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一年级音乐萤火虫教案

2025/11/17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一年级音乐萤火虫教案(精选5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一年级音乐萤火虫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歌曲《萤火虫》是一首由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歌曲,3/4拍,F宫调式。歌曲的第一、第二句采用了旋律的变化重复,乐曲中多次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形象地描绘了萤火虫晶莹可爱的形象。其中第二乐句做了下移五度的变化,更加把萤火虫轻盈飞舞的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第三、第四乐句在节奏上作了舒展与紧缩的对比,表达了孩子们天真的语言和对萤火虫的亲切情感。

【教学目标】

聆听伊能静演唱的歌曲《萤火虫》,学唱歌曲《萤火虫》,初步感受歌曲优美深情的情绪,体会萤火虫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能用天真、亲切的情感演唱歌曲《萤火虫》,较好地把握歌曲中八分休止符的节奏。

【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用轻巧的声音演唱歌曲《萤火虫》,较贴切地表现出八分休止符的效果。

【教学难点】

初步唱好歌中八分休止符的节奏,

【教学准备】

多媒体、音响、歌谱

【教学过程】

1、聆听伊能静演唱的歌曲《萤火虫》

设计意图:

此教学内容以聆听感受为主,调动起情绪从而为学唱歌曲《萤火虫》做铺垫。

提问:

小朋友,听到过这首歌吗?这是台湾歌星伊能静演唱的歌曲《萤火虫》

歌名

演唱形式

情绪

演唱者

《萤火虫》

女生独唱

优美抒情

伊能静

2、边播放《萤火虫》,边按表格逐一讨论填写

3、用lu或者la哼唱《萤火虫》片段

4、师生一起跟音乐做飞的律动

小结:刚才老师已从你们的歌声中感受到了乐曲特点。今天我还带来了另外一首歌曲《萤火虫》,你们听一听和刚才欣赏的歌曲有什么不同?

学唱歌曲《萤火虫》

设计意图:

本环节主要为熟悉旋律,感知歌曲情绪,通过聆听、演唱、律动等方法学习歌曲《萤火虫》,引发学唱歌曲的欲望。

1、聆听歌曲《萤火虫》

1)初听歌曲(教师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提问:与刚才欣赏的歌曲《萤火虫》相比,这首歌曲有何不同?(情绪天真活泼)

2)复听歌曲,带领学生拍击,感受三拍子特点

歌名

拍号

情绪

《萤火虫》

3/4

天真、活泼

3)用lu跟钢琴哼唱

4)师生对唱方法视唱字母谱,唱准曲调

2、学唱歌曲《萤火虫》

1)用轻巧的声音念歌词

2)出示多媒体,学生跟师画旋律线

设计意图:

本环节主要为指导学生演唱第一、第二乐句,唱好八分音符的节奏

要求:边哼唱第一、第二边跟音乐画旋律线

老师:萤火虫隐隐约约地出现了,渐渐飞近了

(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范唱、指导)

3)跟钢琴歌唱

形式:(1)师生对唱

(2)小组对唱

要求:每次演唱完,老师要给予评价或者学生自我评价

4)完整练唱歌曲

方法:全班齐唱;分组生唱;个别唱。每遍之后都需根据学生习练情况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

5)歌曲处理

A.配套音乐CD演唱

B.即兴边歌边舞

课后小结

音乐是无限的,它可以给你带来各种不同的感受,今天我们在歌曲《萤火虫》中感受到了天真、活泼的情绪,知道了萤火虫点燃自己、照亮别人的高贵品质,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去享受更多的旋律体会互相帮助的快乐吧,谢谢大家!

课后随笔:我精心设计了本节课的教案,在课上,我从欣赏导入,引领学生进入音乐氛围,在新授中,学生能跟着老师学会新歌,萤火虫深深吸引了学生,学生们很有兴趣。由于这首歌较难唱好,学生学新歌的时间还可以加长一些,课程时间安排上还要再合理些。

一年级音乐萤火虫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进一步学习演唱歌曲。

2、演唱时注意倾听歌曲,保持与同伴声音和谐一致。

活动准备:

CD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发声练习:师生问好歌曲《只要妈妈露笑脸》、《数青蛙》、《幸福拍手歌》、《泥娃娃》、《蝴蝶》。

2、律动练习:《头发、肩膀,膝盖、脚》、《笑一个吧》、《快乐舞》、《我来教你跳个舞》。

二、基本部分

1、弹奏歌曲旋律,引起幼儿回忆歌曲的名称和内容。

教师:小朋友来听听老师唱的是什么歌曲?歌曲里唱了什么?

2、教师完整演唱歌曲一遍。

3、教师弹琴幼儿完整演唱歌曲。提醒幼儿注意用跳跃、轻巧的歌声演唱歌曲。

4、用领唱和齐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先老师领唱幼儿齐唱。

5、在教师的.指导下,幼儿学习用伴唱的方法演唱歌曲《萤火虫》。

(1)教师;看看白萤火虫出来的时候,黄萤火虫要怎么样唱?

(2)教师与幼儿分角色学习伴唱歌曲。

我们来当黄萤火虫,你们来当白萤火虫,你们唱到什么地方的时候我开始用“啦”来伴唱?

(3)教师帮助幼儿认识图谱中的反复符号与共同结束的符号。

教师:白萤火虫先唱,黄萤火虫后唱怎么样共同结束演唱?什么时候再唱一遍?哪个符号表示再唱一遍?

教师:萤火虫,小小萤火虫,飞到西飞到东,这边亮,那边亮,好像许多小灯笼。好像许多小灯笼,我们进行分两个声部。

三、幼儿练习用伴唱的方式唱歌曲《萤火虫》。

1、幼儿演唱,教师伴唱。

2、部分幼儿与教师一起演唱,部分幼儿伴唱。

3、幼儿分成两组练习伴唱歌曲。

4、幼儿交换练习伴唱歌曲。

四、教师播放CD

幼儿跟着CD一起舞动起来,学习萤火虫在空中飞舞的样子。

五、结束部分

1、复习歌曲《蝴蝶》。

2、活动情况下课!

一年级音乐萤火虫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学会《萤火虫》的歌词和歌谱。

2、能自选打击乐器为歌舞伴奏;能积极参与集体歌舞表演。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音乐,并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初步了解大自然的奥秘。

激发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并能自信的表演。教学用具:钢琴、录音机、打击乐器、课件、节奏卡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阶段目标:通过表演《小小的船》和演唱《我和星星打电话》激发兴趣,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师:播放歌曲《小小的船》。

生:随乐曲走进教室,律动。

复习歌曲《我和星星打电话》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进教室时表演的歌曲名字是什么?《小小的船》在这首歌曲中把弯弯的月儿比喻成小小的船,充满了诗情画意,每当使幕降临之时伴随在月亮周围的还有那满天璀璨的繁星,它们一闪一闪的好像在对我们说些什么,下面就让我们和星星通个电话,相互问候一声,好吗?

生:好。

师:钢琴伴奏。生:边表演边演唱歌曲。

师:在刚才的通话中,你们向星星寻问了什么?提出了哪些问题?

生:……

师:星星回答你们了吗?生:回答了。

师:它们是怎样说的?

生:……

师:哦,让你们学好本领长大后乘上火箭飞船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二、新授歌曲《萤火虫》

阶段目标:完整的演唱歌曲,了解与之相关的内容。

1、介绍萤火虫

师:同学们,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真能和星星相互交谈吗?

生:不能。

师:对,其实星星是离我们地球很远很远的—些星体,它们有的本身会发光,有的则需要借助太阳的光芒发光,这些光芒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到达地球,每当夏夜来临,我们仰望星空感叹宇宙神秘的同时,会发现在我们身边的草丛中、溪水旁也有一些像星星一样发光的小昆虫,他们绿色荧光的时隐时现,时亮时灭,忽上忽下,忽快忽慢,一会向东一会向西,为寂寞的大地增添了光彩。这一景观的制造者就是——

生:萤火虫。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这些可爱的小昆虫们。

生:看。

师:通过刚才的观看,我们发现萤火虫的尾部发出了一闪一闪绿色的荧光,那萤火虫为什么会发光?它代表了什么意思?老师已经让同学们回去搜集了资料,下面就请几位同学来为我们介绍一下。

生:介绍。

师:听了这两位同学的介绍你们是不是对萤火虫有了一点了解了?萤火虫的灯语到底还有哪些意思,里面究竟藏着什么奥秘,这就要请你们这些在坐的未来的科学家们早日学好本领长大后继续去探索和研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表现萤火虫的歌曲,名字就叫《萤火虫》。

生:齐读课题。

2、学习歌曲

(1)听范唱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歌考虑这样两个问题;这首歌曲是4/2拍的还是4/3拍的?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4/3拍的,情绪优美、抒情、宁静、安详。

师:学生说出正确的答案后,教师写到黑板相应的位置。

(2)读歌词

师: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首歌曲的歌词,请同学们把你的右手拿出来,边画4/3拍的图示边读歌词。

教师指黑板按照强弱规律打三拍子节奏加深对3/4拍的感受。

生:有感情的朗读歌词。

(3)听唱

师:多美的歌词啊!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寂静的夜晚,天上星星一闪一闪,地上还有一群会飞的'星星。下面老师再放一遍歌曲,同学们一边想象着这景象一边随着歌曲小声的唱一唱。

生:听音乐唱歌曲。

(4)随琴唱

a、随琴唱;

b、挖掘歌词;

师:歌曲把萤火虫比喻成了什么?

生:小灯笼和满天的繁星。

师:歌曲给我们提供了无限的遐想,所以同学们在演唱时要充满联想,仿佛你就看到了夏天晚上萤火虫轻盈翩飞的情景,我们再来演唱一遍这首歌。

c、再次演唱。

(5)节奏

a、请学生到黑板画节奏。

师:这首歌曲是4/3拍的,同学们己经能把歌词唱的这么好了,老师想节奏也一定不会难倒大家,下面就请几位同学到黑板上把它的节奏画出来。

生:画节奏。

b、完整打节奏。

(6)模唱曲谱

a、在教师的带领下模唱曲谱。

师:大家能不能按照这个节奏把这首歌曲的旋律唱一唱,看有没有困难?

生:随着老师慢唱曲谱。

自己唱曲谱,教师伴奏。

三、打击乐器

伴奏《小红帽》、《萤火虫》。

阶段目标:根据节奏特点和歌曲情绪为歌曲选择合适的乐器伴奏。打击乐器合奏《小红帽》。

师:刚才同学们唱了挺长时间的歌曲,嗓子一定有点疲劳了,下面时间我们活动活动手好不好?

生:好。

师:就请你们用打击乐器为老师弹奏的歌曲《小红帽》伴奏。

生:拿出打击乐器。师:弹钢琴。

生:打击乐器伴奏。打击乐器伴奏《萤火虫》。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萤火虫》这首歌,这首歌这么好听,我们也用打击乐器为这首歌伴奏好吗?

生:好。

师:老师已经为这首歌设计好了两种节奏型,你们从我们学过的打击乐器中挑选两种既符合节奏特点又符合歌曲特点的乐器来为歌曲伴奏。

(出示节奏卡片)

生:学生选择。(碰钟、串铃)

师:放歌曲。

生:用碰钟、串铃为歌曲伴奏。

四、故事《囊萤夜读》

阶段目标:通过故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讲故事,思想教育。

师:在古代还有一个与萤火虫有关的故事呢,你们知道吗?下面就请某某同学为我们讲一讲这个故事!

生:讲故事《囊荧夜读》。

师:多么刻苦的好孩子呀,我们现在生活好了,不用像车胤小朋友那样囊萤夜读了。但如果有他。

一年级音乐萤火虫教案 篇4

一年级音乐萤火虫教案(通用12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一年级音乐萤火虫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年级音乐萤火虫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肢体律动和使用道具,感受短短长的乐句。

2、体验歌曲游戏的乐趣。

3、初步了解萤火虫的生活习性和特征。

4、在感受歌曲的基础上,理解歌曲意境。

5、能唱准曲调,吐字清晰,并能大胆的在集体面前演唱。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初步了解萤火虫的特征。

2、萤火虫指偶、纱巾、场地布置(包括花、树、草地)。

3、音乐CD、CD播放机、卡片、黑板、粉笔。活动队形:半圆形。

活动重点和难点:

1、重点:感应短短长的乐句。

2、难点:能边唱歌边通过肢体律动、运用道具等感应短短长的乐句。

活动过程:

一、暖身活动

播放《波浪鼓》,做各种动作进场。师:“现在,我们要去野营了!一起出发吧!”播放《波浪鼓》,做各种动作进场。(语词和动作:一起去野营、我们开车去,开车去野营、一起搬木头、一起搭帐篷、一起钉钉子、用力钉钉子、大家都努力、帐篷搭好了等。)

二、介绍萤火虫师:

“萤火虫喜欢在潮湿的地方生活,最喜欢夏天出来玩游戏。你们看,它的身体一闪一闪的,真漂亮!谁知道萤火虫身体的什么部位会发光呢?谁能来指一指?”

三、通过肢体律动、道具等感应短短长的乐句

(一)手指飞舞,感应短短长的乐句

1、探索手指飞舞的动作。师:“萤火虫真漂亮,我变一只萤火虫出来跟你们玩游戏好吗?变变变!跟它打招呼吧!小朋友们快看,萤火虫跟着老师的歌声一起跳舞啦!”(教师一边清唱,一边做动作。)

2、用钢琴演奏音乐,做手指飞舞动作,感应短短长的乐句。师:“萤火虫跳舞真好看!我们一起边萤火虫吧!变变变!一起来飞,飞,飞到脸上。”(老师用钢琴演奏一遍音乐,边唱歌做一个手指飞舞的`动作。)

3、播放音乐,做两个手指飞舞的动作,感应短短长的乐句。师:“萤火虫玩得真开心!它还想变出一个伙伴跳舞。一起来,变变变,两只萤火虫变出来了,打个招呼吧!”(播放前半部分音乐,教师带领幼儿练习做手指飞舞的动作,感应短短长的乐句。)

(二)用脚丫模仿萤火虫,感应短短长的乐句幼儿起立,用脚丫学萤火虫飞舞(把脚后跟踮起来,飞一会,休息一下),把小手当做萤火虫的翅膀,练习飞舞。教师完整的示范一遍。(播放前半部分音乐,学萤火虫飞舞。)

(三)纱巾萤火虫游戏

1、单人纱巾。

(1)、出示纱巾,幼儿探索飞的动作。

(2)、教师和幼儿一起听音乐,做单人纱巾萤火虫游戏。

(3)、幼儿听音乐,做单人纱巾萤火虫游戏。

2、双人纱巾。

(1)、教师示范双人纱巾萤火虫游戏。

(2)、找朋友做纱巾萤火虫游戏。

(3)、听音乐,做双人纱巾萤火虫游戏。

(四)通过画画感应短短长的乐句教师画线条,幼儿伸出小手来画线,并播放前部分歌曲幼儿学唱。师:“我们一起来飞一飞,哪一条线长?哪一条线短?这首歌曲的乐句是短短长。”

四、结束师:

“小萤火虫一起到外边玩游戏吧!(学萤火虫飞舞出场。)

课后反思:

这是一首非常好听的歌曲《萤火虫》,主要目的是让幼儿感应歌曲短短长的乐句,幼儿通过纱巾的摆动以及其他的肢体动作来表现此曲的优美意境。在活动中,我通过游戏来满足孩子各种情感需要和发展。如:小手指变成萤火虫跟着音乐到处飞等。在整个游戏中我引导幼儿用自己的身体各种肢体动作来进行创造性表演。在这节音乐教学活动中选材方面适合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对萤火虫的形象孩子都很愿意去模仿。活动中孩子的参与性较以往积极,能大胆表演。在活动的设计上思路清晰,过渡自然、大方、亲切,与幼儿建立平等、融洽的关系,使幼儿学得轻松、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