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
微文呈现整理的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精选4篇),汇集精品内容供参考,请您欣赏。
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 篇1
“人生据说是一部大书。”“那末,下面的几篇散文只能算是写在人生边上的。”——摘自钱钟书《写在人生边上——序》
2018年3月21日,爱读读书会第十五期,读钱钟书先生的《写在人生边上》。读书会上讨论先生生平,发现今年是先生逝世的20周年。在此缅怀先生,今时今日能读到先生的著作,于我于读书会的各位书友,都是一个不小的收获。
少年的时候,《围城》风靡一时,看了电视剧,自己也寻来《围城》一知半解的看上了几遍,至于看完悟出了什么,至今回想起来,除了对几位主角情感纠葛记得一些,对作者有趣的语言感兴趣一些,年少不更事的我实在是没有什么其他的感觉,也是当作一本有趣的故事书看完了罢了。
而二十多年后再读钱钟书先生的散文杂记《写在人生边上》,是抱着小学生谦卑、求知的心态,满怀着惊叹和敬仰的心情读着。读完要写后感,实不敢妄论,只敢说像小学生写读书后感一样,记录下自己的心得和感受。因在先生深广的学问面前,说我是个蓬头小儿,呀呀学语,也是毫不夸张的。
钱钟书先生是20世纪中国学界的一代宗师,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文化象征,他的学问称之为:钱学。钱学博大精深,浩如烟海,享誉海内外,为中华民族文明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是中国的宝贵财富。
所以有人说,钱老的书难懂,不容易读。确实如此,没有深厚功力的读者和学者是读不懂钱学的。但是难懂不代表着不能读。从一只贝壳里可以听见大海的歌唱,一朵雪莲也可以折射雪山的丰姿,管中窥豹也可见一斑。
就像钱老在他的《写在人生边上》的序里所说:世上有一种人,他们觉得看书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写批评或介绍。他们有一种业余消遣者的随便和从容。余光中也说:感性的纯读者,主观的喜欢,享受作品技巧的效果,知其然并不一定知其所以然,读书是一种精神上得到的新鲜的愉快。
于是乎,我们就安然的享受着读钱钟书先生的大作而带来的愉快感受,而不去强求自己一定要知其然,且又知其所以然了。
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 篇2
钱钟书写的文章,给人的感觉总是很风趣、很幽默,但是又很富有哲理。
就说这个书名吧,,初看上去还真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这题目到底是啥意思呀?再看看钱钟书先生写的序,“假使人生是一部大书,那末,下面的几篇散文只能算是写在人生边上的。这本书真大!一时不易有完,就是写过的边上也还留下好多空白。”于是,恍然大悟。是呀,人生这本大书我们又能读懂多少呢?能在它边上写上些什么的,也算是不错了。
我们学生们是还不够资格在人生的边上作批注的——至少我还没有这资格,因此只能在钱钟书先生这本《写在人生边上》的大作中选上这么一小段,叫做《论快乐》的议论的边上,写上一小段随感,也算是“随手在书边的空白上注几个字”吧。
毕竟是个孩子,我从不觉得人生太长或是太短,因此,依照钱钟书先生的观点来看,我目前所经历的生活既不是个性快乐,也不是很痛苦,只能算是平平淡淡吧。
但是,平平淡淡的人生能够是一种事实,但决不能够是一种观点。而且平平淡淡的过一生其实也是不快乐的,因为平平淡淡就是“沉闷”,就是“长时间”,就是“痛苦”。但是,“人生虽不快乐,但仍能乐观”确实是这样的,虽然钱钟书先生的一串论证,已证明人生不可能是永远快乐,甚至说“永远快乐”它“不但渺茫得不能实现,并且荒谬得不能成立”。但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这些是属于物质范畴的,而意识是物质能动的反应,当然,不一样的人,它的意识所反映出的物质世界是不一样的,因此有人是乐观看人生,有人是悲观过一世,而我们理应乐观地对待人生。
钱钟书先生将人生是不快乐的与我们应当乐观的看待人生这对矛盾称之为“这是人生对于人生观开的玩笑”,我还没有这么高的觉悟去理解这句话,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对矛盾是辩证统一的。既然人生注定是不快乐的,那么我们何不苦中作乐呢?至少精神上的快乐能够抵消一些物质上的痛苦,况且“快乐是由精神决定的”。这样一来,我们至少会感觉到什么是快乐。
人生的痛苦正是由于它是漫长的,但也正是因为它是漫长的,我们有足够的时间去寻找快乐,去感受快乐——即使快乐是转瞬即逝的,矛盾的双方是辩证统一的。乐观的过一生,人便会变得阔达,一切也会变得相对完美;悲观的看世界,本就痛苦的人生会变得愈加冗长,一切令人所厌恶的东西会被无限的放大。
因此,虽然人生注定是不快乐的,我们仍能乐观地过一生。
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 篇3
杨绛先生,钱钟书先生的人生伴侣,江苏无锡人。她有一段经典的话语是这样说的,她说:“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的。你存心做一个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辱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保护自己,就不得不时刻防御。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处吃亏。”
在我很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但是,爹妈志气大,不管多困难,都要让我们兄妹三人上学。记得当时还没有两免一补政策,二三百的学费对我们家来说就是个天文数字,直到两免一补政策下来,学费也就六七十块钱,我们家还是交不起。因为交不起学费,我们兄妹不知受到了多少老师同学的白眼。
有一次,老师来催学费,我望着老师说家里的学费还没凑够,老师摇着头走了,只听旁边一个家境富裕的同学说:“连六十块钱都交不起,还上什么学。”我当时听了,忍着眼泪没掉下来。
在学校里,同学们从来不跟我玩,于是,我养成了不愿与人交流的性格。直到高中,大学,老师们都认为我是个沉默寡言的孩子。记得有一次,在高中的语文课上,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对我说:“安海霞,你不说话。”我只是对着老师笑了笑,还是没说话。
是呀,在这个人世间,外界的影响是多么的大呀!
一直以来,家里人都称我为书呆子。
尤其是妈妈,看到我那么喜欢读书,家里的活都很少让我做。
没错,我酷爱看书,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忘记了人世间还有那么多的人情世故。后面再大学里发生的事,让我始料不及。
我们宿舍住了六个女生,各个性格独特。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刚认识的第一个月里,大家相安无事。直到国庆放假回来,一切似乎都慢慢改变了。
前面说过,作文我一直酷爱读书。就因为读书,给我惹来了大麻烦。我们宿舍的其他五人半夜喜欢跟着一个女生跳舞,我偏偏不跟她们一样浪费时间。我喜欢在晚上将帘子拉起来看书。她们不行了,说我不跟她们玩。我说,你们把我当个透明人吧!我就这点喜好。可她们不行。之后,她们便渐渐不再和我说话,开始疏远我,并在别的同学面前辱骂我。好吧,既然这样,我就不跟你们说话了,我远离你们总行了吧!于是,我天天泡在图书馆里。在图书馆的那段日子,我挺美的。直到有一天,我发现班里跟我要好的同学也渐渐疏远我了。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后来有人告诉我,当时班里跟我要好的同学因为忍受不了我们宿舍那五个人对她们的辱骂,而选择了独善其身。
那段日子,我痛苦极了,最后阴郁了。不论走到哪儿,都听见别人骂我的声音,一度痛苦的想要自杀。当时,书也看不进去了,注意力也不能集中了。我想,我完了。世界仿佛变成了深黑色,日子暗无天日。
漫漫长路,起伏不能由我。
人海漂泊,尝尽人情淡泊。
人生实在是苦。
在《大秦帝国之崛起》里,苏秦常说:“人世无常,人情冷暖。奔忙一生,碌碌无为,然则悲苦之一生,若能遇见斗沙片刻之美好,也足矣!”
大学四年,我过的甚是痛苦,但也有斗沙片刻之美好。比如在图书馆里的那段日子。比如大三第二学期换了宿舍之后新舍友对我的好。她们笑着对我说:“给你自由,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必在乎什么。”我听的心里暖开了花。比如来到北京之后,妹妹带着我到处求医问药,妈妈也来到北京照顾我。而我,心里除了感激,再也不能给予她们什么,只在这里深切地对她们说:“谢谢你们,谢谢你们给我的爱。”
现在的我,虽然跟大多数胸怀梦想的人一样,在北京过着北漂的生活,但无论再苦,我们都不愿意离去,因为这里有我们的梦想。
人生实苦,但梦想还是要坚持的。
写在人生边上读后感 篇4
一直想读钱钟书的《写在人上边上》,起因是读了他的《围城》,被他诙谐幽默的语言,深邃的思想所吸引;遂想多读他的作品,首选就是这本《写在人生边上》了。事实证明,没有选错;里面很多观点让我豁然。现在写着书评只是些许自己的见解,至于大师原意我就不多揣摩了,当然也不是我可以轻易揣摩出来的。
书里主要的文章有《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窗》、《论快乐》、《说笑》、《吃饭》、《谈伊索寓言》、《谈教训》、《一个偏见》、《释文盲》、《论文人》等十篇。
《魔鬼夜访钱钟书先生》中,作者天马行空般将神话、中外名著糅合一起,用一个想象出的魔鬼的口吻说出自己心中所想。而丰富的内容也体现出作者的博闻。《窗》一文,也是多引用。讨论门与窗的关系更是妙,用趣味的例子举出门窗的区别,让人读来不禁失笑。门进来的是客人,光明正大的进来;而窗进来的,却是不顾及你的感受,而且会暂时成为屋子的主人。现实生活也是如此,你表面上的工作不一定是你所喜欢的,但是你下班后却孜孜不倦投入其中的工作却会是你的所爱。《吃饭》一文更是说出很多日常常见道理。如:吃饭还有许多社交的功用,譬如联络感情、谈生意经等等,那就是请吃饭了。社交的吃饭种类虽然复杂,性质极为简单。把饭给自己有饭吃的人吃,那是请饭;自己有饭可吃而去吃人家的饭,那是赏面子。交际的微妙不外乎此。反过来说,把饭给予没饭吃的人吃,那是施食;自己无饭可吃而去吃人家的饭,赏面子就一变而为丢脸。这便是慈善救济,算不上交际了。把吃饭和交际这种国内常见的现象说得如此透彻。吃饭本是一件简单的事,但是和交际混在一起,就变得复杂了,种种微不可言的关系。但是作者用一个简单例子就把这事说得清晰透彻。
一本《伊索寓言》,我们读大多会说出和教科书上给的道理,但是作者却从另一个角度说出了自己的见解,就如凡事都是两面的,想多一步,或许好事就变成坏事了。如:牛跟蛙的故事:母蛙鼓足了气,问小蛙道:牛有我这样大么?小蛙答说:请你不要涨了,当心肚子爆裂!这母蛙真是笨坯!她不该跟牛比伟大的,她应该跟牛比娇小。所以我们每一种缺陷都有补偿,吝啬说是经济,愚蠢说是诚实,卑鄙说是灵活,无才便说是德。因此世界上没有自认为一无可爱的女人,没有自认为百不如人的男子。这样,彼此各得其所,当然不会相安无事。这是一个扬长避短的做法,但大多数却总是忽略自己的长处,用自己的短处去和人比,结果只会是自己吃苦头。当然还有很多有新颖的想法,篇幅所限就不多说。
我们总是说那些抨击别人的人,说他们自己没做好却去抨击别人,说他们这样不好,但是钱先生却给了我们另一个说法,应该让这些人去抨击其他人。所以不配教训人的人最宜教训人;愈是假道学愈该攻击假道学。假道学的特征可以说是不要脸而偏爱面子。依照莎士比亚戏里王子汉姆雷德(Hamlet)骂他未婚妻的话,女子化妆打扮,也是爱面子而不要脸。假道学也就是美容的艺术。就如最厉害的敌人应是最了解自己的人,这样攻击起来,招招致命。里面也有关于道德的说法,听起来让人茅塞顿开。没有道德的人犯罪,自己明白是罪;真有道德的人害了人,他还觉得是道德应有的代价。就如同懂法律的人犯起法来,总会觉得自己是在做正义的事一样。
书中还有很多经典的例子,它们生动有趣,而又将深刻的道理说得浅显易懂。这就是一本好书所该有的。