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2025/11/02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1

知识与能力

1、能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在发现规律的同时积累词语。

2、在填空练习中丰富语言,形成语感,初步感受“的”“地”“得”的初步用法,并读读背背12个词语,在运用中感悟词语的意思和用法,进行词语积累。

3、通过阅读图画,“看图说成语”,培养观察、阅读、理解能力。

过程与方法

1、朗读中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

2、在填空练习中丰富语言,形成语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丰富语言,形成语感,培养识字及阅读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丰富语言,形成语感。

教学难点培养观察、阅读、理解能力。

课备搜集图片谜语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读准字音。注意词语中的带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

2.同桌交流: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听听同学的发现跟自己有什么不同,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说说你的发现。

4.教师引导、小结:这些词语中,每组两个词语中带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左边那个字是右边那个字的声旁,左边那个字加上部首就成了右边那个字。

5.齐读词语,积累词语。

6.拓展练习:你能找出也具有这种规律的词语吗?

1.学生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

2、同桌交流。

3、全班交流。

4、齐读词语。

二、日积月累

教你学一招

1、根据已有的语言感受自主填写。

2、同桌交流。

3、根据汇报情况,引导渗透“的”“地”“得”的使用,让学生通过练习丰富语言,形成语感。

4、补充练习,让学生在感知大量的.语言现象中发现规律,获得感性认识。

光彩夺目的(焰火)(宝石)

清澈见底的(小溪)(池塘)(湖水)

弯弯曲曲地(流淌)(伸展)(流向远方)

和颜悦色地(说)(讲)(批评)(点点头)(看着我)

鲜花开得(很美)(正艳)(像一幅五彩缤纷的织锦)

时间过得(太快了)(真慢)(像闪电一样)

1、根据已有的语言感受自主填写。

2、同桌交流。

3、学生完成补充练习。

三、读读背背1.借助拼音读词语,要求读准确。

2.用自己熟悉的词语练习说话。

3.哪些词语是你不懂的,提出质疑。

4.你发现这些词语都是说什么的?

5.读读背背这些词语,看谁记得多,记得快。

1、学生自读词语。

2、用自己熟悉的词语练习说话。

3、学生对不明白的词语提出质疑。

4、读读背背

四、看图说成语

仔细观察图画,了解图上画了些什么,再根据画面以及自己的成语积累,猜出谜底:开门见山、大材小用、一举两得、三长两短、小题大做、百发百中。

再收集一些画迷来互问互猜。根据成语,画出图画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阅读《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的兴趣,自主阅读相关作品,了解故事内容。(重点)

2、能体会故事中的道理,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深入理解。(重点)

3、能感受阅读寓言故事的快乐,乐于与大家分享课外阅读的成果。(难点)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荣德基小学课件资源

教学过程

一、谈论寓言,激发兴趣

1、教师引导:同学们,你们喜欢读寓言故事吗?最近读了什么寓言故事书?书中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快来给老师讲一讲。

2、学生讲自己喜欢的寓言故事。

3、小组讨论寓言的特点。

出示课件:

“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曾说,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

寓言故事一般比较短小,但背后往往藏着深刻的道理。”这段话说明了寓言的什么特点?

预设:寓言会讲述一个短小的故事。

预设:这个单元的寓言故事,能让我们想到生活中的许多人和事。预设:寓言会藏着深刻的道理。

4、教师小结:寓言往往用短小的故事寄托着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篇幅短小、言简意赅。故事的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拟人化的动物或其他植物。了解寓言的特点,能帮助我们领

会寓言故事中的道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快乐读书吧的内容吧!(

板书

小故事大道理)

二、阅读寓言,交流道理

1、中国古代寓言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

这些寓言故事题材广泛,形式活泼,读起来轻松有趣。

翻开《中国古代寓言》,我们会读到很多既好玩又发人深省的故事,如《叶公好龙》《郑人买履》等。

2、那么,我们应该怎样阅读寓言故事呢?

预设:先要读懂故事的`内容。

预设:联系生活实际,理解故事中蕴含的道理。

3、让我们一起走进我国的寓言故事《曲突徙薪》中去吧!

[故事欣赏]

有一个人到别人家里做客,看到别人家灶上的烟囱砌得很直,旁边还堆着许多柴草。客人便劝告主人说:“你要把那个烟囱改成弯曲的,把柴草移到远处,不然会失火的!”主人装作没有听见。过了几天,这家果然失火了,街坊邻居一起帮忙,终于把火扑灭了。于是,主人杀牛设宴,答谢街坊邻居,唯独没有邀请那位曾经提醒过他的客人。假如这个主人早听那位客人的建议,他家的房子根本不会失火,也就不必破费请客了。

4、这则寓言的题目你知道吗,它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预设:这则寓言的题目是《曲突徙薪》,它告诉我们:对可能发生的事故应提前预防,只有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的发生。(

板书

中国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曲突徙薪》)

三、图文结合,阅读交流

除了中国的寓言,其他国家的寓言在世界上的影响也很大,比如:《伊索寓言》《克雷洛夫寓言》……

(一)交流《伊索寓言》。

板书

伊索《伊索寓言》)

1、出示伊索寓言的多幅图片。

2、引导学生思考:由图片内容可以想到什么故事。

3、小组同学选取自己感兴趣的图片进行交流,简述相关寓言故事及其蕴含的道理。

4、小组派代表做汇报发言,教师借助课件进行小结。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认识14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的能力。

情感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文中写出的秋天各种事物的味道,感受深秋时节特有的成熟与满足。

教学重点:

积累好词佳句,读懂课文,能够有感情地诵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以旧带新,导入新课。

导语: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关于秋天的文章,说说你的'感受。

2.的确,初秋时节是美好的,它给秋高气爽的感觉,然而深秋时节作者家乡那特有的味道却留给作者永远的怀想和追忆,使作者久久不能忘怀。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同桌自学生字,读准字音,想办法记住字形。

3.检查生字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语卡,全班认读,正音。

(2)小组互动,“我说你猜”,小组中一个同学说出课文中含生字的词语,其他成员迅速在文中找出来。

(3)当当小老师。

三、再读课文,画出不懂的词语,可前后桌交流。

第二课时

一、由题入手,整体感知。

1.请同学自读课文,边读边用直线画出描写秋天味道的句子,多读几遍。

2.做填空练习

初说感悟:由这些特有的秋天的味道,你能感受到什么?

二、自主研读,理解体验。

1.再细读文章,把你喜欢的部分大声读一读,思考这些秋天的味道使作者想到了什么。

2.讨论交流。把你想到的与组内的学习伙伴交流。先读读相关的句子,再谈谈你的想法。

3.把小组的学习内容向全班汇报。汇报方式可以谈体会,可以有感情朗读。

三、比赛促读,升华感情。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

2.合作指点朗读。

3.比赛,多方点评。

板书设计:

秋天的味道

葡萄:色香态xxxx满足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篇4

三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教案

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年级下册语文人教版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