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微文呈现 > 短文 > 教学教案 > 正文

我的故事教案

2025/11/18教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我的故事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我的故事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窃读记》中的小女孩,在书店里得到了“窃读”的乐趣;《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中的小女孩,在对长辈的访谈中获得了读书的启示。在你的读书经历中,有什么样的故事和大家一起分享呢?先说一说,再写下来。可以谈你和书的故事,也可以谈你读书的体会。

教学目标:

1、能讲出“我”和书之间的故事。

2、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评析能力,倾听能力,写作能力。

3、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写出“我”和书之间的故事,把“我”和书之间的故事写得既清楚又能吸引人。

教学难点:

写出“我”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什么。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明确目标

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交流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我们再来温习一下。

那你们都读过哪些书?喜欢它吧?为什么呢?(学生汇报)

是呀,同学们,书带给我们快乐,带给我们思索,是我们成长的阶梯,是我们要好的朋友。每每看到你们读书,老师真的为那时的你们所感动。你们那么爱看书,相信你与书一定有着一段难忘的故事吧,今天,我们就上一节习作指导课——我和书的故事

(板书:我和书的故事习作指导)

二、引导审题,明确要求

你从题目中读出了什么?(不是我的故事,不是书的故事,是我和书的故事)本题的题眼是“故事”,也就是要求我们所写的是一篇写事的记叙文。既然叙事一定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讲清楚。板书:我一本书

仔细读读,你从中读出了什么?(板书:什么书?什么内容?什么故事?得到什么?)

看来,故事很重要,想想你与哪本书有独特有趣的故事?和同学分享一下呢?(购书、借书、读书、包装书、抄书、修补书)

说得真好,一路书香,伴随着我们成长!一路走来,我们读着书,品味着生活中的喜怒哀乐!那怎么才能让你的故事吸引人,生动具体呢?

三、佳作引路,章法导写

(学生读、评)

怎么样?小小片断让你想起了些什么呢?(联系实际说说真实的心得体会,描写方法:心理活动的描写、人物对话的描写、读书生活细节的描写)那你想不想把你和书发生的故事中最吸引人的情节细致生动地写下来呢?开始动手吧——

(学生写)

写好了吗?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学生读)怎么样?说说看(学生点评)

说得真好,在你们讲述自己故事的时候,要抓住细节描写,有了细腻的心理刻画、有了准确的动作再现、有了鲜活的语言表达、有了生动的神态描写,才会让你与书的故事是有意义的,读起来是有趣的。这就叫以小见大,以情动人。

那么,这么动听有趣的故事又是怎样发生的?结果怎样?它还需要一个开头和结尾。

板书:起因(为什么喜欢读书)→经过(读书的`趣事)→结果(读书的收获和启发)

一篇文章要有凤头、猪肚、豹尾,写作文时开头要精美,像凤头,引人入胜;文章的内容要充实,有理有据,像猪肚;而结尾要像豹尾,有平衡感,既简洁,又有力量,一句话点明中心。现在我们已经有了丰满的猪肚,就要为它添上凤头、豹尾了。这里有一些精彩的开头与结尾,读读看,它会给你怎样的启发?(学生读,评)

课下就请同学们再次修改你们的故事,并为其添上凤头豹尾,文章千万别怕改,写作的艺术,其实不是写的艺术,而是删去败笔的艺术。自己放声读一读,或念给别人听一听,或阅读一下别人的作品。写与读并进,写与改同步,会更利于你的进步。老师希望你们永远能像今天一样想写、敢写、能写、会写。请同学们在课下把你的故事补充完整,认真地誊写到作文纸上,到时我们再上一节讲评课,一起交流好吗?

我的故事教案 篇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初步了解卡通的造型方法及特有的表现语言。能根据卡通画的内容编一个故事,大胆尝试运用卡通画表现手法叙说故事、记录生活、表达愿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2、人文情感目标:通地过教学引导学生感受卡通艺术的表现魅力,并尝试用卡通画手法表现故事或某个故事情节,以此来培养学生观察体验生活中的乐趣与情感,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综合表现能力,增添幽默和智慧,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点

1、卡通画的造型方法及特有的表现语言。

2、能根据卡通画的内容编一个故事并尝试进行表演。

3、尝试运用卡通画表现手法叙说故事、记录生活、表达愿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三、教学难点

运用卡通画表现手法叙说故事、记录生活、表达愿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并有一定的幽默感和趣味性。

教学准备:《大闹天宫》、《海底总动员》卡通片、常见的卡通人物或主角图片若干、人物表情图片若干、各种特殊场面画若干(以上资料以的形式表现)。

四、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学生到台前展示收集的卡通画。学生回答问题:你们最喜欢的卡通画、卡通片或者卡通人物是什么?

2、什么是卡通画?卡通片和卡通画一样吗?

3、播放卡通片《大闹天宫》、《海底总动员》。(学生回答问题)

4、《大闹天宫》、《海底总动员》有哪些特点最吸引我们?

教师点评:我们喜欢它是因为卡通片里的人物夸张、可爱、幽默,故事情节充满了智慧。

5、介绍卡通画的其他表现手法。

6、卡通画的绘画步骤:

1、几何联想

2、起草稿图

3、勾线描精稿

4、增大细节层次

7、结合作品欣赏讲解卡通的主要特点:造型夸张幽默、色彩鲜艳、表现语言简洁、生动幽默。教师展示并简要点评补充范画。

①造型夸张幽默、表现语言简洁生动

②色彩鲜艳

四、学生作业

选一幅自已喜爱的卡通画临摹。(以简笔画的形式表现)

五、展评

六、小结。

本节讲述了卡通画的特点和运用手法,使同学们进一步的认识了卡通画,学画卡通画能帮助我们增添幽默和智慧。同学们可以在班级成立卡通创作小组,把学习生活中有趣的故事收集编写,用卡通形式表现出来,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们班里也会产生卡通画大师。

我的故事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了解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故事,感受成长中身体的变化。

初步尝试将自己成长过程中的身体变化记录下来。

活动准备

收集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照片、录像资料。

活动过程

1、教师和幼儿观看照片与录像,了解成长中的变化。

(1)教师出示幼儿的照片和录像资料,启发幼儿谈谈自己成长过程中有趣的事情。

(2)教师引导幼儿按照自己从“0岁到现在”的顺序讲述成长过程,也可以让幼儿谈谈自己今后成长的变化。

(3)教师和幼儿共同小结:人的成长是有规律的,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会发生很多有趣的事情。

2、教师和幼儿将自己成长中的变化记录下来。

(1)教师组织幼儿讨论:人的成长过程是连续的、不断变化的,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让别人知道我们小时候发生的有趣的'事情?

(2)教师和幼儿看幼儿用书,指导幼儿制作自己的成长连环画。

3、教师组织幼儿共同欣赏制作好的成长连环画。

(1)教师和幼儿欣赏制作好的成长连环画,引导幼儿讨论:你喜欢那个小朋友制作的?为什么?

(2)教师组织幼儿讨论:你觉得自己在什么时候的变化最有趣?

我的故事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围绕主题谈话,学会用简短的语言介绍自己的爸爸。

2、养成安静地听同伴谈话、轮流交谈的习惯。

3、增进对爸爸的了解,并关心和热爱爸爸的情感。

活动准备

1、事先请幼儿观察自己爸爸的日常生活,了解爸爸在家做些什么事。

2、每人带一张自己爸爸的照片。

活动过程

1、通过提问引出谈话话题。

教师谈话,激发幼儿对谈论“爸爸”的兴趣。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爸爸,各人的爸爸都不一样。今天请小朋友来说说你的爸爸是什么样子的?他在家里做些什么事情?”

2、引导幼儿围绕“我的爸爸”自由交谈。

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或两两结伴,要求幼儿拿着自己带来的照片向同伴作介绍。教师轮流参与幼儿的小组谈话,了解他们的谈话内容,间接引导幼儿围绕主题谈话。

3、引导幼儿集体谈“爸爸”。

幼儿自由交谈后,教师请个别幼儿在集体面前谈自己的爸爸。要求围绕以上两个问题,大胆地讲出自己对爸爸的认识。教师对幼儿的谈话给予赞许和鼓励,对认真、专心听同伴讲话的幼儿,也给予鼓励。

4、通过提问,拓展谈话范围。

(1)教师可以提出如下问题:你喜欢你爸爸吗?为什么喜欢他?你愿意为你爸爸做些什么事情?鼓励幼儿发表意见。

(2)在幼儿谈话过程中,教师用平行谈话的方式,为幼儿提供新的谈话经验。如:我的爸爸是老师,爸爸的工作很辛苦,每天晚上都要看书、写文章。他会说很多有趣的故事。我常和爸爸在一起整理图书,还帮爸爸做其他事情。我喜欢我的爸爸……

(3)教师小结。

引导幼儿想一想:爸爸都很爱孩子,希望我们的小朋友成为好孩子。小朋友也应该关心爸爸,爱爸爸。

5、欣赏歌曲《好爸爸,坏爸爸》,结束活动。

故事:

我喜欢爸爸的大手,喜欢把小手放在他手心上。

我喜欢爸爸举起我,像小飞机一样飞来飞去。

我喜欢坐在爸爸的二郎腿上,就像坐在跷跷板上。"忽悠忽悠",一上一下。

我喜欢爬到爸爸大腿上,再滑到脚上,"哧溜哧溜",就像滑滑梯一样。

我往爸爸背上爬,就像爬山一样。骑上他的脖子,就像到了山顶上。

哈哈!最高、最高的`高个子,现在就是我啦。

我喜欢爸爸的怀抱,轻轻一搂,我和妈妈都贴在他的心窝上。

我喜欢爸爸打呼噜,就像打雷一样,"呼噜噜、呼噜噜……"我和妈妈笑得捂往了嘴巴。嘘!别吵醒爸爸。

我喜欢我的爸爸。

教学反思

1、我在构思谈话活动时,选择了幼儿比较熟悉的话题“我的爸爸”,引发幼儿积极而有趣的交谈。能根据小班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谈话活动,让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很好地展开活动。

2、谈话活动设计的结构合理,我通过三个步骤完成此次谈话活动的。

第一步:通过语言和照片实物创设谈话的情境导入谈话的内容;

第二步:要求幼儿利用照片围绕话题在小组和集体面前自由交流,对“我的爸爸”的认识;

第三步:通过提出问题“你喜欢爸爸吗?”“为什么喜欢爸爸?”“你愿意为爸爸做些什么事情?”等对幼儿进行启发,引导进一步拓展谈话的范围,使幼儿在交谈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到新的谈话经验。

3、当然,我在组织分组谈话这一环节中,感觉有些困难,因为小班幼儿对谈话活动的规则意识不强,所以如何协调而有效地开展活动,使活动开展得既有趣更有序还需要进一步的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