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大班教案

2025/11/02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大班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大班教案 篇1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学习,教幼儿初步掌握并理解儿歌的主要内容。

2、让幼儿发挥想象创编出正确的儿歌,丰富幼儿的词汇“快活、错——对”。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二、活动准备:

1。与儿歌内容相符的课件、(备用挂图)。

2。动物图片、画纸若干、(与幼儿人数均等)胶水。

三、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教师出示动物卡片,请幼儿看卡片做相应的动物动作。

2。教师以谈话形式引出课题:儿歌《错了歌》。 “小朋友们,在我们周围有许多可爱的小动物,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首儿歌《错了歌》,咱们一起来听听儿歌里是怎么说的。”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放课件,请幼儿完整的欣赏一遍儿歌的内容。 提问:

①儿歌里都有谁?

②小动物都在干什么?学词“快活”。

③听了儿歌小朋友有什么想法?学词“错”。

2。学习儿歌:

①教师采用整体教法教幼儿朗诵儿歌。

②幼儿练习朗诵儿歌,教师指导纠正不足。

③幼儿完整的朗诵儿歌内容。

3。游戏“找错”:

①引导幼儿把诗歌中的.错误纠正过来。说一说应该怎样才对?

②请幼儿动手将老师准备的动物图片粘贴到画纸上适当的位置。

4。请幼儿根据改过来的图片内容创编新儿歌。学词“对”。

5。幼儿完整的朗诵原儿歌和新创编的儿歌。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小结学习效果,以表扬鼓励为主。

“小朋友们今天跟老师一起学了《错了歌》,创编了《对了歌》还学了词语“快活,错——对”,以后我们在学习生活中应该认真仔细的观察事物,千万别闹出笑话了。”

2。结束活动请幼儿休息。

反思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和一样多。

2、在活动中会用语言表达多少和一样多的.数量关系。

3、.愿意和同伴一起活动,体验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娃娃图片

2、帽子、围巾、口罩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

1、出示图片

师:冬天来了,天气越来越冷,小朋友出门要带上帽子、围巾好口罩。

二、帽子和围巾比较多少。

1师:图上有什么?(帽子和围巾)

有几顶帽子?(2顶帽子)用数字几来表示?

2、几条围巾?(3条围巾)用数字几来表示?

3、帽子和围巾哪个多?哪个少?

三、围巾和口罩比较多少

1、有几条围巾?(3)几只口罩?(2)

2、各用数字几来表示?

3、围巾和口罩哪个多哪个少?

四、小朋友和口罩比较多少

1、有几位小朋友?(3)用数字几来表示?

2、有几只口罩?(3)用数字几来表示?

3、帮小朋友带上口罩。

大班教案 篇3

设计背景:

当春天的第一抹新绿亮起来的时候,孩子们欢呼雀跃着走进了“我们在春天里”这一主题。大自然中的一切都充满了美好与神秘,嫩绿的新芽、含苞的花朵、蓬勃的小生命,都深深地打动着我们。于是我带领孩子们到户外踏青,尽情感受花儿绽放的美丽、树枝吐蕊的生机……活动中,我发现孩子们对随风摆动的垂柳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跳跃着去够这些柳条,还叽叽喳喳的议论着:“这柳条好长啊!”、“我想用它编一个环戴在头上”、“我想用它编尾巴做游戏”……于是便结合我园的特色--“乡土化趣味体育”生成了《柳条趣多多》这一活动。旨在让幼儿了解柳条的用途,学会用柳条编柳环,探索尝试柳条、柳环的不同玩法,提高幼儿动作的协调能力,体验乡土情趣。

活动目标:

1、了解柳条在生活中的用途,并能用语言完整表达。

2、初步学会编柳环,体验柳条制作的乐趣,培养幼儿合作意识。

3、探索尝试柳条、柳环的各种玩法,发展动作的灵活性及协调性,体验玩柳条、柳环带来的乡土情趣。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学会用柳条编柳环,探索尝试柳条、柳环的各种玩法。

难点:鼓励幼儿大胆探索、尝试。

活动准备:

1、带领幼儿到户外踏青,并折回柳条若干根。

2、课前编好示范用的柳环。

3、利用家长资源,做一些柳条手工编织品。

活动过程:

(一)、出示柳条,引出课题,尝试柳条的不同玩法

1、今天老师和你们出去玩,带回了什么?

2、我们来和柳条玩游戏,好吗?(启发幼儿利用课前准备好的柳条自由地开展游戏,感受玩柳条游戏带来的乐趣。)

3、请幼儿介绍自己刚才是怎么玩的,并表演给大家看。(给孩子展示自己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

4、幼儿再次自由玩柳条。(鼓励幼儿玩出不同花样)

(二)了解柳条的用途

1、你们知道柳条可以用来做什么?(让幼儿互相讨论、交流).

2、出示一些家长做的柳条手工编织品,请幼儿说说它们各有什么用处。

3、启发幼儿想想自己家里还用柳条做什么。(如用来搭瓜架、编箩筐、篮子等。)

4、引导幼儿小结:柳条的用处真多。

(三)、学习用柳条编柳环并探索、尝试柳环的多种玩法

1、师:今天我们要用柳条编柳环,待会儿我们还要用自己亲手编的柳环玩游戏,你们高兴吗?

2出示课前编好的柳环,让幼儿观察、讨论:柳环是怎么编起来的?(教师没有直接告诉幼儿柳环的编法,而是让幼儿自主探索,体现以幼儿为主体的思想。)

3、幼儿尝试编柳环,鼓励能力弱的幼儿大胆尝试。

4、请幼儿介绍自己是怎么编的。

5、探索、尝试柳环的多种玩法。(幼儿用自己自制的器材游戏,兴趣盎然。)

(1)、激起玩柳环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会和自己编的柳环玩吗?

老师示范用柳环做“踩云朵”的动作,启发幼儿想出不一样的玩法。

(2)、你觉得可以怎样玩?让幼儿自由探索玩柳环,教师观察指导。

(3)、请同伴之间分享自己的玩法。(滚环、套在膀子上转、放在地上跳、抛环、戴在头上匍匐前进等)

(4)、请幼儿上来说说自己刚才是怎么玩的,并表演给大家看。

(5)、引导幼儿深入探索、尝试玩柳环。

师:柳环还可以两人、三人、多人一起玩呢,你们会吗?(培养幼儿合作意识)

(1)、幼儿自由探索合作玩柳环,教师观察指导。

(2)请幼儿与小朋友分享合作玩的玩法。

(3)请幼儿上来说说是怎样合作玩的,并表演给大家看。

6、幼儿自由练习玩柳环。

(四)、延伸活动

1、柳环可真好玩,你们玩得都非常开心,而且玩出了很多的花样,我们把这些柳环拿去和弟弟、妹妹们一起玩,好吗?

2、继续利用柳条进行小制作活动,满足他们的创作欲望。并将“作品”用于游戏。

活动评析:

1、利用自然资源,开展教学活动。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生动地描述了两个迥然不同的世界:三味书屋是禁锢孩子的牢笼;而百草园是孩子的乐园,道出了孩子对大自然的向往以及大自然给予孩子的快乐。我们利用自然中得天独厚的条件,带孩子们走进那片洋溢着自然气息的“百草园”,引导幼儿去发现、感知、探索感兴趣的自然物,让幼儿在直接感知中学习。

2、选择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自然物--柳条,孩子喜欢它们,活动时始终处于愉快的氛围中,能积极主动的学习和操作,真正体现幼儿的主体性。

3、活动过程中注意给幼儿创设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环境,鼓励幼儿自我创新,尝试合作,多次给幼儿自我展示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培养合作意识。

4、注重幼儿兴趣的激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孩子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孩子就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活动一开始,我就提出了“今天老师和你们出去玩,带回了什么?”的问题,孩子们对户外踏青还“意犹未尽”,于是一下子被吸引住了。然后,教师让幼儿自由地和柳条玩游戏,并通过课前编好的柳环,激起幼儿编柳环的欲望,再让幼儿用自己自制的柳环进行多种形式的游戏,幼儿始终兴趣盎然,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将幼儿推向学习的主体地位。

5、家长资源的利用,也是这堂课的一个亮点,课上展示的一些柳条手工编织品都为家长所制作。

大班教案 篇4

目标:

1、通过欣赏碟片,简单了解热带雨林。

2、大胆把自己想象的小精灵画出来。

准备:

有关热带雨林的碟片、记号笔、白纸。

过程:

1、幼儿观看碟片,你知道刚才碟片里放的是哪个地方?你在哪里看到过的?你还知道非洲热带雨林的一些什么东西?

2、有一个法国画家叫高根,他离开巴黎到热带雨林中的一个小岛上去生活,在那里他画了许多的画,(出示高根的画),

3、幼儿观察画,讲一讲画上有什么?这些画给你什么感觉?

4、在热带雨林中有许多我们平时见不到的精灵,今天我们就来画一张想象的热带雨林中的小精灵。这是我想象的.小精灵,教师展示自己的画。

5、幼儿作画,教师鼓励幼儿大胆想象,并大胆的把自己的画表现出来。

6、请个别幼儿讲解自己的画。

7、幼儿向朋友讲述自己的画,展示每个孩子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