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欣赏教案《年画》
微文呈现整理的美术欣赏教案《年画》(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美术欣赏教案《年画》 篇1
年画是中国民间最普及的艺术品之一,年画艺术教案学生通过欣赏各种民间年画,分析年画的色彩和构图的艺术特点,让学生了解一些民间习俗,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初步了解年画的造型、色彩、构图的艺术特点。 年画艺术教案
2、鼓励学生大胆用语言表达对年画的感受。
3、让学生了解民间年画的寓意。
[过程与方法]
1、学生通过回忆、询问长辈、翻阅书籍、上网查询、参观展览等方式了解什么是年画,了解年画的历史及发展。通过收集年画、年画故事以及年画的装饰物等,进一步加深对年画的认识,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2、通过让学生动手涂绘年画,感受年画独特的美。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民族传统绘画艺术,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重点:感受传统年画的造型、色彩、构图等特点。 年画艺术教案
教学难点 :通过欣赏,能利用已有的知识进行绘画欣赏活动。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用两周的时间通过询问父母、老师,查阅书籍或上网查询,了解什么是年画,并搜索年画以及与年画相关的艺术饰品,筹备班级年画艺术展。
2、老师尽量多搜集一些年画,并制成课件。
3、老师准备供学生涂色用的年画线描稿。
一、课前播放新年的音乐,创设过年的气氛,引入新课。
师问:同学们,听到这段音乐,是否觉得就象回到了过年哪天?同学们喜欢过年吗?
生答:(略)师:你们在知道过年有些什么习俗呢?
生答:(略)放鞭炮、穿新衣、放烟花、包饺子、贴对联、贴年画等等。
同学们,你们看,这些画漂亮吗?你见过这些画吗?给你什么感觉?这些就是年画。年画是我国特有的传统民间艺术,大多数的年画艺人都是生活在乡镇的农民。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年画,了解年画!(课件播放课题:走近年画艺术)
师问:同学们,到底什么是年画?
师:年画就是过年时张贴的画,用以增添节日的气氛,又因为一年更换一次,故称为年画。(播放课件)
二、介绍年画
1、年画的来历
同学们,瞧!你们认识年画中的这两个人吗?(播放课件)他们一个叫尉迟恭、一个叫秦叔宝,你们知道他们是什么人吗?他们是唐朝有名的武将,为帮助唐太宗李世民建立唐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为什么他们成了门神了呢?这里流传着一个有趣的传说,同学们,想听听这个故事吗?
传说在唐太宗李世民时,宫中经常闹鬼,致使唐太宗重病缠身,夜不能寐,群臣提议让他手下的大将秦叔宝、尉迟恭每夜披甲持械守卫于宫门两旁,说来神奇,宫中果然平静了下来。久而久之,太宗觉得秦琼,尉迟恭两位大将太辛苦了,便令宫中画师绘制二位将军的威武形象,悬挂于宫门两旁。后来这种形式就流传到民间,并在民间中广为流传。贴门神驱鬼辟邪就是这样产生的。
同学们知道的门神有哪些呢?学生列举……门神
但是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地域、所创作的门神都不一样,下面我们一起去领略一下各个时期的门神画(课件展示各种门神)你觉得这些门神画有什么特点?如:形象威武、造型夸张、色彩对比强烈。
师:门神多取自中国古典名著中的英雄好汉,这些武艺出众、仗义疏财、精忠报国的英雄,妇孺皆知,影响面广,备受民间的崇拜。那么这些英雄好汉又是怎样成为人们心中的门神的?我们可以在课外查阅相关的资料。
2、年画欣赏(学生活动:欣赏、评述)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年画除了门神,贴在门上,还有些什么作品可以贴在什么地方?(课件展示)
(1)、欣赏展板作品
(2)、欣赏电脑作品:动脑筋想一想每一幅年画包含了什么意思?(课件展示)
(3)、展示各自收集的年画资料,介绍各自收集的年画特点?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年画多以什么为题材?(课件展示)
师: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年画的题材也逐渐扩展到生活风俗、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等方面。
生:年画多以吉祥、喜庆、欢乐、美好等事物,或者是以典故、成语历史故事、神话传说作为主题。表达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寄托自己的理想,画面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气息。
(4)、你知道这些年画是怎样制作的吗?(课件展示制作工序)早期以手绘为主,后来发明印刷术就用木刻印制。还有剪纸等形式。
3、年画与普通绘画有什么不同(课件展示几张普通作品和年画作品让学生仔细观察)学生说
4、通过欣赏,同学们知道了年画有哪些特点?(课件展示)
年画色彩夸张、红火热烈,大胆使用红黄蓝绿等颜色。年画造型夸张强烈,构图饱满、繁密。表达了劳动大众健康淳朴的情趣。
三、课后拓展: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知道了年画哪些知识?课后我们可以通过图书馆、上网等方式进一步了解我国年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产生了那些年画艺术中心,寻找年画艺人,了解年画在当今的状况等相关知识。如果又兴趣还可以找找外国到底有没有年画,下节课我们还将更进一步探讨年画艺术,了解更多的年画知识。
美术欣赏教案《年画》 篇2
一、教材分析
教材提供了多幅中国民间木版年画典型图例,给予学生一种视觉上的艺术感受。教师应通过讲小故事,引导学生感受民间木版年画的形式美感和独特的色彩搭配,加深学生对民间木版年画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他们的审美素养。
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欣赏我国不同地区的民间木版年画,了解民间版画的制作工艺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结合地方特点,通过对比,谈谈欣赏不同地方的木版年画的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木版年画的欣赏,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重点:不同地方的木版年画比较,了解木版年画的特色和不同的原因
2. 难点:学生能感受各地方木版年画美感
四、 教学过程:
(一)课题导入
谈话导入
1.让学生说说新年一般在门上贴什么?
2.那以前人们会在门上贴什么呢?
(门神,门神是我们中国传统木版年画的一种,也是中国木版年画最早表现的一种题材)
过渡: 你了解木版年画吗,今天老师带你们走进中国传统文化,木版年画
(二) 揭示课题
木版年画
(三) 新授过程
木版年画题材和贴的地方
1.木版年画从刚开始单一的门神画逐渐发展出很多题材:门神画、财神画、灶王画、喜庆吉祥画、戏曲画、风俗画等。
2.木版年画除了贴门上,还能贴哪里?贴在这个地方你会选择什么题材?
(根据不同的题材,可以贴在不同的地方)
门神秦琼和尉迟恭的来历
1.今天主要讲的是门神画和喜庆吉祥画
2.播放短片,短片的主角是谁?你能说说有关秦琼的事么?
3.出示朱仙镇秦琼门神木版年画,这个秦琼和刚才短片里的秦琼给你有什么不同的感觉?
5.你觉得人们为什么要把秦琼画成这样?
6.还有一个人,他和秦琼大战了三百回合都没有分出胜负,他是谁?
7.秦琼和尉迟恭都是历史人物,为什么会变成门神呢?
(传说:唐太宗生病了,晚上经常做噩梦梦见冤魂来杀他,秦琼和尉迟恭得知后就自告奋勇要求站岗,果然冤魂没有再缠着唐太宗了,唐太宗见他们这么忠心这么辛苦,就命画师将他们画成画像,然后贴在门上,这件事传到了民间,于是百姓们纷纷效仿,当然最主要还是他们正气凛人和英勇善战)
过渡:我们看的是朱仙镇的门神木版年画,那每个地方的木版年画都会一样吗?
四大产地门神木版年画比较
1.了解四大著名产地(朱仙镇,杨家埠,杨柳青,桃花坞)所在位置
(1)他们分别在哪些省?
(2)出示南北方分割线,哪几个在北方,哪几个在南方?
(3)北方人和南方人性格各有什么特点?
过渡:由于地域环境和人们生活方式的.不同,他们的木版年画风格也是不同的,我们来仔细看一下他们各有什么特色。
2.对比四大产地门神
(1)朱仙镇,这幅画用了哪些颜色?所用颜色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人物画的大,马画的小?
(粗犷,乡土味较重人物夸张,突出头部,色彩鲜艳,对比强烈)
(2)杨家埠,和朱仙镇比,颜色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有哪些地方相同?
(粗犷,乡土味重,以红、黄为主,加入少量紫、绿,更显庄重)
(3)杨柳青和前两个都是北方的,他的门神木版年画人物造型和颜色和前两者差别大么?他用了哪些颜色,人物造型是怎样的?给你的感觉又有什么不同?
(色彩柔和,人物较写实,继承中国画工笔重彩的特点)
(4)桃花坞是南方的,用了哪些颜色,给你的感觉和之前几个一样吗?
(雅致,颜色善用粉红、粉绿、中黄等)
过渡: 不仅秦琼和尉迟恭成为了门神,还有一些人成为了门神
门神钟馗
1.你看到钟馗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铃眼、狮鼻、狼牙)
2.为什么人们要把钟馗画成这样?
3.桃花坞的钟馗和朱仙镇的钟馗给你的感觉一样吗?为什么两个风格差的这么多?
(朱仙镇是在河南属于北方,桃花坞是属于南方,受当地人的性格和环境等因素影响)
过渡
1.看了这些门神,你觉得人们贴这些门神目的是什么?(驱邪,避魔)
2.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化,木版年画从单一的门神题材和驱邪的目的开始慢慢转变,我们现在人在门上贴的还是为了驱邪避魔吗?那是什么?
(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人们贴的主题慢慢变成喜庆吉祥的了)
喜庆吉祥
1.你觉得人们贴五子图是为了什么?
2.一团和气的画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是圆形的?
3.看各种娃娃图,他们又代表了什么吉祥的寓意?你是怎么判断的?
过渡:了解了木板年画的一些题材,我们再看一下它的制作过程
木版年画制作过程
视屏播放
教师课堂总结木版年画虽然淡出了我们的生活,但是它凝结了人们的智慧和汗水,是宝贵的艺术品,也是我们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
美术欣赏教案《年画》 篇3
活动目标:
1.认知性目标:了解元宵节,感受节日环境带来的愉悦。
2.技能性目标:不对称地安排画面,体会整体的平衡。
3.创造性目标:大胆构图。
4.情感性目标:能够创造性地表现,在活动中感受创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油画棒
用桔黄或肉色勾轮廓线——色块涂色——红色油画棒画印章
活动过程:
一、欣赏与讨论
1.介绍:春节也是中国年,人们喜欢贴上热闹的年画来庆祝。
2.出示范例:
(1)这张年画上有谁?手里拿着什么?表示什么意思?(年娃娃拿着鱼,表示:“年年有余”。)
(2)画上还有许多图章,刻着什么字?表示什么?(庆、丰、年、羊、福等,都是祝福的话。)
(3)年娃娃拿鱼的手是一样高低,还是有高有低?(有高有低,两边不一样,使画面更好看。)
(4)除了年娃娃的手有高有低,画上还有哪些大小、高低、多少不一样呢?(鱼有大、有小,图章有大有小,两边多少、高低都不相同。)
二、示范与临摹
1.介绍:我们中国人对图章的字和位置是很讲究的,因为它们都和画面是否好看有关。
2.教师示范福、祥、年、庆、春等字,请幼儿书空,熟悉笔划。
三、创作要求
画一幅年娃娃的`画。
四、幼儿作画,教师指导要点
1.注意人物在画面上的位置,变换发型表示男女,变换正面或侧面,变换年娃娃手中的礼品,如灯笼、酒瓶、花篮等。
2.启发幼儿尝试运用高低、大小、多少的变化安排画面。使整体平衡。
3.以红色为主,注意颜色对比配合。
4.底色可于图像间留出白边,使图像更清晰。
五、引导评价
观赏画面安排并讨论:哪些画面的大小、高低还可作些调整,使作品更好看?
美术欣赏教案《年画》 篇4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欣赏年画鲜艳的色彩和饱满的构图。
2、引导幼儿初步理解年画所表达的含义。
3、启发幼儿用语言和姿态表现自己的感受,体验年画欢乐祥和的气氛和人们的美好愿望。
活动准备:
1、《年年有余》挂图1幅。
2、《喜洋洋》、《金蛇狂舞》、《二泉映月》的音乐磁带、录音机。
3、课前,让幼儿回家向父母了解,他们小时侯看到过的年画内容,并参观过新华书店的各种挂历、年画。
4、师生共同收集年画,将活动室布置成年画展览厅;五角星挂件若干。
活动过程:
一、初步感知年画的特点。
1、在《喜洋洋》的背景音乐伴奏下,教师和幼儿自由地欣赏活动室里的年画展览,自由地交谈、议论。
2、让幼儿在活动室中间找个位置坐下,教师再介绍:今天欣赏的这些画是专门过年时张贴的画,这种画叫年画,是我国独有的一种画,现在,在农村还有贴年画欢度春节的习惯。
3、提问:你看了这些年画有什么感觉?(高兴、快乐,有种过年的感觉等)
(评析:开放式宽松的环境,有利于幼儿同伴之间的相互交流。通过谈看年画的感觉,使幼儿初步对年画有了整体的感受。)
二、欣赏《年年有余》年画的内容。
1、指《年年有余》这幅画,要求幼儿仔细观察。
2、提问:这幅画上有些什么?让幼儿自由议论再发言。
教师小结:画面上画了一个可爱的小男孩,手里抱着一条大鲤鱼,笑嘻嘻地盘腿坐在莲花座上,旁边还有大大的荷叶和结着桃子的桃树。
(评析:让幼儿自由议论,引起幼儿讲述年画内容的兴趣,教师简短的小结,帮助他们理清了年画内容的思路。)
三、欣赏《年年有余》的构图和色彩,感受其快乐祥和的气氛。
1、提问:这幅画主要画的是什么?画家把它画在画面的什么地方?
2、用白纸挡住旁边的.荷叶和桃树,引导幼儿体会画面的饱满感,再分别露出左边的荷叶和右边的桃树,引导幼儿体会画面的均衡感。
3、提问:你看了这幅画有什么感觉?为什么你看了这幅画会感到心情很愉快呢?
启发幼儿从小男孩笑嘻嘻的表情及红、黄、绿鲜艳明快的色彩上形成了喜庆热闹的气氛。
4、欣赏《金蛇狂舞》和《二泉映月》二段音乐(片段)。
提问:你觉得哪一段音乐与这幅画相配?
5、放《金蛇狂舞》的音乐,让幼儿学一学画中小男孩的姿态,或让幼儿合作用自己的动作来表现这幅画。
(评析:用左右分别遮盖比较法让幼儿感受画面的均衡、构图的饱满,方法巧妙直观。匹配音乐让幼儿用语言、动作、表情来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想象,给幼儿创造了多通道充分体验的机会,同时也体验了美术欣赏带来的快乐。)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