好,无怨无悔。
多少次,我在这片花田里驻足,她的一切仿佛倒带进行,我读了一遍又一遍,读她的书,也读她的生命,读其中每一个微笑,每一份美好。她说:“如果可以,只让我的右眼去流泪吧。另一只眼,让她拥有明媚与微笑。”我把句抄写下来,这是幸福的秘诀。生命免不了痛苦悲伤,然而要记住留下一只眼睛看看风雨的背后,那里有彩虹与阳光,有不一样的天地。
蝶儿飞走了,留下花田半亩。
如果可以,我愿让生命与这片花田共舞,如果可以,我愿让灵魂与这片花田相容。这里记载着幸福,记载着爱,记载着生命里最美好的一切,阴影被剥离,剩下无限璀璨。我的心在书中游历,我隐约又听到那个女孩开朗的声音:“万物美好,我在中央。”
《花田半亩》读后感 篇4
想象出天堂,是因为没有一个人知道死亡的模样,我们有对未知的惧怕。其实,从女孩田维的文字里可以发现,它是生命中最宁静的一次道别。
田维,1986年4月5日出生于北京一个普通家庭。就在15岁的花季年华,身患绝症(一种血液病),被医院判了死刑。她最多只能再活五年。多么悲痛的消息!
她捕捉这个世界上一点一滴的美好,写在名为“花田半亩”的博客里。那里有她心中的波澜,青春的时光,对美好事物的爱与留恋,还有病痛难忍的一个个夜晚的痛苦、不甘、挣扎与忧伤。
人们同她一起等待奇迹。然而20xx年8月13日,花田的主人,21岁的田维还是闭上了眼睛。那天,有英仙座的流星雨为她送行。
《花田半亩》已有五十多万字,它是她永不开败的半亩花田。
我是在网上认识《花田半亩》的。可能我一直觉得自己的生活很糟,便去搜寻励志的书籍。有幸拜读了这本书以后,泪如泉涌,瞬间觉得自己遇到的东西,很渺小。
起初,田维得知自己的病情后,一直在探寻世间各种生命的意义。从迷茫无助,到生命的最后几天鼓励自己“不怕不怕”,坦然面对死亡,她经历了五年多的'痛苦时光。
在她的博客里没有对命运的不满,反而充满了很多感恩,以及许多细碎的美好。如果不得病,她的未来将是最灿烂的,或许会成为一个特别有名的作家。
“把最灿烂的笑容留给我们,却把眼泪偷偷地留给自己。”面对这样一个美丽女孩的化蝶离去,人们纷纷在她的博客上留言惋惜。
有人把生命过成诗,有人却将生命当作儿戏。面对死神,她的那种平静,那种淡然,那种乐观,真的十分催人泪下。死亡,说来就来,然而她却无所畏惧地迎接生命的安排:“无论前途怎样凶险,都要微笑站定,因为有爱,我们不该恐惧。”
我们潜意识里都这样认为:日子还长,请别失望。但是真的,倒计时来临每个人都会慌,然后惊恐地发现自己还有那么多的事情没有做:没有自己的房子、车子,没有带家人去旅行,没有做到许诺下的承诺,没有完成自己的梦想……
到那时,或许早已后悔,想在生命最后的时光里完成它们——却发现,人已经离不开那张病床……这就留下了永远的遗憾。
Mrs.王曾经带我们体会生命,她问我们:生命的最后一刻,你最想和谁待在一起(只能选一个人)?最后留下的TA一定是你心中最重要的人。那么回想一下,你有没有珍惜与TA的每一次相处呢?你还剩多少时间与TA相处?
所以请珍惜,珍惜与爱你的人相处的每分每秒,因为你不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或许,将永远不复从前。
死亡,永远是为我们上生命课的最好的老师。
如果哪天,你不幸被病魔缠身,也千万不要气馁。请保留对一切美好事物的喜爱和信心,对生命的至高无上的敬畏,就如同田维一样。要记得好好道个别。
愿你坦然面对,病魔虽然可以战胜肉体,却永远无法征服一个人不屈的灵魂。
来日并不方长,所以更要珍惜着当下,用自己的方式过好每一天。但愿每个人在临近生命终点时,心态平和地面对死亡。
愿你田维那样,可以留半亩花田在世,化作给予这世界的礼物,留住许多欢乐和芳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