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李时珍》教案

2025/11/05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李时珍》教案(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李时珍》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李时珍一心为病人解除痛苦而学医的高尚思想,学习他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表示出来的严谨的态度和忘俺的工作精神。

2.依照提供的段意练习给课文分段。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问:你知道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吗?

2.简介李时珍。谁能向大家介绍李时珍这个人物?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层次

投影出示考虑题。(同学自学)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勾画出不懂的问题。

2.课文主要讲了李时珍的哪两件事,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讲的?

三、检查预习

1.出示幻灯片认读生字词。谈自身对生词的理解。说出自身用的什么解词方法?

重点:

①完善:完美。

②口尝:仔细区分,尝尝味道。

③疑难病症:指原因不明、很难医治的疾病。

④严寒酷暑:非常寒冷的冬天,非常炎热的夏天。

⑤流传:传下去,传开去。

2.指读课文。

3.课文主要讲了李时珍“立志学医”和“编写《本草纲目》”两件事。

板书:立志学医(2-3自然段)

编写药书(4-6自然段)

四、质疑、归纳问题

提出不懂的.问题。有些问题可由同学解决,有些难题由师生一起归纳。

五、安排作业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熟记生字词,考虑讨论课上归纳后的问题。

第二课时

一、回顾导入,明确目标

上节课俺们初读了《李时珍》这篇课文,学习了生字、新词,理清了层次,了解了文章内容,这节课俺们更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二、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问:

(1)读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2)什么样的人才可以称为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什么样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能被称为伟大的呢?

2.齐读。

三、学习第2、3自然段

1.轻声读2、3自然段。小组讨论,教师点拨,全班交流。

(1)李时珍的父亲为什么不愿意让儿子当医生,后来为什么又同意了?

(2)李时珍为什么要立志学医?

(3)李时珍为什么能说出一张对症古方?想像一下李时珍是怎样“处处留心”、“暗自记下”药方的。

(4)李时珍的父亲是不是仅仅因为李时珍说出了一张古方而同意他学医的呢?(父亲被他坚定的决心和刻苦学习的精神所感动。)

(5)从这两自然段中你体会到李时珍是个怎样的人?

2.齐读2至3自然段。

四、学习第4自然段(重点、难点)

1.默读第4自然段。

同学自学、教师点拨、全班交流。

出示考虑题:

(1)这一自然段每句话说的是什么?可以分成几层?分层的依据是什么?

(2)本段第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过渡)

(3)第二句和第三句是什么关系?(因果)

(4)李时珍决心重新编书的原因是什么?(旧药物书“不全”、“不详”、“不对”。)

2.指导朗读。(要读出旧药物书缺陷将给病人带来的危险语气)同学练读。范读。指名读。

五、学习5、6、7自然段

1.学法导入,明确目标。

课文前4自然段通过同学们的自主学习,在教师的引导下,大家学得特别好,老师相信在5-7自然段的学习中,大家会表示得更好。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首先要围绕这个问题(出示幻灯片),先认真地、轻声地读课文,注意要边读、边勾、边想,然后小组讨论。

幻灯片

2.教师点拨,全班交流。

(1)学习交流第5自然段。(重点、难点)

①李时珍为编书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李时珍从积累经验和到各地采药两方面做准备。)

②哪句话概括了这个自然段的内容?(第一句)

③李时珍亲自采药遇到了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做的?读后你有何体会?

同学应回答出:①不怕劳苦、饥饿、寒冷、积累经验,具有认真的科学态度。

②请教医生、农民、渔民、猎人,表示了虚心的态度,严谨的精神。

③亲口品尝药材,他不顾危险,标明了他为编书有献身的精神。

(2)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练读。范读。指名读。

(3)交流学习第6、7自然段。

①你怎样理解“终于”一词?(说明结果得来极不容易,可结合上文回答。)

②为什么说《本草纲目》一书是中药书籍中的一部伟大的著作?(规模大,中外流传。)

六、总结

1.课文7个自然段,分别叙述了李时珍“立志学医”、“编书”等内容。你喜欢哪局部内容?为什么?

2.李时珍是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从课文内容看,他具有哪些高贵品质?

3.指读全文。

七、板书设计

《李时珍》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语言材料,了解李时珍为编写《本草纲目》,进行艰苦的调查访问的过程,感受李时珍不畏艰险、克服困难、坚持不懈,一心为病人着想的精神。

2、学习生字词,重点掌握并列式词语的结构特点。

3、学习课文通过典型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写法。

二、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揭题导入:

4、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课题是——《李时珍夜宿古寺》(齐读课题)。

5、从课题中,你了解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课题了解文章内容)

人物:李时珍

(1)请学生介绍李时珍。

(2)教师拓展:当时医生诊断病情、救治病人并没有一套科学系统的方法,用错药、诊错病的情况时有发生,老百姓深受其害。

时间:夜

地点:古寺

哪位同学连起来说说这篇课文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内容?

拓展:题目是一篇文章的眼睛,有些文章直接以描写的对象为题,如《九寨沟》;有些文章的题目概括了文章的内容,如《李时珍夜宿古寺》;有的文章则用凝练的语言概括了中心,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如《一路花香》。我们读文章的时候就要善于从课题中捕捉有效信息,帮助更好的了解课文内容,理解主题思想。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分小节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你从课文中了解到李时珍是个怎样的人。

2、学生分小节读课文。

3、出示词语:

饥餐渴饮 晓行夜宿 断垣残壁

枯枝杂草 长年累月 解暑消热

(1)请一位同学准确读一遍。

(2)能不能结合课文或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教师指导从并列式结构的词语角度帮助学生理解此语意思)

(3)有没有发现,这些词语都有什么样的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并列式词语)

(4)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很多,能再说几个吗?

(开天辟地、桃红柳绿等)

(5)这些词语简洁凝练,富有表现力,在读课文的时候,我们要抓住这样的词语仔细领会。

(6)齐读词语。

三、再读课文:

1、谁来说说,读了这篇课文后,你觉得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

2、学生自由回答,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整理、归纳:李时珍不畏艰险、克服困难、检持不懈,一心为老百姓着想。

3、那么,大家是从什么地方体会到这点的呢?请同学们轻声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笔圈圈画画,找到反映李时珍精神的句子。

4、学生自由朗读、圈画。

5、同桌可以交流一下,统一意见,梳理交流顺序。

四、研读课文:

1、能不能按照课文的先后顺序,来交流一下你的看法。

2、解决第一小节,让一名学生读一读,在扣住关键词谈理解。

地方多:安徽、河南、湖北、等

路途长:好几个月

条件差:饥餐渴饮、晓行夜宿

工作细:查:到人迹罕至的地方实地调查

访:走访许许多多的人

3、感情朗读第一小节。

五、布置作业:

1、完成习字册。

2、阅读配套阅读。

《李时珍》教案 篇3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

问:你知道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吗?

2.简介李时珍。

谁能向大家介绍李时珍这个人物?

二、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层次

投影出示思考题。(学生自学)

1.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勾画出不懂的问题。2.课文主要讲了李时珍的哪两件事,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讲的?

三、检查预习

1.出示幻灯片认读生字词。

谈自己对生词的理解。说出自己用的什么解词方法?

重点:

①完善:完美。

②口尝:仔细辨别,尝尝味道。

③疑难病症:指原因不明、很难医治的'疾病。

④严寒酷暑:非常寒冷的冬天,非常炎热的夏天。

⑤流传:传下去,传开去。

2.指读课文。

3.课文主要讲了李时珍立志学医和编写《本草纲目》两件事。

板书:

立志学医

编写《本草纲目》

四、质疑、归纳问题

提出不懂的问题。

(有些问题可由学生解决,有些难题由师生共同归纳。)

五、布置作业

1.正确、流利地读课文。

2.熟记生字词,思考讨论课上归纳后的问题。

《李时珍》教案 篇4

一、揭题:

同学们,在俺国的中药书籍中有一部伟大的著作,已经被译成十余种文字,在全世界流传。它是俺国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整整27年的心血力作。你们了解这本书和它的作者吗?(《本草纲目》李时珍)

今天,俺们就来学习25李时珍,一起来了解这位伟大的医学家编写这一伟大的著作的历程。

板书课题:(当写到“珍”时)请大家注意,“珍”左边的“王”字旁写得稍微窄一些,右边的“人”旁下面的“三撇儿”一撇要比一撇长。请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请同学们翻开课文,借助拼音自由读一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三、这篇课文共有七个自然段,老师请“七位”同学读一读,谁愿意来读?

(指名后,老师说:其它同学认真听,会听的同学也是会读书的同学。要听一听这些同学是不是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了。)(全读完了以后,先让同学正音,老师随机指导同学读某些音为重点的词或较长的句子。)

四、读的同学很认真,听的同学很仔细,请大家再来读读课文,边读边考虑:

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当中哪些内容让你感受到了一点。把相关的句子或段落划下来。

多读几遍,好好体会,等会儿和全班同学交流。

五、全班交流

老师问: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当中哪一段或者哪一句话让你感受到了这一点。

1 假如同学说了“第二、三自然段”教师不做重点指导,只是边小结边相机板书:

有志气、刻苦

2 同学假如先说第五自然段

出示课件文字,整段,在“突出一些山高路远,严寒酷暑,品尝”还有一些协助记忆的关联词。同学还是围绕“怎样的人和哪些句子来谈。”教师相机点拨启发。

“他不怕山高路远,不怕严寒酷暑----------------走遍了出产药材的名山。“(从句子中体会到天气的恶劣,路途的艰辛,走遍了说明了地方的广。同学能说到最好,不能说到老师不要拼命分析,可以通过重点词语的理解或老师口头的叙述,是呀,山那么高,路途那么遥远,有时是雪花纷飞,有时酷暑难耐,只要是出产药材的名山,李时珍都------走遍。真是不辞辛苦呀。同学们,就让俺们读出李时珍的不怕坚辛吧)

“他有时----------山上过夜”(不怕苦,不怕累)

“他走了上万里路-----------学到了----------没有的知识”(虚心请教。师述:向这些不同身份的人请教,实际上是为了让医学的内容更正确,更详细,更全面。)

“他还亲口品尝”-------(有献身科学的精神)

师导:同学们谈得很好,都在用心读书,请大家把这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读一读。

“为了写这本药书------还亲自到各地采药”(读完这句后,老师小结:李时珍为了编写这部药物书,不但“积累经验”还亲自到各地采药”,从这件事中俺们感受到他是一个不怕辛劳,献身科学的人)

板书:不怕辛劳,献身科学

师导:那么,他这样不辞辛苦的到各地去采药,都是为了要编写一部怎样的药书呢?(完善)请大家联系上下文,也就是第四自然段说一说。

学习第四自然段,说说旧的药物书有什么缺点?同学边读相关的句子,老师边在黑板右上角做简单板书:如:说到“许多有用的药物没有记载”板书:不全面。说到“有药物没有说明形状和生长情况”板书:不详细,说到“还有一些药物记错了药性”板书:不正确。

然后老师指着板书,边说边划去了三个“不”,所以,内容全面、详细、正确的药物书就是一部完善的药物书。

(板书:全面详细正确)

完善

师小结:从李时珍下决心重编药物书,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态度严谨的人。

板书:态度严谨

老师引背第五自然段,同学们,李时珍正是为了编写一部“全面、详细、准确”的药物书,不但在治病的时候注意(),还亲自到()。他不怕(),不怕(),走遍了()。他有时(),饿了(),天黑了就在()。他走了(),访问千百个(),

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他还亲口()了许多(),判断()。

学习第六自然段落

出示“花了整整27年,他终于编写成了一局部新的药物书,就是著名的《本草纲目》。

想想带点词语的意思,去掉这些词语,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让同学体会这些词语“整整”说明时间长,“终于”说明历尽艰辛,“著名”说明这本书的价值。)

板书:有毅力,有恒心

默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前景。《同学谈仿佛看见什么?》可以引导同学想象,比如说,在无数个晚上,在炎热的夏天,李时珍怎样做的等等)

六、指板书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俺们都为俺们祖国有这样伟大的医学和药物学家(板书)感到自豪,为有这样一部伟大的著作感到娇傲。课后,请同学们收集有关李时珍和《本草纲目》的有关资料。下节课俺们继续探索。

板书: 25 李时珍(伟大的医学和药物学家)

一心为民,处处留心

(不详细、不全面、不具体)不完善-----态度严谨

不辞辛劳 献身科学

有毅力,有恒心

《李时珍》教案 篇5

一、教学要求

1.阅读课文,了解李时珍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学习李时珍为了能够解除病人痛苦,不畏艰险,坚持实践,行医著书的高尚精神。

2.学习生字新词,理解珍贵记载解除拜访流传救死扶伤疑难病症严寒酷暑等词语。

3.给课文第4自然段分层次。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中写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部分;练习给自然段分层次。

三、教学时间

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范读课文。

今天我们学习第21课《李时珍》,那么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听老师将课文读一遍。教师范读课文。

(二)学习生字词。

1.自由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2.检查学习情况。

提醒学生注意读音。

拜、籍

提醒学生注意字形。

有关词语解释:

世代:世世代代,祖祖辈辈。

诊费:看病所收的费用。

救死扶伤:救活快要死的人,扶助受伤的人。

疑难病症:指病因不明,很难医治的疾病。

对症:针对病情。

记载:把材料写下来。

完善:完美。

严寒酷暑:非常寒冷的冬天,非常炎热的夏天。

品尝:仔细辨别,尝尝味道。

流传:传下去,传开去。

3.分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三)指导分段。

1.课文主要讲了李时珍的哪两件事?分别在哪几个自然段讲的?

2.课文可分为几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李时珍是明朝的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

第二段(第2、3自然段):讲李时珍跟父亲学医。

第三段(第47自然段):讲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经过。

(四)作业。

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一)讲读第一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

2.读了第1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3.什么样的人才可以被称为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什么样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才能被称为伟大的呢?

4.齐读。

(二)讲读第二段。

1.男女生分读第2、3自然段。

2.李时珍的父亲为什么不愿意让儿子当医生,后来为什么又同意了?

3.李时珍为什么要立志学医?

4.李时珍为什么能说出一张对症的'古方?想象一下李时珍是怎样处处留心、暗自记下药方的。

5.李时珍的父亲是不是仅仅因为李时珍说出了一张古方而同意他学医的呢?(主要是被李时珍坚定的决心和刻苦好学的精神所感动,才同意他学医。)

(三)讲读第三段。

1.四排学生分排朗读。

2.学习第4自然段。

①默读第4自然段。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每句说的是什么?可以分成几层?分层的依据是什么?

②这一自然段的第1句起什么作用?

③李时珍发现旧药物书有什么缺点?(引导学生归纳出不全、不详、不对。)

④李时珍决心重新编书的原因是什么?

⑤齐读第4自然段。

(四)作业。

第三课时

(一)齐读第14自然段。

(二)继续讲读第三段。

1.学习第5自然段。

①默读第5自然段,思考:李时珍为编书做了哪些准备工作?

②哪句话概括了这一自然段的内容?

③李时珍亲自采药遇到哪些困难?他是怎么做的?

④李时珍为什么要亲自品尝药材?这样做有什么危险?

⑤李时珍为什么要请教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

⑥有感情地朗读第5自然段。

2.学习第6、7自然段。

①指名读第6、7自然段。

②为什么说他终于编写成了新的药物书?

③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本草纲目》是一部伟大的著作?

(三)总结全文。

1.齐读全文。

2.李时珍为什么能成为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从他编写《本草纲目》这件事反映了哪些好品质?

3.指导学生学习段首概括的写作方法。

(四)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