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幼儿园中班冬至教案

2025/11/11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幼儿园中班冬至教案(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幼儿园中班冬至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倾听故事,感知故事中不同角色的特点,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2.在做汤团的过程中,自然学说故事中的对话,体验汤圆一家的快乐。

活动准备

1.师幼围裙、面粉团、抹布。

2.PPT。

3.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1.做游戏“变汤圆”,引起幼儿兴趣。

谈话进入活动。

——教师:我们今天要来做什么呢?你想做什么样的汤圆?大大的、圆圆的……我们来试一试!

做游戏“变汤圆”。

——师幼用身体自由变化汤圆,体验变化不同汤圆带来的乐趣。

——教师:我们刚刚变了哪些不同的汤圆?原来我们是汤圆一家!

2.阅读故事《汤圆一家》,感知故事不同角色的特点。

幼儿将家庭成员与汤圆一一对应。

——教师介绍涵涵的一家,引导幼儿发现故事角色的特点:爷爷高高的、奶奶矮矮的、爸爸瘦瘦的、妈妈胖胖的、涵涵小小的。

——观察不同的汤圆,根据形状引导幼儿猜测并说明一一对应的理由。

幼儿倾听并理解故事,自然学说简单重复的对话。

——教师完整讲述故事,幼儿倾听。教师:故事哪儿有趣?(引导幼儿感受故事的诙谐。)

——师幼尝试讲述故事,幼儿自然学说简单重复的对话。

3.制作汤圆,体验“汤圆一家”的快乐。

幼儿制作各种不同形状的汤圆。

——幼儿做汤圆,教师巡回发现不同形状的汤圆。

——教师:点名喽!高汤圆,到!小汤圆,到!……(引导幼儿感受集体大家庭的快乐。)

4.活动延伸。

幼儿品尝自己制作的汤圆,体验和小伙伴吃汤圆的愉悦情绪。

幼儿园中班冬至教案 篇2

活动准备

1、环境的创设:

把活动室布置温馨的家庭的客厅、餐厅模样(幼儿可围坐在客厅、餐厅的大桌旁活动),在桌上铺上漂亮、整洁的餐巾,摆上几束花。

2、材料的提供:

搓汤圆用的米团若干,幼儿人手一份垫板、塑料小刀、碟子、湿手巾、小袖套和围兜。

3、生活经验准备:

活动前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冬至时节闽南的一些民俗;学习用橡皮泥搓圆。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

(一)以妈妈的身份谈话:我们的家布置得多漂亮呀!冬至快到了,今天妈妈要和你们一起搓汤圆、煮汤圆和吃汤圆,好吗?

(二)检查幼儿的小手是否洗干净,并帮助幼儿套上袖筒、系好围兜。

二、搓汤圆

(一)师操作示范

1、出示大米团,告诉幼儿这是一块米团,妈妈要变个魔术,把它变成许多小米团。

2、示范将米团搓长、切成许多小米团。示范时结合语言提示,引导幼儿观察米团的变化,并说出来。如:搓呀搓,搓呀搓,米团变成什么样了?(变瘦了,变长了)切呀切,切呀切,大米团变成许多小米团。

3、示范、讲解搓汤圆的方法,并启发幼儿逐一点数,看看妈妈搓了几个汤圆,引导幼儿观察一个一个汤圆合起来是许多汤圆。

(二)幼儿动手操作

1、提出活动要求:

(1)妈妈这里有许多的米团,等会每个小朋友都可以自己来取一份。

(2)搓汤圆时要注意卫生,不可用小手抓头发、挖鼻孔或抓其他东西,手脏了可用湿手巾擦一擦。

(3)数一数、比一比,看看谁搓的汤圆多。

2、,观察幼儿的活动情况,并进行适时的指导。

(1)可以先把一块大米团米团分成几块小米团,再把小米团搓成汤圆。

(2)可以边搓边数,看看自己搓了几个汤圆。引导幼儿看看一个一个汤圆合起来就是许多汤圆。

(3)鼓励幼儿与同伴交流,看看各自搓的汤圆有什么不一样(如大小、形状等),比一比谁搓的汤圆多。

3、请幼儿把搓好的汤圆交给阿姨,并协助收拾工具和材料,洗洗手。

三、煮汤圆

组织幼儿在安全的地方观看阿姨煮汤圆,并进行自由交谈,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吃汤圆

轻声播放歌曲〈卖汤圆〉,师与幼儿一起围坐在一起吃汤圆,交流一下各自的感受。并适时向幼儿介绍闽南地区冬至节的一些习俗。

幼儿园中班冬至教案 篇3

活动目的:

1、引导幼儿在搓汤圆、吃汤圆等活动中感知5以内物体的数量关系,学习理解1和许多;

2、让幼儿知道冬至节搓汤圆、吃汤圆是我们的一种习俗,并喜欢参与这一活动。

活动准备:

1、动前引导幼儿观察、了解冬至时节闽南的一些民俗;学习用橡皮泥搓圆。

2、搓汤圆用的米团若干,幼儿人手一块垫板、一把塑料小刀、一个小碟子、一块湿手巾、一付小袖套和小围兜。

3、把活动室布置成家庭的客厅、餐厅模样(幼儿可围坐在客厅、餐厅的大桌上搓汤圆、吃汤圆),在餐桌上铺上漂亮、整洁的餐巾,摆上一束小花。

活动过程:

一、引入活动

1、谈话:瞧,我们的家布置得多漂亮呀!冬至快到了,今天老师要和你们一起来搓汤圆、煮汤圆和吃汤圆,过个快乐的冬至节,大家开心吗?

2、检查幼儿的小手是否洗干净,并帮助幼儿套上袖套、系好围兜。

二、搓汤圆

(一)师操作示范

1、出示大米团,告诉幼儿这是一块米团,老师要变个魔术,把它变成许多小米团。

2、师示范将米团搓长、切成许多小米团。示范时结合语言提示,引导幼儿观察米团的变化,并说出来。如:搓呀搓,搓呀搓,米团变成什么样了?(变长了、变瘦了)切呀切,切呀切,大米团变成许多小米团。

3、示范、讲解搓汤圆的方法,并启发幼儿逐一点数,看看老师搓了几个汤圆。

(二)幼儿动手搓汤圆

1、师提出活动要求:

①老师这里有许多的小米团,等会儿每个小朋友都可以自己来取一份。

②搓汤圆时要注意卫生,不可用小手抓头发、挖鼻孔或抓其他脏东西,手脏了可用湿手巾擦一擦。

③数一数、比一比,看看谁搓的汤圆多。

2、观察幼儿活动情况,并进行适时的指导。

①提醒幼儿可以先把米团分成几块小米团,再用小米团搓成小汤圆。

②可以边搓边数,看看自己搓了几个汤圆。

③启发幼儿与同伴交流以下,看看各自搓的汤圆有什么不一样(如大小、形状等),比一比谁搓的汤圆多。

3、请幼儿把搓好的汤圆交给阿姨,并协助老师收拾一下工具、材料,然后将小手洗干净。

三、煮汤圆

轻声播放《卖汤圆》的歌曲,让幼儿在安全的地方观看阿姨煮汤圆,并进行自由交流,体验成功的喜悦。

四、吃汤圆

师与幼儿一起围坐在漂亮的餐桌前吃汤圆,仔细品尝汤圆的味道,交流一下各自的感觉。并通过谈话向幼儿介绍闽南地区冬至节的一些习俗,告诉幼儿老师为能吃上小朋友自己动手制作的汤圆感到骄傲和自豪。

幼儿园中班冬至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团的技能来塑造汤圆。(重点)

2、通过情境化的泥塑环境让幼儿对泥工活动感兴趣。

活动准备:

各色面泥、盘子

活动过程:

一、魔术魔术变变变

教师出示面泥,告诉幼儿:“今天,我们要变魔术,一起来念口诀:魔术魔术变变变!”教师手藏身后,团出汤圆。激发幼儿一试身手的兴趣。

二、幼儿学习团汤圆

1、幼儿自主“变”汤圆。

老师会变出汤圆,你们想变魔术吗?我们一人拿一块彩色面泥,自己变变,看谁能变出汤圆。

2、教师教幼儿团汤圆

团汤圆是有秘诀的——

(1)、从面泥妈妈身上分出一个面泥娃娃

(2)、边唱歌谣边团:“手心转呀转,团团团汤圆,我团的汤圆圆又圆,你团的汤圆圆不圆?”

(3)幼儿基本完成,大声回答:“圆!”由此体验团成汤圆带来的成功体验

三、幼儿练习团汤圆

1、教师边引导幼儿唱儿歌,边指导幼儿正确的团圆方法。

2、提醒幼儿团好一个汤圆就放到盘子里,比比谁团得多,团得圆

四、送汤圆去展览

幼儿将一盘盘汤圆送到邻居班,请他们参观,欣赏。最后将汤圆送到娃娃家。

幼儿园中班冬至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让家长走进幼儿园,了解幼儿生活、活动情况,参与幼儿教育,更重要的是搭建家园沟通的桥梁,更好地为幼儿服务、为家长服务,促进了幼儿园教育、保育工作的发展。

2、通过这次活动提高孩子们的生活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孩子们感受劳动的快乐、收获的喜悦,同时培养孩子们爱劳动的好习惯。

3、进一步加深了老师、家长和孩子之间的亲情,进一步促进亲子同乐、家园共育。

4、鼓励幼儿和家长一起动手包汤圆、吃汤圆,感受浓浓的.家庭亲情。活动时间:20xx年12月14日。

活动地点:

操场。

活动对象:

全体幼儿、家长、教师、保育员。

活动准备:

家长:帮孩子带一件围衣。

幼儿园:包汤圆的材料准备:

1、碗、勺子、盘子、桌布、簸箕、擦手毛巾。

2、糯米粉、花生馅儿、糖等、等。

活动流程:

一、8:00到9:00值周教师接待孩子入园,并让家长签好签到表。各班孩子在教室玩区域。

二、9:00到9:40幼儿早操,家长观摩。

三、9:40到10:00各班班主任带幼儿如厕、洗手,穿戴好围衣,其他教师及家长把桌椅搬到操场指定位置。

四、场地集中,园长讲话。

五、家园同乐——包汤圆。

1、教师讲解包汤圆的过程。

先拿和好的糯米粉团取一小团(一个汤圆大小),在手上搓成丸状。再压成饼状,在其中包上馅搓成丸状,一个个圆溜溜的汤圆就制作完成了。包好的汤圆放在预先准备洒上糯米粉的盆上,汤圆之间空开些,以防粘住。

2、教师提醒幼儿在包汤圆的时候手要保持干净,也要注意安全。

3、煮汤圆(保育员协助煮汤圆)。

六、家园同乐——吃汤圆,共同分享汤圆。

七、活动结束,老师清理活动场地。

八、注意事项:

1、全体保教人员要高度负责,把每个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以防孩子乱跑、烫伤等情况的发生。

2、注意食物的卫生和安全。

九、人员安排:

1、大班:李丽、龙壮利中班:张艳芬、陈惠芬

小班:王帅、游晓芬

2、拍摄:廖淑英

3、煮汤圆:曾秀贞、黄小燕

4、做好的汤圆由各班教师送到厨房,煮好的汤圆及碗筷由阿姨送到操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