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大班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通过故事,进一步了解噪音给人们带来的危害。
2、知道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制造噪音。
3、乐意参与表演,大胆学说角色对话。
4、喜欢并尝试创编故事结尾,并乐意和同伴一起学编。
活动准备:
PPT课件、画册
活动过程:
一、用故事的形式引出主题
1.让幼儿说一说动物城里有什么?
师:你们喜欢听故事吗?我这儿有个故事,很特别,这个故事发生在遥远的动物城。你听说过动物城吗?你觉得动物城里会有什么?是呀,动物城里当然有动物,那除了……还有什么动物呢?
小结:动物城里有各种各样的动物,大的,小的,凶猛的,可爱的。那除了动物,这座城市里还有会有什么?(植物、汽车、高楼大厦)
2.让幼儿观察大屏幕上出现的`图片,让幼儿说一说这是一座怎么样的城市?
(美丽:的确很美。漂亮:喜欢吗?
小结:就像你们说的,这座城市有花有草,到处干干净净的,生活在这儿的小动物们都很幸福。
3.听小喜鹊带来了什么好消息?
师:不过,这几天呀,动物城的小喜鹊带来了一个很重要的消息,听,小喜鹊在说什么呢?
师:是呀,狗熊先生和狐狸先生都要开百货商店了,这下动物城里多了几家商店呀?
4.请幼儿说一说开百货商店有什么好处?
小结:是呀,有了两家百货商店就会非常方便,而且在买东西的时候挑选的余地就更多了。小动物们也觉得这是一件好事,于是,大伙都等待着百货商店快快开张。
二、让幼儿欣赏故事:《动物城的百货商店》
1、动物城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大家不高兴?
小结:原来,狗熊和狐狸为了吸引顾客在门口装了喇叭。
哦,一条街上有八个喇叭,想象一下,八个喇叭一起发出声音,大声地喊着快来买呀,快来买呀。这种声音听上去的感觉会怎么样?
小结:对呀,很烦躁,头都晕啦,噪音影响了大家的生活,难怪动物城里的小动物们都不高兴了。
2、继续欣赏故事,狗警察对狗熊先生和狐狸先生做了什么?——罚款
小结:是呀,当违反了规则,影响了大家,会受到一定的惩罚哦,所以我们要做一个文明、有礼、遵守规则的小公民。就这件事,所有的小动物们都明白了,环境是很重要的,如果有噪音,那美好的城市就被破坏了。
师:想一想,在我们生活中你觉得哪里也有噪音?
三、让幼儿到桌子边欣赏画册,让幼儿看看画册中的图片上哪些地方有噪音?(请幼儿记在脑子里,然后告诉大家)大屏幕上出示图片。
1)师:轻轻的拿出来看一看,你看的图片上有噪音产生吗?你还看到哪里有噪音?还有不一样的地方吗?你们看看这里也有噪音呢!
2)师:那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是特别需要安静的呢?——图书馆、学习的时候、咖啡馆、医院……
小结:的确这些地方都需要我们保持安静,避免影响别人。
四、继续欣赏故事,活动结束。
师:这个百货商店怎么样呀?你们愿意去吗?都愿意的啊,是呀它,不需要大喇叭招揽顾客,优美的环境,热情的服务,当然受欢迎啦。
教学反思:
在本次的活动中,我们则尝试了理解在先,欣赏在后的教学策略,我们认为,让幼儿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完整欣赏,更能感受作品所展示的意境。同时,我们还采取了教师设疑――幼儿猜测――揭示答案的手法,紧扣幼儿心弦,引其入胜。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小猫搬家的原因,树立保护水质等环境意识。
2、培养幼儿爬、走平衡木等动作的灵敏性。
3、对幼儿进行助人为乐的思想教育。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5、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活动准备:
1、小猫头饰若干,自制钓鱼杆,与幼儿人数相等。
2、木马(代表小山),平衡木(代表小桥)体育器材。
3、电话机(玩具)、录音机4、"保护河水、此处严禁堆放垃圾"牌子一块。
活动过程:
(一)引导入题:
1、师问:小朋友,小猫最喜欢吃什么?。(小鱼)师:小鱼生长在哪里?
2、师问:老师带小朋友到××河和×河边看到什么?
(幼儿答:河水清,有小鱼、树木、居民住房,×河边堆放垃圾、河水混浊、没有小鱼……)
3、总结幼儿回答情况,问幼儿,小朋友,×条河边被居民倒垃圾,水变脏了、小鱼没了,小猫钓不到鱼吃怎么办?谁能替小猫想办法?
教学反思:
幼儿的兴趣非常浓,能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但在幼儿讨论的这个阶段,我应该创设情景,让幼儿体验。我会多看看多学学,让以后的教学活动能够更好。
大班教案 篇3
幼儿园 大班综合活动――“感受味道”
大班综合活动――“感受味道”
活动目标
1.学会运用“先……然后……接着……最后”句式进行连贯讲述。
2.学习运用看、尝、听三种感觉进行通感联想,感受味道与音乐、色彩的互通性,发展幼儿的感知能力,培养审美的情趣。
活动准备
1.丰富幼儿有关冷暖色调方面的知识,制作表示冷暖色调的颜色卡。
2.布置“味道城”,内有各种食品,制作品尝酸、甜、苦、辣时的表情标志卡。
3.幼儿操作材料:分别画有梅子、白糖、辣椒、苦瓜的图片和句式底版(见下图)人手一份。先…… 然后…… 接着…… 最后……
(空格内摆实物图片)
活动过程
1.引导幼儿品尝食品,感受不同的味道。
(1)幼儿到“食品城”品尝梅子、白糖、辣椒等食物,提醒幼儿一样一样地尝,要闭上眼睛慢慢地体验。
(2)幼儿边自由品尝,边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感受。
2.组织幼儿谈感受,学习用“先……然后……接着……最后”句式连贯讲述。
(1)引导幼儿回忆品尝的过程:食品城里有什么?它们的味道有什么不同?各是什么味道?尝到酸味时你的感觉怎么样?尝到甜味、苦味、辣味时你的感觉又怎么样?
(2)引导幼儿讲述品尝过程:先尝什么,味道怎么样?然后尝什么,味道怎么样?接着尝什么,味道怎么样?最后尝什么,味道怎么样?
(3)幼儿边在句式底版上摆放图片,边运用句式连贯讲述。
3.拓展幼儿思路,了解更多的味道。
(1)启发幼儿说出更多酸、甜、苦、辣味道的食物。
(2)启发幼儿说出更多的味道,如先苦后甜、又酸又甜等。
4.进行通感联想,感受味道与音乐、色彩的互通性。
(1)欣赏乐曲《二泉映月》,启发幼儿说出对乐曲的感受,并将这种感受与品尝味道时的感受和对色彩的`感受联系起来。
(2)幼儿找出自己所联想到的表情标志卡和颜色卡,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感受。
(3)欣赏乐曲《喜洋洋》,方法同上。
(4)教师对味道、音乐、色彩的互通性进行简单小结,激发幼儿再次探究的愿望。
评析
本活动符合幼儿的感知特点,亲自品尝食物,丰富了幼儿的直接经验,规范讲述的格式,弥补了幼儿讲述时常见的语无伦次的缺陷,使讲述更富有条理性。
通感联想,是本活动的突出特点,它使幼儿对酸、甜、苦、辣味道的感受在语言、情绪、情感等方面得到有效的拓展。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幼儿在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潜质,就是在这种充分参与综合教育的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得到培养和提高的。
大班教案 篇4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大班韵律活动《小格桑》。这是一首活泼的歌曲,舞蹈作为一种以人体动作为物质材料的表现性的艺术活动,是人类审美活动较集中的表现,是培养人们审美兴趣,提高人们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有力手段,我们只要留心观察就不难发现,几乎每个孩子在开心时都会手舞足蹈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藏族舞蹈《小格桑》音乐活泼、欢快,老师一股激情,和幼儿一起跳呀、唱呀,用优美的动作渲染孩子,把活动的气氛渲染得热闹、积极、活跃。
难点是:
学习用"三步一抬"的基本舞步及西藏舞的表演风格。运用表情、动作与同伴交流表现歌曲。因为音乐是一门表情艺术、表演艺术,音乐以其独特的语言形式作用与人们的感官,通过表演演唱使听众感受音乐的艺术形象,产生联想和想象,进而达到审美的目的。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常常以自我为中心。通过运用表情、动作来表现歌曲,并在表演中能有意识的与同伴进行交流与合作,对幼儿来说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经过教师的引导和帮助经过自己的努力才能做到。因此这是教学的难点所在。
活动目标:
1、体验藏族舞的风格,感受跳藏族舞的乐趣;
2、学习藏族舞步:三步一抬;
3、鼓励幼儿尝试以自己创编的动作表演;
4、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5、能大胆表现歌曲的内容、情感。
活动过程:
一.小鸟飞入教室
幼儿跟着音乐小鸟飞入教室
二.复习歌曲
幼儿跟着音乐节奏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小格桑"。
三.复习藏族舞步的基本动作。
1.集体复习踏点步。
2.放音乐,幼儿跟着一起做踏点步。
3.集体复习踏点步(请一幼儿示范踏点步)。
4.放音乐,幼儿跟着一起做退踏步。
四.欣赏西藏舞,感受西藏舞的风格、特点
1.师:老师带来了一段西藏的`舞蹈,请小朋友看一看,他们跳的和我们跳的舞有什么不同?
2.幼儿欣赏。
3.幼儿说说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跳一跳,用动作表示。
4.小结:原来西藏人民跳的舞,给人感觉很豪放的。
五、创编舞蹈动作
1.告诉幼儿用学过的西藏舞步再配上其它动作为"小格桑"编成舞蹈来跳。
2.教师引导幼儿两句两句编动作。(老师边为幼儿演唱歌词,幼儿尝试编1至4小节)
3.请个别幼儿展示,集体学一学。
4.同样的方法将歌曲创编完。
5.幼儿跟着音乐配上自己创编的舞蹈动作,进行完整地跳舞蹈。
6.欣赏老师完整地跳舞蹈"小格桑"
7.幼儿跟着老师完整地跳舞蹈"小格桑"。
小百科:小格桑,一首儿歌。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