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小班早餐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幼儿园小班早餐教案(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幼儿园小班早餐教案 篇1
活动设计背景
根据班上有个别挑食的孩子和饮食习惯不好的孩子,引导孩子了解早餐的种类、样式和营养成分,并通过精美的挂图和有趣的课件,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引起孩子对早餐的兴趣,借此让孩子了解营养早餐的神奇作用,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活动目标
1.了解常见早餐的种类,知道哪些食物有那些营养。
2.培养孩子养成良好饮食习惯。
3.体验分享的快乐。
4.知道人体需要各种不同的营养。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难点:各种食物中所含的不同营养价值。
活动准备
1.精美挂图;
2.课件;
3.小朋友自带营养早餐。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以故事导入话题:“今天刘老师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故事的名字是《爱挑食的兰兰》。”
二.基本部分
1.围绕早餐进行谈话活动;
2.请小朋友说说自己的早餐都吃什么;
3.结合课件,介绍早餐的不同搭配营养;
4.结合自己的生活,请孩子自己说一说有没有按时吃早餐,自己的早餐都有哪些营养。
三.结束部分
小朋友一起分享美味的营养早餐,体验分享的快乐。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贴近孩子生活,容易引起孩子兴趣,对早餐的不同搭配也很感兴趣,对于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掌握需加强。对孩子的饮食习惯多关注,并表扬饮食习惯有改善的`孩子。
幼儿园小班早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联系已有生活经验合理猜测食物与动物之间的匹配关系。
2.在集体阅读的基础上,尝试用“如果、可能”来学说相应句式。
3.知道早餐的重要,喜欢吃早餐。
活动准备
1.教具准备:绘本配套PPT,鱼干和骨头图片。
2.学具准备:小动物图片若干(多于幼儿人数);里面帖有花生、胡萝卜、香蕉、蜂蜜、青草、虫子等图片之一的餐盘若干(与幼儿人数相当);人手一本绘本。
3.场地安排:两边的桌子摆放绘本;后面的桌子投放帖有食物的餐盘及装着小动物图片的篮子;幼儿呈半圆形围坐在活动室中间。
活动过程
1.联系生活,谈话导入
(1)师:今天早上你吃早餐了吗?如果不吃会怎么样?
(2)师:原来早餐这么重要。那你们都吃了些什么呢?
(3)师:小朋友都有喜欢吃的早餐,小动物也有喜欢吃的早餐。今天我们就来找一找、猜一猜,看看它们喜欢吃什么。
2.走进绘本,跟感知“如果……那么……”的句式
(1)教师指导讲述PPT1。
①PPT展示鱼干图:看,这份早餐是什么?猜一猜,喜欢吃这份早餐的可能是谁?
②PPT展示小猫图:谁和这只小猫一样,早餐也喜欢吃鱼?
③教师拿着鱼干图片边和举手幼儿互动边用规范的语言讲述:“早餐,如果你喜欢吃鱼,那么——你可能是一只猫。”喜欢吃鱼的小猫们,快把鱼吃掉吧!
(2)幼儿参与讲述PPT2。
①PPT展示骨头图:第一份早餐吃完了,第二份是什么呢?
②师:你喜欢吃骨头吗?还有谁喜欢吃骨头?
幼儿回答后,教师说前半句,(让幼儿尝试说后半句,注意突出“如果、可能”。)
③PPT展示小狗图,肯定幼儿猜测,然后师幼一起讲述完整的句子。讲述时,教师同样用骨头图片和爱吃骨头的幼儿互动,并提醒他们“吃掉”骨头。
④这是第二份早餐,第三份早餐是什么?出示PPT。
师:你吃过花生吗?幼儿回答后,教师说前半句,让幼儿尝试说后半句,注意突出“如果、可能”。
3.游戏操作,自主讲述
(1)PPT3展示胡萝卜、香蕉、蜂蜜、青草、虫子图片:小猫、小狗已经吃得饱饱的了。这里还有好多早餐(先认一认),谁想来吃?
(2)师:这些早餐就在后面的桌子上,现在请小朋友来为小动物选早餐。每人先选一份早餐,想一想这份早餐可能是什么小动物喜欢吃的,然后找到这个小动物的图片粘贴在餐盘反面。
(3)幼儿边游戏边操作。完成之后,可以和边上的好朋友互相说说自己选的是什么,请他猜猜可能会是什么动物的早餐。
(4)指名幼儿讲述自己选择的早餐,然后教师用“早餐,如果——”说前半句,请其他幼儿用“那么,你可能——”猜测、讲述后半句,猜完后请该幼儿展示反面的谜底;重复2~3遍后,请个别幼儿尝试完整讲述。
(5)以虫子为例,让幼儿初步感知“可能……也可能……还可能”这一比较复杂的句式。
4.欣赏绘本,深入阅读
(1)点击PPT,师幼共同阅读绘本后半部分。阅读中教师注意逐渐退出,直至幼儿完全能自己讲述。
(2)出示PPT10:咦,这里还有一份早餐。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什么?这又可能是谁的早餐呢?
(3)师:小朋友猜得对不对呢?他又是怎么吃早餐的呢?答案就藏在《早餐,你喜欢吃什么》这本书里(展示PPT11——封面)。让我们一起到书里把这些秘密找出来吧!
(4)幼儿把椅子搬至桌子边有书的位置,带着问题深入阅读绘本。
幼儿园小班早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熟悉各种早餐的名称,掌握简单的早餐搭配的方法。
2.初步理解早餐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3.体验动手制作早餐的乐趣。
活动准备
保鲜膜、盘子、面包、各种形状、大小的饼干、火腿、等等各种食物。
活动过程
一、通过提问了解幼儿最喜爱吃的早餐名称,并导入活动
二、情景表演
1.幼儿扮演面包、鸡蛋、牛奶、米粥向小朋友介绍所含的丰富营养。
附对话内容:
1.面包
咳!我是面包好小子,我身体里的营养可不少,我能让小朋友的大脑变得更聪明,还可以让你们变得有力气,你们看我强壮吧?
2.鸡蛋
大家好!我是鸡蛋宝宝,我的个头不大,但是可别小看我,因为我身体里很多的营养,有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等等,这些神奇的物质对身体的健康很重要,还可以防止疾病。小朋友你们觉得我棒吗?那你们一定不要挑食。请喜欢我的小朋友给我拍拍手吧!谢谢大家!
3.牛奶
我的名字叫牛奶,人们都喜欢我,因为我能让身体的骨骼变强壮,帮助小朋友个子长高,是因为我身体里含有很多的钙,这都是它的功劳!你们喜欢我吗?那你们记得每天别忘了喝牛奶哦!
4.米粥
大家好!我是米粥宝宝,早上喝一碗热热的、香香的米粥,不仅可以让你的身体变暖和,而且我还特别容易消化,是不是很厉害啊!
三、谈话活动——早餐的搭配
1.小朋友你们都认识了哪些食物朋友?
2.它们对我们的身体有哪些好处?
3.小朋友除了这些早餐食物,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早餐食物?
4.吃早餐对我们来说很重要,它的营养搭配一定要丰富,那是不是我们一定要把这么多的食物都吃掉呢?我们的肚子能装下这么多的食物吗?
5.有没有好的办法?
6.原来可以在早餐时选择几种食物,搭配在一起吃,到底怎样才是合理的搭配呢?
四、教师小结
我们早餐中的食物有很多种,要合理搭配在一起,营养才充分。早餐不但营养要丰富,而且还要漂亮美观,味道还要很香!接下来,老师也带来特别的早餐,它是怎样的特别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欣赏美味早餐:教师依次出示小娃娃早餐、小熊早餐、小猫早餐,引导幼儿观察它们都是用那些餐料制成的?
五、小结
是啊,看见这些漂亮的早餐我很开心,想一口把它们都吃掉。这些食物中有着丰富的营养,小朋友不但要吃早餐,而且各种食物要搭配在一起吃,这样才是美味又健康的早餐!
六、动手制作早餐
1.小朋友利用各种食物搭配制作美味早餐。
2.分享、品尝自己动手制作的早餐。
幼儿园小班早餐教案 篇4
一、活动名称:
早餐,你喜欢吃什么
二、活动目标:
1、初步学习短句:如果喜欢吃xx,可能是xx。
2、在猜一猜、说一说、玩一玩的过程中理解绘本内容。
3、情绪愉快地参与活动,感受活动的快乐。
4、通过多媒体教学,初步理解故事内容,记住故事的主要情节。
5、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三、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知道常见的小动物和它们爱吃的食物。
2、物质准备:幻灯片、投影仪、小食物卡片、小动物头饰。
四、活动过程:
1、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喜欢吃的早餐。
2、初步感知绘本内容。
(1)鼓励幼儿进行猜测,理解绘本内容。
(2)鼓励幼儿用绘本中的句式进行讲述。
3、食物动物找朋友
(1)根据故事中的情节,引导幼儿将食物卡片与动物卡片相匹配。
(2)看着卡片,鼓励幼儿按短句:“如果喜欢吃xx,可能是xx”进行讲述。
4、师幼完整欣赏故事。
5、游戏:早餐,你喜欢什么
(1)给小动物送早餐。
(2)幼儿与客人老师互动游戏。
五、活动反思:
活动在猜测环节为幼儿提供一个较大的想像创编空间。孩子平时的知识积淀与储备相当重要,尤其语言课,放开让孩子说,积极的猜测到底谁爱吃这些早餐,多数孩子都能用“可能是”的句型来回答出所提的问题,孩子们积极发挥想象,大胆阐述,孩子们都想说,敢于表达,活动的预设目标基本达到。
幼儿园小班早餐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教幼儿学会大方地在集体面前说话,并认真倾听别人谈话。
(2)引导幼儿用简短的语言说出早餐的种类、味道及自己进餐后的感受。学习围绕主题谈话。
(3)丰富幼儿的词汇:甜甜的、咸咸的、饱饱的、胀胀的、舒服的等。
教学重点、难点
教师运用提示和平和行谈话的方法,引导幼儿逐步扩展谈话范围,让幼儿学习新的谈话经验,提高谈话水平。要求幼儿掌握丰富的词汇。
活动准备
面包、油条、麻团、豆浆等食品。若干小块点心,并用牙签插好。
活动过程
(1)创设谈话情境,提出谈话主题,引导幼儿自由交谈。
教师在放有食物的桌旁坐下,拿起面包、油条和豆浆,向幼儿展示。
教师提问并告诉幼儿:早上吃东西又叫吃早餐,让幼儿掌握“早餐”这一词汇。
(2)幼儿自由谈“早餐”。
教师引导幼儿谈自己的生活经验。教师参与谈话活动,引导幼儿围绕主题谈,始终将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在谈“早餐”上。
(3)幼儿集体谈“早餐”。
在幼儿自由交谈的基础上,全班幼儿集中谈“早餐”。教师运用提示和平和行谈话的方法,引导幼儿逐步扩展谈话范围,让幼儿学习新的谈话经验,提高谈话水平。
(4)幼儿品尝早餐。
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点心分给幼儿品尝。在幼儿情绪高涨的情况下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幼儿对本次活动感兴趣,能够积极参与活动,能用简短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并愿意在集体面前说话。能做到别人发言时不插嘴。幼儿在谈感受时词汇丰富。
活动内容接近幼儿的生活,经验丰富,幼儿能积极参与。但材料的利用率还不太高。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