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大班教案

2025/11/15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大班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大班教案 篇1

一、设计思路

自从我班开展主题系列活动“环保小卫士”后幼儿积极性很高,并利用休息时间和家人一起去社区、公园等公共场合间被人们一起的垃圾,孩子们发现垃圾中最多的便是一些花花绿绿的包装袋。“老师,这些花花绿绿的袋子真漂亮,扔了真可惜”提出“这些被遗弃的带子,我们现在还能做什么?”于是生成了此次活动“有趣的袋子服装”。

二、提出问题

这些用过的袋子,我们现在还可以用来做什么?

三、探索与表现

1、谈话引入袋子,引导幼儿认识袋子的类别;

2、谈论:这些用过的袋子,我们现在还可以用来做什么?

3、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A、探究制作方法;

B、探究、服装款式、美化新制服装;

4、幼儿介绍、评议自制的服装,教师小结;

5、教师与幼儿一起“服装秀”;

四、特别提示:

1、活动中幼儿通过认识、感知、分类、操作、讨论等一些劣活动,让幼儿对袋子有了全新的认识,并通过废物巧利用进一步培养了幼儿的环保意识;

2、幼儿的动手能力有较大的`差异,能力差的幼儿可能会产生挫败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教师要特别注意和鼓励、支持、帮助这些幼儿给他们降低难度和要求,保护这些幼儿制作的愿望和信心,感受过程的乐趣;

3、注意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努力使每个幼儿获得成功的体验;

4、幼儿在家长的协助下共同收集各种各样的带子并作分类(教师在活动前进行严格的消毒),确保幼儿有足够的操作材料;

5、出袋子外还必须准备多种辅助材料;如剪刀、绳子、双面胶、泡沫塑料……等;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初步学习集体舞,跟随音乐较合拍地做踏步行进、转圈动作。

2. 探索理解图谱内容并能在与同伴合作的基础上迁徙经验来学习舞蹈。

3. 探索在舞蹈中用不同的方法与同伴保持一致。

活动准备

1. 幼儿用书《花儿朵朵》舞蹈图谱,黑板。

2. 幼儿分四组,分别带上红、黄、绿、银四色手腕花,坐成半圆形。在半圆形前面的空地上用即时贴按幼儿人数贴成四路纵队。

3. 音乐磁带、录音机,投影仪。

活动过程

一、幼儿欣赏乐曲,并探索理解图谱所表达的内容。

1. 教师用投影放大幼儿用书《花儿朵朵》图1:"花苞"图,引导幼儿了解手腕花与图谱一致的。

教师:你们手上带着几种颜色的手腕花?再看看幼儿用书上的图,你发现他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你做的是哪一种颜色的花?

教师:你们的颜色真好看,那就让你们那么多好看颜色的小花动起来吧。

幼儿尝试动一动

2. 幼儿初步欣赏乐曲。

教师:这儿有一段音乐,说的就是小花朵的故事,我们来听一听。

3. 教师投影放大幼儿用书《花儿朵朵》图2:"花朵"图,引导幼儿比较图谱上的"花苞"与"花朵"的不同,并请一组幼儿上来,听着音乐,大家合作,分别用动作表现"花苞"与"花朵"。

教师:"花苞"与"花朵"有什么不同?大家合起来做一朵"花苞"可以怎么做?花开了又可以怎么做?哪组小朋友想上来试一试?

教师做适时的指导。

4. 教师将剩下的两组图片按顺序全部展示出来,逐幅探索箭头所表达的含义。启发同组幼儿合起来做一做。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再来看看这两幅图,仔细观察图上与前两幅图相比多了什么?那么这些箭头分别表示什么意思?用动作可以怎么表示?看着第三幅图,哪组小朋友想上来用动作合作试一试?那第四幅图呢?

二、幼儿再次欣赏音乐,了解音乐结构。

1. 幼儿边看图边完整地欣赏音乐。教师按照舞蹈的动作结构,有节奏地用手指向相应的图,引导幼儿感受舞蹈的动作结构及音乐情绪。

2. 在教师的带领下,幼儿跟随音乐,在座位上用幅度较小的动作表演。

教师:现在请你们和老师一起在座位上,边听音乐边用幅度较小的动作来跳舞好吗?

三、幼儿起立,探索舞蹈的队形。

1.先请一组幼儿上来站点子,然后请其他三种花看一看图,根据图上每朵花的颜色和位置,想一想自己应该站在哪儿。

2. 幼儿站成四路纵队的队形后,探索尽快变成四朵花的'队形。

教师:这次我们要站着来跳这个舞蹈了,我们怎样才能从现在的队形变成四朵花的队形呢?

教师放慢速度哼唱旋律,幼儿尝试变化舞蹈的队形。要求在最后要做个花朵的造型,事先与一排的幼儿商量,自己所在的花朵是一个怎样的造型,在结束时摆一摆。

四、幼儿完整地随着音乐跳集体舞,在表演过程中探索与同伴保持协调一致。

1. 幼儿在教师的语言提示下,完整地随音乐集体舞。

2. 教师逐步退出,让幼儿在没有教师语言提示的情况下,尝试自己完整地随音乐跳集体舞。

活动延伸

1. 区域活动

在"小舞台"提供舞蹈《花儿朵朵》的舞蹈图谱和红、黄、绿、银四色腕花,让幼儿表演给同伴看。进一步体验与同伴共同表演舞蹈的快乐。

2. 家园共育

可以在家中进行集体舞表演,体验亲子交流的快乐。

3.领域渗透

集合科学活动,引导幼儿观察了解花朵的生长变化过程,并在自然角放置几盆花,引导幼儿定期给花护理,并进行"植物生长过程"的记录,让幼儿通过观察了解花苞是如何变成花朵的。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破译电话号码的活动,帮助幼儿积累口算加减法的经验,发现破译电话号码的便捷方法。

2、通过破译电话号码的活动,增进师生以及同伴间的友好情感。

环境创设:

幼儿和教师的电话号码,密码卡,纸,笔

活动流程:

一、激发兴趣

1、出示“倒计时”板

师:看看倒计时板上,还有多少天小朋友们就要离开幼儿园进入小学了?

2、师:离开幼儿园以后你们会不会想老师和小朋友们啊?那怎样跟老师和朋友联系呢?(打电话、写信、到幼儿园来看望老师)

3、师:打电话是个不错的办法,不过要打电话就一定要先知道电话号码。

二、破译电话号码——帮助幼儿归纳口算的简便方法

1、破译教师家的`电话号码

师:殷老师把我自己的手机号码编成了一个密码,你们只要把它破译出来,就能知道殷老师的手机号码是多少了。请你们来破译一下吧。

2、分组破译号码

3、幼儿交流破译结果,并且给教师打电话进行核实。

4、师小结:在加减算式中,“+”号前后的两个数字交换位置后得数相同。算式中出现“+0”或者“—0”的现象,其得数就等于原来的数;算式中减号前后的数字相同,得数为0。知道这一规律,能加快运算速度。

5、破译周老师、陆老师的电话号码

师:刚才你们已经把殷老师的电话号码破译了出来,接下来请你们再来破译周老师和陆老师的电话号码。注意破译的时候要细心,看清加减符号。

6、幼儿交流检验破译结果。

三、幼儿自编密码游戏

1、师:这个破译电话号码的游戏好不好玩啊?接下来,殷老师想请你们把自己家里的电话号码也编成密码,让你的好朋友来破译一下。

2、幼儿自编密码

3、跟同伴交换密码卡,并互相破译密码。

4、集体验证。

5、教师小结:再过三个礼拜我们就要毕业了,就要离开幼儿园了,现在你们得到了老师和好朋友的电话号码,等你们毕业以后还是可以打电话联系,继续做好朋友的。

大班教案 篇4

教材分析:

《摇篮》是山东省幼儿园教育活动教材大班上册主题二中的一节教育活动, 这是一首优美的儿童诗,作者用清新的语言描绘了四幅宁静温馨的画面。诗的最后一句转向妈妈和宝宝 ,会唤起幼儿对母亲的情感,让幼儿感受到亲情是多么美好。谁是摇篮?摇的是谁?宝宝是怎样睡着的?这些都是由作者精心安排的,这也是这首诗的主要写法。表现了作者对和平、宁静、温馨生活的向往和赞美,幼儿会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热爱和平的教育。

基本教学思路:

幼儿都喜欢美好的事物,向往和平、宁静、温馨的生活,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新纲要的要求,我是这样设计《摇篮》这一首儿童诗的:首先,通过出示真正的摇篮,丰富幼儿的感性认识,然后伴着柔美的音乐,教师用轻柔舒缓的语调朗诵,创设一种美的氛围,引导幼儿体会诗歌的优美意境。在此基础上,借助课件引导幼儿观看意境优美的画面,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自然地学会诗歌,并为仿编诗歌打下了基础。为了突破仿编诗歌这一难点,我先引导幼儿看图仿编,再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仿编,充分发挥幼儿的想像力和用诗歌的形式表现生活的能力。最后请幼儿为自己仿编的诗歌配上优美的画面,既发展了幼儿的想象力,又使语言与艺术达到了有效的整合。

重点、难点:

动重点: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能有表情地诵读诗歌。

活动难点:学习仿编诗歌。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和丰富的想像,激发幼儿对诗歌的兴趣。

2、在掌握诗歌的基础上,学习仿编诗歌。

3、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和用诗歌的形式表现生活的能力。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录音机、摇篮

2、和幼儿人数相当的纸、笔等材料

活动过程:

(播放优美的摇篮曲,教师与幼儿随音乐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一) 导入课题,激发兴趣

(出示摇篮,播放摇篮曲)孩子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教师轻轻的摇着摇篮)听着优美的摇篮曲,小宝宝躺在摇篮里睡着了。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摇篮,我们一起去认识他们吧!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诗歌《摇篮》。

(二) 学习诗歌,感受诗歌的优美意境

1、教师配乐朗诵,完整欣赏诗歌

(1) 教师配乐诗朗诵,幼儿欣赏,欣赏后提问:诗歌里有哪些摇篮?摇得都是谁?

(2) 引导幼儿用诗歌中语言来回答。(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大海是摇篮,摇着鱼宝宝;花园是摇篮,摇着花宝宝;妈妈的手是摇篮,摇着小宝宝。)

(伴着柔美的背景音乐,教师用轻柔舒缓的语调朗诵,创设了一种美的氛围,能帮助幼儿更好地体会诗的意境)

(3) 小结:我们知道了蓝天、大海、花园、妈妈的手是摇篮,他们摇着自己可爱的小宝宝睡着了,小宝宝是怎样睡着的?请大家仔细听。

2、观看课件,分段欣赏诗歌

(1)(播放诗歌中第一小节的课件)提问:星宝宝是怎样的睡着的?

幼儿: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

为什么白云要轻轻地飘?我们一起用动作来表现。

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来读一读。(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 )

(2)(播放诗歌中第二、三、四小节的

课件)

提问:鱼宝宝是怎样睡着的?花宝宝是怎样睡着的?小宝宝是怎样睡着的?

引导幼儿说一说,浪花轻轻翻,鱼宝宝睡着了;风儿轻轻吹,花宝宝睡着了;歌儿轻轻唱,小宝宝睡着了;

教师:蓝天是摇篮,摇着星宝宝;白云轻轻飘,星宝宝睡着了。请小朋友像老师一样看着画面,自己说一说诗歌。

(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自然地学会诗歌)

多美的诗歌呀,我们一起来读,看谁读得最美。

3、诵读诗歌,体会意境

(播放优美的乐曲)教师和幼儿一起诵读;教师和幼儿分角色诵读;

4、表演诗歌

这么美的诗歌,我们一起用动作来表现,看谁做得最美。

三、发展想象,仿编诗歌

1、 听了这么美的诗歌,老师也想来编一首儿歌:(课件播放画面)

草地是摇篮,摇着草宝宝;风儿轻轻吹,草宝宝睡着了。

2、 小朋友想不想也来编一首儿歌,(课件播放画面)幼儿看图仿编。

3、 发挥想像,幼儿自由仿编诗歌。

四、活动延伸:为诗歌配画

小朋友编的诗歌多美呀!请你为自己仿编的诗歌配上优美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