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幼儿教案大班

2025/11/07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幼儿教案大班(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幼儿教案大班 篇1

一、活动目标:

(一)、能用标准的普通话朗诵儿歌。

(二)、能根据图画提示,说出秋天的树叶有什么变化。

(三)、配上动作背诵儿歌。

二、活动准备:

(一)、关于秋天的图片。

(二)、秋天的各种树叶。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

1、实地观察,导入话题。

师:小朋友们,你们发现我们操场上的大树有什么变化了吗?(变黄了,不像以前那么绿了……)

(二)、观看图画,导入课文。

1、(出示图片)现在请大家看这幅图,上面都有些什么?(秋风吹过来,金黄的树叶飞起来,有的落到地上,有的在空中飞舞,小朋友们在树下玩耍……)

2、小朋友想一想,这幅美丽的画是哪个季节的`景色?(秋天)

3、有一首特别短的儿歌,也描绘了画中的这些东西,我们一起来学学。

(三)、在朗读中理解儿歌并背诵。

1、朗读儿歌。

(1)、教师范读,幼儿倾听。

(2)、教师范读,幼儿跟读。(跟读的目的是让幼儿通过模仿快速的熟悉课文)

(3)、学生齐读、轮读、对读。(开展各种形式的朗读活动,培养幼儿的朗读兴趣,巩固幼儿对儿歌的记忆)

2、理解儿歌。

(1)、儿歌中说什么像蝴蝶?

(2)、秋天的树叶变黄了,也有的变红了。调皮的秋风把这些美丽的树叶从树枝上吹下来,就像蝴蝶在空中你追我赶,也像小朋友一样,在操场上快乐的玩耍。

3、背诵儿歌。(根据对儿歌的理解来记忆、背诵儿歌)

(三)、看图说话练习。

1、看图说话。(出示图片,看看画面上有什么?

2、秋天的树叶是什么颜色的。

3、看实物说话。

师:老师这儿也有很多秋天的树叶,它们漂亮吗?(出示树叶)

4、让幼儿接触树叶,加深他们对儿歌的理解。

(四)、配上动作背诵儿歌。

四、活动自然结束。

幼儿教案大班 篇2

活动目标

1、能仔细倾听录音《嫦娥奔月》的故事。

2、说说中秋节的来历、习俗。

3、感受传统节日的风俗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乡情。

4、引导幼儿在故事中学习,感悟生活。

5、感受节日的快乐气氛,乐意参加布置环境的活动。

活动重点、难点

重点:目标1和2

难点:目标3

活动准备

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嫦娥奔月》的录音故事

活动过程

1、导入:用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导入活动主题

2、倾听《嫦娥奔月》的录音故事

3、引导幼儿说说中秋节的习俗,大人,小孩怎样过中秋节。

4、说说课本里的小动物怎样过中秋节?并着重认识“中秋节、团圆”这两个词。

5、老师讲解中秋节的`象征意义:中秋节是一个美好、团圆的节曰。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

6、结束:老师,幼儿一起唱歌曲《八月十五月儿圆》

教学反思

1、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选择这一主题活动正符合幼儿对传统节日认知的需要,幼儿所熟悉、感兴趣的,又是具有教育价值的。

2、在活动实施的过程中,是我做了充分的准备,所选的歌曲和录音故事作为学习的主体始终贯穿于活动的整个过程,歌曲和故事熟悉、有趣,所以幼儿的比较喜欢,参与性强。

3、幼儿能简单、流畅讲述中秋节的习俗,很好的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能力。

幼儿教案大班 篇3

活动目标:

1、能掌握诗歌的内容,会用不同的语气朗诵诗歌,较有感情。

2、对做大班小朋友有份自豪感。

活动准备:

配乐的诗歌朗诵磁带、录音机

活动过程:

1、创设情景:教师讲述自己的遭遇“有一天我到一个幼儿园去参观,碰一个小朋友正在帮弟弟妹妹穿衣服,我问他:“你是哪个班的?”他自豪地对我说:‘我是大班小朋友!’我夸他真能干,他说‘这些是我应该的`’。他还朗诵了一首诗歌给我听,你们想听吗?”

2、老师有感情、有表情地朗诵诗歌两遍。

3、引导幼儿掌握诗歌内容

(1)诗歌的名字叫什么?

(2)诗歌里小朋友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

4、幼儿跟老师一起朗诵诗歌两遍,学习新词“夸奖”

5、分句练习。老师一句,幼儿一句,也可反过来。

6、将幼儿朗诵的进行录音,并欣赏。最后请声音响的大声朗诵一遍。

幼儿教案大班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线描和蜡笔相结合所体现的不同风格,并能够利用线描的蜡笔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想象创作。

2、能尝试表现房子的前后关系。

环境创设:

各种物体的图片、范例。

重点与难点:

能尝试利用立体表现房子。

活动过程:

一、欣赏和讨论

1、师:这张作品上有什么,它是怎样表现的'。看到这一幅画你想到了什么?

2、重点引导:这个房子和我们以前看到过的一样吗?哪里不一样?(让幼儿重点感受房子的立体感)如果让你来画你会怎样表现立幼儿尝试

3、让个别幼儿尝试。

二、幼儿操作

1、尝试用线描和蜡笔相结合的方式表现作品。

2、重点指导:引导幼儿通过物体的不同的线条及倾斜来表现立体的房子。

让幼儿讨论谁表现出来的房子有立体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