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唱新年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欢喜唱新年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欢喜唱新年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⒈学唱歌曲、唱准切分音。
⒉体验歌曲欢快的情绪、感受新年的热闹与欢乐。
【活动准备】
切分音节奏卡;图谱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理解什么是新年的笑声。
⒈过新年了、你们开心吗?你听到新年里有哪些开心的声音呢?
⒉总结:新年里的`锣鼓的声音、鞭炮的声音、他们都是新年的笑声。
⒊有一首歌就叫作《新年的笑声》、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歌曲里新年是怎么笑的?
二、理解歌曲内容、并演唱歌曲。
⒈教师范唱第一遍:理解并初步掌握切分音。
⑴提问:你听到歌曲里他们是怎么笑的?
(根据幼儿回答出示节奏卡)
⑵幼儿有节奏的说说新年的笑声。
⒉教师范唱第二遍:理解歌词内容、出示图谱。
提问:
⑴歌曲里笑得谁走远了、笑得谁走来了呢?我们再来听一遍。
⑵为什么冬爷爷走了春姑娘就来了?(简单理解大自然的规律)
⒊教师范唱第三遍:梳理歌曲内容。
现在你们知道新年的笑声在哪里了吗?我们一起再来听一听。
⒋幼儿看图谱集体演唱歌曲第一遍、解决难点句。
提问:你们喜欢哪一句?哪一句有困难?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三、有感情的演唱歌曲。
⒈引导幼儿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过新年很快乐、我们要用什么样的表情、声音进行演唱呢?
⒉幼儿有感情的集体演唱第二遍。
⒊分角色演唱
教案四
【活动目标】
1、能说出春节里感兴趣的事、并根据歌曲的结构创编歌词。
2、能唱准跨度较大的音、掌握好切分音。
3、感受新年的热闹、体验欢快的情绪。
【活动准备】
钹、鼓、鞭炮等。
【活动过程】
1、谈话:小朋友们是怎样庆祝新年的?新年里、你听到了哪些声音?
2、学习新歌《新年的笑声》。
(1)出示钹、鼓和鞭炮、模仿它们的声音。
(2)学习节奏型:XXXXXXXXX0A、用身体动作表示节奏型。
B、用钹、鼓和鞭炮的声音表示节奏型。
(3)幼儿完整欣赏歌曲、理解歌词。
A、教师示范演唱。
B、提问:你听见歌里唱了什么?
C、幼儿有节奏地念歌词:重点掌握切分音。
(4)幼儿集体演唱歌曲。
A、幼儿集体学唱。
B、师与幼儿接唱。
C、边唱边表演。
3、创编歌词。
(1)交流:在新年里你还听见哪些热闹的声音?
(2)师根据幼儿说的示范编歌词。
(3)幼儿根据歌曲的结构创编歌词。
(4)师带领幼儿演唱新的歌词。
4、律动:幸福拍手歌。
活动延伸:
1、利用晨间或游戏时间、启发幼儿以个别交谈或小组讨论形式继续交流新年里的见闻。
2、在区域里用其它的节奏来表现钹、鼓和鞭炮的声音。
欢喜唱新年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有关新年的知识。
2、初步感受三拍子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会用自然的声音唱歌。
3、愿意参与活动,感受与同伴相互祝贺新年的快乐。
【活动准备】
1、用皱纹纸剪成的彩带简单装饰一下活动室。
2、新的一年的挂历(或日历)、《新年真热闹》挂图。
3、《新年好》录音磁带。
【活动过程】
一、营造迎新年气氛,激发大班幼儿兴趣,让大班幼儿知道新年是一月一日。
(1)小朋友,我们的活动室漂亮吗?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装饰我们的活动室吗?
(2)出示新挂历,知道每年的一月一日是新年的第一天。
(3)请大班幼儿观看挂图,感受新年的喜庆。
二、教大班幼儿学唱歌曲,初步感受三拍子歌曲活泼、欢快的节奏。
(1)引导大班幼儿说一说,要过新年了,小朋友想干什么?
(2)欣赏教师演唱歌曲《新年好》
(3)引导大班幼儿说出歌词的内容。
(4)教师带领大班幼儿学唱歌曲并用肢体动作表演《新年好》。
三、让大班幼儿自由结伴,表演歌曲《新年好》。
(1)教师引导大班幼儿用不同的动作表现见到好朋友时的亲热情景。
(2)大班幼儿自己找到好朋友,面对面唱歌,在歌曲结束时,互相做一个亲热的动作,如:拥抱。
(3)随着《新年好》的音乐,请大班幼儿自由祝贺大家新年好。
【活动延伸】
回家给爸爸妈妈表演《新年好》,祝愿他们新年快乐。
欢喜唱新年教案 篇3
设计意图:
幼儿本身对新年的气氛就特别熟悉,让幼儿去表现、去感受这份欢乐是他们再高兴不过的事情了,我从生活中去寻找素材让幼儿学会感受美和表现美。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学习创编舞蹈的兴趣;
2.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理解,能正确的感受美和表现美;
3.让幼儿体验音乐活动的乐趣。
4.使幼儿懂得歌曲的诙谐幽默之处。
5.感受歌曲诙谐幽默的特点,能听着音乐游戏。
活动准备:
录音机、磁带、与幼儿相同数量的红绸带、手绢等。
活动过程:
1.让幼儿看电视,关于新年景象的画面,让幼儿感受新年的气氛,加深对新年的印象。
2.谈话
师:小朋友,过心年是让我们最开心得事,你们的新年是怎样过的?
幼:穿新衣、戴新帽、吃饺子、放鞭炮、看花灯,扭秧歌……(小朋友每说一样都让他用动作表现出来,然后大家跟着模仿。)
3.老师放一段音乐让小朋友听,问: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幼:好象看到贴对联、扭秧歌……,听到了锣鼓声,鞭炮声……
4.老师帮助把思路理顺一下(老师边说边和小朋友一起模仿动作)
我们听到了锣鼓声、喇叭声,看到了家家户户都在贴对、小朋友也穿上了新衣服、戴上了新帽子,到外面去放鞭炮了。大人们在家切菜、和馅、擀饺子皮、包饺子。吃完饺子我们去看花灯,有“孙悟空”灯、“孔雀开屏”灯、“荷花”灯、“猪八戒”灯等等,我们又去看扭秧歌,我们也欢快地扭起来……
5.放音乐
让幼儿边听音乐边把上面这段话表演一遍。
6.舞蹈《新年乐》
为幼儿发放彩条、手绢,分配角色,安排对形,和幼儿一起编排《新年乐》舞蹈。
活动延伸:
可以把这个节目做为保留节目,元旦联欢时表演。
欢喜唱新年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乐的情绪。
2、随着音乐大胆地用肢体动作表达自己愉快的心情。
活动准备:
视频(人们欢度新年的情景)。
活动重难点:
如何激发歌曲内容激发幼儿的幸福体验,并用相应的表情、声音、姿态来表现。
活动过程:
一、欢天喜地庆新年。
师:新年刚刚过去,你们都是怎么来庆祝新年的呢?
师:你们看到人们都是会怎样庆祝新年呢?你觉得最有趣的是什么?
请幼儿来观看视频,看看其他地方的人们是怎么样来欢度春节的,和我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二、新年带着幸福来。
师:下面先请小朋友来欣赏一段音乐,听完以后用一个词来形容。
师总结:我们小朋友用了这么多好听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觉你们真棒!(甜甜的、优美、高兴、舒服等)师:接下来请听老师来说一遍歌词,一定要认真听哦。听完告诉老师新年是怎么来的?带着什么来?为什么?
师有节奏的朗诵歌词,幼儿有节奏的拍打身体的某一部位。
再次欣赏歌曲,边听边跟着歌曲哼唱。
讨论:怎样唱出幸福的声音?
引导幼儿完整学唱,要求幼儿能将喜庆幸福的心情表现出来。
三、新年幸福舞一舞。
师:你想用什么动作来表演这首歌曲呢?试一试!
随音乐边唱边做动作。
师将幼儿想的动作串联起来编成一组完整的动作。
全体幼儿拉成圆圈,面带幸福的微笑,边唱边一起按节奏做动作,表达自己愉快的心情。
活动反思:
本次的音乐活动目标是让孩子们在感受音乐欢快旋律的基础上学唱歌曲,能随着音乐,大胆地用自己的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愉快情绪。在一接触这首歌的时候,说实在的作为老师的我并不觉得这首歌好听,所以活动前也想了很多,希望通过多一些的教学手段能提升孩子们对这首歌的学习兴趣。不过,随着对这首歌的不断熟悉,我清晰了歌曲的旋律线,调性明快的乐曲,在极具名族风格的乐器伴奏下,显得非常朗朗上口。看来,对一首歌的印象不是听一遍就可以概论的。对歌曲有了信心,在活动的进行中,我也就张弛有度了。孩子们在我很有感染力的范唱中,学习的兴趣大增,我也不失时机的请孩子们对歌词进行动作上的创编。让我高兴的是,班中许多男孩子创编出来的动作很有张力,我及时推广了这些动作,并将动作和歌词进行了固定地匹配,这样做,省去了老师过多的、重复的讲解,给了孩子们更多熟悉音乐旋律的机会。短短的一堂课,全班孩子在歌词记忆的达成度很高。从本堂课的效果上来看,我认为,对于中班的孩子来说,新教歌曲的歌词记忆问题,完全可以尝试用孩子们理解的肢体动作进行解析和提示,不需要过多的语言提示来破坏音乐活动的音乐氛围。通过老师肢体动作的提示,孩子们眼口合一地进行演唱,符合了幼儿学习的直观性原则,提升了幼儿学习的关注力。
在孩子们记住歌词之后,我还是发现了一个问题,在几个相同字的旋律音高上,孩子们唱不准,该是高音的唱低了,该是低音的唱高了。我提醒了许多遍,还是有很多小朋友唱不清。后来我试着用手势的高低来代表旋律的高低对幼儿进行一定的提示。如歌曲中的第一句"新年带着幸福,走来,走来!"中的最后一个"来"字是低音,我就将我的手放得低低的;相同的第二句的"来"是高音,我就将手提得高高的,孩子们看到我的提示,立即就能作出反应,犯错的次数和人数明显减少了!歌唱教学中,运用肢体动作来提升幼儿对歌词的记忆,我认为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手段,只是,我在运用这一教学手段上,还需要不断的摸索,总结。相信,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会有好的收获!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