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读后感 > 正文

数学的书读后感

2025/10/19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数学的书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数学的书读后感 篇1

数学是很多人学生时代的噩梦——记不住的公式、做不完的习题,和触目惊心的红叉叉……数学真的是不可逾越的吗?寒假里我拜读了世界知名数学家乔丹?艾伦伯格的《魔鬼数学》,在艾伦伯格教授笔下,数学有着另一副面孔,它像一个忠实的仆人,无微不至,让人拥有火眼金睛,一路KO各种妖魔鬼怪,不断看破真相,升级进步。

《魔鬼数学》就像一本简易的“黑魔法防御术”教程,全书从线性、推理、期望值、回归和存在五个方面环环相扣,逐步深入,妙趣横生的指引我们收服数学这头折磨我们的“魔鬼”。

第一步,克服畏难心理。这头“魔鬼”并不会打你、咬你,要好好看清它的长相,了解它的功用,这样一来,你便清楚只要学会它的语言,就可以命令它给你服务。那么究竟什么是数学呢?艾伦伯格教授的答案是“数学就是常识的衍生物”。常识就是:你有两个本子,再加上三支笔,和你有三支笔,再加上两个本子是一样的,没有区别。在数学领域这被称为“加法具有交换性”,用公式表示就是:对于任意a和b,a+b=b+a。虽然很多人觉得数学的符号体系和抽象性让人难以理解,但这一堆高度抽象化的符号,与我们平时的思维并没有什么不同。

第二步,就需要建立数学和现实生活经验的联系。要解决这个问题,就不能满足于在课堂内的学习,还要增进阅读量,了解科技的前沿发展,并积极思考,力图用已掌握的数学知识来解释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假如,我们在玩押大小、赢筹码的游戏。已经连续7次都是大局,那么第8次出现大的几率是否会更大呢?直觉向我们传递的信息是,连续多次大,那么下一次出现大的几率就高。然而数学告诉我们,每次开局,出现大小的几率都是相同的。前一句如何并不会影响后续的结局。如果不能清醒的认识随机性原理,不信邪的赌徒,或许会因为连续的非理性决策而损失惨重。

像这种导致人们作出非理性判断的直觉还有很多,就像很多人会觉得越有钱就会越快乐,然而,当收入超过生活成本一定程度的时候,人们所获得的满足感(快乐)是递减的,在经济学中叫边际效用递减,在数学领域中,最简单的解释为“非线性思维”。“非线性思维表明,正确的前进方向取决于你所在的位置”。相比较而言,越有钱越快乐就是典型的.线性思维,即是指两个变量之间的变化是恒定的,这绝对是种一劳永逸的懒人思维。所以收获“数学魔鬼”的第三步就是调整思维方式,改掉坏的思维习惯。

总之,读了这本《魔鬼数学》,我恍然大悟,原来我们学生时代所做的所有习题,并不是白白耗费青春,这些数学原理,充斥着我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只不过我们蒙着双眼不敢看它,只能被动地使用。数学是一种人类的认知方式和工具,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思考,它可以磨炼我们的直觉,让我们的判断更敏锐;它还可以驯服不确定性,让我们更深入的了解世界的结构和逻辑。拥有了数学工具,我们就可以把那些我们想当然的事情看得更透彻,从而做出正确的决策!同学们,还等什么呢?让我们快来收服它吧!

数学的书读后感 篇2

读了《快乐数学》这本书,我深深体会到,在我成长的道路上一直没有离开过数学的陪伴。

学习了数字,我认识了时间和标识;学习了四则运算,我能够自己买东西和独立思考;学习了好玩的数学游戏,我再也没有了无聊的.烦恼。现在《快乐数学》又告诉了我什么是“5千米生活圈”、如何来“知识创造财富”,另外也给我带来了神奇的回文数、卡普卡雷数……这些奇妙的“数”让计算变得更简单,让生活变得更方便。

数学真的好奇妙,在成长的道路上我们一定会成为好伙伴!

数学的书读后感 篇3

这个暑假,我读了《数学王国探秘》这一本书,这本书让我了解到数学的历史以及一些数学知识,逸事。让我有了很深的感触。

数学是起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人们创造数目的最早的动机便是想知道一堆物体具体的数目。在数学的发展中,出现了一个智慧的迷宫,那就是幻方。这个游戏是给定1,2……n2。这些数字要求它们排列成n×n的方阵,并要使每一行,每一列,每一条对角线上的所有数字之和相等。每条直线上的数字之和叫做幻方常数。但有一个问题如何快速解决标准幻方,即从1按自然数顺序依次填到n2,这首先就要确定幻方常数例如三阶幻方常数是15,四阶幻方常数是34,那么n阶幻方的常数M是多少呢。我们可以先把n阶幻方的所有数的'之和求出,得S=1+2+3+……+(n2—1)+n2=(1+n2)+(2+n2-1)+(3+n2—2)+……=n2/2(1+n2) 再除n得M=1/n×n2/2(1+n2)=n/2 ( 1+n2)所以标准幻方均可用M=n/2 ( 1+n2)

而幻方的的排法也是异常的多,五阶幻方超过2亿,七阶幻方超过3亿,让我也不得不感叹数学的灵活多变。

书中让我另一处感触最深的一个便是巧算勾股数,在学习勾股定理的时候我们便会注意到整勾股数的问题也就是x2+y2=z2的正整数解组,简称勾股数,例如(3,4,5)所以如果a,b,c都是勾股数并具有(a2+b2=c2)那么a,b,c就称为一组勾股数那么,只需要将他们同时乘以正整数k,其结果(ka,kb,kc)也是一组勾股数。所以只要考虑a,b,c两两互素的勾股数,并把它称为基本勾股数组。那么怎么创造出一组勾股数来呢?毕达哥拉斯提出的一组在课本里出现过,便是设m是任意大于或等于2的正整数,则(m2—1,2m,m2+1)一定是一个勾股数,因为这组是两两互素,是基本勾股数组。但无法给出所有勾股数组。我国的数学名著《九章数论》给出了更妙的方法:若给两个数m,n那么,1/2(m2—n2)、mn、1/2就是一组勾股数每次给的m,n不同所得勾股数也不同。并且如果m,n互素,这个公式便能套出所有两两互素的勾股数组。因此这个公式叫做x2+y2=z2的通解公式。

数学的奇妙我只领略一二,以后还有更长的数学道路需要我去体味。

数学的书读后感 篇4

寒假里,我看了很多课外书,有《最有趣的30个数学故事》、《马小跳玩数学》等等,其中有一本是老师推荐的《趣味数学》,这本书和它的名字一样有趣,每次我都会被书中的情节深深地吸引住。

这本书的'每一个章节都会先引出一个生动的例子,再提出问题,最后由名师进行讲解分析,最后总结并且还会掺插许多生动的故事,非常的有趣。这本书有一个很大的特点,也是我最感性趣的地方,那就是例举了很多生活中的实例,并把数学问题蕴含在情节中,惟秒惟俏,恰到好处,浅显易懂。比如:快乐足球就是用传球路线形成的几何图形,根据计算线段的原理来解决,太有趣了。又比如:怎样洗衣服最省水,就是一种分配定力的问题,从而引深到煎中药,煎中药分二次,第一次用一碗水,第二次用半碗水,效果才是最好的。以前不明白为什么,现在终于懂得,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取中药里面的成分。我把这个方法讲给奶奶听,奶奶夸我年纪小小就懂这么多,我心里美滋滋的。

这真的是一本很有趣的好书,看完后我学会了好多课堂上没教过的东西。非常的感性趣,让我的学习充满了乐趣,也使我更加的热爱思考,我太喜欢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