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美术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美术教案 篇1
《唱大戏》教案
学习领域:绘画 表现
年级:六年一期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情意
热爱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
2、能力
能感受戏剧脸谱的魅力。
能画一幅具有戏剧韵味的脸谱。
3、知识
掌握画脸谱和戏剧人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教学要点:
重点:画脸谱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从纹样和色彩这两方面来分析脸谱。
难点:脸谱富有戏剧的韵味和个性。
教学准备:
教具:CIA、
学具:线描笔,彩笔,作业纸。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导入
师生共看一段视频。
今天我们来学《唱大戏》一课的`脸谱。
板书课题
二、新授
1、脸谱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呢?
小结:脸谱就是京剧演员脸上所化的一种妆面。它运用夸张和变形的图形展示角色的性格特征。
2、脸谱的特别之处在哪?
板书:纹样、着色。
3、要画好脸谱,先要了解人的脸形和五官。
老师教学生用对称的方法画五管。把纸对折,画一半,另一半就描过去。
4、 请你从这几个部分观察脸谱形状的适用。
(脑门 眉形 眼窝 鼻窝 嘴形)
A`脸谱上的纹样一般画在什么部位?什么部位的纹样最多,什么部位的纹样最少?
老师放多个脸谱图案给学生比较。
学生观察脸谱,并思考问题。
什么部位的纹样最多,什么部位的纹样最少?
B`脸谱上最常用的纹样是什么形?老师放多个脸谱图案给学生比较。
(请学生上台画)
小结:祥云纹样。
5、脸谱着色有什么规律呢?
老师指导学生通过欣赏脸谱图案找出规律。
A、为什么要把眼窝部位涂黑呢?
黑色突出了演员的眼睛。
B、脸谱上最常用的色彩有哪些?
在黑、白的基色上,再添(1-2)种色,脸谱的着色种类不要太多。一般有一种为主的色调。以红色为主叫红脸,以白色为主叫白脸。
6、比较两张作业。
三、作业要求
绘一幅与众不同的戏剧脸谱。
四、学生作画,老师巡视
五、欣赏评价
美术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发挥幼儿的创意性。
2、学习粘贴的技巧。
[活动准备]脸谱,各种美劳材料:皱纹纸、电光纸、报纸,胶水。
[活动过程]
1、“小朋友们,们头上都长有什么呀?(头发)那你见过什么样的头发呢?(个别幼儿回答)
小结:有长发、短发、卷发等。
老师这儿有个小脸谱,(出示小脸谱)看!这个小脸谱的头上有头发吗?(没有)那你说它会高兴吗?(不高兴)那们一起当发型设计师为它设计一个漂亮的发型吧!
2、教师示范操作。
“想为它设计一个直发,先拿一块皱纹纸放在手心搓一搓,然后,用两个手的大拇指与食指捻一捻,再在头发的一端涂上胶水,然后把它贴到头上。注意不要贴到眉毛下面和脸上。老师还设计了许多发型的小脸谱呢!看!这是什么发型?(逐个介绍作品的'发型)
3、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要求:
(1)粘贴时,头发不要粘到眉毛及眉毛下面的地方。
(2)胶水不能涂的到处是,在纸的一端或背面轻轻涂一点即可。
(3)保持小脸谱的清洁。
4、组织幼儿张贴作品,并相互欣赏和交流。
美术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中国古代石刻作品的展示,使学生对江苏古代陵墓石刻的形式、内容和艺术特色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了解古代石刻艺术的选材、画石、雕刻的制作过程,并用黑水彩笔作画石练习。
产生对石刻作品的兴趣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了解陵墓石刻的形式、内容及特色,学习画石的方法
教学难点:画石的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老师手里有一块普通的石头,这块石头有生命吗你听过石头中有生命吗通过本课的学习,这个答案肯定会“水落石出”。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第16课《石头中的生命》
二、自主学习
1、教师简单介绍陵墓石刻
南京被称为“六朝古都”,历史上有很多朝代把都城建立在南京。2、学生欣赏。
(1)人:武将、文臣:
你看武将和文臣从着装、动作、神态方面来分析有什么不同?
(2)神兽:麒麟,辟邪。
神兽,现实生活中没有的,左边的一只叫麒麟,右边的一只叫辟邪,麒麟是皇帝陵墓前的神兽,辟邪是王侯墓前的神兽。
石虎、石象。
明朝的石虎少了些气势和动感,但多了几分温驯和可爱。
(3)神柱:
南朝陵墓神道石柱由柱头、柱身、柱座三部分构成。
南朝石碑,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碑首呈圆形,碑身呈长方形,碑座为龟趺形,
三、学生做习题,检查学生探究的效果
(1)、右图中的石兽叫什么?
(2)、石碑底下压着的是什么动物?
(3)、下面哪种动物有翅膀?
(4)、看了刚才的资料,你觉得石头中有生命吗?
4、讲评刚才的习题,结合学生的作业进行灵活讲解。
第二课时
一、小结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导入新课
二、合作交流
1、师:同学们,老师这里有又有一些问题,请你找一二个感兴趣的问题,结合刚才看到的资料来想一想,猜一猜,也可与旁边同学交流后来回答。
(1)你能简单的`介绍麒麟的特点吗?
(2)麒麟和僻邪有什么不同?
(3)文臣和武将有什么不同?
(4)你知道这些令我们感到震憾的作品是谁创造出来的吗?
2、师:这里是一幅还未完成的石人牵石马的石刻,你看后能猜出石刻的基本制作过程吗?
生:……
师小结:①选材②画记号③雕大轮廓④细部刻画
三、作业练习:
1.正是经过石刻艺人们灵巧智慧的双手,我们才能在今天看到这些精美的石雕,这些石雕栩栩如生,充满力量,好像真有生命。下面,老师这里有一块石头,请您想一想,这块石头可以做成什么。
请一生上来画石。
2.今天,每位学生都带来了石头,请您也给这块石头以生命。在石头上画一画,画完后举手。
四、拓展
师:这些有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石刻,如今,正面临着自然和人为的双重破坏!一方面,石刻面临着风化、空气污染、酸雨侵蚀等的损坏;另一方面,许多石刻所在地,都被纳入了开发房地产的范围,一些农民靠近石刻栽种庄稼。还有一些游人在石人石兽上乱刻乱画。几十年来,不仅石刻本身破损严重,石刻周围环境风貌的破坏更是惨不忍睹!
师:你能想出一些有效的保护措施吗?
美术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回忆起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花边,体会花边的秩序美、
2.能描绘出或剪出有装饰效果、色彩美丽的花边纹样;
3.在花边图案的组合、变化中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刻苦、认真、细心的好学风。
教学重点:设计好单元形,能用至少一种方法表现出较美观大方的花边纹样,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难点:在花边纹样描绘中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学风。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图案的图片,螃蟹图片6个。学生:彩纸、剪刀、水彩笔、各种瓶子、杯子等。
教学活动过程:
活动一:
(一)欣赏实物,接触花边。
1、出示一块印有各种花边的围巾和一个有花边装饰的小包,让学生观察;
2、说出共同特点:都有美丽的花边装饰。
(二)课件欣赏图片,寻找花边。
1、《古代帝王画像》,让学生寻找花边。
(领口、袖口、长袍、鞋子、坐垫、地毯等地方)
2、《古代建筑》。
(屋檐、墙壁、门框等地方)
3、小结:古时候的人们就已经知道利用各种各样的花边来装饰身边的事物,使它们变得非常地华丽、精美。
(三)寻找生活中的花边,了解花边的`作用。
1、师:其实,在我们平时的生活当中就有许许多多用花边装饰的东西。
2、学生讨论,回答。
3、小结:通过同学们的仔细观察,我们发现有这么多美丽的花边装饰在我们生活中的各个地方,那么漂亮,那么精致,那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研究这《美丽的花边》。(屏幕出示课题)
活动二:寻找花边的规律
(一)单独纹样
1、(电脑演示)蝴蝶带着蝴蝶花边出现。
2、问:这条花边是有什么组成的?(蝴蝶)
3、(电脑演示)将单独纹样用框表示出来。
4、定义:花边中重复出现的那个图案叫“单独纹样”。
(二)一定的规律
1、(电脑演示)出现另一条蝴蝶花边。
2、问:有什么不同?(排列的方法不同)
4、师用箭头表示出排列的规律。
5、问:还有没有别的排列规律?(学生回答,师利用教具直观演示,并用箭头板画规律)
6、小结:方法还有很多,只要同学们善于用心,就能设计出多姿多彩的花边。
问:是不是单独纹样只能是蝴蝶之类的图案?有没有别的图案可以当做单独纹样?
2、学生讨论、回答,师出示教具。
3、小结:任何一个你感兴趣的呢功能给人带来美感的图案都可以当作单独纹样。
4、快速欣赏多条花边,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活动三、讨论花边的绘制方法。
1、学生回答,师补充。
2、播放录象
(1)橡皮泥制作花边;
(2)毛芋雕刻成一个单独纹样后排列印成花边;
(3)毛线编织花边;
(4)复写纸画花边。
(5)剪花边。
活动四:学生作业,师巡视指导。
让学生选择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制作一条花边。贴到瓶子或杯子上。
学生作业。
活动五:作业展评。
1、学生自评;
2、学生互评;
3、师评。
札记:
曾经听过上海的特级教师陈寿亭老先生上过这一课,当时他将一张长纸条经过折、剪、刻等造型手段,使其成为一段镂空的花边。然后他用湿抹布均匀的擦了一下黑板,把镂空的花边按在上面,然后他用黑板擦在黑板槽里用力的蘸了些粉笔末,轻轻的在花边上面和四周拍了拍。待他小心的揭下花边时,黑板上便出现了一条清晰的花边,而且等它干了后用黑板擦很难擦掉。当时我对这个环节印象很深,所以在上这一课时便把这项“表演”借用了过来。学生们果然看得目瞪口呆,纷纷要求:“再来一遍”。这一次我特意把制作花边的要领加以强调,由于孩子们都在聚精会神的看,所以听得特别认真。等到制作的时候,作业效果非常好。这使我反思:陈老师在多年以前就能以六十多岁的高龄在课堂上设计许多蕴含着美术知识或技法的、让孩子们“拔不下眼”的小游戏或小魔术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而在大张旗鼓的实施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这些年轻教师却在模仿他的做法,真是惭愧。教师的素养和专业素质决定着学生的素质,面对新课程,我们要补的课实在是太多了……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