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口语交际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口语交际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的谈话沟通能力。
2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明确交际内容——掌握交际方法——创设情境,互动交流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清楚表达的能力和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清楚表达,让别人乐于接受自己的谈话内容。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题,明确交际内容
今天我们来挑战一下电视台的主持人,你们现在都可以作为一位主持人来采访一名嘉宾。
二.读交际要求,掌握交际方法
1这次口语交际有什么要求呢?
2交流讨论:
(1)大家可以作为主持人邀请一位嘉宾。
(2)主持人可以和嘉宾交流一下你想交流的内容,做好准备。
(3)学生自由组合创设情境。
三.创设情景,进行口语交际
1、参照上述方法,小组内进行交流。
2、教师巡视,适时指导、鼓励。
3、小组推荐代表向大家交流。
4、全班评议,评出“最佳主持人”。
口语交际教案 篇2
学习目标
1.围绕“父母的爱”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做到内容充实,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听他人说话时,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2.根据习作提示,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写出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表达自己真情实感。
3.能感受父母的爱,与同学、父母沟通情感,建立良好的关系。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回忆自己生活中父母对自己关爱的事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 谈话导入,再现情境
1.谈话导入。我们在父母的爱中长大,每位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爱的方式却不尽相同,今天我们就谈谈父母的爱。(板书:父母的爱)
2.再现情境。多媒体出示“口语交际”中的三个生活中的小故事。
↘ 创设情境,展开讨论
1.提出问题:你怎样看待上述故事中爸爸妈妈的做法?
2.小组交流,形成观点。
3.全班交际,模拟交际情境。让学生充分展开讨论,让不同观点进行辩论,在观点的碰撞中形成正确的观点。
↘ 联系实际,感悟父母之爱
1.联系实际。你在生活中有过类似的事吗?给同学讲讲你和父母之间的故事,在谈谈自己的想法。
2.小组合作,互说互评。
3.全班交流,互为补充、质疑。教师注意交际时的习惯的培养。
↘ 拓展延伸,沟通情感
1.模拟场景。如果我是你的爸爸,你给怎么把这三个故事讲给我听,并请我谈谈看法。(师生模拟交际)如果我是妈妈呢?
2.拓展延伸。今天回去我们将这三个小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并请他们谈谈看法。
↘ 表扬激励,课堂总结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 创设情境,诱发动机
1.谈话导入。上节课,我们交流了父母的爱以及对父母爱的看法,知道世上最爱你的人就是你的父母。可是,在生活中,有没有你不理解父母或者父母不理解你的时候呢?让我们借这次习作的机会,和他们交流、沟通一下吧。
2.创设情境。出示话题:(1)曾经有过不理解父母的时候,但通过一些事情,体会到了父母的爱;(2)对父母提出一些建议,比如,请他们改进教育方法,或劝说他们改掉不好的习惯;(3)你想和父母说的其他心里话。
3.诱发动机。针对这些话题,你准备选择什么话题来与自己的父母沟通呢?
↘ 自主选择,小组合作
1.自主选择。各自思考选择适合自己的`话题,准备写什么内容。
2.汇报话题。请一小组开火车,说说自己选择什么话题,了解话题选择情况,鼓励每个话题都有人选择。
3.小组合作。请前后四个同学组成一个小组,说说自己习作内容,互相评议一下,看看需要哪些改进的地方,并推选代表准备全班交流。
↘ 全班交流,师生互动
1.代表交流。每个话题选择一个小组代表交流,要求把内容尽量说具体。
2.师生评议。要点:(1)是否自己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2)是否表达出自己真情实感;(3)是否有具体事例,或事例是否具体;等等。
↘ 明确要求,学生写作
1.明确要求。读读“习作”提示的最后一段话,说说给我们作了哪些提醒?(写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写完后读给爸爸妈妈听,和他们交流意见。)
2.各自习作。
3.修改草稿。各自或者互相修改习作草稿。
4.誊写习作。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 小结习作,提出任务
1.小结习作情况。运用激励机制,总结这次习作情况,并表扬习作优秀、进步的同学。
2.提出任务。这次习作评讲的重点是:(1)是不是自己最想对爸爸妈妈说的话;(2)是不是表达了真情实感。
↘ 欣赏佳作,师生互动
1.欣赏佳作片断,共同评议。(选择3-4位学生习作片断,进行欣赏,说说值得学习的地方,指出其中的不足。)
2.赏析两篇学生整篇佳作,共同抓住上面两点评议。
↘ 小组交流,互评互议
1.自读习作,互相指出优点和不足。
2.各自修改,继续完善习作。修改中,提醒如语句、标点、字等也要修改;订正同学、老师修改中指出的问题。
↘ 拓展练习,强化运用
1.谈话引入。习作是最主要运用在我们自己的生活、学习、工作中,达到互相交流沟通的目的。
2.布置任务。今天回去将自己的习作读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意见。如果你觉得不便当面交流,也可以将自己的习作给爸爸妈妈看,让他们将自己的意见写在习作后,然后自己再来看。
↘ 展示习作,激发兴趣
1.将自己的习作修改好后,可以张贴在班级学习园地上。
2.可以将自己的习作抄好后,向报刊杂志投稿。
口语交际教案 篇3
学习目标
1.围绕“感动”这个话题,诉说故事,畅谈想法,感动心灵。
2.培养同学积极参与,敢于表达自身的想法的习惯,做到表达时有条理、有感情;在听他人说话要认真,有耐心。
3.在口语交际的基础上,选一件令人感动的小事记下来。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感情要真实。
4.能把一件事的来龙去脉交代清楚,力争写得具体、生动。
课前准备
1.“洗脚”公益广告片段的课件。
2.本单元中四篇文章的插图。
3.公益广告片段;刘翔的图片;音乐《丹顶鹤的故事》;
4.搜集古今中外让自身感动的故事。
课时布置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一、激情引入,交流感受
播放电视广告。配音:每天晚上,年轻的妈妈打好热腾腾的水,给年迈的老奶奶洗脚。她日复一日不变的行为,温暖了奶奶衰老的心灵。她不知道,无意中,她教会了自身的小朋友──感恩。
看了这则公益广告,你有什么感受?
二、开拓视野,感受“感动”
像电视广告中这样的令人感动的故事还有许多许多。古代历史上就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请同学们来说说这些故事。
1.讲古代感动的`故事。如黄香温席、孔融让梨……
2.随机设问:你为什么而感动?
3.不只俺国古代有许多令人感动的故事,这样的故事古今中外更是层出不穷。小组说说感动的故事。推选其中说得最好的一位同学来讲讲。
4.不只有许多感动的故事,俺们的生活中更不乏感动的图片或音乐。
5.配乐引出《丹顶鹤的故事》:有一个女孩,她从小就爱养丹顶鹤,在她大学毕业以后,她仍回到她养鹤的地方。可是有一天,她为了救那只受伤的丹顶鹤,却滑进了沼泽地,就再也没有上来。(音乐响起)
听了这个故事和音乐,你有什么感受?
6.出示刘翔的图片。这是谁?你喜欢他吗?说说他的故事。
再听刘翔获冠时响起的国歌声。同学们,当俺们再回到二年前的希腊雅典,重温那激动人心的一刻,你感动吗?为什么?
7.小结:感动是人的情感的自然流露。因为俺们善良,所以俺们学会了感动,学会了感恩。
三、互动交流,重温“感动”
1.同学们,在你的生活中,你是否经历过让自身感动的事呢?
指名说话。
一位同学说完后,请其他同学当记者,现场进行“答记者问”。引导同学说最感动的地方,说清感动的原因。
2.组织小组进行“感动20xx”竞赛活动(根据上课时间自由调整),评选出最让人感动的小故事。引导同学拟定评选条件:把感动的事件说清楚,说具体;表达时口齿清楚,声音响亮。
3.开展活动。在音乐《感恩的心》中结束。
第二课时(习作指导)
一、独立撰写,巡视指导
1.导语:同学们,老师和你们一起分享自身亲眼所见的最难忘、感人的事。又看见你们和同桌快乐地分享各自听到、看到、亲身经历那最令人感动、难忘的事,真羡慕!有句啤酒广告词:“好东西,要与好朋友分享!”老师是你们的好朋友吧!可是俺无法完全分享咱们班的每一位同学的记忆中精彩纷呈的感人故事。这样吧,拿起笔来,把你们那精彩而具体的,最令人感动、难忘的事写下来,做到内容具体,语句通顺,感情真实。你可以给文章加个有趣、新颖、恰当的标题。写完后,再对照讲述故事的具体要求,认真改一改。
2.生练习,教师巡视。
二、指导写作
1.交流写作:请同学把自身写的片断展示出来,读后,请同学评一评,哪里写得好?哪里还可以改进?
2.按方法、小组评改。
三、完成习作
1.把这篇文章全部写下来。题目自定。
2.教师巡视指导。
(杭州市滨江区长河小学 华丽)
第三课时(习作讲评)
一、导入
1.导语:上节课同学们用笔大胆记录下最让自身感动的事。假如再动动脑,就会使你笔下那感动、难忘的事,内容更加具体、语句更加通顺,情感表达更加真实、准确,也就更加感人!这节课咱们一起评改上次的习作。
2.一起回忆这篇习作的要求。
二、分享语段,体会写法
1.分享精彩语段。
导语:很多同学上节课作文中都出现了波浪线,愿意把你写得精彩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吗?写得好,还要读得好,那才棒!自身先练习读一读。
2.教师采访展示者和听众,精彩在何处。
(注意鼓励习作困难的同学发言、展示,提高其写作的积极性。)
三、优秀赏析,渗透评改
导语:欣赏了全班每位同学感动、难忘的故事,其中有些文章的描写让老师仿佛也亲身经历这件事。
1.优秀习作者上台朗读习作,边投影展示,同学观看、倾听并考虑。
(同学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让人感动、难忘在什么地方?哪几句写得特别好?好在哪里?
2.倾听评析。
(1)你觉得这篇文章所选的事感人或难忘吗?
(2)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这是一件感人或难忘的事?
(3)这篇文章哪些地方值得借鉴学习?
3.小结优点。
四、互评互改,不时提高
1.结合讲评,自评自改。(重点放在个人感动、难忘的精彩章节)
导语:每一个人生长的足迹不同,对事物的感受也各有千秋。请大家再次回忆最让自身感动的事,把听到、看到或亲身经历的最令人感动、难忘的事像在大脑中放电影一样放一遍。像刚才那位同学一样,把它写清楚,写具体。
自身动笔进行修改。
2.四人小组修改片段,再次交流分享。
3.修改后的片段,集中再次讲评,或说说自身的感受。
五、回顾过程,总结全课
教师采访通过修改后习作水平进步明显的同学:你有什么胜利的经验?
小结:好的作文是修改出来的──“三分文章七分改”,要“不时修改,反复推敲”,还要“多读、多思、多改”。
六、作业
将这篇习作工工整整地抄在作文本上,可以投寄给班级的班刊或平时阅读的刊物,体验希望与胜利的喜悦,让更多人分享你的感人故事。
口语交际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1、交流自身喜欢的动物。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能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进行流利的表达,内容比较空虚。
2、写一写自身喜欢的动物,要求具体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真情实感。写好后与同学交流,学习相互的优点,互相修改习作。
3、学习掌握透过字面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方法,学习明贬实褒的表达方式,并在说话、作文中运用。
4、积累带动物名称的成语。
【课前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观察、记录自身喜欢的动物(外形、脾气,怎样进食、嬉戏、休息),或收集照片、描画动物,为口语交际做好准备。
3、查找带动物名称的成语。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高傲的白鹅,性格古怪的猫,慈祥、尽职的母鸡……在喜爱他们的作家笔下,一只只小动物栩栩如生.同学们,你有自身喜欢的动物吗?在与动物的相处中你一定觉得很有乐趣吧!今天,我们通过交流,一起分享这些乐趣好吗?
二、全班交流
说出自身最喜欢的动物的`名称。
三、分组交流
1、分组:
喜欢同一种动物的同学自由组成一组。
2、出示要求:
⑴具体说出动物的特点。
⑵表达真情实感。
⑶认真听,进行评议。
3、分组交流。
四、全班汇报
1、汇报提示:
⑴形式:
可结合展示“观察记录”、“动物照片”、“动物画像”或扮演,进行发言。
⑵内容:
可从外形、脾气、进食、嬉戏、休息等方面,说说特点。
2、评价提示:
可采用问答、发表看法、评选等方式,促进同学积极互动。
五、拓展延伸
喜欢相同动物的同学归为一组,把自身的“观察记录”、“动物照片”、“动物画像”等资料组合成一份手抄报,向大家展示自身喜爱的小动物。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