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微文呈现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1
准备:
1.贴绒卡片,狗9只,骨头10根。
2.每个幼儿1―10的数字卡片、实物卡片各一套。
活动与指导:
1.出示9只狗的卡片,用游戏的口吻告诉幼儿:小狗排成队要出去找骨头吃,数数小狗有几只?让幼儿点数,说出总数。
2.教师出示9根骨头的卡片,告诉幼儿:小狗找到骨头了,请1个幼儿上前来给小狗分骨头。问幼儿每只小狗是不是能分到1根骨头,指导幼儿将骨头一一对应放在小狗下面,数数骨头有几根,说出小狗和骨头一样多,1只小狗l根骨头。
3.教师再出示1根骨头,放在一行骨头的末尾,让幼儿说出骨头共有几根,将数卡10贴在旁边,比较小狗和骨头的数量,骨头多些,9比10少1,10比9 多1。
4.发给幼儿数卡和实物卡,让幼儿将数卡摆在桌子上,找出相应的'实物卡,摆在每张数卡两边,然后将他们按数字大小由小到大排队。
5.指导幼儿做练习
(1)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知道9添上1是10。
(2)让幼儿按群数数,说出总数:花生、蚕豆、豆芽都是10。
(3)首先让幼儿理解1只青蛙吃1条虫,10只青蛙要有10条虫,数数青蛙和虫各有多少,比较青蛙与小虫的数量,小虫少几就添画几。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激发幼儿对数字的兴趣。
2.引导幼儿认识时钟,能区分时针、分针,学会看整点。
3.学习运用文字、符号、图画等形式制作作息时间表。
活动准备
1.课件:认识整点
2.教具:大的钟面一个(能拨动时针和分针)
教学具图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出课题
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几点了吗?
(引导幼儿知道看看表就知道几点了,激发了幼儿认识钟表的愿望。)
二、了解钟表的外部构造。
1.教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时钟有哪些小秘密吗?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钟表上有哪些数字?
2.教师:钟表上还有什么?他们的长短一样吗?粗细一样吗?他们转动的速度一样吗?
谁转得快?谁转得慢?
3.教师演示,让幼儿了结时针和分针转动的规律。
三、学习看整点。
1.教师:早上,太阳公公露出了红红的笑脸,小朋友们背着小书包高高兴兴的来上幼儿园,小朋友,告诉老师你是几点来上幼儿园的?
(引导幼儿自由发言。)
2.教师:小朋友看看幼儿园的钟现在是什么时间?看看分针指在什么地方?时针指在哪里?
3.教师小结:看整点的时间有一个小窍门,分针指在12,时针指在几,就是几点整。小朋友现在你知道我们幼儿园的钟现在是什么时间了吗?
4.课件演示
(1)上课时间到了,小朋友正在上课,小朋友听得可真认真,看,连小钟表都在夸大家呢。
(2)小朋友看看现在是几点?你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幼儿说出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
四、游戏:时针分针转转转
1.教师:小朋友,让我们一起来做个游戏好吗?
游戏玩法:
(1)请12位小朋友分别代表钟面上的12个数字,按照钟表上数字的排列顺序围成一个大圆圈,请两位小朋友分别代表时针、分针,站在圆圈的中间。
(2)听到口令,老师说说什么时间,时针和分针就赶快把我老师说的时间表示出来,游戏分成两组,比比看那组的`表针转得又对又快。
(3)请幼儿戴上数字1―12和时针、分针的头饰。
2.教师指导幼儿游戏,时针、分针请小朋友轮换代替,通过游戏,让幼儿巩固有关整点的知识。
五、创作--我的一天
1.教师:小朋友,拿起你的工具,把你在幼儿园中渡过的一天记下来好吗?
(幼儿的设想的创作形式(绘画的、泥工的、废物制作的),让他们自愿组合成小组。)
2.教师:下面让我们一边欣赏着钟表店里的美妙音乐,一边设计小钟表吧。幼儿开始制作。
六、活动结束
幼儿互相欣赏同伴的作品。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3
分析:
"学习不受物体空间排列形式和物体大小等外部因素的干扰,正确判断10以内的数量"是《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对中班数学教育的要求之一。中班的孩子都有点数的经验,可要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地点数物体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手链上的回形针是封闭式排列的,必须想办法记住开始数的那一个,顺着一个方向,不重复也不漏掉,这是个难点。本次活动通过点数手链、比较手链的长短,不仅让幼儿学习点数技能、感知数量,更重要的是让幼儿在探索点数方法的过程中能积极动脑筋,获得数学的思维方式。
目标:
1、不受物体大小及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9以内的数量。
2、探索数封闭式排列图形的方法。(难点)
3、积极地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细致地进行操作活动。
准备:
用回形针做成的手链若干(长短、数量、排列不一样),数量分别是8和9。
过程:
导入:老师用手链激发兴趣。
一、每人选一根自己喜欢的手链。
与好朋友比比、说说手链是什么样的。
(每根手链上回形针的大小、颜色、排列都不一样,有的容易数,有的不容易数,老师帮助幼儿根据难易程度找到适合自己的手链)。
二、探索点数方法。(难点)
1、让幼儿自己数。老师提醒幼儿要注意数的方法。
2、请幼儿介绍不同的点数方法。
你用什么方法数的?你是怎样确定开始数的那一个的?
归纳:我们只要想办法记住:是从哪一个开始数起的,然后顺着一个方向数,这样就不会重复也不会漏掉。
3、(幼儿在座位上)解开来数一数验证自己数得是否正确。
(这里注重的是点数方法的探索,因为只有幼儿寻找到了方法,就能正确的数出手链上的回形针。在老师的引导下,幼儿积极动脑筋,讲了许多点数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也训练了幼儿细心、耐心的操作习惯)
三、比长短。
1、与旁边的同伴比长短。
2、请两个幼儿说说是怎样比长短的。
(1)请下面的幼儿猜一猜:这两根手链用的回形针哪根多,哪根少?
(2)验证数量,并放上数字。
(3)讨论:为什么一样长的手链,用的回形针不一样多?(或者:为什么数量一样多的手链长短不一样?)与幼儿归纳:两根同样长的手链,大的回形针用的少,小的回形针用的多。(或者:数量一样多的.回形针,大的回形针穿出的手链长,小的回形针穿出的手链短)(充分利用手链的数学教育因素,手链拆开来了,很自然要比一比长短,而且也是目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让幼儿不受物体的大小、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感知数量。)
四、找手链。要求和原来手链上的回形针数量一样多。
1、介绍手链,鼓励幼儿去找比较难数的手链。
2、幼儿找手链。
教师提醒幼儿要仔细数,注意数的方法,帮助幼儿找到适合自己的手链。能力强的幼儿可以多找几根。也可以将找到的手链与原来的比一比是否一样长?想一想为什么?
(找手链,既是一次巩固练习,还是一次能力和自主性的充分发挥,他们为了找到与自己原来手链上的回形针一样多的手链,有的用刚才学到的方法,有的又想出了新的方法,有的找到了不同形式的手链。)
五、检查验证。
幼儿可以主动请周围的听课老师帮助检查自己找得是否正确。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 篇4
【热门】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集合10篇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